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无仙
字体: 16 + -

第二十一章 冬雷乍响

皇城上空,云幂低垂,寒风自九天倾泻,吹不熄正宣殿群臣激荡的热忱。对雪原的出兵已是阁臣商议已成的定局,开春之后,天气回暖,三军俱发!

    这一次征战将会是是整个大夏王朝最卓绝的战争,还未开始,就已注定会被载入史册!

    九州之戎,空泽之甲,南国之师,三军虎符已发,大军调动,百万军卒枕戈以待。昆仑道,天将关,狼星道,用最快的速度紧急战备,为煌煌大夏雄师准备后勤,同时调拨本地精锐驻军,汇入大军,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也务求毕其功于一役。与魔门的征战,不同于寻常攻城略地,克一城,抚一城人心。雪原可谓人人皆兵,人人皆魔种,无数年来被官府通缉,被教义吸引,被天下人仇视的三山五岳的罪犯豪杰恶徒聚集在这片大陆上最洁白,却拥有着世间极致的恶与混乱之地。力量才是这片罪乱之地的根本。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今时今日,雪原魔门犯天颜、击中原,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大夏天子,一代雄主,怎可忍卧榻之侧他人酣睡。于是然烽火、合诸侯、遣六兵,讨伐不臣。

    三军齐发,兵锋直指雪原,三十万大军环伺,必将是一场旷世大战。天将关扼其咽喉,围困雪原之北;狼星道横斩其腰,驻扎雪原之南;昆仑道禁锢其足,浩荡千里防线,拦截漏网之鱼。战略部署基本定局,各路将军于战中如何发挥,无人过问。大夏的将军,桀骜亦有桀骜的本钱,哪一位不是从尸山血海、千军万阵中磨砺出来,战争于他们而言,纵横捭阖、跃击长空,不外如是。

    荒冢之上,长风怒号,黄沙砾石,枯草摇曳。绵绵雪山玉龙飞掣,凄风冷雪,呜咽呼啸。地面上,浑浊的雪水汇集流淌,渐渐又融合成一条小小冰溪。万丈高空,大日孤绝高悬,几道雄健宽阔的身影盘旋翱翔,发出啸烈的鹰唳。锐利的鹰眼倒映一个又一个渺小的身影奔跑在这片广阔的雪原上。这些身影越来越多,从孤身一人到三五成群,然后衔首结尾,绵延不绝,四面八方,日夜不停,都在向同一个方向集结——荒城!

    孙离于书楼内一待就是一上午,观圣贤真解,摩百家真意,手不释卷。

    轰!

    轰!

    轰!

    冬雷乍响!

    耳畔雷声回响,轰隆沉闷,微微叹气,旋即眼中露出振奋之色。

    冬雷震动,万物不成,虫不藏,常兵起。

    窍穴通达,早已是巅峰之境,一丝入幽之气徘徊飘荡,总是无法抓住。眼看小小已然入幽,孙离欣慰的同时亦有一丝焦虑。缺少修为,缺少力量,怎敢奢谈保护他人。明白自己或许只是缺少一个契机,而这次入幽的契机就在这场战争中。

    手中剑,心中意,莫不在锐意进取四个字。

    剑起光寒十九州!

    现在,是时候准备准备了。封魔亦所愿尔!

    想到这里,不禁身意躁动,有一股不吐不快的豪情郁积在胸口,一张口便是抒发少年壮志:“当为天下开太平!”

    话一出口,浑身仿佛触电般一阵舒爽的颤栗,既有此志,发此善念,一言既出,念头通达,就连神魂都似乎洗礼,修为更加精进。虽然仍不能突破那一层桎梏到达入幽之境,但孙离相信,只要自己有机会再次触摸到一丝入幽的韵味,定然可以把握住那个契机,一举入幽。

    上京表面的安静祥和之下,其实已经暗潮汹涌。普通百姓不过是诧异这冬雷来的太早,来年定然雨水充沛,又是一个丰年的好兆头。勋贵世家子弟们却明白这一声冬雷所代表的真正含义。

    每逢战乱,英雄辈出。龙蛇起陆,草莽共逐。

    无论是凡人还是修士,战争都是他们最好的晋升途径。或许会残,或许会死,富贵总是险中求。人生百年,草木一秋,孰人能不死。生老病死,人伦天道,或籍籍无名老死枯冢,或声名赫赫飨食庙宇,总逃不过一场轮回。当此之时,文臣武将的子嗣儿郎,还不是躺在父辈功劳簿上混吃等死的庸碌二代,莫不有一颗上进之心,期望能赶超父辈,显赫庙堂,光耀先祖。修行之人,法财侣地,也不是凭空得来的,要么探寻古地秘境,要么杀人夺宝,要么接受朝廷供奉,成为皇帝鹰犬,否则修行所需的资源哪里得来。魔门修行之人,在他们看来显然属于为非作歹十恶不赦的那种人,天下修行者自诩正道,当然要除魔卫道。过程中收获一些丹药法器之类,也是对辛劳一番的修行者们的赔偿不是。是以,这一场封魔之战,牵动着整个皇朝的心神,踏灭荒冢,指日可待。

