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权相长成记
字体: 16 + -

第4章 穿越(三)纨绔苏清(一更)

    苏家是小二进的房子,坐北朝南的格局,西面是大青山,东面是进村的路。

    正院三间房,苏文两夫妻住在东面房间,苏武和苏吟住在西面房间,中间是客厅。

    苏文房间含了卧房和起居室,苏武苏文则是一人一间卧房。苏吟还小,房间内是相通的,中间仅用木板隔了一道,方便苏武照看。

    院子内东边是盥洗室和厨房,西边是杂物间和牲畜棚,从院门出去,西边还种着些蔬菜瓜果,以作家常吃用。

    苏家就养了几只鸡鸭,并未养其他家禽牲畜,就这几只鸡鸭也还是王氏进门才开始养起来的,这两年倒都是小弟苏吟在喂养。

    后院原先住着苏清一人,现在自然数住着小夫妻两人了,也是三间房,宽度和前院的相同,长度上则要短一倍有余。

    东面是苏清的卧房,西面是书房,中间是小厅,两侧靠近后院的是盥洗室和苏文的工作间,靠近前院的是仓库。

    早先后院是苏文和苏武住的,苏清和父母住在前院,随着苏家双亲的离世,大姐苏文搬到了原先双亲住的房间。

    待苏清入了学,一方面是跟大姐夫王柳心不对付,另一方面也觉得前院吵,耽误她“读书”,死活磨着苏文换到了后院居住。

    恰好苏小弟也日益长大,苏武主动提出带着他一起住,还大姐两夫妻一个二人空间。

    幼时母亲尚在,苏家算得上青山村的小富之家,苏清是家里的幼妹,难免受到宠爱。待苏小弟出生,双亲去世,多年入不敷出,苏家日子渐渐拮据起来。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苏家四姐弟里,苏清幼时是苏家家境最好的时候。

    “三岁看老”,幼年的生活环境使得苏清难免活得“天真”,待生活的打击过来,不像两个姐姐迎难而上,她选择了固步自封,随着年岁的增长,看起来便越来越“不懂事”,甚至显得自私了。

    苏清五岁时由父亲开了蒙,如果没有意外,她会跟其他孩子那样在六岁进私塾。

    这时候一般人家都会选择五岁为孩子开蒙,六岁进蒙学班或者私塾读书,大家族的孩子则会早一些,大部分三四岁就开蒙了。

    随着苏母苏父的离世,苏清这学自然是没上成。等苏家缓过来一些,苏文才腾出手,送八岁的小妹妹进了村里柳秀才开的私塾。

    苏清倒也争气,读了两年就考上了镇上的湖里学堂,湖里学堂不仅在湖里镇,甚至整个岷山县也是排在前面的。

    这时候王柳心已经进了门,地里的收成也稳定了下来,更重要的是二妹苏武打猎的技艺愈发娴熟,见小妹有读书的天赋,咬咬牙,送去了湖里学堂。

    青山村到湖里镇不算太远,步行一个时辰能到,搭个车两文钱,不到半个时辰就能到。

    一开始苏清是每天回家的,没坚持几个月,后来还是住在了学堂,学堂平日是十日一休沐。

    这段时间刚好是稻子成熟收割季节,放了半个月的农忙假。

    苏清对这些“俗物”是一向不碰的,虽然放假,学堂是开着的,苏清这次也是留在学堂没回家。

    原身的记忆只到这,至于为何会醉酒倒在村里的田里,苏清试了好几次始终没想起来。

    用苏清的眼光来看,原身的家庭环境加上后期没有好的引导,使得她性格里的自私不断显现出来。

    那几年,大姐苏文撑着养家的重担,能把下面几个弟妹养活已是不易。不知道是出于补偿或者别的心理,苏文对下面几个弟妹可以说是“百依百顺”。

    在苏家,原身跟大姐关系还算不错,对于二姐,小时候还能吵几句,自从开始在镇上读书,二姐又早出晚归,两人几乎碰不到面,倒是省了大姐苏文夹在两个妹妹之间左右为难。

    至于小弟和大姐夫,前者苏清还能偶尔讽刺几句,给几个眼神,后者则完全当成了透明人。

    原身倒也有几个玩伴,但在苏清看来那不过就是“酒肉朋友”。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原身幼时也算是聪颖,不然也考不上镇里的学堂,但不知什么原因,原先在村里一直“名列前茅”的,到了镇里确成了“吊车尾”。

    物以类聚,自然就跟学堂里那一帮“差生”玩得好,每天混在一起斗鸡走狗,刚好是狗憎人厌的年岁,在湖里镇已经是“小有名气”。

    其实她这种情况在苏清看来是很好理解的,就像很多孩子小学成绩很突出,到了初中就一下子被拉开了差距,一开始可能只是点小差距,但教育资源有限,不管是来自老师的不重视还是同龄人之间的不断攀比,大部分孩子是受不了这种压力的,后面反而会否定自己,破罐破摔,然后差距越来越大。

    大姐苏文很少去镇上,对苏清的情况自然毫不知情,在她眼里苏清还是小时候那个软软糯糯的小团子,现在也一心向上从村里的私塾去了镇里的学堂,想必是能有一番作为的。

    二姐苏武则不同,她经常往镇上跑,苏清就算再掩饰,苏武对她的情况也是完全了解,但她不想大姐操心,私底下对这妹妹骂过也打过,当然没什么成效,两姐妹关系愈发的差。

    湖里镇的湖里学堂,是一个落第的老秀才开办的,那老秀才考试不行,教书倒很有一手。开办十几年来,湖里镇出了不少秀才和举人,使得湖里学堂在远近几个镇颇为知名。

    渐渐的,学堂里不仅有湖里镇的学子,其他乡镇的学子也不在少数,除了启蒙班(六岁以下幼童)之外,其他几个班级都是需要参加入学考试的。

    随着学堂的名声渐响,学堂里的夫子都是要求有秀才功名在身的,这样一来就更使得父母们趋之若鹜。

    用现代的眼光看,其实这就是好生源和好师资的相互影响产生了名校效应。

    苏清默默推算,以前看小说觉得夸张,家里只要有个读书人,其他兄弟姐妹都是苦苦供着,几乎难有出头之日。对比原身可以说毫不夸张,原身这其实还处于小学最多初中阶段,每年花费就令人瞠目结舌。

    湖里学堂名声响,各方面的费用自然比较高,一年仅束脩就要二十两,吃住二两,在加上给夫子四节两寿的节敬,这三项加一起就能有小五十两。

    平日的笔墨纸砚,偶尔买本书,其他零零碎碎的吃穿用度加在一块,原身一年至少能花上一百两,青山村大部分人家一年花费才十几两。

    可以说苏家是一家人紧衣缩食供着苏清的,苏清读书不上进也就罢了,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苏武每次见到她都忍不住想要动拳头。

    血浓于水,看苏清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苏武还是很担心的,醒了之后想起种种过往,只能眼不见为净,恰好这几天也忙着秋收,在苏清清醒后的这几天,几乎没进过她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