第五章 少年情真
大衍七年十二月初,镇北帅周岩回京。
没有大队兵马护送,也没有华丽仪仗,一行人只有几辆马车和十几骑护卫。
若不是那些护卫身着铠甲,行列中还有一名士卒,高举着赤底黑字的帅旗,这行人倒更像是普通的车队,很是低调。
带着京都镇北帅府随从,站在城门口的周普源,远远的瞧见了那面镇北帅旗后,忙挺直了腰,揉了揉被冷风吹的有些发僵的脸。
使其挤出了一个恭谨、欣喜、又不显刻意的笑容,望向了那行车马。
城外看到那面帅旗的人都不由让出道路,发自内心的对着那行车马躬身行礼。
镇北帅驻守于苦寒的北岭整整十年,使得野心勃勃的海林国,十年间都未能向云晋皇朝推近半步。
云晋皇朝本就以武立国,如他这般大将,自是最得敬重。
七年前皇位更替,手握重兵的镇北帅,更是没有半分异动,直到如今的帝王即位,他才带了十几名兵卒赶回京都,朝拜新皇。
并留下幼子在京,忠勇皆备,可谓是人尽皆知。
此时车队已行至城门,周普源忙带人迎了上去,对着中间那辆马车跪地行礼,大声道:“孩儿恭迎父亲,父亲一路辛苦了。”
“恭迎大帅归京。”周普源身后那些随从也齐齐下拜。
布帘被掀开,一个充满威严的声音,自其内传出:“都起来吧,这里是城门,别挡了旁人进出,普源上车,其他人都先回府吧。”
周普源脸上的笑容僵了僵,忙深吸了口气,应道:“孩儿领命。”说完便上了那辆马车。
马车只是在城门停了这一会,便又缓缓的朝着城内驶去。
马车中,周普源乖巧的跪在父亲身前不敢言语,更是微低着头,不敢抬眼,车内的气氛,显得异常的压抑。
“起来吧,不用在我面前装出那副样子,这两年我虽未回京,但是你的事情,我都知道,这顿家法你是逃不了的。”周岩的声音很是平稳,让人听不出喜怒。
闻言,周普源却一下子垮了下来,像是泄了气似的。
“父亲,孩儿也没有偷懒的,文课您可问安师,武课您可问府中教习,孩儿一点都没懈怠的,只是,只是闲时和老八他们...”
话还未说完,他便见周岩眉头渐渐皱起,略一思索,忙改口道:“是八皇子,孩儿只是闲时和八皇子他们戏耍一会,没有胡闹的。”
“行了,我都知道,回府再说吧,日后和皇子们相处,切记不可失了礼数。”周岩沉声说道。
“孩儿知道了...”周普源低着声音,沮丧的应道。
看着幼子,周岩那坚硬冷逸的眼眸中,终于忍不住化开了一抹疼爱之色。心中暗叹,嘴上却是严厉不改。
“源儿,京都不比北岭,在这不可肆意妄为、万事由心,为父留你在京,你代表的,便是整个镇北帅府,平日待人处事更要谨言慎行,你可明白?”
周普源其实不是很明白,父亲为何如此小心谨慎,可见父亲说的认真,他只能同样认真点了点头道:“孩儿明白,父亲莫要太过忧心了。”
次日的习读司。
白笙和良卿还是早早就到了,正闲谈间,就见周普源步伐奇怪的走了进来。
元昭见状,忍不住笑道:“你这是怎么了?看起来不像往日那般矫健了啊!”元康也憋着笑看着他那一挪一挪的样子。
周普源面上满是羞恼,可却还是老老实实的走过来,低声见礼道:“臣见过六皇子,见过八皇子。”
元昭大惊失色:“这是怎么了?莫非...被家法打傻了?”
周普源羞恼更甚,咬牙想忍,可却怎么也忍不下,不由把昨日周岩的叮嘱,全都抛到九霄云外。
跳着脚恨声道:“你们要是再笑我,我就和你们断交!旁人家的家法,都是藤条戒尺之流,我家的家法可是军棍!你们今日还能再瞧见我,已是我身强体壮了!”
元昭走过去扶他,“行了,屁股又不疼了?咱们是好友,以后别再那么生分了!怪吓人的!”
