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所向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 徐家有子,温润痴剑

    徐家即便在东城,也算是顶尖的大户,不提那家财万贯,他家还有百岁老祖曾在宗门修行,退隐回乡,修养有方,如今仍在家中稳稳坐镇,所以家主徐良山是连城主都可以看不上的,小小城头又有几个修行者,哪个又有自己老祖的本事?



    可话又说回来,算是老祖修为高绝,也不能让老人家拿着刀架在那河史脖子间,就算朝廷忙的很,不愿追究,可寒山剑宗不怕,里面多的是能人异士,十八景的庐江剑仙便是最强的?未必未必,何况那吃软不吃硬的城主河史,说不得就不吃这一套,这关头,还是老老实实服个软,认个怂,不伤筋动骨,不流血削肉,不过几石粮食,几方清水,值几个铜钱?



    徐良山看着面前少年,意气风发。



    少年人很是俊俏,眉如剑,目如星,皮肤白净,大概十四五的年纪,眼神却温雅成熟,一身雪白剑装,却被他穿出温文尔雅的读书人味道。



    徐良山对他寄予厚望,并不只在于他是自己亲生儿子,更在于,少年已然是一名修行者。



    修行者人家,这些本就是得天独厚的资本。



    “洵儿,会试十分重要,这并不止于你,这是徐家的命,成龙亦或化土。”徐良山声音有些深沉,这儿子天赋极好,然而生性淡泊,不愿与人相争,他只怕若是真能参与会试,徐洵一时心软,会让他心血白费。



    “潮头城太小,老祖年岁已高,但他老人家一直想要走出去,希望看到有人使徐家门楣光耀。



    “父亲放心。”徐洵答应,面容虽俊俏表情却平淡,说话一板一眼。



    徐良山点头,不再多言,这孩子虽行事木然,但这也算是优点,吩咐的事便不悔。



    “哦,还有一事,高家那丫头前些年数离城修行去了,估计这几天也是受到了风声,说不定便会回来,若是你们相见,也不必吃惊。”徐良山转身坐在高椅,好似随意一提,却不想儿子眼神却明亮了些,比寒山剑宗会试名额更有兴趣。



    “潮头城小,拢共没几家有名分的,咱们徐家,还有高家,勉勉强强算上那季家的春楼妓院门栏,也就这些了,季家小儿是没出息的,读书读不出个名堂,连个童生也中不了,别说那寒山剑宗,就在潮头城也拔不了尖,高家丫头却是有些本事,比你还早修行上路,如今也不知到了哪一景,与她交好也没错的,你自己要晓得这个度。”



    徐良山两只指尖轻轻揉眉,前些年头,两家孩子都未开始修行,门当户对,青梅竹马,倒是关系都是不错的,然而既然上了修行路子上,那哪有什么朋友的,都是磕磕碰碰,争夺资源,不过什么时候撕破脸皮罢了。



    徐洵点头,说声晓得。



    徐良山闭眼沉思许久,终是站起身子,从身边书架拿下一个剑盒,递与徐洵。



    徐洵打开剑盒,露出一柄墨绿剑鞘长剑。



    徐洵拔剑,剑身雪白,在阳光下甚至有些晶莹,剑柄被黑色粗布包裹,显得古朴大方。



    “雪满剑?”徐洵疑惑,这柄剑曾在潮头出现,却名剑有主,剑主修为与他看来已是极强,可剑气离体,御剑伤敌,在潮头城少有敌手,曾在潮头城追捕一大贼,期间不慎与高家供奉交恶,两人相斗,不知结果,只知其逍遥而去,而高家供奉闭门不出,苦心修行。



    “老祖与他有故交,以宝物相换。”徐良山回答平淡随意。



    可哪有修行者愿以手中剑与他人相换,更不提宝剑被自己温养多年,已成本命,剑在人在,本命一断,修为丧失大半,就算徐洵这般木然,也知这背后到底是何情形。



    然而父亲不愿提,徐洵自然不愿污了自家名头,落个强取豪夺的说法。



    徐洵眼神落到雪漫剑身,眼神欣喜,徐家小儿痴剑是潮头城有了名的,爱剑超过爱权财美人,去年有一好人家上门,女子美貌,哪成想他只取了女家陪嫁宝剑,将女子冷落,使得人家差点郁郁而终。



    徐洵盘地而坐,长剑放在膝盖,双手拂过雪白剑身,而后剑身浮现一丝丝雪白雾气,寒气逼人。



    一柄好的兵器,便有它自身的特性,而那些真正的神兵,已经通灵,拥有神魂,自己选择自己的主人,甚至可以自主御敌。



    这种传说中的兵器,若被铸成,天地都要变色,需要铸器师付出巨大代价才能在天地元气的磨灭下得出,十分珍贵,从古至今都没有多少。



    这柄雪满剑虽然比不上那种传奇兵器,但是也很珍贵,一般十景修行者都未必能得到。



    徐洵封剑入鞘,放入剑盒,然后背了起来,至少在下一次比试之前,他都不会在打开这剑盒。



    养剑之术,甚至可以十年不出剑,一出剑便要惊天动地。



    少年心思沉稳,天赋高绝,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徐良山很满意,虽然他因为天赋低劣,未踏上修行之路,然而他却有见识,听老祖所言,徐洵就算在那些修行宗门,也不算平庸之辈,若是真有幸进入寒山剑宗,必定一飞冲天,成就伟业。



    他在潮头城长大,看着城中人物家门起起落落,就连城主都换了三人了,终归明白,这世道还是掌握在修行者手里,那扶余先生,就连皇帝都要弯腰行礼,叫声老师的,还有那十八景的庐江剑仙,走到哪都是受到敬仰,被凡人当作仙人,甚至做了雕像放在家中祭拜。



    而凡人忙忙碌碌一辈子,终归是一抔黄土。



    徐良山吩咐徐洵好好修行,看着少年背影,眼神中欣慰,心底却隐隐有不甘,他算是生不逢时,不惑年纪家中老祖才修行归来,无法为他改变体质,只能成为凡人,在这小城里蹉跎岁月。



    而寒山剑宗是山上顶尖的仙家门派,说不定有改变他体质的方法,让他走上修行路,就算一辈子只能在春境修行,也是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