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无仙
字体: 16 + -

第七章 青山多妩媚

    mon sep 05 12:33:12 cst 2016

    恭恭敬敬,堂堂正正,不轻视,不刁钻,起手中正,浩然莫沛。

    这一剑在孙离看来招式极为寻常,然而寻常中透露出一股飞扬自信,任你三千繁花,我自一枝独秀。

    先前的些许不满早随着这一剑烟消云散,迫不及待想要见识其它几式的风采。

    “还有两剑,等你入门再教。”青林收剑,竹剑插入脚下巨石三分。

    “没有口诀,没有心法,你照着眼睛看到的练习就是。”留下翠竹剑,身影逾行逾淡,飘然无踪。

    孙离摸摸后脑勺,咧开嘴角苦笑,咕哝道:“这甩手掌柜当得,真是・・・・・・”叹息一声,忽然又雀跃起来,盯着那柄不流光不溢彩的竹剑双眼发直,他娘的,走了三千里路,终于能学到真本事了。

    小跑过去,握住竹剑,用力一拔,凭他扛了四五年麻袋的力气,竟然没拔出青林随手插在地上的一柄竹剑。一股执拗劲上来,孙离马步一扎,朝手心吐了口唾沫,双手握住茎节分明的剑柄,低吼一声,青筋暴起,“哎哟”一声,一屁股跌倒在地,怀里抱着那把竹剑。拍拍屁股站起来,就着月光,细细打量手中不甚锋锐的三尺长剑,忽然感到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息从身体里涌现,有些舒适,有些清爽。

    不关心这些忽如其来的感觉,孙离回想刚刚的那一剑,从持剑站立到收剑入鞘,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深吸一口气,站立如松。

    举剑,齐眉。

    挥剑,横扫。

    无风起,无叶落,好不凄凉。好在也没想过一口气吃成个胖子,信心不减。于是神情愈发庄重,姿态愈发端正,精气神高度集中。

    齐眉,横扫。

    如是再三,孙离终于精疲力竭,汗水湿透衣衫,连握剑的手都微微颤抖,脸色苍白,还想再试一剑,却连站都站不稳。心里更加觉得这是了不得剑术,只练了三遍,竟然如此费神,只得作罢。

    朝阳微曦,群山朦朦胧胧,山风一吹,胸襟更畅。青山默默无言,连绵浩荡,犹若卧龙盘蜒。再看此时山川,再无当初跋涉时的倦怠憎恼,亦觉青山多妩媚。

    少年拿着剑,对着雄壮山峦,感慨过往十六年的时光真是喂了狗了,如今才知道什么是大气概、大气魄,心胸陡然开阔,默默下定决心,未来的九州,亦当有我孙离一篇传说。

    回到小院,倒头就睡。小小看着睡的四仰八叉的孙离,默默帮他脱去鞋袜,轻轻将薄被掩上,呼出一口气,看看熟睡的孙离,这些天滋养红润的脸蛋又悄然红了三分,竟有一丝娇羞。就在孙离半夜出去练剑的时候,村里的刘婶悄悄过来与她说话,一直待到初阳的第一缕光辉照进茅屋。小小现在有了自己的秘密,而且她想要守住自己的小秘密,等到有一天,能够给孙离一个惊喜。

    梦中,天无限白,白的没有一丝杂色,地,满地黄沙。滚滚狂风裹挟着漫天沙砾铺天盖地从遥远的仿佛看不见地平线的远方蔓延而来。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荒芜,绝望的荒芜。天地之间,黄沙之上,瘦弱单薄的身形荦荦孑立。孙离惘然地看着越来越近的沙暴,恐惧使汗水涌出如浆,苍白的脸上最后一丝血色消失殆尽,仅仅是支撑着自己站立就已经耗光所有力气与勇气,目光死死盯住接天连地地肆虐风沙,感受到脸庞上刀剐般的疼痛,嘴角温热,伸出舌头一舔,腥锈的味道提醒自己沙暴快要逼近。在末日的景象中,在生死的大恐怖中,竟隐隐生出一股快感,那股快感充塞心胸,汇聚在胸膛,就要喷薄而出。

    只恨此时手中无剑。

    只恨此时天地昏暗。

    只恨此时不能一吐为快。

    一声厉啸,气动九天,极速接近的狰狞沙尘陡然更快,气势更加磅礴,就要撕裂眼前这不敬天不礼地的渺小叛逆。

    “剑来。”

