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石源记
字体: 16 + -

第四十九章 实习

昔尼顿珠趁着离别之际,单独将庆楼部少族长请到一边,宛转地向他表达了赤松波杰希望迎娶热丽娜的意思。茂昆未置可否,只是表示这事需要热丽娜的父亲点头。

    热丽娜拉着石一凡在远处说话:“明天早上我就要走了,这是送给你的。”从杯里拿出一个香囊,递给石一凡:“上次你送给我的虎牙项链我一直带着,我就一直想送个什么礼物给你。”见石一凡要打开,上前一步按住石一凡的手:“等我走后再打开。”

    石一凡收起香囊,和麒麟商队的人挥手送别了庆楼部和松都商队的客人,一直到看不见了方才回转。

    清晨的太阳从大山上升起,娄山关沐浴在阳光下,在离娄山关十里远的地方,一个少年正站在戈壁上,他所面对的方向正有一支队伍扑面而来。前面的是二百人左右的骑队,中间是一长溜的车队,后面还有五十人的押后骑队。

    这应该就是楼烦庆楼部的商队了。离不多远,骑队前哨就发现了那个少年是石一凡,于是大声叫喊,又是派人去往后面的大车处报告。

    石一凡在这等了一会了,他可是专程过来送行的。热丽娜昨天送了一个香囊,还不让当面打开,一直到晚上睡觉之前,石一凡才是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拿出香囊,从里面拿出了一块观音玉石像来。

    这是一块略带绿色、透明的玉石,有一寸半长、七分宽,光是这石料就价值不菲。观音像是栩栩如生,这雕刻工艺石一凡不懂,看下去非常逼真。摸一摸,滑腻、圆润,放在鼻尖闻一闻,一股少女特有的香味映入脑海,让石一凡彻夜难眠。

    车队越来越近,石一凡不断的朝商队挥手示意,直到茂昆少族长的车驾过来,他才迎了上去。

    茂昆也是十分感动,这少年有情有义,是个可交之人。茂昆下车拉着石一凡的手不放,直到在车队中间的热丽娜过来才是放手。

    热丽娜流泪了,激动的想哭,强忍着不哭出来,流着泪还笑着问石一凡:“你真傻,跑这么远过来,要是碰不上我们怎办?”友情不断加深,少男少女的心彼此靠的很近。

    石一凡掏出一付手娟给热丽娜:“给你,擦擦,我对自己有信心,一定会等到的。你要开开心心的,每天都要笑一笑,要是哪天不开心了,就想一想在大顺的我,兴许你就开心了。”

    热丽娜终是哭出了声,接过手娟胡乱擦一把。石一凡又对茂昆说道:“茂昆大叔,你要照顾好热丽娜,如果有需要的地方,就派人直接来找我。或者是找娄山军副将石春雷,我叫他大伯。”

    茂昆点点头,也是说道:“虽说是路途遥远,但是我们的心连在一起,你如果到楼烦,一定要到我们庆楼部做客。”

    “我会的。”石一凡答应一声:“祝你们一路顺风。”

    热丽娜依依不舍的上了马车,手一直挥着,眼泪象断了线的风筝不停地流,一直到看不见人影了方才止住。

    送别了热丽娜,又在同一天送走了赤松波杰,石一凡的心也有点空落落的。麒麟商队也打点行装准备隔天返程。

    麒麟商行的车队都跑了三趟了,两天一个来回,送货回去带货过来,大伙都是累得慌。这次的互市贸易是好石村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后续的发展还会更加的扩大,让人都不敢想。

    跟着石浩、石春保一起去向石春雷辞行之后,石一凡还顺便去蓝衣卫娄山关百户所与万千户、迟百户告别,这两位又是叮嘱一番。

    收了一枚蓝衣卫的腰牌,这事石一凡给父亲说过,石浩没同意,也没反对,只是让石一凡小心应对别陷得太深,而这也是石一凡的想法。

    麒麟商队是清晨时动的身,大队在前面走了一会了,三人辞行出来就骑马追上了商队。

    商队上次送货回去之后,租借的大车和车夫就让他们回去了,所以现在的车队规模小了一些,毕竟互市到后面就是货少人少,热闹在前面嘛。

    一路上都是山路,可谓是山高路远,又是少有水源,所以沿途不见人烟。直到看到熟悉的麒麟山,大伙才是欢呼一声,疲惫尽扫。

    到家时大阳都快下山了,全村人都是出来迎接,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小荷带着小虎在石一凡的旁边看他忙着卸货,还在问东问西的。

