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苗公案
字体: 16 + -

第四章

    “老爷,这天已经黑了,您要去哪儿啊?”苗才一直在门口候着,看见苗公出来,急忙跟上。

    “去醉乡楼,刚才众人一致认定是失足落下,只让衙役简单做了勘察,未发现异样便就全都回了县衙,我们似乎是遗漏了什么?希望还不算太晚。”

    说着苗公便快步走出了县衙,县衙距离醉乡楼不远,片刻间便到,若是平时的红墙,虽然此时已然落黑,但仍是热闹非凡,只是今日却显得有些惨淡,街面上的花楼里也显得有些落寞,毕竟刚死过了人,没多少人愿意来这里沾染晦气。

    醉乡楼的掌柜也打发人在窗户下面的路面上烧了一堆纸钱,只希望能够告慰亡灵,虽然生前常来,但毕竟生死有别,以后最好就不要再来这儿消遣了。

    苗公到了醉乡楼,姓王的掌柜急忙迎了上来,也不多说,道了姓名,这王掌柜自然知道苗公的来意,掌了灯引着苗公就进了醉乡楼。

    “县尉老爷,您可要为小的做主啊,刘公子不慎死在了咱这儿,刘县令肯定会迁怒小人啊,这酒楼我也怕是保不住喽!”王掌柜一脸精瘦,看着像是个实干的良善之人,此时却有些无奈与焦虑,不过在修武县城打拼下诺大的的家业,自然也是有点本事的,只是此时说话却有些混乱。

    略一挑眉,苗公叱道:“刘公子之死若是与你无关,自有大唐律法为你做主,刘县令万不能迁怒于你。”

    那掌柜看苗公有怒,缩了缩脑袋暗叹了一声,便不再说话,把苗公引到了楼上,掌了灯,整个二楼一片光明,和白日间差不得多少。

    苗公走到窗前,手扶窗栏探身向外,这可吓得苗才和王掌柜不轻,急忙向前拉住苗公。

    “没事,我只随便看看。”一摆手,推开了苗才和王掌柜,苗公向外探视,自觉下盘确有不稳,护栏仅堪堪到了腰间,窗户为了保证观景,又是大开的,宽高都约有半丈,只得一翻身便能轻松落下,若说刘公子看得高兴一时忘形,失足坠下,却也是有些可能,只是以此定论未免仓促,苗公心下思虑,却不便明说。。

    “王掌柜,傍晚时分您这店内生意兴隆,可有客人察觉异样。”

    “适才发现刘公子坠楼之后,二楼一应宾客十余人,便都留在了此地,小人跟着官差们一个个的问过去了,都说是没发现异样,本来各自宴饮或临窗赏曲,却只听砰的一声,这循声一看,便就都不见了刘公子的身形,急忙跑到窗前便见刘公子已然坠楼而下,这才喊了下面打赏的小厮,让他报信了去。”

    从窗户往外看,是一座彩棚戏楼,此时已经没了表演,只有几盏孤灯挂在棚角,彩棚后面则是一片暗色的墙壁,绵延数十米。

    “王掌柜,那就是红墙么?”苗公指着彩棚后面的那堵墙。

    “县尉老爷,那正是本县的红墙,红墙只是一个俗称,据说那原是一个老宅子的外墙,但是是谁的谁也说不清,也没见有人在里面住过,后来不知道那个好事的把这一面墙全漆成了红色,后来才叫红墙,因为这边有块空地,虽有些建筑,但却半荒废着,因为此地距城中心较近,便有人盘下新建了屋舍,开了几间铺子,后来才慢慢成了这边的一个商业地。至于红墙上面那些彩绘装饰,多是周边商户自行出资安置的,目的都是为了吸引人流,热闹的时候半个城的人都能聚在这里。”

    “哦,那这红墙里面的一片宅院占地可不小,没人想着盘过来么?”

    “有啊,据说前些年的时候还有几家有实力商铺联名向县衙递了文书,说要把这片宅子盘下来,开发起来,但是后来就不了了之了,也不知道最终得了什么消息,不过自打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再提这事儿了”

    “这修武县,人数虽然不多,但商业却十分发达,县城的富户明显多于其他县城,刘县令整理县治也是有一番商业谋划啊。”

    苗公闻言由衷叹了一声,他走过去过的县城也有十几座了,但无一座有如此的商业规模,城中富户开铺圈地,富庶者众多,百姓也多能安居乐业,如此景象都是得益刘县令商业谋划之功。

    “大人所言极是,刘县令治县本领自然出众,但城中富户集聚却不单是因为刘县令擅长商业。”

