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石源记
字体: 16 + -

第一百零七章 太祖的故事

石一凡恍恍惚惚的随同隆昌回到了乾清宫,脑子里都是太祖的样子,整个人都有点魔怔了,最终引起了隆昌的注意,问道:“凡儿,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嗯,啊?”石一凡反应过来,紧走几步跟着进了大殿,边走边说道:“皇爷爷,孙儿在想啊,太祖是个什么样的人,又是怎样创立了大顺的。”

    隆昌呵呵的笑了起来,道:“你想知道?行,今天爷爷就跟你讲讲。”

    乾清宫里烧着地龙,大殿里面温暖如春。偏殿,平常隆昌休息的地方,隆昌除了祭服,换上轻便的常服,太监们打来热水,给隆昌洗脸,又端来两杯茶水,放在了茶桌上。

    石一凡也换下了祭服,洗了手,换上一身亲王服。隆昌舒服地靠坐在锦榻上,拿过茶杯来呷了一口香茗,道:“这是岭南的云雾茶,你也尝尝。”

    石一凡在茶桌的另一端坐下,端起面前的茶杯,用杯盖拂了拂茶末,喝了一口,说道:“不错,好茶,皇爷爷喝的肯定是好茶啦。”

    “哈哈,一听就知道你不懂。好茶是好茶,可不是最好的茶。”隆昌一脸戏谑地看着石一凡,道:“这里面学问大着呢,茶叶是有季节性的,不能存放太久,否则味道就变了,而好茶都是南方出产,最好的茶叶的产量很低,一年就那么一点,你说,要是作为贡品,一点怎么够?所以呀,出贡的茶叶里,就不可能有最好的,这是地方官的私心,也是无赖之举。”

    “这事应该是地方官私下的行为,皇爷爷是怎么知道的?”石一凡好奇地问道。

    隆昌笑笑,又喝了一口茶,道:“象这样的事多着呢,地方官可不会被皇帝的名号给吓住,什么最好的要敬献给皇帝,这样的想法是幼稚的。地方官不会这样想,不然就会干不好。皇帝也不会这样要求,否则就会有失德之嫌疑。”

    “真是长见识了。”石一凡笑着道:“还以为当皇帝是要什么有什么,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学问。”

    “哈哈哈。”隆昌大笑起来,用手指了指石一凡,道:“你还真以为啊。当初朕当太子的时候,父皇就曾经告诫过,权力是一剂有毒的药,慎用之,没有制约的权力,就是王朝灭亡的先兆。”

    石一凡信服地点头:“还真是精辟。”

    “你以为这是谁说的?”隆昌问道。

    “这不是祖爷爷说的嘛”石一凡纳闷,刚才还说是您的父皇说的。

    隆昌摇摇头,身躯挺直,神情肃穆地说道:“这是太祖皇帝的祖训,每一任皇帝都要对下一代传下去,而且要认真遵守。”

    石一凡也认真起来,看着隆昌,等着他说下去。

    隆昌深思了一会,缓缓地说道:“二百多年前,我们这块大陆有十几个国家,战争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民不聊生,赤地千里。

    在东海的海岸边,有一个渔村,连延的战争也波及到这里。这个渔村全村人都姓肖,靠打渔为生,战争一来就躲到海上去,生计十分艰难。

    有一天夜里,一支军队突然冲入了村子里,抓走了村子里的年轻人,说是征丁,连在病中的也不放过。就这样,还不满十六岁的先祖就被征了兵。

    先祖姓肖名讳杰,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先祖被抓走时说的话,让家里不要为他担心。

    先祖被抓走之后,先是到了当时东海国的一支军队,成为水军的一员,操练了十天,就被派上战场,所幸命大活了下来。与他一同抓丁的村里人,这一场打下来,十二个里只剩下五个。

    水军被打残了,可是这些剩下的兵员还是不错的,然后这些水军剩下的兵士就被打散,安置到了东海国的禁军里。

    禁军是东海国最强大的军队,一般情况下不会上战场。可是,当东海国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禁军就得冲到最前线。

    先祖所在的禁军晓锋营,装备最为精良,战力也是最强,虽然取得了多次胜利,但是战损也是最大的,先祖幸运地生存下来,其他的几个村里人只剩下二个了。

    仗打得多了,先祖也累功升上了队正,然而,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晓锋营死伤大半,先祖全队全部战死。当战斗结束时,天上黑云遍布,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和着冰雹从天上洒了下来。

    突然,天空之中破开一个洞,巨大的闪电伴着一声炸雷,将还活着的人又打了个半死。

    过了好半天,从死尸堆里摇摇晃晃的站起来一个人,一个浑身血污的人,这就是先祖,他还活着。

    先祖身受重伤,站起来之后,又倒下了。一直等到后面的大队上来,才算是将先祖抬到了后营救冶。

    冶好了伤,先祖从后营出来,就仿佛换了一个人,村里还剩下的两个人的感觉最深刻。据他们讲,先祖以前的性格有点暴燥,现在变得沉稳了,而且更有主意了,更加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先祖的战力惊人,晓锋营里就没有对手。”

    石一凡心想,当然了,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而且是另一世的一位军人,能不厉害嘛?