    玄武大道上,一个神情严肃的年轻人昂首负剑立于玄武雕像下。着一身玄黑布衣,好像要与漆黑的玄武像融为一体。默默站立良久,感受着狰狞桀骜的玄武意志,叶光纪神情微惘地叹一口气,伸手覆在玄武冰凉刺骨的利爪上。玄武覆满棘刺的背甲一阵微不可察地震动,顺着那只狠狠抓在基座上的利爪,滚落下一颗表面长满微小细刺的鳞片。大小不过半尺,上突下陷,狭长有方,好像一块小小的破碎的虚空,连光线投入上面都变得黯淡几分。

    叶光纪抓住那枚鳞片,无视上面密布的尖刺,翻手一握,鳞片消失不见。抬头再看此时的玄武雕像,漆黑的雕像表面好像被风吹雨打太久,隐隐有一丝衰败的意味,连仰天咆哮的狰狞气势都弱去几分。于是明白,这头玄武千年的精气神已经消耗殆尽,俱都凝聚在那一枚小小的鳞片上。

    “他日,必为你寻得一具真身。”叶光纪朝着玄武微微颔首,算是许下出世之后的第一个诺言。

    藏剑宗,铸剑崖。

    “莫三,你已经三天没合眼了,休息一下吧。”一位面容平淡,两颊有几颗雀斑的青春少女看着守在赤铸炉前三天三夜不曾休缓片刻的莫无邪说道。

    莫无邪睁着布满血丝的眼瞳,看都不看身后女子一眼,依旧神色亢奋地说道:“尘娘,无碍,今日正午必可出炉!”伸手结印,庚金之气凝而不发,手印成剑,以莫氏不传之秘法穿透赤铸炉,烙印在那把已有剑胚模样的条形金属上。三百三十三道铸剑手印层层缔结,一块毫无规则形状的金属块历时三天三夜终于成形。赤色火焰喷涂,火舌蔓延,即使在这崖畔清凉之地,莫三也早已汗流浃背,索性脱去衣衫,露出精瘦修健的身躯。汗水顺着脊梁汇聚流淌,坐下土地松软湿润,旋即又被赤铸炉下散发的高温烘干。反反复复,竟然发出琉璃一般的光泽。

    尘娘不再劝说,也知道眼前这家伙的执拗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动的,更不能打扰了这次的铸剑。崖畔流云舒卷,山涛涌动,四周绿草萋萋,各色山花烂漫开放。尘娘后退几步,站在这片宜人景色中,看着端坐地上的单薄背影,沉默不语。

    莫家七处铸剑之地,各有千秋,传承万年。其中赤铸崖是其中铸剑难度最小的一处——火熔金精,火铸器形——以火铸剑。虽然现在是冬日寒冷之时,且位于山巅白云缭绕之所,但这里的温度四季如一,花草常年不衰,甚至在长久的开炉铸剑之下,这里的花草都蕴含着一丝庚金之气,锋锐可伤人。当年莫家先祖在发现这里四季温度几无明显变化,大为惊异,查看之下寻到一个拳头大小的地火通道,立刻意识到这是一处铸剑宝地。于是开炉铸剑,几经修造,终于形成一个稳定的地火之源。

    日移中天,冬季的太阳看上去既远又亮,有肃杀之感。一束金黄色的日光投在赤铸炉上,地火猛然翻腾,红色的火焰变得金黄,炉内发出叮当一声脆响。无形的剑气透炉而出,丝丝缕缕,撞击在山石上,切割出细微的槽痕。满地花草摇曳,铮然绷紧身躯,昂扬向上,吸收这如丝如缕的庚金剑气。

    莫无邪咧嘴一笑,霍然站起,捏朝天印,踏八方步,口中沉着喝到:“剑出!”

    一柄通体彤红,散发高温的长条状金属瞬间顶开炉盖,飞起数丈,笔直下坠,插入早已被炼得晶莹的山石。如沸油入雪,刺啦一声,整体没入,只余一尺二寸剑柄在外。赤铸出剑,只出剑胚,不需用水冷却,而是插入山崖大地,借助这座山峰下的块垒之石冷却,同时吸收山石下蕴藏的坚硬厚重之气。然后铸剑师自行开锋,即成锋锐名剑。

    有言道:藏剑铸剑不见剑,万金难求只藏剑。

    藏剑宗所铸的剑,极少交易,除宗门内部使用之外,所铸名剑大都收藏于藏剑山上,轻易不出世,只待有缘人。

    有缘分文不取,无缘万金不易。

    莫无邪铸剑已成,并无霞光万道、瑞气涛涛,也无剑气冲斗牛、龙吟虎啸声。待剑胚红光退却,通体散发金属的乌光,将剑拔出,顿时感到滞涩许多,屈指一弹,清冽的颤鸣声,如金石、如滴水,好一把宝剑之胚。开锋之后,便是试剑雪原之日。

    这一日,冬雷响,杀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