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震乾坤
字体: 16 + -

四十三章:古老而时髦的婚礼(下)

银铃带着阿发给同堂的长辈们敬酒之后,长辈们说了许多祝福的话语。年轻记者也忙于拍摄酒宴中的欢乐气氛。

    “下面,我们请新郎官给大家说两句。掌声有请——”银铃的十三叔带头起哄,在座的各位嘉宾、长辈们都鼓起掌来。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阿发只好清了清嗓子,憨笑道:“承蒙各位长辈以及在座的各位嘉宾厚爱,不胜感激。首先感谢你们赏脸参加这次晚宴,我是个粗人,不会说话,在此向各位表示道歉。其次,我要祝福大家,老年人添福添寿,中年人幸福安康,青年人前程似锦,少年人智慧聪明,小孩子易养成人。最后祝大家事事如意,一帆风顺。至于我和银铃两个结婚,在此,我向大家保证,我一定好好地对待她,决不让她受半点委屈。我、我就说这么多—嘿嘿,有点‘班门弄斧,孔夫子面前卖字画’的味道,让大家见笑了。”

    “说得好,大老板不愧是大老板,说话还真有点水平。”十三叔又带头鼓掌,大家跟着鼓起掌来,一时间,掌声不绝于耳。

    大约闹到十一点多,大家才纷纷离席。回家的回家,睡觉的睡觉,只有银铃的闺房,灯火辉煌。她的亲妈、姨妈、姑妈、舅妈还有爱凑热闹的几位婶婶挤满一屋子,大家在一起研究如何去上蛙溪做客,如何替银铃梳妆打扮,如何哭嫁之事。银铃在众多女人堆里,只听见她们叽叽喳喳说个没完没了,心里觉得非常揪心,但又不好生气,毕竟这些长辈们都在关心她。没办法,出嫁之后,和她们相见的机会少了,今晚就随她们唠叨吧。银铃只好陪她们一起唠叨家常以及陈年旧事。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天就亮了。银铃辰时出阁,杨宗虎卯时就起床了,他忙着张罗敬神的三性供果、香茗纸帛。辰时一到,杨家就热闹起来,二伯忙于敬神祭祖,三伯忙于安排女方抬嫁妆的郎客,杨宗虎夫妻则在商量去男方做客的人员如何安排?哭嫁之事如何进行?

    一切事情安排妥当,八名吹打手吹吹打打开始上路了。

    刘阿发背着银铃走出曹门,走过鸳鸯桥,来到对门马路上。

    后面那几个姑妈、舅妈、姨妈和婶婶,一边哭、一边走着相送,表示她们对银铃的出阁有点难舍难分。她们哭得既动听又感人,就像唱山歌一样。

    哭嫁人员后面便是男女双方的郎客们抬着嫁妆,二十多人抬着十多台嫁妆,排着长长的队伍,好不壮观。

    最后面便是媒人和压书先生(异乡异俗,在蛙溪方圆百里之内,就是专门负责请客或赔罪的说客,必须具备能说会道、善于察言观色的本事。)压书先生是最苦的差事,也是最能委曲求全的角色。蛙溪的书记担任先生,书记娘子担任媒人,所谓妇唱夫随,真是绝配。这是阿发特别安排的,一来表示对银铃的重视,二来表示对杨家族人的尊敬。

    杨家庄做客的人员有老有小,有男有女,有亲有疏,一共十四个人。

    迎亲队伍浩浩荡荡,从吹打的人员算起,到最后做客的人员,一共有八十人之众,真是蔚为壮观。

    看到银铃出嫁的热闹场面,杨延祥老汉只有独自一人躲在屋里垂泪。

    “唉—多好的一位姑娘,要是我家宗伟还在,那该多好啊!真是命苦啊!”憨老汉的老婆也在自怨自艾。

    迎亲队伍来到上蛙溪,银铃下了车,阿发又背着银铃来到了刘家曹门,曹门口,刘半仙手里抓着一只雄鸡**的站在那儿,阿发放下银铃,银铃手里撑着一把雨伞,站在那儿,刘半仙,左手抓住雄鸡的翅膀,右手在雄鸡头上乱抓,一边抓,一边大声的吼道:“伏以,此鸡此鸡,此鸡不是非凡鸡,此鸡头上一点红,今日拿来印五龙,此鸡头上一点光,今日拿来印四方:印到东方甲乙大吉利,印到南方丙丁火,印到西方庚辛金,印到北方壬癸水,印到中央戊已土。印到天煞归天去,印到地煞归地府,天煞地煞,年煞月煞,日煞时时煞,凶神恶煞,各归原位,鸡血下地,百无禁忌。”刘半仙印完煞,拿起菜刀将雄鸡一刀砍了,鸡血喷了出来,他将鸡血绕银铃洒了一圈,然后示意新娘子可以进曹门。

    银铃收起雨伞,小心翼翼地进了曹门,来到新郎家的大门口,又有一位花白胡须的老者,立在门口,他的手里也拿着一只雄鸡,一见新娘到来,立刻像刘半仙一样印起煞来,不过,印煞的内容不同,老者所印的是:“伏以,日吉时良,天地开张;新人到此,大吉大昌。一印今日满堂,二印麟趾呈祥,三印忠气炽炽,四印瓜田绵长,五印天长地久,六印地久天长,七印七星高照,八印朱砂还乡,九印九九好合,十印万事吉昌。印到天煞归天去,印到地煞归地府,天煞地煞、年煞月煞、日煞时煞,一切恶煞各安其位,鸡血下地,百无禁忌。”老者念完,又杀了雄鸡,用鸡血绕银铃一圈,然后示意银铃可以进大门。

    银铃进了大门,径直来到正厅堂,在这里,她和阿发就要正式拜堂成亲。

    伺礼生早已准备就绪,只等新郎新娘一到就可拜堂。外面鞭炮声,唢呐声,孩子们的欢笑声,闹得沸沸扬扬。屋里的气氛一片**肃穆,屋里的摆设也特别豪华,大红蜡烛照得屋里流金溢彩,银铃走进屋子就仿佛走进天堂,她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甜酸苦辣滋味。

    拜堂仪式正式开始,鼓乐齐鸣,鞭炮隆隆。伺礼生按程序喊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人洞房。此时此刻,此情此境,一对新人就像两个机器人,听从摆布,乖乖的行礼,那动作显得井然有序。

    年轻记者的摄像镜头一刻也没有离开这对新人。他要把县里第一个万元户、第一个省劳模,第一个企业家结婚的场面拍摄得淋漓尽致,让全县人民都分享这个古老而时髦的婚礼的喜庆气氛,了解一下蛙溪的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