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之江湖
字体: 16 + -

53、何仙姑;54、小悟空(修)

    thu mar 19 18:39:23 cst 2015

    53、何仙姑

    “想什么呢?”

    一抬头,吕洞宾竟然又来了。没想到今日下雨师父会来,司马俊自不敢说是在想丁香一样的女孩,硬说是在观雨。

    这山洞无门无帘幕,可是风不能进水不能进,你说奇也不奇?冬暖夏凉,四季清凉无恼。可是呆的久了,虽然无忧无虑却也无聊,司马俊忍不住道:“师父,我何时可以出此洞中,拜会此山外山天外天各山各洞神仙?何时可以任意出入这里?”

    “你可如我一般,踏云出行,也可如小悟空,绝壁飞走,谁曾拦你?”吕洞宾安坐悠然抚须。

    “徒儿不是没有师父一般的本事嘛,还请师父慈悲。”司马俊厚着脸皮笑。

    “即知无本事,便该苦修行。待你功夫成时,想去哪里便是哪里,这才是大丈夫行事。”吕洞宾道。

    “终日诵经,盘腿,练武,持咒,总有空闲无聊时,师父可能为我带几本书来?”司马俊试探的问。

    “要什么书,你说。”吕洞宾点头。

    司马俊大喜,道:“经史子集笔记戏剧小说,这些人间书籍可否?”

    “有何不可?”吕洞宾轻轻挥手,洞内一壁,一瞬间凿出了整排整齐的书架,上面摆满了经史子集戏剧小说,堪比世间最大的藏书楼,一个人便日夜不停的看,一辈子也是看不完的。

    “多谢师父!”司马俊一边翻看一边欢喜,他又有些烦恼该从哪一本看起。是史书?还是唐宋笔记小说?是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文章,还是元人散曲,看窦娥冤、汉宫秋?

    “师父,你喜欢哪一本书?”司马俊随口问道,手中拿的是苏轼的《东坡志林》,回头看,吕洞宾已杳无踪迹。难道他今日来,就是专程送书的?唉,神仙心思凡人如何猜得透。

    每日吃喝不愁,住的舒服,洞外景色绝美,千岩万壑神仙剑气,知道远山皆是神仙,心胸自然不同,不敢一日懈怠,除了不能出洞,司马俊知道自己已经过的是神仙日子。可是、若再有美人相伴,岂非就完美了?他心中偷想,想时偷乐,眼前无美人,便去看小说戏剧,书中自有颜如玉啊!哈哈,这些快乐,师父可知?

    一日又翻看噶玛巴德新谢巴送的佛书,第一页翻开是空白,本来也没什么奇特,这一日翻开,却见第一页上似有水波流动,再回头细看,竟然隐隐浮出字迹,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只有一个,而发生在世界上任何角落的事情都会对其他部分造成影响。好比一个充满气的皮筏,任何地方漏气都会对整个皮筏有影响。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同等重要。无论你处在世界上哪个黑暗的角落,点起一盏灯,就必定能驱散四周的黑暗。”此后,每日翻看,便都有新的教言,司马俊眼前又浮现出那个红衣大和尚慈悲的面容,心里不觉默念道:噶玛巴千诺。

    时光匆匆不知过去许久,洞外落下大雪,司马俊心想该是一年过去了,一年来,每日苦熬双腿,从开始时连散盘都不成,到如今功夫不负有心人,已经可以轻松散盘了,一两个时辰都可以坚持。但若说双盘,腿还是摆不上去。他也并不着急,一步步前进,只要路径是正确的,那么一定能达到目的地。

    雪中,有神仙骑鹤在仙山中飞翔,比平日更有风姿,有绝世独立的风华。平日里,那些仙鹤神仙即便飞的很靠近云霞洞洞口,也会一飞而过,不做停留。今日却有些特别,一只黄鹤竟然朝云霞洞飞来,落在洞内,仙鹤上坐着一位手拿荷花的美人,冲目瞪口呆的司马俊笑道:“司马俊,知道我是谁吗?”

    “神仙姐姐,美如天仙,司马俊不知是谁?”司马俊手足无措,本是神仙,还说什么美如天仙,这嘴也真笨。

    “听说吕洞宾师兄收了个徒儿,虽然聪明,却有些好色,果然不错。”美人在洞内缓缓漫步,笑看着司马俊道:“我是你师姑,叫何香,世人称我何仙姑。”

    她美目如画看着司马俊,司马俊心神摇曳几乎痴了,等到听说眼前人竟然也是八仙之一,是自己的师姑何仙姑,忙强行收敛了心神,立刻恭谨跪拜,道:“徒儿不知是师姑驾到,如有不敬,还请恕罪!”

