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洲世界之大明帝国
字体: 16 + -

第一章 生活在别处

    fri sep 18 07:03:04 cst 2015

    这一天,孙薇让人在白俄罗斯共和国首都明斯克城的城主府后院中搬了件躺椅晒太阳,没错,是明斯克城的城主府,白俄罗斯共和国的首都明斯克城的城主府。

    这事儿,还要从头说起……

    明军在修女露娜香消玉殒的当夜就驱逐了德匈联军,彻底掌控住了南基辅城。话说乱世之中有了人马腰杆子就硬,这句话一点儿没错,明军统领孔有德在基辅光复之后,又派出大军四面开花,清扫乌克兰境内的残余德军。而在清扫德匈残军的同时,孔有德也不客气,从乌克兰政府军的手中强行接过了基辅城的全部防务工作,算是把乌国的首都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掌握在了明军手里。

    乌克兰境内的德匈残军被清理干净,孔有德又以国事初定民心不稳为由,逐步接管了整个乌国的大小地区,一举掌控了乌克兰全境,为大明帝国在苏洲开辟了一块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军事跳板,同时也作为明国日后的殖民地而存在。

    到了这个地步,乌克兰共和国已经可以说是名存实亡,总统萨拉拉被全面架空,只要孙薇愿意,要让乌克兰亡国也只在眨眼之间。当然,女皇帝还没有那么蠢,背着偌大的骂名来干这种破事儿,毕竟一个名头上的好听与否并不是太重要。

    接下来,孙薇决定修复和美国人闹僵的关系,于是就有了双方私下激烈商讨的利益合作。通过小胖子胡佛这个中间人,女皇帝和地处蒙迪欧洲的美国皇帝搭上了话,两个人一公一母,一老一少,却同样的老奸巨滑。在一件小事上面都坚决表示不能让步,最后还是胡佛调解,才没让合作破裂。

    孙薇特别强调,“利益之于国家者,不可退一尺一寸。”在谈判进行到关键时刻,她又特别指出,“火炮乃克敌制胜之利器,手榴弹亦如是,美国虽有诚意,无非国内南北动乱,已有分裂之象,遂不可遽得。”

    其时白俄罗斯共和国境内的德日联军已经被同盟国军队清除地差不多了,女皇帝咬着牙下了狠心,用一些利益的让步换来了这块地盘的入手。如此,白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算是正式被明国掌握住了。每每想到这些,被狠狠割去一大块肉的孙薇也觉得好过了不少,起码不是那么心痛了。

    明军来到苏洲已有数月,冬天来临,寒冷不是那么好抵御的,于是处在同样情景之下的同盟国和轴心国终于决定好好休息一下,双方开始了短暂的罢兵言和。孙薇也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松了口气,如此远来疲惫的明国军队也可以借机休息休息了。

    而孙谈鸿这老不死的最近也和女皇帝通了几回信件,在最初的一封信中,首相大人汇报了从俄国人手中接收库页岛的最新进展。黑瞎子群岛和银龙岛的移交情况尚属顺利,当地的俄国驻军接到了上级命令,很规矩地和来接管岛屿的明军将领验证了身份,并就岛上民生情况交谈甚欢;但库页岛的接手就不容易了,俄国人显然是不愿意这么资源丰富的一块宝地就此落入明国人的手里,于是撒泼打滚胡搅蛮缠外加未接到上级通知为由,表示坚决不会从“俄罗斯帝国的固有土地上”撤离。

    这时候,孙薇和英国人的谈判还没有完全结束。罗勃特伯爵已经明确表示香港地区的主权问题不会列入谈判的范畴,在谈判桌上,只会就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联邦以及印度共和国的一部分领土问题进行探讨,英明两国不可能也不会罔顾孟斯印三国人民的“民心问题”,这是两个世界级大国的底线。当然,实际问题还要看实际情况。

    值此关键时刻,女皇帝没有优柔寡断,马上回信让孙谈鸿一力独断,指示无论如何也要把俄国军队驱逐出大明国境(即库页岛土地之外)。由于先前孙薇和俄罗斯帝国的沙皇彼得一世有过约定,岛上原有居民任意去留,如果有想离开库页岛的俄国平民,明国可以派出商船护送他们回国;如果有不想离开的俄民,可以入大明国籍,成为在明俄侨,抑或仍以俄国普通百姓身份生活在岛上。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孙薇和彼得一世都很清楚,没有明国国籍的俄国人,恐怕不会生活的太过“如意”。

