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逍遥游
字体: 16 + -

第六十六章、真真假假(1)

却说去病为治愈殷祯幸伤病在泰山滞留了几日,心中是时刻牵挂青琳,于是天一亮他就来向殷祯幸请辞。当他来到大殿见殷祯幸正和一位道人谈话。旁边分别坐着配天与韦岸。

    殷祯幸见去病笑道:“张大夫你来的正好,我还说要请你过来了。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茅山派的赖茅道长,也就是韦岸贤侄的师傅。”

    去病听完便施礼问好,赖茅道:“我和张大夫其实早先见过一面。不知张大夫还记得否。”

    去病讪笑道:“请恕晚辈愚昧。”

    赖茅笑道:“张大夫是贵人多忘事,不打紧,不打紧。”

    二人又说了几句寒暄之话后,去病便向殷祯幸说明了来意。

    殷祯幸道:“张丈夫何故急着走,难道是老道我招呼的不周?”

    去病忙道:“太翁说哪里话,只因晚辈还有要事要办,不敢耽搁。”

    殷配天道:“爹爹有所不知,定康兄乃是心中有所系之人,要急于相见。”

    殷祯幸呵呵笑道:“不知是哪家姑娘能得张大夫如此人物的青睐?”

    殷配天道:“爹爹这姑娘乃是人间一极品。”

    赖茅道:“能让殷贤侄称赞的定是极好的,难怪乎张大夫要急急请辞了。”说完哈哈笑将起来。

    殷祯幸道:“即使如此老道也不便相留。但是张大夫既然来我们山中做客,我没能好好的尽尽地主之宜,况又是我家天儿的好友,心里委实不安。今晚我就为张大夫设宴践行。祝贺张大夫能早日与心慕之人团聚。”

    去病是委脱婉绝,可是殷配天是一再要求,赖茅也是在一旁劝说莫要辜负了太翁一片心意。去病无法只得待宴罢再走。他看看在场之人不是陌生不熟,就是不愿与之有过多的交谈,遂道:

    “太翁,赖道长远道而来你们定有许多的话说,晚辈就不打搅了。”

    殷祯幸道:“嗯。天儿,你的张兄弟明日就要离开了,就陪他出去走走。”配天答应着引去病走了出去。

    吃过午饭,殷祯幸和赖茅闲聊,这时走进来一位小道士禀道:“师尊,山下有位夫人说要见您。”

    殷祯幸道:“妇人?我并不认识什么妇人,找我为何?”

    那小道士道:“说是请您救救她的儿子。”

    赖茅道:“请医治病,应该找郎中大夫,为何跑到我们这修道清静之地?”

    殷祯幸道:“唉...,上天有好生之德,即使如此,就把她带上山来,我看看如何?”

    那名小道士答应着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就见一位妇人走了进来,他的儿子被两人舁架而进。那妇人有五十左右,穿的是齐齐整整,光光彩彩。细细看来,那脸上的泪痕似乎还没有干尽。只见她双膝跪地,哀求道:

    “求仙翁救救我家孩子。”

    殷祯幸忙示意让她起来说话。问道:“你是哪里人,你儿子患了何病?”

    只听这妇人道:“老身娘家姓曹夫家姓王,住在离此处三十里的吴家庄。当家的在八年前突然病逝,留下了一家茶楼,我们娘俩便靠此勉强度日。我老来得子,于是对他是十分的疼爱。就在几天前,我家孩儿突然发烧,我以为就是普通的感冒,于是就去药铺抓了一剂退烧的药,谁想第二天晚上,我家孩儿只说眼睛鼻子疼的厉害,耳朵也听不大准,我吓的几天都不能合眼,一连请了几个大夫都束手无策,最后有位大夫告诉我用道家的纯阳真气或许能把我孩儿的病治好。”

    这王曹氏是一边哭一边说一边磕头哀求:“还望仙翁能救救我这苦命的孩儿。”

    殷祯幸道:“你不必哀伤。我们修道之人念的就是慈悲之心,我定会全力相救你的孩儿。”

    赖茅走前看了一下那个孩子,见他满脸通红,身体抽搐,手部脸部的肌肉似乎已经有些萎缩,很是痛苦,遂道:

    “太翁这孩子似乎病的不轻。”

    殷祯幸向前看了一眼,伸手把住他的脉,沉默半晌,便运用道家纯阳之气,缓缓导进他的体内,那孩子痛苦的表情顿时消除许多。王曹氏见状,脸显霁色,磕头道谢。

    殷祯幸道:“你不用谢我。这也只是暂时缓和一下这孩子的病痛,想要痊愈我亦是爱莫能助。”

    这王曹氏一听,刚热的心又伤感起来。

    殷祯幸道:“你也无须伤感,既然你找到这里也是你我有缘。虽然我无此之能,但有一人定能治好你的孩子,他医术高超,在当今世上怕是无人能及。”

    王曹氏一听忙道:“他是谁,他现在在何处?只要他能治好我家孩儿的病,老夫人我就把他当菩萨一样天天的拜。快告诉我,他在哪里?”

    殷祯幸道:“你不用着急,这人此时就在我们山上做客,也是合该你家孩子得救。我这就派人把他请来。”说着就命人去找去病,把他请来。

    过了一会,去病随殷配天、韦岸一同走了进来。殷祯幸便把事情的原委给去病讲了一遍。这王曹氏一下子握住去病的手求他一定要救自己的孩子。去病附身看视,见那孩子腰脊强直僵硬,双手捂着胸胁,全身发热而口燥舌干,去病又掀开他的裤子,见阴囊收缩,于是长吁一口气道:

    “此病是由寒邪侵入而至,若是提前三天送来,以泻流之法发汗可愈。而现在厥阴经已经受病,寒邪已经侵入三阴三阳表里,五脏六腑均已受病,此刻已成了死症,怕是危矣。”

    这王曹氏一听,是悲痛欲绝,几乎要死。

    殷祯幸道:“难道连一线的生还之机都没有吗?”

    去病看着悲痛欲死的王曹氏又看看那可怜的孩子自忖道:“身为大夫就算有一线生机也要尽力一试。”于是道:“大婶,或许你家的孩子还有救。”

    这王曹氏一听立刻精神振奋道:“真的吗?我家孩儿真的不用死了?”

    虽然去病对于这个方法没有多大的胜算,还是肯定的回答了王曹氏,让她放心。这孩子所得的病是由于寒邪入侵表里所致,治疗此病应根据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此六条经脉病变的症状,来找出病邪所在,在分别调理与各脏相连的经脉。唯有如此,病才会逐日痊愈。在此病未满三日之时,寒邪之气是在体表,可发汗而愈,但此时,此寒邪已经入里,只有用泻热之法试之。所谓泻流之法便是逆其经脉方向而动,手法或是急摩,或是有局部推向四周,或是重刺激。去病在使用此法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这孩子的经脉甚是紊乱,血流或缓或急,大惊,急忙停手,就在这时,只见那孩子痛叫一声,口吐鲜血,当场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