元康接道:“就是!,除非你不拿我们当朋友了!”。
二人的话语虽平淡却真挚,听的他心里一暖,可嘴上却还是大声辩解着。
“我才没有不拿你们当朋友,只是,你们也知道,我父亲对皇家一向恭谨,回来后,单就因为我平日礼数不全,便是十五军棍。”
“我...我是不想父亲动怒。”他的声音刚开始还很大,到后面,却越来越小声。
“得了吧,怕挨打就是怕挨打!怂什么?这里又没有外人,装样子给谁看!”元昭毫不留情的揭穿了他,笑骂道。
“你该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便是,不然我们都不习惯了。”元康咧嘴一笑,嘟囔道。
周普源想了想,很是认真的点头:“你们说的有理,和你们这些浑人,客套也是白客套。”
这话一出,不仅那二人大笑了起来,就连一直安静站在一旁的白笙,也不禁失笑出声。
看到白笙,周普源便转了话题。
“我听父亲说,他本是想带齐家兄长同行的,可他还有军务未完,年后才能回来。”
白笙笑了笑,“是,兄长寄回的家书中提到了。”
“我父亲可是很欣赏他呢,每每提起,话语里全是满意,连我这个儿子,他都没这么夸过。”周普源有些吃味。
白笙忙劝道:“周兄不要自轻,镇北帅对你越严厉,要求越高,不就代表他对你的期望越是大吗?”
“哈哈!白笙就是比你们会说话!”他白了另外二人一眼,起身挪到白笙身边,“咱们以后就是朋友了!叫我普源就是!”
普源出身将门,性情爽直,喜恶不藏与心,白笙很喜欢这样的人,听他这么说,也就轻笑着应了下来。
天色将亮,政事阁内。
一三十八九岁的男子,正靠坐在软塌上。
利眉如剑,面容棱角分明,身着明黄团龙华服,腰佩镶珠嵌翠玉带,正捧着一本,名为天下论的手记翻看着。
这人正是帝王安延昆。
他翻了几页书,又端起热茶喝了两口,正想继续再看时,阁外却走进了一个躬身疾步的年轻公公...
没有大队兵马护送,也没有华丽仪仗,一行人只有几辆马车和十几骑护卫。
若不是那些护卫身着铠甲,行列中还有一名士卒,高举着赤底黑字的帅旗,这行人倒更像是普通的车队,很是低调。
带着京都镇北帅府随从,站在城门口的周普源,远远的瞧见了那面镇北帅旗后,忙挺直了腰,揉了揉被冷风吹的有些发僵的脸。
使其挤出了一个恭谨、欣喜、又不显刻意的笑容,望向了那行车马。
城外看到那面帅旗的人都不由让出道路,发自内心的对着那行车马躬身行礼。
镇北帅驻守于苦寒的北岭整整十年,使得野心勃勃的海林国,十年间都未能向云晋皇朝推近半步。
云晋皇朝本就以武立国,如他这般大将,自是最得敬重。
七年前皇位更替,手握重兵的镇北帅,更是没有半分异动,直到如今的帝王即位,他才带了十几名兵卒赶回京都,朝拜新皇。
并留下幼子在京,忠勇皆备,可谓是人尽皆知。
此时车队已行至城门,周普源忙带人迎了上去,对着中间那辆马车跪地行礼,大声道:“孩儿恭迎父亲,父亲一路辛苦了。”
“恭迎大帅归京。”周普源身后那些随从也齐齐下拜。
布帘被掀开,一个充满威严的声音,自其内传出:“都起来吧,这里是城门,别挡了旁人进出,普源上车,其他人都先回府吧。”
周普源脸上的笑容僵了僵,忙深吸了口气,应道:“孩儿领命。”说完便上了那辆马车。
马车只是在城门停了这一会,便又缓缓的朝着城内驶去。
马车中,周普源乖巧的跪在父亲身前不敢言语,更是微低着头,不敢抬眼,车内的气氛,显得异常的压抑。
“起来吧,不用在我面前装出那副样子,这两年我虽未回京,但是你的事情,我都知道,这顿家法你是逃不了的。”周岩的声音很是平稳,让人听不出喜怒。
闻言,周普源却一下子垮了下来,像是泄了气似的。
“父亲,孩儿也没有偷懒的,文课您可问安师,武课您可问府中教习,孩儿一点都没懈怠的,只是,只是闲时和老八他们...”