    本来女皇帝是打算让库页岛成为一个民族自治区的,并派重兵驻守,结果岛上的俄国人倒是都挺有爱国心的,除了驻防岛屿周边的军队和来接管的明国军队发生了武力冲突,一些俄国平民也对这些侵略“俄国领土”的明国人很不感冒。陡然间库页岛上的俄国军民群情激愤,只有区区两千人的明军焦头烂额,还是孙谈鸿当机立断,又增派了八千人去支援接管库页岛的两千明军。在库页岛上的俄军数量不多,只有四千人左右,明军一下子有了一万人,就算加上俄国平民的帮助,俄军也已经毫无胜算。两国军队在库页岛上狠狠地打了几仗,本来只是武力冲突的性质,结果险些提前点燃了明俄大战的导火索,要不是有彼得一世“萨哈林岛之我国驻军,须尽速撤离,平民去留随意;此令到时,不得有分毫延误”的强行勒令,恐怕明俄两军非得再上演几次“妖精打架”不可……

    库页岛上的俄国驻军在不甘中骂骂咧咧地撤离了,大部分俄国平民也眼含热泪地离开了“祖国的领土”,在这大部分俄国平民的心里,明国的侵略会深深地烙印在他们世世代代的记忆深处。而俄军在撤离地过程中,似乎是为了发泄对自家皇帝的不满情绪,疯狂地破坏沿途的民居民田,对一切建筑物进行最为彻底的摧毁。俄军所到之处,一片狼藉,焦土连绵,库页岛土著人的哭声更是重霄能闻;只有明军在冷眼旁观,仿佛不是争夺这块宝岛的胜利者,而是无能的丈夫在看着自己的老婆正被无数的异族禽兽按在地上肆意地奸淫。

    俄国驻军全部乘船撤回国内之后,明军才迅速掌控库页岛全境,并在其他附属岛屿上建立了军事哨站。孙谈鸿紧接着还派出了一支两千人的舰队,其中有两艘战列舰,数十艘微型巡洋舰。当然,叫法是如此叫法,这些战舰自然都是木头做的,明国想造出钢铁巨舰还需要不菲的时间。战列舰的舰身左右共装有四十门大炮,微型巡洋舰的舰身左右共装有两门大炮;而孙谈鸿对这一支海军舰队的命令很简单,那就是全天候地来回巡游库页岛的周边海上,不给俄国人任何趁虚而入的契机。

    收复了库页岛,老头子又借着明国各地的学生士子举行欢庆游行的高涨民族情绪,当即令山海关副总兵(由于山海关早就沦陷于女真人之手,所以其总兵祖大寿和两名副手赵率教以及文鸯都一直在江苏省西北边境捏泥巴玩呐)赵率教提兵挺进山东,顺利地从法国人手上接过了山东省的小半个西部地区,而后和面色不善的罗科索夫斯基中将就山东省的最后归属问题展开了激烈谈判。终究是罗科索夫斯基比较理智,知道再怎么愤怒也是于事无补,既然沙皇都愿意把吃进嘴里的东西吐出来,他这个微不足道的远征军总司令根本反抗不得。经过和赵率教的一番争辩,罗科索夫斯基倒也干脆,迅速命令麾下士兵带上一切能带上的东西,抛弃不必要的零碎杂物,然后走海路乘船回国。

    山东全境光复,南明人民彻底沸腾,孙谈鸿也不顾得犯不犯忌讳,直接代皇帝下令普天同庆。一下子收复了如此之多的故土,尤其是库页岛在本已没有任何回归大明希望的情况下被收复了,老头子和女皇帝的声望那真叫一个如日中天。要是孙薇愿意,她大可以走出皇城,恐怕稍一露面,老百姓绝对就会沿街跪送,并山呼万岁。不为别的,就为这五百年也难得一出的圣明天子。

