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路何寻
字体: 16 + -

第三章 远赴洛阳

    离开了泰山,张寻对“种子”再也没有头绪。不过张寻现在心态平和,既然暂时找不到方向,那就依着自己的心好了。要说道前世华夏古都,张寻最认可的就两个,那就是长安和洛阳。至于金陵也就是后来的南京作为都城的朝代或地方割据政权实在太短命了,游玩倒是不错。北京只是离现代近,故宫保存了下来,真要说历史底蕴肯定不及长安和洛阳。回到文昌大陆来说,长安现在叫咸阳在秦国,张寻决定最后再去。那现在去哪里,张寻心中只有一个答案,周国都城洛阳。

    当然,张寻还是比较随缘的,不是赶赴洛阳,而是精心设计一条从泰山到洛阳的路线,途中遇山游山,遇水玩水。四美隐约猜到张寻还是要寻人,不过张寻不说,四美也由他折腾。四个孩子一开始有些郁郁不乐,毕竟离开了刚刚认识没多久的小伙伴,心中总是不舍。不过很快就被不断变化的风景吸引了注意,心情就好了起来。

    足足三个月,张寻一家人才到了洛阳城东门,虽说周朝变成了周国,又过了三千余年,但洛阳还是繁华无比的在那屹立着。来到了一心向往的古都洛阳,张寻打算一家人待上一年,至于“种子”张寻暂时不去想他。既然准备长住,当然要置办一套宅邸,张寻可不会委屈自己和家人。不过自己在这人生地不熟,那就去拜访洛阳府尹好了。反正虽说他这十年多沉寂了,但圣前学士文位还在,这洛阳府尹只要自己找上门,帮忙牵线买座好宅子应该不会拒绝自己。

    张寻先把四美和四个孩子安顿在离洛阳府衙不远的客栈后,就往洛阳府衙而去。只见府衙门外,一群书生在看着墙上贴的告示,并在那小声议论着。张寻知道肯定有什么事,毕竟这洛阳府衙是很庄严肃穆的存在,不是什么重要的事绝不会乱贴告示。上前一看,原来是为牡丹佂诗,第一名奖励一套位于牡丹园旁的大宅邸。张寻心里想“这是刚刚瞌睡就有人递上枕头的节奏啊!”反正是描写牡丹的诗,自己作出好一些的诗也是正常,反倒自己一味低调仿佛消失在文坛倒是惹人猜忌。张寻想好了就往洛阳府衙正门走去,那衙役正欲问询,张寻开口说道:“我乃圣前学士张寻,有一描写牡丹佳作。诗名就叫《赏牡丹》,且听我吟诵。”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蓉静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虽说现在文庙衰落,也再无显圣之举,但作的好坏,文人还是能感受到的,只是不像十几年前圣音扬名罢了。故而张寻吟完这首刘禹锡称赞牡丹的诗,还是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动静这么大,那洛阳府尹自然被惊动了。从内屋出来,洛阳府尹文乐兴大声笑道:“哈哈哈!天下久传圣前学士张寻“张郎才尽”,本府从不相信。今你张郎初来洛阳,就作出如此佳作。此乃我洛阳之幸!有此一诗我洛阳牡丹当名传天下,乐爱国色之名人雅士当纷至沓来,共襄盛举。”张寻说道:“府尹大人,洛阳古都,繁华似锦。历史悠久,文道昌盛。小生闻名久矣!今日来到这花园之城,洛阳之美真名不虚传也!见府尹大人悬榜佂诗,小生偶有所得,也是与这洛阳有缘。府尹大人如此盛赞,小生实不敢当。”那文府尹说道:“张学士,请随本府入内一叙。”张寻跟着文府尹来到府衙后院大厅。文府尹这时说道:“张兄就称呼我文兄即可。现在这大厅就你我两人就不必像在外那样繁文缛节了。”张寻说道:“文兄说的是,我此来洛阳,想在这待上一年,以后怕要是经常叨扰文兄了。”文府尹笑道:“张兄,你能在洛阳长住我求之不得。哈哈!还有两个月,这洛阳一年一度的盛事“牡丹节”就要开幕了。望张兄再出佳作。”张寻说道:“文兄,到时我肯定参加。”文府尹得到张寻的答复就叫来自己的师爷把张寻带到牡丹园旁的一处府邸。这就是张寻作诗的奖励了。