    石一凡家里的院子大,房屋多,所以成了临时仓库。石浩忙完了卸货,又是安排了明天的事,才是让大家各回各家去。杨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犒赏远行的丈夫和大儿子,心情大好的石浩喝醉了。

    石一凡刚刚成为林州济善堂钱掌柜的关门弟子,不得不抓紧时间学习,所以准备明天一大早就去林州。和娘说了一会话,又跟小妹和小弟玩了一会,才回了自己的屋子歇息。

    第二天一大早,石一凡挑水灌满了水缸,又去喂了牲口,和父母打声招呼,背起行囊就健步如飞的上路了。这次他没有骑马,到林州后就基本上待在济善堂,马的作用不大,留在家里还有大用。

    经过改造之后的身体走起路来是轻松无比,路上没人时还提纵起来,以百米快跑的速度飞奔。没一会就到了麒麟,去王老夫子家给老师问候一声,报告了自己学医的事,就又上路而行。

    到神林没停步,中途也没歇,到林州时才是午时过了。这速度比骑马快多了,出了一身汗,让多日没有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石一凡倍感舒畅。

    钱守仁一看见石一凡回来就问了:“一凡,不是说还有两天吗,怎么提前回来了?”

    “老师,互市会是今天结束,我们好石村的是提前了两天,所以我今天就过来了。”石一凡解释一下,从行囊里拿出了给老师的礼物:“这是去娄山关外一趟的收获,请老师品尝。”

    钱守仁接过打开,是一包油纸包裹的葡萄干,拎起几粒尝一下,甜,有点酸,十分的正宗。

    “是西域的葡萄,运到中原可是不便宜。”钱掌柜见过的东西多了,这葡萄干还不是什么稀罕物,不过这是弟子的一番心意:“嗯,味道不错,老夫收下了。”

    回到济善堂的第二天,一切又走上了正轨。稍有不同的是,学习方式改了,石一凡进入实习阶段.

    这实习和学徒可是两码事,学徒是在边上看,实习是要上手。按说石一凡不应该这么短时间就开始实习,但是石一凡不是一般人,学徒期被大大压缩,是基于他强悍的理论水平,以及超强的记忆力在实践中的运用,让济善堂的坐堂大夫们异口同声的发声赞同。

    第一天的实习,带他的仍然是黄伯安黄老。

    “一凡,你前面学的都不错,现在是要把所学的东西,拿去针对不同的对象,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问题。也就是说,要在实习期内,提高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直到能够完全的独立看诊和处置病患。”

    黄老没跟石一凡客套,一开始就是严肃的教育:“医者,首重医德,病患有贫有富,有美有丑,要做到一视同仁。病有轻重缓急,当以救命为主。还有一点,医者救命不救穷,这句话被很多人所垢病,认为医者应本着慈悲为怀,尽自己的一切所有去帮助他人。”

    摇摇头,黄老不无嘲讽的说道:“持这种想法的肯定不是医者,这种人就是极端的自私自利者,只觉得他人就该付出,将扶贫扶弱的责任甩给医者,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老先生似乎是受过这方面的刺激,一时间义愤填膺的。稍稍平息了一下激动的心,又对着石一凡说道:“当然,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通情达理的。本心的对待,就是对一个医者的要求。”

    “受教了。”石一凡原本就是这样想的,救死扶伤,可不是为了把自个搭进去。

    石一凡的第一个实习对象是位二十多岁的年青人,长得瘦弱,捂得严严实实的,躬着身子,由一个妇人陪着进了诊室,边走边咳喘,面色潮红,眼睛还有点发红。

    石一凡挪一挪案桌旁边的凳子,让妇人扶患者坐下,自己便坐在了案桌后面。那个妇人和患者都把头转向了站在旁边的黄大夫。黄大夫一笑,说道:“先让他看一看。”

    石一凡也是笑着说道:“您放心,我看了黄老师还会再看的。”把自己坐的椅子往前挪挪:“麻烦您把手伸出来。”

    年青人把左手放在了案桌的手枕上,石一凡的手搭在患者的手腕上开始诊脉,口里还在问:“是哪里不舒服?”

    患者咳得厉害,妇人就代为回答:“前几天去给隔壁的王奶奶家捡屋瓦,中午时有点热,出了汗就把外面的衣服脱了,吹了风,回家后就有点咳,晚上就发了烧,到早上给煮了姜汤喝了,就不怎么咳了,烧也退了点。他就说没事,白天又出去做事,晚上回去后又咳起来了。我就起来给他煮姜汤喝,睡了一觉,出了一身汗,以为好了,今早上又是发烧又是咳的,好厉害了,所以就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