    说不出的舒畅,说不出的痛快,绝对白的天空蓦然裂开,一轮烈阳骤然跃出,无数金色光线汇聚成束,无数闪耀到极致的光束集聚成剑,瞬间千锤百炼,一柄煌煌大剑万里而来,刺破云霄,猛然垂立身畔,激荡满地黄沙,立地之处,方圆百里,灼出晶莹一片。

    顺手握住剑柄,入手厚重,凝神静气。

    有剑,名之曰:举案。

    齐眉。

    横扫。

    破空声起,呜咽声止,一剑横扫三千里。如蛟蟒拦腰斩断,如巨峰轰然倒塌,黄沙如雨落,堆出一座小山丘。

    茫然四顾,金阳隐入,风沙不起。

    手中剑散,心中剑成。

    猛然惊醒,汗湿透背。浑身黏糊糊,仔细一闻,有一股淡淡的腥臭。孙离掀开潮湿的被子,跳下床,惊疑不定。压下心中疑惑,蹑手蹑脚走出屋子,看见小小影影绰绰的身影,似乎在忙着做饭。孙离悄悄离开院子,摸到流经整个老山村的无名小溪。

    溪水真清啊,就像小青滩的水一样让他感到亲切。脱去黏在身上的衣物,纵身一跃,游鱼入水般舒畅自然。在水里尽情地游来游去,狗刨式游法虽然不见得优美,但胜在自由自在,好不惬意。赶路的那些时候,带着小小,自然不好像现在这样脱光光在水里一泡大半天。孙离脑袋浮出水面,仰面躺在水上,悠闲地哼着不知名的小调。

    “妹妹你捣衣来呀,哥哥我桥边看呀~”

    “水里跳出了小青花,妹妹笑出了小酒窝~”

    “咿咿呀,咿咿呀・・・・・・”

    偶然间余光一瞥,发现不远处一块露出水面的青石上一抹背影,似乎肩膀微微耸动,孙离顿时郝然。手忙脚乱爬上岸,穿好下水后洗净的衣服,已经干了大半,穿在身上并不难受。向着那背影跑去,原来是在钓鱼。

    “老人家,让您见笑了。”孙离认认真真揖了一礼道。

    “年轻人真好,朝气蓬勃。”老人的手握着翠绿修长的鱼竿,纹丝不动。

    饶是孙离这种大白天脱光光下水洗澡还恬不知耻的唱情歌的粗大神经都有些微微脸红,总觉得这话听着有那么一丝揶揄的味道。于是低头不语,看着眼前的老人钓鱼,目光顺着鱼竿而行,忽然震惊地发现,没有鱼饵,而且鱼钩是直的。

    孙离一脸不解,正要出声询问,老人忽然“嘘”了一声,只好硬生生压下疑惑。一尾金色的鲤鱼跃出水面,张嘴死死咬住没有鱼饵的直钩,两条金黄胡须抖动,鱼尾乱摆,水珠四溅,璀璨夺目。孙离目瞪口呆,感觉以往的世界被一条咬直钩的鲤鱼颠覆了,再也不是以前的鲤鱼了。这条鱼不会脑袋进水了吧,这是孙离唯一想到的解释。

    这一刻的老人身上瞬息间涌出一股奇妙的气息,先是一怔,继而狂喜,面色不动,内心已是惊涛骇浪翻滚不休。眸光爆发绚烂到极致的色彩,犹如银河流转眼中,一时间,星辰齐动,轨迹玄奥难测,形成一幅繁复浩大的星图。再淡淡地看一眼继续目瞪口呆的发愣少年,老人收起思绪,手掌一翻一覆间,金鲤消失不见。

    “老人家,这是?”孙离更加惊奇,不知对方如何翻手间便让一条活生生的鱼消失。

    “你就是孙离吧。”老人慈祥开口,并没有解释的意思。

    “嗯。”

    “我是老山村的老人,前些日子听说村长领回来两个外地孩子,就是你和・・・・・・”

    “那是我妹妹,小小。”说起小小,孙离的口气总会带上连他自己都难以察觉的宠溺。

    老人笑笑,看向孙离的眼光又带了三分戏谑:“我总是在这里钓鱼,你没见过我也正常。村里的老家伙都叫我老姜,你就叫我姜爷爷吧,怎么样,我的年龄够当你爷爷了吧。”

    “我知道了,姜爷爷。”毕恭毕敬,对于老人,孙离总是发自内心的尊敬,或许是因为家里有个梁丘老头的缘故吧。

    “嗯?”老人目光一闪,道:“你已经通窍了。”

    “姜爷爷,什么通窍?”孙离并不知道老人所说的“通窍”是什么意思。

    “通窍是修行的第一步,惟有通窍,才能修行。就像种子惟有破土发芽,才能生长。既然你不知道,那是怎么通窍的,有人教过你吗?”