    张寻谢过那师爷,就开门进了这府邸,洛阳府尹拿出来的奖励肯定是极好的,在这住了下那绝对是难得的享受。张寻简单转了转就去客栈接家人去了。

    张寻一家人高兴的住进这座府邸,整理一番后,这里就是一家人这一年里温馨的家。现在是冬天,牡丹肯定是看不成的,不过院子里有几枝梅花,在这冬日就显得格外动人。四美说道:“夫君,你作一首赞誉梅花的诗吧!”张寻想了想,把那首王安石的五言绝句《梅花》吟了出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四美各自吟了吟,觉得这诗真是意境深远,对张寻说道:“夫君真是才情高绝,如此佳作竟能张口即来。”张寻心里想道“哎!我什么时候能不抄啊?”嘴上却说道:“不知四位夫人可曾听过过“功夫在诗外”这么一句话,在你们看来我是转瞬之间即已成诗,却不知道夫君我年少时寒窗苦读的苦。正如这梅花“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好了,不说这了,我们一家明日去白马寺烧香祈福吧!”四美来到洛阳,在客栈时就听说了这白马寺是最负盛名的佛寺。只是不知道这白马寺的由来,于是对张寻说道:“夫君,你给我们说说这白马寺吧!”张寻说道:“好,请四位夫人听夫君我慢慢道来。话说三千五百多年前,那时还是周朝。周武王、周成王之后的第三位国君周康王刚继位不久,一日夜里突然梦到金人,于是第二日就派遣使节前去西域拜求佛法。那使节跋山涉水去到天竺,请到两位高僧,一起用白马驮运佛经和佛像回到洛阳。这时已是三年之后,那周康王亲自躬身迎奉,并下令在雍门之外兴建僧院。这僧院一年才建成,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赐名这僧院为白马寺。这就是白马寺的由来,虽说已过去三千五百多年,但因为历代都有扩建、翻修,现在看去依然保存十分完好,为天下第一名寺。”四美听到张寻这番解说,增加了不少知识。于是对张寻说道:“夫君,感谢你为我们解惑。”张寻说道:“好了,我们进屋休息吧!明日还要早起,上这白马寺的头香。”

    第二日,天都未亮,张寻一家人就来到了白马寺门口,看着门前那白马塑像,俱都感叹道“真是巧夺天工啊!”。此时,白马寺大门紧闭,白马寺每日都是早上六点开门。张寻知道自己一家人来早了片刻,不过也没办法,再晚就抢不到头香了。等了不过两三分钟,就有不少人来排队了,张寻庆幸不已,总算没错过头香。

    不久,两名小沙弥打开了大门,张寻领头而入。名寺就是名寺,一进入里面,众人都感觉到自己的心平静了起来。伴着梵音阵阵,张寻一家先后参观了几大主体建筑。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一路走来张寻一家都深深感受到了佛家的佛光普照,普渡众生的信念。来到敬香堂正欲上香,一僧人高声唱道:“阿弥陀佛,张施主还记得贫僧吗?”张寻望去:“原来是悔空师傅,十数年未见不想竟在这白马寺再遇。”悔空师傅说道:“张施主,你让你的家眷烧香即可,你随贫僧来,贫僧有事与你说。”张寻眼神示意四美和孩子们去敬香后就对悔空师傅说道:“也好,那就请悔空师傅带路吧!”

    张寻随那悔空师傅来到一处静室,各自盘坐在蒲团之上后。悔空师傅开口说道:“张施主,自那日悟法师祖离开,回那蓬莱仙岛之后,表面上悟法禅寺已经破落。其实那只是假象,师傅恒智大师当时说张施主你二十年之后需要一秘密之地有要事做,不如就悟法禅寺好了。并说其中因果张施主到时便知。十年前,师傅恒智大师去蓬莱仙岛之间吩咐我来这白马寺修行,并说你我会在这重遇。”张寻看过师父醉道人的修真传记,一听就明白了。那悟法禅寺就是文昌大陆和蓬莱仙岛之间的一个传送点。寺庙是迷惑外人的,其实内有乾坤。张寻对悔空师傅说道:“谢谢悔空师傅,我知道了,不知悔空师傅现在禅宗三境到了哪一境?”悔空师傅说道:“还要感谢张施主那日对贫僧当头棒喝,贫僧才三年前侥幸达到第二境。”张寻说道:“悔空师傅,那一日虽已十数年过去却记忆犹新。那时我是刚入世的书生,你是刚出家的沙弥。好了,该说的都说了。悔空师傅,有缘再见!”悔空师傅说道:“贫僧恭送张施主。”

    和敬完香的四美与孩子们汇合后,张寻一家人回到张府。白马寺一行,与悔空师傅一番交谈,张寻对未来十余年自己的规划已经很清晰。在找到所有“种子”后去那悟法禅寺,那里一定有个秘境,自己和家人的修仙之路将在那开始。张寻在孩子们睡下后和四美一起去了书房,向四美说了“种子”的事情。四美这才知道为何张寻先是十年沉寂现在又四处奔波,对夫君向她们坦然相告感到欣慰。

    张寻知道寻找“种子”的契机就在那牡丹节,于是接下来的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一家人走遍了洛阳四处的大小景点,好在洛阳很大,景点很多,孩子们玩的开心,张寻和四美则享受人生,只待牡丹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