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的猫
字体: 16 + -

第三十三章 追查(2)

    警局大院里,靠近垃圾桶的老槐树下冒起一阵黑烟。两个穿着制服的警察在静静观看正在燃烧的衣物,其中那个年经的警察拿起喷水器往熊熊烈火上喷洒。由于火势比较猛,喷水根本不能将其浇灭。

    这两个人就是杜德民和小王。他们想通过实验来证实赵鹏弃尸现场发现的遗留衣物,是真的被下雨浇灭,还是认为故意留下来。刚才的实验表明,在晒水的情况下,火势非但不灭,反而越燃越旺。小王只好舀起一瓢水,直接将大火浇灭,地上顿时冒起一股青烟。

    杜德民肃然道:“看来跟我预测的差不多,火不是被雨水浇灭,而是凶手故意将其浇灭的。”

    “那也不一定,如果凶手洒在衣物上的酒精不多,火儿不够猛,雨水还是能够将它浇灭的?”小王提出自己的看法。

    “你们上一次从衣物边捡回的那空瓶酒精,我看过了生产日期,刚刚出厂不久的,应该是头一回用,很可能整整用了一瓶。在那种情况下,凶手怎么会有节省的意识?”

    小王恍然大悟:“哦,当时我们都没注意到这些,局长您可真是够心细。可凶手为什么要将火扑灭呢?按理说,如果把衣物烧完,不就增加了我们查找凶手的难度了吗?”

    “凶手是故意留下线索,好让我们根据他预先设定的圈套顺藤摸瓜。”杜德民眼睛里闪现出一缕亮光。

    小王疑惑道:“你是说,凶手故意留下蛛丝马迹。让我们认为尸体是赵虎的。那凶手的隐蔽手段也太高超了。”

    “这也是我个人推测而已。”

    这时,杜文娟和李智军从外面回来了。两人一下三菱吉普车就凑过来看热闹。杜文娟奇怪的问:“咦,小王,你们在烧什么呢?好大的酒精味,整个大院都闻得到了,不会是烤红薯吧!”

    “烤红薯!亏你想得出来,你没看见旁边搁着一个垃圾桶。烤红薯来这里烤吗。我们在烧一些旧的制服和布料。”小王提起傍边的水桶,把剩余的水全倒在没有烧完的衣物上,将最后一丝青烟也浇灭了。

    “我们在验证那天在垃圾场没有烧完的衣物,是凶手故意留下,还是真的被雨水打灭的。”

    “结果发现什么了?”李智军问。

    “我们发现雨水根本不可能浇灭大火,遗留物是凶手故意留给我们发现的。”

    “何红娜怎么说?”杜文娟问。

    杜德民道:“12号他们一天都呆在店里,包括鹿明在内。你们那边查的怎么样?找到外卖小哥了吗?”

    杜文娟回答道:“今天我们算是没有白跑。那天外卖小哥根本没有见到赵虎,只是在赵虎家门口放下饭盒就走了。”

    “那饭盒还在那里吗?”

    “我们没有去查。即便在那里,估计也被野狗吃了。我们那天去赵虎家取指纹的时候,就没有发现了。”

    三个人一边说,一边回到办公室。他们根据获得的信息,开始进一步分析案情。杜德民说:“这么说来,赵虎12号就已经死了。外卖是凶手利用他的手机下的单子。而何红娜跟鹿明那一天,刚好都在店里。”

    杜文娟说:“她会不会说慌?”

    “我们给她的几个店员打电话询问了。当天她们都在店里,直到晚上十一点才离开。”

    “那赵虎不是他们杀的?而他的死却能被他们所利用,这怎么可能呢?”

    小王问:“两个案子相关吗?”

    杜德民说:“赵鹏的死假借赵虎身份,如果当时赵虎没有死,那肯定会露馅。说明凶手应该提前知道了这个情况。如果是这样,那应该还有第三人!”

    小王说:“你的意思是,何红娜还有帮凶?”

    李智军点点头:“有这个可能。”

    “你们审问何红娜和鹿明,他们没有交代吗?”杜文娟问。

    杜德民摇摇头:“她是不会交代的,我们还得靠自己去查。”

    “这个案子越来越复杂了。”杜文娟感叹。

    杜德民道:“是啊,当初我就感觉这个案子疑点重重。这种案子,我还是第一次碰到。”

    为了调查赵虎最后一次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情况,杜德民和小王走访了喇叭花夜总会。在服务员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夜总会老板石东升的办公室。石东升是一个很标准的生意人,早年由于黑社会背景不深,没有道上大哥做靠山,他的场子简直成了一块肥肉,每天都有很多小混混过来找茬。直到攀上了市委秘书长,糟糕的状况才得到改观。