话还未说完,他便见周岩眉头渐渐皱起,略一思索,忙改口道:“是八皇子,孩儿只是闲时和八皇子他们戏耍一会,没有胡闹的。”
“行了,我都知道,回府再说吧,日后和皇子们相处,切记不可失了礼数。”周岩沉声说道。
“孩儿知道了...”周普源低着声音,沮丧的应道。
看着幼子,周岩那坚硬冷逸的眼眸中,终于忍不住化开了一抹疼爱之色。心中暗叹,嘴上却是严厉不改。
“源儿,京都不比北岭,在这不可肆意妄为、万事由心,为父留你在京,你代表的,便是整个镇北帅府,平日待人处事更要谨言慎行,你可明白?”
周普源其实不是很明白,父亲为何如此小心谨慎,可见父亲说的认真,他只能同样认真点了点头道:“孩儿明白,父亲莫要太过忧心了。”
次日的习读司。
白笙和良卿还是早早就到了,正闲谈间,就见周普源步伐奇怪的走了进来。
元昭见状,忍不住笑道:“你这是怎么了?看起来不像往日那般矫健了啊!”元康也憋着笑看着他那一挪一挪的样子。
周普源面上满是羞恼,可却还是老老实实的走过来,低声见礼道:“臣见过六皇子,见过八皇子。”
元昭大惊失色:“这是怎么了?莫非...被家法打傻了?”
周普源羞恼更甚,咬牙想忍,可却怎么也忍不下,不由把昨日周岩的叮嘱,全都抛到九霄云外。
跳着脚恨声道:“你们要是再笑我,我就和你们断交!旁人家的家法,都是藤条戒尺之流,我家的家法可是军棍!你们今日还能再瞧见我,已是我身强体壮了!”
元昭走过去扶他,“行了,屁股又不疼了?咱们是好友,以后别再那么生分了!怪吓人的!”
元康接道:“就是!,除非你不拿我们当朋友了!”。
二人的话语虽平淡却真挚,听的他心里一暖,可嘴上却还是大声辩解着。
“我才没有不拿你们当朋友,只是,你们也知道,我父亲对皇家一向恭谨,回来后,单就因为我平日礼数不全,便是十五军棍。”
“我...我是不想父亲动怒。”他的声音刚开始还很大,到后面,却越来越小声。
“得了吧,怕挨打就是怕挨打!怂什么?这里又没有外人,装样子给谁看!”元昭毫不留情的揭穿了他,笑骂道。
“你该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便是,不然我们都不习惯了。”元康咧嘴一笑,嘟囔道。
周普源想了想,很是认真的点头:“你们说的有理,和你们这些浑人,客套也是白客套。”
这话一出,不仅那二人大笑了起来,就连一直安静站在一旁的白笙,也不禁失笑出声。
看到白笙,周普源便转了话题。
“我听父亲说,他本是想带齐家兄长同行的,可他还有军务未完,年后才能回来。”
白笙笑了笑,“是,兄长寄回的家书中提到了。”
“我父亲可是很欣赏他呢,每每提起,话语里全是满意,连我这个儿子,他都没这么夸过。”周普源有些吃味。
白笙忙劝道:“周兄不要自轻,镇北帅对你越严厉,要求越高,不就代表他对你的期望越是大吗?”
“哈哈!白笙就是比你们会说话!”他白了另外二人一眼,起身挪到白笙身边,“咱们以后就是朋友了!叫我普源就是!”
普源出身将门,性情爽直,喜恶不藏与心,白笙很喜欢这样的人,听他这么说,也就轻笑着应了下来。
天色将亮,政事阁内。
一三十八九岁的男子,正靠坐在软塌上。
利眉如剑,面容棱角分明,身着明黄团龙华服,腰佩镶珠嵌翠玉带,正捧着一本,名为天下论的手记翻看着。
这人正是帝王安延昆。
他翻了几页书,又端起热茶喝了两口,正想继续再看时,阁外却走进了一个躬身疾步的年轻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