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宝天局
字体: 16 + -

第三十一章 剑痴燕赤(一)

    “剑痴”燕赤侠的父母都是成名剑客,从他三岁起就教他学武练剑,一教十五年。十八岁时,在附近燕赤侠已经找不到敌手,除了父母,变得异常骄傲。生日过后几天,父母留书走了,写着“天下第一时再相见”。

    漫漫寻亲路,一找就是十个寒暑,燕赤侠边寻亲,边见识,边历练,边修行,见识了各地的高手,抹去了坐进观天的骄狂,武功日益精进。见识的东西多了,有了想收集的念头——寻找天下第一的神剑。一心寻剑,成就了“剑痴”之名。

    西京长安,一个热闹的大酒肆里,有一个特别的说书大厅。说书人声情并茂、舌灿莲花,吸引人一大批客人。

    “各位,各位,今日的主题是‘名剑传说’。”

    “什么啊?”其中一位忠实听众喝了杯酒问。

    “名剑就是著名的宝剑。”

    “宝剑,宝剑好啊。”听众们一下子来劲了,这里的很多好酒之人都好剑。

    “好。今天先讲孔周三剑。《列子?汤问》记载,卫国藏剑名家孔周有三把宝剑,分别叫寒光、承影、宵练。关于这三把宝剑有个故事。

    魏黑卵因私怨杀死了丘邴章,丘邴章的儿子来丹准备为父亲报仇。来丹的气势非常勇猛,但形体却十分羸弱,数着米粒儿吃饭,顺着风才能走路。虽然愤怒,却不能举起武器去报复。又不愿意借用别人的力量,发誓要亲手用剑杀死黑卵。魏黑卵志气强悍超过了所有的人,力量也能抗击一百个敌手,筋骨皮肉,都不是一般人可以抵挡的。他伸长颈项迎接刀砍,敞开胸脯接受箭击,刀剑的锋刃被损坏弯曲,他的身体却没有一点被击过的痕迹。依仗着自己的本领和力气,把来丹看作是一只刚出壳的小鸟。来丹的朋友申对他说:‘你怨恨黑卵到了极点,黑卵小瞧你也太过分了,你打算怎么办呢?’来丹流着眼泪说:‘希望你替我想想办法。’申他说:‘我听说卫国孔周的祖先得到了殷代天子的宝剑,一个小孩佩带着它,打退了三军的官兵,为什么不去求他呢?’

    于是来丹去了卫国,见到了孔周,行奴仆的大礼,请求把妻子儿女抵押给他,再谈要求什么。孔周说:‘我有三把剑,任由你去选择,但都杀不死人。姑且先说说它们的情况。一把剑叫含光,看它看不见,用它不觉得它存在。它触碰到物体,你完全感觉不到物体有实体,它从体内经过也没有感觉。另一把剑叫承影,在清晨天将亮的时候,或傍晚天将暗的时候,面向北观察它,淡淡地似乎有件东西存在着,但看不清它的形状。它触碰到物体,清清楚楚有点声音,它从体内经过,却不觉得疼痛。再一把剑叫宵练,白天能看见它的影子但看不到亮光,夜间能看见它的亮光,但看不见它的形状。它触碰到身体,咔嚓一下就过去了,一过去就又合起来,虽然能感觉到疼痛,但刀刃上却没有沾上一丝血迹。这三把宝剑,已经传了十三代了,也没有使用过,放在匣子里珍藏着,从未打开。’

    来丹说:‘即使是这样,我还是要借用最次的一把。’于是孔周把他的妻子儿女还给了他,同他一起斋戒七天,在一个半晴半阴的天气,跪着拿给他最次的剑,来丹两次拜谢后接受了剑返回家中。

    从此来丹便拿着剑跟踪黑卵,一天黑卵喝醉了酒躺在窗下,来丹从颈项到腰间斩了黑卵三刀,黑卵也没有觉察。来丹以为黑卵死了,急忙离开,在门口却碰上了黑卵的儿子,于是又用剑砍了他三下,好像是砍到了虚空一样。黑卵的儿子这才笑着说:‘你傻乎乎地向我三次招手干什么?’来丹明白这剑真的杀不死人了,哀叹着回了家。黑卵醒来后,向他妻子发火说:‘你趁我喝醉时脱光了我的衣服,使我咽喉堵塞,腰也疼痛了。’他儿子说:‘刚才来丹来过,在门口碰上了我,三次向我招手,也使我身体疼痛,四肢麻木。他难道是用什么法术来制服我们吗?’

