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权相长成记
字体: 16 + -

第5章 穿越(四)邻里(二更)

    已是半下午,穿过厅堂,院门关着,前院也并未有人,苏清知道赵宁在身后跟着,但不知道要怎么跟他相处,只能假装不知,推开院门向外走去。

    其实这几天苏清已经接受了穿越重生这事,靠着原身的记忆,也能够接受姐姐和弟弟几个家人,唯独不知道要怎么面对赵宁才好。

    现代的苏清已经三十多岁了,上面有个大十几岁的哥哥,纠结的是哥哥的儿子也就是她侄子今年刚好十六岁,跟赵宁同龄,那小侄子几乎是她当着儿子般带大的,她买的保险第一受益人就是那小侄子。

    现在来了这么个“小夫郎”,真把他当丈夫,苏清总觉得很是别扭,原身倒是比赵宁小两岁,但耐不住现在身子里住着的是三十多岁的“老阿姨”啊。

    赵宁看着懦弱胆小,在照顾苏清上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别说侍饭喂药了,洗澡出恭都不在话下。

    刚清醒那两天,苏清在床上躺的久了,身体难免有点绵软,一起身就晕,根本站不稳。

    天气炎热,就算每天躺在床上也是一身汗,因此每天擦身就变得必不可少了,解决生理问题也是赵宁扶着去的。

    苏清其实挺不能理解的,虽说原身娶了这“小夫郎”,但两人毕竟算是陌生人,反正她是做不到毫无芥蒂的去照顾这么个“陌生人”的。

    可是苏清又不能表现出来,只能每天一张冷漠脸,尽量少说话,免得被人发现换了芯子。谁知道会不会被当成妖怪烧掉,她好不容易活过来了,可不想再死一次。

    按苏清的推算,原身就是个“窝里横”、“假清高”,本就对家人冷漠,也很少言语。

    苏清对于“冷漠脸”这种事简直不要太拿手,现代的苏清就经常端着个“假正经”的脸,然后在内心狂吐槽,分分钟表演精分。

    殊不知她这冷漠脸装的挺好,反正苏家人认为她就是冲喜活过来了。

    至于那“小夫郎”赵宁,前两天只是默默做事,大姐苏文和小弟苏吟过来还能说上两句。这两天在苏清的冷漠脸攻势下,简直恨不得自己能变透明才好。

    躺在床上无事可做,苏清除了整理原身的记忆,也在考虑着自己的出路。

    她是一个异世而来的灵魂,代替原身活在这个女尊国度,尤其是想着这些天苏家人对她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让她每每想起很是无措。

    这明显不是一个讲人权的世界,重生一场,她想活得恣意一些,前提是有能力保护好自己,自由那种东西其实本就是建立在个人能力之上的。

    青山村是个南北狭长的小山村,村里三四十户人家,茅草房和泥瓦房居多,像苏家这样的青砖瓦房的凤毛麟角。

    青山村靠着大青山,又有水源,村里的田以上等的水田居多,在周边几个村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村中心是一条大的泥路,村里的房子大部分沿着泥路两边错落分布。

    村社和祠堂等用于村里重大活动和祭祀用的场地都建在村头,村里的老住户也多在村头。

    禾场则是村头和村中各有一个,村中的禾场是后来建的,比村头的略小。两个禾场加起来能同时满足十几户人家使用,因此每年过年的时候会安排抽签,决定使用的先后顺序。

    苏家最多的时候有三十多亩上等的好田,都是佃出去的,随着苏母苏父的去世,不得不卖掉了一部分,慢慢的就剩下十几亩了,苏文便收了回来自己种,多少也比收租强一点。

    苏家是外来户,房子建在村尾,村里大部分人家聚居在村头和村中,离苏家比较近的是王家三房和孙家五房,不过看着也有百来米路,不像村头村中尤其是村中的那些人家都是房挨着房的。

    这王家三房便是苏清大姐夫王柳心的家,王柳心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家里只有个年迈的阿爷,下面是一对双胞胎妹妹王柳琴王柳画,早早的就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

    王家三房没有能撑门立户的女子,免不了受人欺辱,分家的时候就把他们这房分到了原来王家的老宅,位于村尾的一间茅草房。

    苏母苏父在的时候没少帮衬着,王家阿爷投桃报李,苏家也没少吃王家的蛋蔬瓜果,一来二去的,两家关系自然越发的好。

    至于这孙家五房,也是三代同堂,不过他家倒是人丁兴旺。孙家五房在镇里开了个杂货铺,生意还算不错。家里不断添丁进口,老宅就有点挤了,五房主动从村头老宅搬了出来,到村尾建了房。

    孙阿娘跟苏母同年,不过人家可是生了七个孩子,夭折了一个,养大的就有六个。

    老大孙耀祖二十八岁,娶夫钟氏,育有两女一子,长女都已经十二岁了,操持的家里的地留在村里侍奉二老。

    老二孙耀齐二十五岁,娶夫李氏,育有一子,今年五岁,管着镇上的杂货铺。

    老三孙耀敏,二十岁,嫁到了镇上。

    老四孙耀佟,十八岁,尚未娶夫,跟着长姐一起忙着家里的田地。

    小五孙耀光,十四岁,跟着孙二在镇上杂货铺帮忙。

    小六孙耀林,八岁,是个男孩,当年孙阿爹怀上的时候都没好意思说,毕竟那会大孙女都四岁了,大女婿正怀着二胎,他年纪一大把的跟大女婿一起怀胎,真是羞得不行。

    苏家地里产的除了满足家里吃用外都是孙家帮着代卖的,更重要的是苏母猎到的皮和偶尔的山珍,也是在孙家杂货铺代卖的,这对孙家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苏母为人爽快,不会斤斤计较,苏父也不管这些,两家交情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