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道士读书人
字体: 16 + -

第二章 窦娥冤(二)

    mon oct 31 19:27:48 cst 2016

    那红袍女子哭嚎得厉害,浑身怨唳之气大盛!

    白衣僧人心神一颤,暗道“这冤怨竟能扰我心境,还好贫僧坐得隐呐。”遂继手结佛门无畏印,口绽莲花大喝一声“我佛慈悲,安济众生!”

    方丈之内,自成小千世界――隐隐约约有天女散花,佛陀说法,梵音缭绕,一派佛国境象。能使众生心安,无所畏怖。

    红袍女子身处其中,顿时如沐春风,心境逐渐平静详和,缓缓放下双手,不再抱头哀嚎。浑身唳气虽已被和尚用佛门神通化散,但是面色呆滞,眼神中仍有几许不甘。

    除去满身唳气,这哪里是作祟的恶鬼,分明是孤苦伶仃的可怜人!

    名为窦娥的红袍女子,含冤而死,其父窦天章高中为官后,将张驴儿、赛卢医、桃杌等人捉拿归案,?为她平反昭雪。本该早已持阴司渡碟转世投胎,偏偏造化弄人――她几经波折,就莫名其妙的被一股神力牵扯到了这江泽县中,还口不能言。个中缘由,她也是不得知晓。

    到了这江泽县中,终日游荡,无所依存,只得栖身于这棵老槐树下,她还记得小时候经常在家外那棵槐树下玩耍,还记得那一声声“知了,知了。”

    江泽县民风淳朴,窦娥本性也是善良,并没有牵怒于平头百姓,作一些戕害杀人的勾当。只是身带因果,又怨气冲天,这才导致六月飞雪,鸡犬不宁……

    与那些假和尚伪道士折腾半天,总算老天开了一只眼,让她遇上了五台山白衣僧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白衣僧人望向逐渐平静的红袍女子,只觉得她额前双眉间,隐隐有一竖金光,透着些古怪,非法眼不可察觉。

    于是很有高僧风范地把大袖一挥,站起身来,狠狠跺了跺脚,走向红袍女子,外人看来和尚像是在施展佛门震地神通,只有他自己知道――盘腿坐久了,脚有点麻……

    来到红袍女子跟前,不知是女子羞怯,还是和尚周身佛法森严,红袍女子本能地往后缩了缩,但最终还是定住不动,张口“嗬嗬…?”,她知道和尚不是道貌岸然之辈,更不是县民口中骗喝骗吃之徒。

    白衣僧人无名指与小指弯曲,食指与中指骈作剑指,指上隐有佛光流动,触向红袍女子额前那竖金光,顿时,那竖金光闪烁不停。

    片刻之后……

    金光仍是闪烁不停,没有丝毫其他动静。

    白衣僧人略显尴尬的收回手掌,嘴上啐念“古怪”,但并不气馁。瞬间后掠数丈,与红袍女子拉开距离,两人之间蓦地出现一个破碗,碗中佛光深蕴流动,罩向那竖古怪金光。

    红袍女子如沐春风,只是额前那竖金光,顿时光芒大盛,一服浩博之气迎面袭来,上面隐有蝌蚪符文流转加持,与那破碗抗衡。

    一时间,光茫对光茫,佛法对符文,竟是相持不下。

    白衣僧人眉头一皱,金刚怒目,大声喝道“你乃圣物,岂可助纣为虐,为害于人”。破碗又近几分,但金光也随之更盛,遇强则强。

    白衣僧人只得收回破碗,光芒也随之消散。回到红袍女子身前,看着她血泪未干,沟壑纵横的脸庞,心生悲悯“此事不简单,你先与贫僧回五台山,再作打算,可好?”红袍女子就要匐拜在地,被大袖拂起,口中“嗬嗬”数声,算是答应。

    眼中除了不甘,还有感激。

    ……

    却说那些围观之人看着那白衣僧人结跌趺坐于老槐树下,并没有其他动静,一坐就是半柱香时间。纷纷骂道“装神弄鬼”“唉,白瞎看他”,然后就各自散去,脸上略显失望――这和尚怎么就没哭没闹呢,难道是那妖物大发慈悲?

    方丈之内,自成世界,与世隔绝。县中百姓非那有神通之人,对老槐树下所发生的一切自是不得而知。

    只知道那骗吃骗喝的和尚走后,竟然一片太平,雪絮不飞,江水不翻,鸡犬得宁……江泽县恢复了往日平静,只等来年枯木逢春。

    后来才听说,那白衣僧人竟是五台山“大小金身罗汉”之中的“小金身罗汉”李得禅。

    ******

    初来咋到一新手,还希望书友们多多支持!

    小生在此敬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