    关于承影剑另一个传说。春秋时的一个黎明,卫国郊外一片松林里,天色黑白交际的一瞬间,一双手缓缓扬起。双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剑柄,只有剑柄不见长剑剑身,但是,在北面的墙壁上却隐隐投下一个飘忽的剑影,剑影只存片刻,就随着白昼的来临而消失,直到黄昏,天色渐暗,就在白昼和黑夜交错的霎那,那个飘忽的剑影又再次浮现出来。扬起的双手划出一条优雅的弧线,挥向旁边一棵挺拔的古松,耳廓中有轻轻的“嚓”的一声,树身微微一震,不见变化,然而稍后不久,翠茂的松盖就在一阵温和掠过的南风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轮,昭示着岁月的流逝。天色愈暗,长剑又归于无形,远古的暮色无声合拢,天地之间一片静穆。这把有影无形的长剑就是承影剑。历史流传下了孔周舞承影剑篇章。

    各位客官,这就是三柄宝剑的故事。”

    “你说这么多,听你的说法,这三把宝剑杀不了人,又有什么用?”其中一个醉汉拍桌子嘲笑。

    “就是,就是,哪里是什么宝剑,那不是废铁吗?”

    “嗯,杀不了人也是名剑?”其他人也起哄。

    “很多人都对这个历史记载也有疑问,觉得那算不上名剑,但是客官们忽略了一点,这个想去杀人的来丹本身是非常虚弱的,连路都走不稳的人。宝剑只有到了高人手里才能发挥作用,不然就是废铁了。”说书人的话发人深省。

    “切,说得这么玄,世上哪有基本看不见的宝剑?”酒鬼不信。

    “实不相瞒,我听说长安出现了其中的承影剑。”说书人的神态看起来不像真的。

    “切,我在这里听了半年了,你每次都说哪里听到消息,哪里收到什么风声。”一个酒鬼说他胡扯。

    “哈哈,不管怎样都好,今日说书到此为止,明天请来听‘十大名剑’。”

    客人三三两两地走了,角落里的燕赤转身过来问:“你说承影剑重出江湖是真的吗?”

    “信则有,不信则无。”说书老头总喜欢说一下似是而非的。

    “那么最后一次在哪里出现?”燕赤于是将信将疑的。

    “如果我明天讲完还在的话,就告诉你。”老头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走得潇洒。

    “剑痴”怎么会放过这样的线索,第二天准时前来。说书老头也准备好了。

    “客官们都来啦,那老儿我就讲‘十大名剑’的故事了。”

    “快说吧,快说吧。”客人催促。

    “关于十大名剑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轩辕、湛泸、赤霄、泰阿、七星龙渊、干将、莫邪、鱼肠、纯钧、承影;另一种是胜邪,纯钧,湛泸,巨阙,鱼肠,泰阿,龙渊,工布,干将,莫邪,今天我就讲第二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中剩余的名剑我下次再说。

    第二种说法,除了干将、莫邪是由欧冶子女婿、女儿铸造,其它的都是铸剑大师欧冶子亲自铸造。

    先说干将、莫邪。据我朝的《吴越春秋》记载,干将莫邪剑以干将莫邪夫妻二人命名,这雌雄双剑代表了他们的情谊,代表了至情至性。

    干将、莫邪是两把剑,但是没有人能分开它们。干将、莫邪是两个人,同样也没有人能将他们分开。

    干将为吴王铸剑的时候,莫邪为干将扇扇子,擦汗水。

    三个月过去了,干将叹了一口气,莫邪也流出了眼泪。

    莫邪知道干将为什么叹气,因为炉中采自五山六合的金铁之精无法熔化,铁英不化,剑就无法铸成。干将也知道莫邪为什么流泪,因为剑铸不成,自己就得被吴王杀死。

    在一天晚上,莫邪却突然笑了。

    看到莫邪笑了,干将突然害怕起来,他知道莫邪为什么笑,对莫邪说:‘莫邪,你千万不要去做。’