    “孺子可教。”何仙姑笑,用荷花轻触他额头,“起来吧。听说师兄不愿带你在这三山五岳里玩耍,我想你一个孩子,整日修行,怎么能耐得住寂寞,怪可怜的。这次来,就是带你去云游一番,让你看看这里藏着的神仙人物。”

    司马俊大喜过望:“真的?师姑真好!师姑真是大好神仙!”

    何仙姑便引他乘上黄鹤,自己踏云飞行,带着司马俊周游这山外山天外天神仙修行之所在,见了许多奇仙,听了许多异闻,大开了眼界,却原来神仙也并非只有一种,人间有千百种行业,仙界也有千百样修行,千百样神仙。此后,何仙姑一个月会来一两次,每次都带司马俊去一别处仙家所在,广开见闻,也令他山中修行的岁月,再无枯燥寂寞之感。

    偶尔,夜深司马俊睡时,若梦见何仙姑,便立刻心内呵斥自己,这是天上神仙,要尊敬,这是自己师姑,更要尊敬,不可只恋美色,不尊仙长,便能从这梦中解脱,不会做下令自己羞愧之事。爱是有界限的,不可从心所欲,这是司马俊如今的见解。世间万事万物,因缘和合而生,若自以为是,随意跨越界限,恣意纵欲,那么也许会得到一时快乐,却终将种下苦悲。

    自由不是只从心所欲,还是从心所欲且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业,三十岁有了自己的见解,四十时对于生活没有了疑惑,五十明白了天命,六十能宽容他人不同的见解,七十终究能从心所欲,却不会逾越规矩。”什么是规矩?对于司马俊而言就是道德,是良心,是仁义,是我们内心需要谨守并且时时不可逾越的界限。

    何仙姑的美自然无可挑剔,可是她已不在尘世位列仙班,脱离世俗的爱恋了,所以司马俊必须克制自己的爱欲。若只说爱就是爱了,若只说见了她就是自己生命中那个“唯一”是自己的灵魂伴侣(soul mate),如此不顾他人只顾自己一时的感受,只能是显而易见的苦果,造成自他的烦恼痛苦,你说是吗?

    世上有那么多美景美色,不必拥有,也难以拥有,眼前仙山,世间美人,都是如此。

    54、小悟空

    转日中午时分,小悟空像往常一样飞窜入洞中,又为司马俊带来饭食,司马俊招呼他来,他便窜入司马俊怀里,两人翻滚打闹一会儿,相处的已经极熟悉。

    玩累了,小悟空去石桌上喝水,司马俊打开饭盒,看见时蔬鲜果和粒粒饱满的米饭,忽然觉得缺少了食欲,他过去是个无肉不欢的人,自从来了此处,顿顿蔬菜,再没有吃过一次肉了,可是,那西安府的羊肉泡馍、烤羊肉串,那武昌府的鱼,那扬州的糖醋里脊,真是无一不美味,想来都让人口水直流。

    司马俊一边吃着今日的饭菜,一边抱怨道:“小悟空啊,天天蔬菜哪受得了,来日可能为我带些好吃的肉来。”

    小悟空本来还在吱吱叫,嬉笑翻腾,听了他此话,神色大变,又是忧伤又是恐惧,便呆呆坐在那里,不再叫闹。等司马俊吃完收拾好竹篮,他便飞身走远。让司马俊很是奇怪,难道小悟空生病了?

    第二天吃饭时,小悟空来了,却不见背着的竹篮。他神色凄楚的看着司马俊,司马俊笑道:“小悟空,来,看我这一招飞龙在天使的如何。”逗他嬉闹,小悟空却垂着尾巴不动不闹。司马俊停下动作,奇怪的道:“你是怎么了?今天谁欺负你了,不高兴了?”

    小悟空摇摇头,忽然飞身而起,一头撞在了石桌角上,一时头破血流倒在石桌旁。司马俊惊的如遭雷击,飞跑过去将小悟空抱在怀里,他却已经气绝。说起来,洞中岁月,真正陪伴他的朋友就是小悟空,何仙姑虽然亲和,却始终是师姑,只有小悟空每次送饭来能和他嬉闹在一起,两人翻爬滚打快乐无比。他说些心事给小悟空听,他也细心聆听的模样,很是可爱。如今,为何要自杀于此?司马俊心中大恸,泣不成声。无论上天要他拿什么来换小悟空的命,他都愿意。可是,他却无能为力。“师父,师父,师姑,你们在哪里?你们谁能来救小悟空一命?”他悲伤的大叫大吼。他爱小悟空,小悟空是他唯一的朋友,他甚至愿意为小悟空而死。

    “师父啊,师父,师父你在哪里?”他抱着小悟空,感受到小猴儿的体温在一点点冰冷,司马俊的心也仿佛随着一点点变冷变凉,好难受,好难受。他控制不住情绪的悲伤嚎哭,仙境风光再没有了颜色,如处在地狱之中,心痛的不知如何是好。

    “是找我吗?”