    石东升见杜德民进来,连忙起身恭恭敬敬的迎接。

    “杜局长,幸会幸会,什么风把您给送来了,请抽支烟!”这个老成精的狐狸,连忙给杜德民递过一支上等烟,并招呼服务员给他们倒茶。

    办公室里宽敞明亮,阳光从落地窗户照射进来,洒在光滑的办公桌上。透过玻璃窗,黔江美丽的风景一览无余。浅绿色的玻璃窗隔住了城市的喧嚣,隐隐能听到远处轮船的汽笛声。

    杜德民坐在窗户前的软皮沙发上,笑道:“石老板,你太客气了,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求而来。”

    “哦,有什么事,杜局长尽管说,只要我石某人能办得到的一定鼎力相助。”

    “大事不敢劳烦,有些小事情需要咨询一下。目前我们有一桩案子要调查,希望石老板配合我们的工作。”

    “哪里哪里,配合警察的工作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杜局长这么说,就见外了。说吧,什么事,石某一定全力配合。”石东升混迹商场多年,接待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早已拿捏得炉火纯青。

    “请问石老板,你认识一个叫赵虎的人吗?”杜德民不再客套。

    石东升眉头紧锁,道:“赵虎,你说的可是那个外号‘老虎’的混混,这个人我认识。”

    “我听说他经常来你这里面赌博,有没有这回事?”

    “呃……”石东升脸颊上的肌肉抽搐一下,略显迟疑,讪笑道:“我这做的都是合法生意,遵纪守法,没有做什么违法的勾当。”聚众赌博属于违法行为,抖出去可是要自找麻烦。至于该不该说,那就看杜德民持什么态度了。

    杜德民猜出他心里的顾虑,端起茶杯,轻轻押了一口:“石老板言不由衷。其实你这里聚不聚赌,我们都很清楚。今天我不是为赌博的事而来,主要为了办理一桩杀人案。这个案子跟赵虎有关。而且还跟我们之前另一个案子有关。关系重大,希望你能帮忙。”为了换取重要的信息,他选择了以退为进。

    “那石某人就实话实说了。前一段时间刀疤在替人讨债过程中,打了一个温州老板。那个温州老板刚好是我一个非常好的朋友。那天也巧,刀疤正好来我们这里玩。我就把这消息,私下告诉了我那朋友。他找来了一些人,将刀疤打了一顿,其中就有一个是赵虎。温州老板打完刀疤后,威胁他,让他离开西虹市。后来不知道谁私下报了警,有两个警察过来了。他们二话不说,就把赵虎带走了。”

    “两个警察?他们是谁?”其实他心里清楚。

    石东升犹豫了一下说:“就是你的手下,李警官和杜警官。”

    “他们就带走了赵虎一人?”

    “是的,就带走赵虎一人,我也很奇怪,当时很多人参与了斗殴,按理要么全部带走,要么一个人都不带。”

    “那天是几号?”杜德民问。

    “好像是12号。对,就是12号。我记得那一天,刚好是我店面租赁合同到期,房东还过来签了新合同。”

    杜德民冥思片刻,接着问:“那天谁看见他们把赵虎带走?”

    石东升道:“场子保安和服务员都看见了。”

    杜德民默然的点了点头:“谢谢你的线索,今天打扰了,如果有赵虎的消息,请立马告诉我们?”

    “那是,那是!”石东升连连点头。

    杜德民突然想到了另一件事,说:“鉴于你提供给我们信息,过去聚众赌博的事我就不再追究了。不过,以后可要小心点,千万别被我们逮住了。”石东升那张肥圆的大脸抽搐一下,显然对他又提到聚赌一事感到意外。

    “那是,那是,我们最近也在整顿当中。我们一定遵守国家法律!”

    出了喇叭花夜总会,杜德民隐隐的感觉到,案子最终的真相很快就要浮出水面。

    自从被哥哥打了一巴掌之后,李慧珍就住在杜文娟的家里,跟杜文娟睡一个房间。她感觉有一个哥哥,还不如有一个姐姐,可惜杜文娟不是她亲姐姐。不过不要紧,这不妨碍她们的亲密关系。这天晚上,李慧珍在抱怨哥哥时,杜文娟对她说:“其实,你也不能怪你哥,你哥也是担心你。”

    “他这样也叫关心我吗?”

    “他是你哥,当然关心你了。你被骗进传销,不知道身边的人有多担心。其实我哥哥也跟你一样,曾经进入过传销。”

    李慧珍很惊讶:“啊,你还有一个哥哥,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他进了传销,后来呢?”