    莫邪没说什么,她只是笑。

    干将醒来的时候,发现莫邪没在身边,如万箭穿心,他知道莫邪在哪儿。

    莫邪站在高耸的铸剑炉壁上,裙裾飘飞,宛如仙女,看到干将的身影在熹微的晨光中从远处急急奔来。她笑了,她听到干将嘶哑的喊叫:‘莫邪……’

    莫邪依然在笑,但是泪水也同时流了下来。干将也流下了眼泪,在泪光模糊中看到莫邪飘然坠下,听到莫邪最后对他说道:‘干将,我没有死,我们还会在一起……’

    铁水熔化,剑顺利铸成。一雄一雌,取名干将莫邪。

    干将只将‘干将’献给吴王。

    干将私藏‘莫邪’的消息很快被吴王知晓,武士将干将团团围住。干将束手就擒,打开剑匣绝望地向里面问道:‘莫邪,我们怎样才能在一起?’

    剑忽从匣中跃出,化为一条清丽的白龙,飞腾而去。同时,干将也突然消失无踪。在干将消失的时候,吴王身边的‘干将’剑也不知去向。而在千里之外的荒凉的贫城县,在一个叫延平津的大湖(延平湖)里突然出现了一条年轻的白龙。

    这条白龙美丽而善良,为百姓呼风唤雨,荒凉的贫城县渐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县城的名字也由贫城改为丰城。

    可是当地人却时常发现,这条白龙几乎天天都在延平津的湖面张望,像在等待什么。有人还看到它的眼中常含着泪水。

    六百年过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丰城县令雷焕在修筑城墙的时候,从地下掘出一个石匣,里面有一把剑,上面赫然刻着‘干将’二字。

    雷焕欣喜异常,将这把传诵已久的名剑带在身边。

    有一天,雷焕从延平津湖边路过,腰中佩剑突然从鞘中跳出,跃进水里。

    正在雷焕惊愕之际,水面翻涌,跃出黑白双龙。双龙向雷焕频频点头意在致谢,然后两条龙脖颈亲热地纠缠厮磨,双双潜入水底不见了。

    在丰城县世代生活的百姓们发现,天天在延平津湖面含泪张望、据说已存在了六百多年的白龙突然不见了。而在第二天,县城里却搬来了一对平凡的小夫妻。丈夫是一个出色的铁匠,技艺非常精湛,但他只用心锻打挣不了几个钱的普通农具,却拒绝打造有千金之利的兵器。在他干活的时候,他的小妻子总在旁边为他扇扇子,擦汗水。

    这就是干将莫邪双剑,传说两把剑合在一起,能发挥四倍的威力。”

    说书人喝了口茶继续讲故事。

    “下面再来讲讲也是同时铸造的龙渊、太阿、工布三剑。据《越绝书》记载。

    楚王命令风胡子到越地去,寻找欧冶子,叫他制造宝剑。于是欧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寻觅能够出铁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这三样东西都具备了,才能铸制出利剑来。最后他来到了龙泉的秦溪山旁,发现在两棵千年松树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明净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实乃上等寒泉,就凿池储水,即成剑池。

    欧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铁英,拿来炼铁铸剑,就以这池里的水淬火,铸成剑坯,可是没有好的亮石可以磨剑,欧冶子又爬山越水,千寻万觅,终于在秦溪山附近一个山岙里,找到亮石坑。发觉坑里有丝丝寒气,阴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异物。于是焚香沐浴,素斋三日,然后跳入坑洞,取出来一块坚利的亮石,用这儿水慢慢磨制宝剑。