    司马俊回头,看见吕洞宾飞入洞内。司马俊哭泣着抱着小悟空来到吕洞宾身前,跪下哀求:“师父啊,师父,求你救救他,他快死了。”

    “他已经死了。”吕洞宾显得格外冷漠。

    “师父啊,您是神仙,您能起死回生,不是吗?求求您,救救小悟空,只要能救他一命,让我做什么都行。”司马俊苦苦哀求,一再磕头,泪水如豆。

    “你把他放下。”许久后,吕洞宾叹息。

    却见小猴儿的身体一转眼变成了一只小乳猪的模样,吕洞宾取下佩剑,竟然就在洞内将小乳猪开膛破肚,一时血流满地,血腥气弥漫洞内。司马俊又惊又怕,身体都在发抖,嘴里喃喃道:“这是干什么?这是为什么?”

    吕洞宾收了佩剑,洞内凭空生一堆火,两端铁架,恰好将乳猪架上去烧烤,又不知哪里来的调料酱汁被涂抹在乳猪身上,不多时,洞内肉香味道扑鼻,正是司马俊常常思念的熟悉美味。

    吕洞宾道:“常吃蔬菜水果,你觉得寡淡,要吃肉,小悟空不能杀生,只有拿他的肉来给你吃。”

    司马俊大怒,竟然冲吕洞宾大吼道:“我不是要吃他的肉!”

    “那你要吃谁的?我的肉?”

    “不是!”

    “你自己的肉?”

    “不是!”

    “那是谁的肉?总得是一个生命舍弃自己的皮肉,你才能吃得到,不是吗?”吕洞宾声音依然平静。

    “师父,你说的都对。可是我不是要吃小悟空,不是要吃师父,不是要吃自己,我如果连小悟空都能吃,连师父都要吃,那我还是人吗?我还算个什么东西?”司马俊跪在地上,大哭,对吕洞宾连连跪拜,“师父,求您救小悟空一命,我不要吃什么乳猪,我要小悟空回来,弟子以后发愿,再也不吃肉了。”

    “唉,起来吧。”

    司马俊听到这一声叹息,泪眼婆娑的抬头看去,小悟空好好的蹲在他身前,哪里有什么鲜血?哪里有什么乳猪?就连师父吕洞宾都已不在洞内。小悟空背上还背着竹篮,里面的饭盒里还放着日常的时鲜蔬果和大米饭,司马俊这次吃的特别香特别甜。吃完饭后,他和小悟空抱在***闹翻滚,好不快活,小悟空吱吱嬉笑,他也哈哈大笑。失而复得的喜悦,失而复得的朋友,为了小悟空,不吃肉算得了什么了不起的事呢?

    小悟空离去后,司马俊百感交集,发了好久的呆,才渐渐收摄了心神开始修习,翻开佛书,第一页浮现的教言是:“肉类可能看起来只是一种食物,为我们带来享受,但我们要记得,我们正在食用的这块肉,曾经是一个有情的身体。慈悲心不只是仁慈的行为,事实上,它是从事物的本质之见地去觉知其它众生的痛苦。”

    自此,司马俊成了一个素食者,以前吃素是不得已,可从今后,他是一个自愿的吃素之人。并非吃素比吃荤高明,并非如此。

    洞外有时风雨有时雪,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看见春花烂漫,便也可见秋叶萧瑟,司马俊每日在洞内勤修苦练,遇有疑问,便向师父吕洞宾请教,佛书上显示的噶玛巴教言也常解答他心中疑惑,如此,不论武功心智都进步神速。小悟空则依旧是他最好的玩伴。

    一日,他终于试着双盘成功,虽然双腿疼痛难忍,但是比起第一次练习盘腿的辛苦,这一点痛就算不上什么了。尤其,这一份成功跏趺而坐带来的喜悦,是远远超越腿上的疼痛的。此后,司马俊更加努力,跏趺的功夫越来越深,跏趺时或诵经持咒,或练习先天真气,一日日,他只觉得体内气机变化,身体骨头都有感觉,变得越来越柔和,又一日,他感觉气流冲破命门,奇经八脉一时俱通,下座时,身体犹如脱胎换骨,其间滋味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