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诡事
字体: 16 + -

第326章 足以蔚风尘

    好像这世间的一切,除了傅长渊以外,再没有什么能引起他的兴趣了。这一天下来,人间不知道又经历了多少战乱,死了多少人。鬼魂数不胜数。而摆渡人,就连引渡亡魂都不想去了,只将舟戢船桨往小鬼怀里一丢,便又好整以暇的坐回来听故事了。

    也不管那些没有引渡经验的小鬼们在忘川河面上鬼哭狼嚎叫的惊天动地,甚至连阎王吹胡子瞪眼的跑过来理论都被他轻飘飘的一句给打发了。到最后实在烦了,居然还扯了块结界,安安心心的抱着傅长渊听起了故事来。

    墨权也知道,并不是摆渡人对他的故事感兴趣,而是傅长渊想听。所以,他便陪着傅长渊放肆了。墨权想,阎王爷吹胡子瞪眼的同时也把傅长渊给恨了个透彻了吧。毕竟忘川摆渡人,那可是千万年来从来没有旷过工的好员工啊。然而,墨权也不想想,是谁引的火,若说傅长渊的感兴趣是果,那他来引起傅长渊兴趣的可不就是因了。

    他在这嘲笑着傅长渊怎么被阎王爷惦记,却不知道,这个时候阎王爷心里早把他也给惦记上记恨上了。

    反正阎王爷是怪不到摆渡人头上的,他也没有那个胆子敢去怪罪摆渡人啊。当今世界,诸神湮灭,剩下的唯一一个与天地共存,生于太荒鸿蒙的人可不就是他们地府的这位大爷了。也正是因为摆渡人活的太久了,所以才会觉得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只不过是沧海桑田,才会对所有的东西都不感兴趣。

    当然,傅长渊的出现是例外。这两个人的遇见,仿佛也是天定一样,呵呵,命运谁又能说的清呢。就算是摆渡人,与天同寿,无疆生死,也不能看透这个世界的因果。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对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东西都提不起兴趣来的人,却对魔尊姚坤的事情这么上心,甚至一说到魔尊姚坤,摆渡人就连一直淡然的态度都变得跟个正常人一样会波动了。有趣,墨权想着,难道这位摆渡人和魔尊姚坤还有那么一段不可言说的过去不成。

    这么想着,墨权竟然不知不觉的奸笑出了声,引得傅长渊和摆渡人两人的侧目。笑声这么奸诈,肯定没在想什么好事。摆渡人目光如炬,像一把泛着冰渣子的刀子一样向墨权飞去。墨权咽了咽口水,急忙收了笑声,认识了摆渡人之后,墨权可算明白了,这世上真的有一种人杀人是用眼神的。

    摆渡人冷冷的哼了一声,道:“要说便快说,不说便滚去投胎!”墨权一边诺诺的应了是,一边在心里诽谤道,我是不想说啊,我也想滚去投胎啊,但是您老人家是不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啊,刚才是谁把我给拖回来不让我去投胎的?哼,现在又让我滚去投胎,好气哦,就你厉害就你牛逼了是吧,欺负人嘤嘤嘤。

    只不过,这些话在心里面想想也就罢了,墨权可不敢真的说出来。毕竟这位大爷,那可是除了傅长渊以外,谁的好脸色都没有给过。简直就是个喜怒无常的魔头,墨权可不想还没有去投胎,去体验一下下辈子荣华富贵的好日子就在这里被摆渡人一掌拍了个魂飞魄散,从此就只能在地府做个孤魂野鬼了。要真是这样,岂不是太苦了,他可是惜命的很,一点都不想在这只太岁头上动土,给自己找死。

    微微咳了咳,墨权便开口了,只不过经过刚才那么一捣腾,他沉重的心情倒是轻松了很多,说起自己那仿佛血泪斑斑的曾经时,语气也带了些玩笑的意味,仿佛那不是他痛的恨不得去死的曾经,而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的故事罢了。其实,不就是这样么,人一死,生前便是另一个人了,而且只能是一个陌路人了,说起自己的前生,不就是说另一个人的故事了么。

    墨权道:“那天我魂魄离体之后感觉很混沌,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猜应该是我的神智和心智都被抹杀了。或者也有可能是因为寄魂术破后,我娘亲留在我身上的一些禁制都接除了。

    那时的我还只是个三月大的孩子而已,所以对什么都不懂应该是没什么好奇怪的。但是我知道事情不会有这么简单的,因为对于之前发生过的所有事情我都还记得,在那段混沌的时期过去了之后什么都想起来了,而且能够自主的思考。

    所以我猜,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兰陵之在我身上动了手脚。因为那时的我什么都不知道,却在心里有一个声音指引着我去一个地方,我便跟着那个声音去了。而到了那里之后,也证实了我的猜想没有错。

    因为我去的地方,是金陵兰家。我不知道为什么兰陵之敢堂而皇之的将我的魂魄招到金陵兰家去,金陵虽然是兰氏一家独大,但是高阶级的修士也比比皆是。难道兰陵之就不怕我的魂魄被别人发现,然后他的阴谋心机被发现么?

    可是后来我发现,我的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兰陵之是谁?他是能一个人将天下人都骗的团团转,甚至包括当年一己之力血道门的鬼笛道人的儿子也在他的手中像个弱智一样被他耍来耍去。所以我能想得到的顾虑,兰小公子怎么可能会没有想到。

    而他从一早开始,就已经做好了应对的打算。偌大一个金陵城,居然没有一个道士。后来我在来地府的路上听了当年的当事人说了之后才知道,竟然是兰陵之为了引城中的道士出去,而在城外的乱葬岗杀了三百无辜百姓。

    良民百姓无辜惨死,其怨气冲天,威力不逊于地府的恶鬼。更何况是三百怨灵,一时间,金陵城内人心惶惶,道士倾城而动。而我在黄泉路上遇见的那位仁兄,便是当年的受害者之一。兰小公子人前一副温文尔雅悲天悯人的好模样,没想到背后居然能恶毒成这样,呵呵,真是人隔一层皮,看上去再怎么值得信任的人也不能轻易相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