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成院
字体: 16 + -

七十、天府广场保钓,却没了呼喊口号的勇气

    sat sep 05 01:00:37 cst 2015

    2012年中日钓鱼岛问题开始恶化。九月间,各地开始群众的游行示威,到了九.一八这天,游行达到了高峰。我整天忙着自己的网店,再加之对中日关系及钓鱼岛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也更希望“世界大同”。因此没有准备去参加成.都当天的游行。

    中午我正在电脑前接受客户的咨询,突然qq跳出了一条消息:几名日本人在今天登上了钓鱼岛。这让我难以接受,九.一八是中国的国耻日,毫无疑问,2012年的这一天,日本人给我们增加了新的耻辱。我“大同世界”的观念一时抛入了宇宙中某个黑洞。“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我想起了陆游的这句诗,于是狠狠地在心中骂道:妈的,欺我中华无人吗?!

    瞬间,所有关于日本侵华的电影情节和历史,以及几个月前香港保钓船夹在两艘日本海上保安厅巨大舰船之间的镜头,都闪过我的脑海。我立即关闭了电脑,放弃了店铺的经营。

    我知道成.都在天府广场会有示威运动,于是坐车向市中心进发。这天的交通政府已做了预案,被严格管制,很多地方都无法通行。

    几经折腾,来到了市中心。我准备加入示威的人群。

    天府广场群众很多,但大家都好似找不到“组织”。警察和军人、国安处处密布。

    辗转来到春熙路。读大学时,曾豪言要买下这儿,记得当时是在天桥上说这番话。但现在每座人行天桥出入口都有警察或军队把守,禁止通行,我想是担心一些群众会有过激行为发生。

    路边的角落中有一些自制着标语横幅的老百姓,我听到一位正在义愤填膺地打电话:

    “今天警察不让我们喊口号。刚才看到其它一些人因为喊口号表达诉求,警察把他们的标语横幅给没收了。说是要有组织地参加游行。”

    他的话旁边有好多路人都听到了,每个人都透出复杂的表情。有义愤、有压抑、有渴望。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水浒传》。那些压抑的老百姓们都等待着武松、鲁智深这样的英雄来带领大家,但他们都没有胆量充当这样的英雄人物。

    我没有停留,继续向前走。蜀都大道一段干道的两边围满了人。人群中都在说:等会,会有游行示威的队伍通过这里。

    小会儿,人群开始略微躁动起来:“来了,来了,马上要来了。”

    很快,一支游行示威队伍进入我们的视野。他们的口号声整齐划一,队伍虽有好几百号人,但和来到市中心想表达诉求的群众相比,可谓寥若晨星。这应当是某个学校组织的,成员年龄大多二十岁左右,其中一些人也拉着横幅,举着标语,但这些横幅和标语和那些躲在角落防止警察没收表达诉求的老百姓横幅标语比起来,看上去要陈旧一些,或可能是好多年前放在大学的仓库之中今日方才取出。

    这支队伍向天府广场的方向前进,前后左右都是警察军人。这让他们和来到天府广场的人们好似不在同一个世界。游行队伍受到的严格限制,让很多自发来到天府广场、心头有火的老百姓诉求无法得到伸张。所以他们的口号虽然感染了很少一部分群众,却没有激发起大多数人的激情。

    我突然也没有勇气加入这队伍了,更没了呼喊口号的激情。我亦不想伦为看热闹的看客一份子,最后只得失意地回家。公交车上,坐着无数和我同样失落的老百姓。

    这是压抑的一天,对成都天府广场的人们而言,对成都人及至中国人而言,都是压抑的一天。这天,是九月十八日。

    普通百姓就是这样,就算他们有爱国情怀,有时候也只能陌路旁观。

    无比困惑落寞地回到家,我便继续守着我的电脑忙着网店的接待咨询。‘也许,国家大事犯不着我们小老百姓操心吧。’我独自叹道。

    ..............................................

    (下非正文)

    虽然还没有上传完这部小说,但《化成院》早已在两个月前完本,且我倾尽身心修改了六次!

    写得到底如何,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了,我做了。

    出意料之外的是,没想到有这么多大小不一的文学网站在转《化成院》这部小说。我无意向谁讨要什么著作权。花一年多时间幸苦写就的东西,有人看到总是好事。

    让文字和感情、故事在网络间自由地飘飞吧。你们的工作至少能让更多人看到《化成院》

    但我希望,每一家转这部小说的文学网请严格按此小说的篇章结构上传。包括序言到最后一章甚至若这样的“号外”。因为只有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看完才会明白最终我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更希望在归类时归入“现实生活”一类,因为曾经看到了有人将之归入“校园爱情”,这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虽然小说中也浅浅有点校园的爱情故事。

    好了,谢谢大家的辛勤工作。

    《化成院》是我的,也是大家的。但他若我的另一个儿子,我在意他。对原著精神的尊重就是对我本人和读者的尊重。

    继续谢谢大家今后的辛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