    对于尼泊尔和不丹,老头子显然也没有犹豫,照样派出山海关另一名副总兵文鸯领军去接管这两块地盘。要发兵到尼泊尔和不丹两国地区,其中要经过不少地方,广东(大粤侯国)、云南(云南民国)、西藏(吐蕃王国)三个已经独立的前大明省府,现在的三个主权国家,明军都要途经其地。文鸯接到老头子的手令之后,就率着人马一路向西,而后又一路向北,粤国和云国倒还好说,吐蕃就不那么好说话了。无奈之下,文鸯决定绕道,穿过缅甸王国和印度共和国的边境地段赶到目的地。

    缅王不太好说话,文鸯的脾气也挺暴烈,直接让大军发动进攻,缅国边军措手不及,加上疏于训练,被明军打得落花流水。明国军队毫无阻碍地深入缅国境内七十余里才停止前进的脚步,这时候缅王才派出姗姗来迟地使者和文鸯谈判,表示愿意让明军借道,请天朝将军暂息雷霆之怒,交还已经处在明军控制下的缅国城池以及地区。

    文鸯自然是万般不愿意,和上了年纪的缅使不耐烦地来回扯皮,反正肥肉都吃到嘴里了,怎么也没有吐出去的道理。如是几次,就把这个花白胡子的老头儿给撵回内比都(缅甸首都)向自家的国王陛下哭诉明军的霸道无理去了,

    其实文鸯也没想要缅甸的地盘,他此次奉令北上接管尼泊尔和不丹,除了要驻防尼不两国,还要保证南明和尼不地区的通讯便利,不至于真让尼泊尔和不丹成为实实在在的飞地。反正是要扯皮,总不会真的归还已经握在手里的地盘,文鸯没有太多的顾忌,他对于缅甸军队的战斗力着实有些看不上眼。不过看不上眼归看不上眼,该留的人还是得留,文鸯想了想,留了此次带来的四万人中的一万人在缅甸边地,以备不测。

    接下来还是要北上,文鸯带着三万人浩浩荡荡地再次出发。这次的脚步很顺利,经过印度共和国这个半独立国家(因为英国在苏洲战况不利,遍布世界的殖民地正处在蠢蠢欲动之时,印度也不例外,已经争取到了半独立地位),文鸯很快地和驻守不丹的法军将领接上了头。

    法国人就是比俄国人好说话,他们很痛快地撤出了不丹国境。在尼泊尔的法军将领听到明军来了,也是热烈欢迎一番之后就爽利地收拾收拾走了。文鸯大喜过望,没想到法国人这么好说话,收拾完东西打个招呼就这么拜拜了。这位前世的“小赵云”很为法国人的痛快叫好,殊不知已经连年地震的尼不两国正处处烽火,经济体系早就崩溃了,加之国民日益不满法国人的统治;所以,浪漫的法兰西人只有挥一挥衣袖,带点家当顺便一个飞吻,很遗憾地说声永远不见了。

    不管日后文鸯回过神来如何地跳脚连连,毕竟尼泊尔与不丹是掌控到明国手中了。孙薇收到了老头子的来信,南明的大小情况尽列其中,算是事无巨细。信内提到如何建置库页岛和尼泊尔以及不丹两国的行政区划,老头子最后“均请陛下圣裁”的一句话,让女皇帝颇有些伤脑筋。

    库页岛嘛,因为大部分俄国平民的离去,设立民族自治区的初始构想已经不能适应实际情况。孙薇觉得,库页岛资源丰富,如果继续放任自流,再次脱离明国的掌控也未可知。想了又想,女皇帝给老头子回了封信,指示库页岛可以成为大明的一个省份,即库页省;她又同时告知孙谈鸿,库页岛虽然孤悬海外,毕竟离大明本土不远,但离俄国本土更近,必须时时警惕俄人觊觎之心。

    接着,孙薇又指示尼泊尔与不丹两国不用取消其国号,依旧沿袭旧称,暂以大明帝国的附属国关系而存在。后来,女皇帝和英国伯爵罗勃特的谈判有了突破性进展,双方就斯里兰卡联邦的归属问题争论激烈,同时针锋相对的还有孟加拉国应不应该继续作为明英两国的谈判筹码而摆在桌子上争来争去,这两个问题弄得孙薇和罗勃特皆是焦头烂额。