    杜文娟叹了一口,说:“那时他刚结婚不久,媳妇是湖北的,比他小两岁,儿子也有三岁了。2009年初,我哥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让他去南京做生意,说生意很挣钱。我哥就信了,离开家去了南京,留下嫂子一人照看孩子。哥哥到了南京没几天,突然打电话回来,称他在南京和朋友承包了一项工程,急缺资金,让嫂子打五万块钱。嫂子立即向亲戚借钱,打了过去。可令她无法相信的是,我哥哥竟然骗了她。”

    李慧珍听得入了神,这和自己的经历十分相似。

    杜文娟继续说:“哥哥拿到钱后,就说出了真相,说他们并没做什么大生意,其实是在做传销。他以嫂子的名义交了49800元,嫂子带着儿子去南京就能拿到一万块钱的返利。嫂子很生气,不相信能拿到钱,不过还是带着孩子过去了。一家三口正好在南京过年。期间,她和哥哥吵了好几回,想让哥哥把所有的钱要回来,可谁料哥哥已深陷其中,竟然还和朋友一起,劝她带这儿子加入传销。嫂子在南京耗了十余天后,实在无法忍受。一天中午,她和哥哥大吵一架后,上街买了白酒、打火机和一把水果刀,准备找哥哥那个朋友摊牌,让他把钱退回来,并放他们回家,不然就同归于尽。”

    听到这里,慧珍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起来。

    “那天晚上,她喝了小半瓶白酒,回忆着近期的遭遇,越想越气。第二天凌晨一点,她来到哥哥的朋友家,把楼道中的一辆电瓶车搬到门前,将剩下来的大半瓶白酒倒在电瓶车和门上,想放火烧了朋友一家。可当她拿出打火机时,又下不了手。哥哥的朋友发现了她,并纠集来了四个传销人员。嫂子一手拿着酒瓶,一手拿着水果刀,与他们吵了起来,要他们退钱。哥哥的朋友看情况不对,打电话把我哥哥叫来了,想让他将嫂子带回。谁知哥哥到场时,嫂子觉得他没有替她说话,失去了理智,抡起酒瓶砸在一个传销人员脑袋上,拿起水果刀乱挥。哥哥想拉住她,不料她已经失去了理智,回头一刀捅在他的胸口上。那几个传销人员傻了,眼看要出大事,立马跑了。嫂子看到倒在地上的哥哥,一下惊醒过来。她呼喊小区里的人来帮忙,又拨打了急救电话。等民警和医护人员到场时发现,哥哥早已断了气。”说到最后,杜文娟已经控制不住哽咽。

    李慧珍也为她感到悲伤:“再后来呢?”她追问。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嫂子涉嫌故意伤害罪,但念其认罪态度较好,其本身也是传销受害者,加上她曾患有轻微的精神病,法庭从轻处罚了。嫂子在法庭上痛哭,她对自己的冲动行为十分后悔,但已经为时已晚。两年出狱后,她带着儿子回娘家生活了,现在很少跟我们联系。”

    李慧珍突然觉得他们的经历比自己坎坷多了,已经有什么好抱怨和生气的。哥哥那样做也是担心自己的安全,如果自己出了事,给家人造成的伤害是无法换回。都是太年轻,太过于任性了。

    这时,杜德民从外面回来了:“慧珍,你们在干嘛呢?”

    “杜伯伯,你回来了。文娟姐,在给我讲她哥哥的故事。原来她也有一个哥哥,不说我还不知道?”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还拿来说干什么?你以后要听你哥的话,别再一个人出走了。”

    “是的,杜伯伯。”

    “这些年,你哥在我们刑侦局工作,很辛苦,真不容易。一个人挣钱,供你读书,供你生活费。”

    李慧珍认真的点点头:“我知道他很辛苦,但他也没有跟我说过,把什么都藏在心里,比如前一阵子一天晚上,他额头搁破了,我问他出了什么事,他没有理会我,我说给他买点药,他还说不用了。”

    “他额头搁破了,哪天晚上?”杜德民惊讶的问。

    “好长一段时间了。上个月的十来号吧,那几天都在下雨。”

    杜德民点点头,若有所思。杜文娟忙制止道:“你哥还不是怕你担心,才没跟你说。别瞎说了,赶紧回房间做功课去。”

    把李慧珍送回房间时,她手机突然响了,是李智军打来的,她按下了接听键。“智军,有什么事吗?”

    “慧珍,在你那边怎么样?”李智军问。

    “挺好的,怎么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没什么?她在边上吗?”

    “是的,你要和她说话吗?”

    “不了……”

    “你好像有什么话要说。”她问。

    “没有了,知道她还好,我就放心了,你以后替我好好照顾她。”她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隐隐感觉到不对劲。

    “嗯,我会的,你放心吧……你没有什么事吧?”她又小心翼翼的问。

    那边沉默了好久,才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