    隆昌说得有点急了,喘了两口气,放慢语速的道“回到晓锋营的先祖,升为校尉把总,过不多长时间,又顶替战死的将军,成了晓锋营的临时营将。

    为了重建晓锋营,先祖四方求援,花了大力气,把自己的积蓄都搭进去了,才算是搭起了架子。可是没想到的是,从朝中又派下来一个将军,出任晓锋营的营将,先祖的所有努力都成为别人的嫁衣。

    光是如此,先祖还能够忍下这口气,可是新来的将军不放过他,以怠慢上官为名,借故将先祖扣押,并且密谋在押送京城的途中,以劫囚为名,要将先祖斩杀。

    幸亏有晓锋营的兵士得知了这一阴谋,将先祖从扣押之所救出,先祖一怒之下,集结晓锋营,当众斩杀了这位朝廷派来的将军,并且将人头送到了京城。”

    说到这里,隆昌感觉口渴,端起茶杯来喝了几口茶。旁边伺候的太监给续上水,后退到了旁边。石一凡转头一瞧,呵,三位秘书郎都站在门口,静静地听着皇帝讲太祖的故事。于是一笑,道:“皇爷爷,您别急,慢慢讲,太祖爷爷的故事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的,您可得讲仔细了。”

    “你这个小鬼头,朕很少讲这个故事,他们也是没有听过朕讲的,这回还是借你的光,让他们也一起听听。”

    “多谢皇上!”几位秘书郎一听眉飞色舞,赶紧向隆昌行礼,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听皇帝讲故事的机会。

    隆昌笑笑,接着道:“这人头送到京城,京城立马炸开了锅,有的要求朝廷立即发兵讨伐,说是不容朝廷权威有损。有的倒是冷静一点,说是事出有因,不可当真逼反晓锋营,何况无兵可派,就是派出兵了就能灭了晓锋营?通道不知晓锋营的战力恐怖?

    朝廷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还是妥协,认可了先祖的行为,行文先祖为晓锋营的营将,这才算是让事情平息下来。

    可事情不算完。没有达到目的的一帮人,视晓锋营为眼中钉,在东海国对阵越国的决战中,暗中泄露机密给对方,越国派精锐抄了晓锋营的后路,将晓锋营包围在了一个山谷之中,没有晓锋营的东海国大军被越国一举打败。

    东海国亡了,晓锋营也是伤亡惨重,先祖率晓锋营剩余将士,冲出包围,一路上收容东海国的残兵,稍加休整之后,趁越国后方空虚,将越国都城攻陷。

    越国的大军还在东海国的国都,原来东海国反对先祖的一帮人投降了越国,此时听得东海国的晓锋营肖将军率兵攻克越国都城,惊慌失措之下,越国大军慌不择路的往回赶,不料,在途中被打了埋伏,十万大军被打散,众多的兵士投降。

    这一仗,先祖以一万多东海兵士为骨干,发动了东海的十万老百姓,布了一个口袋阵,利用地势将越国军队包围,又以夜色作掩护,点燃阵内布置的火阵,将越军烧得抱头鼠窜,一败涂地,十万毫无斗志的兵士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等到天明,先祖收容了近八万兵士,还有一万多不是战死就是伤残。先祖说服了越国军队中的将领,一并的投入了晓锋营。

    这时的晓锋营拥有十万大军,两个灭亡的国家成了晓锋营的地盘。先祖首先解散了两个国家的朝廷,采取军事管制,改编军队,任用了军管会,将原来两个国家的地方官互相对调。如此一来,迅速的稳定了形势,两个敌对的国家终于是结束了战争,这是以两个国家灭亡的形式,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宁的生活。

    先祖带着两个老乡回到老家,接了父母和弟弟妹妹,还有愿意去越州的村人,一同的返回军管会的总部,就是越国的都城,改名叫做越州。

    两个国家合并之后,没有成立新的国家,按照先祖的说法,革命尚未成功,大家还需努力。”

    听到这儿,石一凡会心的一笑,心情舒畅,想不到同样的穿越,先祖做出了如此成绩,后面肯定是在军管会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不断的扩大地盘,壮大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