    女皇帝有些气急败坏,坚决不肯退让一步,罗勃特也是怒目横生地直拍桌子,反正双方都没有各退一步的意思。到底问题还是要解决的,孙薇和罗勃特最后还是保持着克制回到了谈判桌上,就孟加拉国的问题女皇帝不再坚持,表示愿意放弃此地,但要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作为补偿。

    新加坡倒是没问题,罗勃特的眉头一松,随即又是一皱。不过马来西亚是主权几近独立的国家,虽然现在还是英国人有着名义上的控制权,但毕竟已经难以勒令马来西亚作为自己的傀儡听任摆布了。听了英国伯爵的诛心之语,孙薇只是微微一笑,并表示只要名头就够了,明国人对于马来西亚伙同其他的流氓国家疯狂划分南沙群岛已经忍了很久。这次只要英国人把马来西亚“托管”给大明,那就成了,现在的明国最需要的还是民心向背。

    罗勃特松了口气,表示这件事他是完全可以独立做主的,把马来西亚交给大明管理一点儿问题也没有。至此,女皇帝终于满意地笑了。

    斯里兰卡、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三国归明,总算尘埃落定。

    攻下马来西亚毫不费力,孙谈鸿这次派的统军将领干脆就是山海关总兵祖大寿。好久都没有活动筋骨的祖大寿得令大喜,率着本部两万铁骑途经数国,这次的借道都很客气,没有闹出前次文鸯突然杀入他国境内的情况。

    祖大寿对于马来西亚这个染指南明领土的国家毫无好感可言,一声令下,三光政策提前贯彻落实。等打到马国首都吉隆坡时,整个马来西亚共和国已经找不到几个活人了(此时的马来西亚不过十来万人口),吉隆坡守军早就彻底丧尽胆气,闻到明军要来,全都撒丫子溜了。

    占领了吉隆坡,祖大寿很快派军抓捕逃亡的马国政府高层,当真是捷报频传。马国总统总理等一众政府领导人悉数被活捉,祖大寿没有废话,就在吉隆坡城的中心广场下令来了一场真正的千刀万剐,算是让幸存的马国人民彻底认识到残暴二字的深层含义了。他们不寒而栗,他们恐惧,他们手脚抽搐,他们想转身就逃,但广场四围密密麻麻的明军手中都有白花花的刀子在等着送死之人。

    这仗“国格尽显,军威尽扬”(孙谈鸿致孙薇之信的原话),女皇帝看完信后也只能苦笑点头,既是赞同又是无奈。在回信中,孙薇照样指示斯马新三国沿袭旧称,暂时作为南明的附属国。

    而在这场谈判中,女皇帝之所以放弃孟加拉国,主要还是印度共和国正在努力追求独立,国内人民的独立运动更是愈演愈烈。现在的印度还不稳定,孟加拉国处在印度腹地,可以说,孟国好要不好守。就和藏南一样,其间一道纵横绵长且高不可攀的喜马拉雅山脉阻隔了西藏和这片沃土的联系,如果孙薇要了藏南,那难以逾越的后勤补给线会令每一个将军头疼,以后印度想夺回藏南绝对轻而易举,毕竟藏南就在印度的边界线接壤处。明国隔着喜马拉雅山这座世界上最高大也是最雄伟的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更是天险中的天险;当然,明国隔着一座高山,印度和藏南却没有任何天险相隔,也就是说,他们随时可以深入藏南腹地挑事。

    女皇帝很无奈,生活在别处啊!万里之遥的苏洲正是大雪纷飞的时节,明军的御寒工作正在紧张筹备,同盟国趁火打劫,要求她用大炮来换取棉衣。孙薇也不是傻子,当然不同意,可是棉衣这事儿也不能拖,毕竟将士们是等不起的,多拖一天,恐怕就会有士卒冻毙的情况发生。

    无奈,真的无奈。生活在别处,不仅遥控指挥南明局势艰难,在苏洲这个客场作战也不容易,当真是处处被掣肘。

    生活在别处,孙薇苦笑。不论在何地,南明抑或苏洲,我不都是生活在别处吗?一个异世的穿越者,一个前世现代社会的畸零人物,终究不能融入这个世界,也只能始终保持着生活在别处的心境了。痛苦与否,失落与否,都已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