    “哦,可还有什么缘由?”苗公疑问道。

    王掌柜邀苗公顺势坐下,继续道:“本县人口不过数千户,城中富户本来不多,多在乡郊置地建产,鼎盛时县城周围大小庄子三十余个,人口数千,县城则略显疲敝。但十多年前,在东山上突然来了一拨强人,歹毒阴狠,无恶不作,打家劫舍,动辄杀人。刘县令以及州衙长官都曾主持剿匪,可惜东山山势复杂诡异,环绕封闭,那群山匪到底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每次大张旗鼓前往剿匪,多是损兵折将,靡费粮饷,最终却连个人影也不见。但剿匪的官军一旦撤走,东山的山匪便又出现了,愈发变本加厉的残害本地乡民,无奈之下周边富户及士绅地主只得迁往县城,依托城池庇佑这才能保住资财富贵,不过也是奇怪,自从乡间富户少了以后,东山上的土匪便越发的少见踪迹,这些年只偶尔出现,但也没听说犯过什么惊天的案子,所以现在对于我等普通百姓而言,东山的土匪只能算是一个传说,只要不到东山上去,等闲也没什么危险。”

    “那若是上了东山又会如何?”

    苗公猛地想起今日午后,刘公子的打手曾对刘家父女说过的一句话:“明日便送你上东山”,这明显是一句威胁的话,看来他们也都是知道这个东山的厉害之处。

    王掌柜闻言又不自觉的缩了缩头,看了看窗外,夜风吹过,盛夏的时节,他竟然觉得有点凉意,忙收敛了思绪,继续说道:“我们这儿有个说法,据说东山闹鬼,那些土匪也不是人,而是阎罗殿的鬼差,东山便是阎罗殿的西大门,进了东山那就是自己朝着阎罗殿去了。你说这可怕不?”

    闻言,苗公心下不屑,对此神怪之说,他从不屑一顾,世间演化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事实证明都是人在搞鬼,所谓森罗殿的西大门,更是无稽之谈,西大门在此,那东门又在何处?

    示意王掌柜继续说,苗公便专心听着。

    “这些年确有一些不信的乡民前往东山寻猎,最终却是再也了无音讯,还有一些原本住在东山附近的乡民时常听见山中传来鬼啸和哀嚎,这就使得东山更加的神秘可怖,慢慢的也就成了众人心中的禁忌,但所幸只要不主动招惹,倒也相安无事。”

    “那刘县令未曾整治辟谣么?”

    “辟谣?都死了这么多人了,怎么会是谣言,不管是不是真的有鬼,死的人都是真的,那个地方去不得也是真的,辟谣有什么用处?”

    “恩,那好,我还想在这里其他处看看,不知王掌柜可方便?”苗公略一沉吟,看了看天色,此时寻常人家都应是已经睡了,但他还不能离去,毕竟这里的勘察还未结束。

    “大人尽管查看,小人全力配合。”王掌柜顺势起身,作揖答道:“这是酒楼的二楼,二楼比一楼要矮上半丈,大厅也比一楼要小,主要是因为二楼沿东西两侧隔出来了四个包间,大厅就显得局促了,楼后则是小人的家,后厨及宅院都在那里。”

    苗公沿着二楼边缘走了一周,王掌柜跟在身边把醉乡楼的情况介绍了一下。

    “这个小屋子是做什么的?”

    在楼梯旁有一个小隔间,没上锁,掩合着,苗公推开观察了片刻,便又合上。

    “这是二楼的杂物间,存放一些平时备用和坏掉的木凳桌椅、扫把灰斗、木梯铁锨之类的杂物。因为楼梯旁刚好有一空地,便利用了起来,酒楼杂物颇多,为了妥善安置,只得充分利用每一份空地,不然杂物随处堆积,总不美观。”

    “恩,好,本官也就只是随口问问,天色已晚,劳烦王掌柜了,后续如有什么线索,可以随时报告本官。”苗公侧身面向王掌柜说道。

    “小人定当竭尽全力配合大人。”

    “苗才,走吧。”

    王掌柜在前引路,苗公和苗才一前一后出了醉乡楼。

    走到门口彩棚处,苗公看了看彩棚,又走近红墙摸摸了这有些斑驳的彩绘墙皮,不知想些什么,贴着红墙踱了几步这才转身喊了苗才回转县衙了。

    “或许刘老汉父女那边应该有些消息了?”

    苗公心中正暗想着,却兀的停下脚步,再次回望夜幕中的醉乡楼,一楼二楼灯火通明,恍如白昼,但整栋楼却给人一种张牙舞爪的压迫感,三丈高的楼面仿佛一只通体发光的巨型噬人怪兽正张开了嘴,想要狠狠的咬下这一口。

    夜风中的苗公,冷不丁的打了个哆嗦,哂笑一声,觉得自己有些疑神疑鬼了,自顾的摇了摇头,奔着县衙径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