    孙离神情微惘,想了想,说道:“昨天夜里练了一式剑法。”

    “练剑,何人教的你剑法?”

    孙离想想,青林并没有交代自己不能说出他的名字,而且老山村看起来人人和睦,应该没有问题吧,于是答道:“青林。”

    “原来是青林,”老人抚须一笑:“你练了多久?”

    “一夜啊。”此时的孙离看上去呆呆的,不是说了昨天夜里练了一式剑法吗,怎么又问。

    “一夜!”老人平静地重复了一遍,语气不变,心里却又泛起波澜,这少年今天给他带来不小的惊喜。惊的是一夜通窍,不说举世罕见,起码万中无一,这是多高的天赋,喜的是钓了多少年的鱼,今天终于又有鱼上钩,还是一尾金鲤。

    其实孙离自己不知道,姜姓老人更不知道的是,从凌云渡街头邋遢老道士给孙离一本《道方参同契》始,路边凉亭一口酒,村长一葫芦水,到昨晚握住翠竹剑,几乎等同于一路都在洗筋伐髓,资质委实不能算作好。以三千里路打熬磨炼为基,以梦为引,一举通窍,推开修行的大门。可以说没有当初那一夜的自言自语,没有梁丘老头的决然离去,或许此生孙离都不会与修行产生交集。

    不过听到既然是青林亲自教授的剑法,老人也就不再多问。老人不问,孙离却激动难耐,不知不觉,自己竟然会修行了,而且还成功通窍了,虽然不知道通窍是什么,但听姜爷爷的问题就知道应该挺厉害的,不是路边摊上随随便便的几文钱秘籍。

    “姜爷爷,姜爷爷,你给我说说什么是修行吧。”语带恳求,希望能了解更多有关修行的东西。

    “修行在这个世界并不是普遍的事情。根据先人们的说法,最初是上古时期祖先们感悟天地,临摹自然创造出来的帮助自身生存的方法。上古时期几乎人人都能修行,人人都会修行,否则很难在恶劣的洪荒大地上生存繁衍。后来因为天地变动,传承断绝,以及人类学会制造使用强大的武器,组建庞大的军队等原因,使得人们即便不修行也能很好地生存下来,所以修行渐渐淡出普通人的视野,以至如今大多人根本无法想象人竟可移山倒海、飞天遁地,真是可笑又可叹。”

    孙离初闻如此辛秘,一时震撼,没有注意到老人所说的“在这个世界”代表的是什么。

    老人望向远山,目光深邃:“修行界将修行境界划分为五个层级,通窍只是推开那扇大门而已,诸窍穴通,方能感受天地气息,引气入体,炼身炼神;通窍之后便是入幽,幽乃心府,通窍穴入幽府,观自身于细微,悟天地于心;入幽之后乃是识藏,人体是宝藏,天地更是大宝藏,识得宝藏,随手取用之,万物为吾所用;然后成象,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至于最后的大自在,我亦不知其妙。”

    如痴如醉,一个崭新的世界呈现在眼前,而他已经踏足那方天地,等待他的将是波澜壮阔的新旅程。忽然听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好生熟悉,不及思索,便反应过来,竟是那本《道方参同契》的总论。豁然开朗,原来是修行总旨,难怪以前不能理解,没有涉足那个领域,如何也无法领略其中风景。原来那老道士不是骗子,原来那本书真的可以让自己成为武学大宗师,不,比大宗师还厉害,上修天文,不就是修行法门吗。压下内心隐隐升起的激动,看向姜爷爷的眼睛又明亮了数分,期待更多可以了解更多。

    “哥哥,回来吃饭了!”

    远处炊烟三四分,娇小的人影站在五六分的树荫下,共得八九分生动,再添一分柔声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