    经两年之久,终于铸剑三把:第一把叫做‘龙渊’,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这些宝剑弯转起来,围在腰间,简直似腰带一般,若乎一松,剑身即弹开,笔挺笔直。若向上空抛一方手帕,从宝剑锋口徐徐落下,手帕即分为二。斩铜剁铁,就似削泥去土,之如此,皆因取此铁英炼铁铸剑,取这池水淬火,取这山石磨剑之故。”

    好剑的人听得入迷,不好剑的只觉得他说烦。唾沫横飞的说书人,觉得口干舌燥,又猛喝了一口茶。

    “另外五把剑其实也是欧冶子同时铸造的,分别是湛卢、纯钧、巨阙、胜邪、鱼肠。

    《史记》记载,鱼肠剑是专诸刺杀吴王撩的宝剑,又短又窄,是用来刺杀的好东西,所以现在模仿鱼肠剑的很多,假鱼肠剑很容易买到呢。据我估计,鱼肠就是用剩余材料做的。

    胜邪又称残剑,每铸造一寸,邪气增长一分,欧冶子实在不敢铸造这么恐怖剑,所以只铸造了半截,可惜了,不然必将成为排名榜第一的旷古魔剑。

    排名第二的是佩剑纯钧。

    《越绝书》记载,春秋时期,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经过数年卧薪尝胆终于击败吴国的越王勾践,睡了一个甜美的午觉后醒过来,心情非常舒畅。

    饮了一壶上好的龙井新茶后,勾践兴致勃勃地派手下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薛烛。

    薛烛是秦国人,此时正在越国游历。

    薛烛虽然年纪轻轻,但却已经名动列国,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相剑大师。

    不大一会儿,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薛烛就赶来了。

    宾主一番客套寒暄之后,就带着随从来到室外宽阔的露台之上。

    越王勾践酷爱刀剑,这个露台高达数丈,气势舒张,光线充沛,专门用来看剑赏刀。

    落座之后,勾践扫了一眼身边的薛烛,心想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轻轻但却阅剑无数,一般刀剑肯定难入他的法眼,于是一开口就叫手下取来了自己颇为得意的两把宝剑:毫曹和巨阙。

    哪知,薛烛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随便地说了一句:“这两把剑都有缺点,毫曹光华散淡,巨阙质地趋粗,不能算宝剑。”说完,他还在温暖的阳光里懒懒地打了一个哈欠。

    勾践颇感意外,觉得很没面子。他想了一想,一咬牙,俯在一个贴身侍从耳边吩咐了几句。过了一会儿,侍从率领几百个铁甲武士,护送一把宝剑来到台下。

    薛烛感到好笑,问道:“大王这么兴师动众,拿来的是什么剑啊?”

    勾践对薛烛的态度有一丝不快,没好气地吐出了两个字:“纯钧”。

    只听见“咣啷”一声,薛烛从座位上仰面摔倒,束发的金钗掉在地上,一头长发披散下来,面色突然凝住、呆滞,好大一会儿才突然惊醒。

    只见他脚尖点地,几个纵跃掠下台阶,来到剑前,深深一躬,然后又表情肃然地整理好自己的衣服,从侍者手中接过宝剑,小心翼翼地敲了几敲、掂了几掂之后方才将剑从鞘中缓缓拔出。

    只见一团光华绽放而出,宛如出水的芙蓉,雍容而清冽,剑柄上的雕饰如星宿运行,闪出深邃的光芒,剑身上阳光浑然一体,象清水漫过池塘,从容而舒缓,而剑刃就象壁立千丈的断崖,崇高而巍峨……

    过了好久,薛烛才用颤抖的声音问道:“这就是纯钧吗?!”

    勾践点了点头,道:“是,”得意地接着说道:“有人要用千匹骏马、三处富乡、两座大城来换这把宝剑,你看行吗?”

    薛烛连忙说道:“不能换。”

    勾践做作地皱了一下眉头,问道:“为什么?你说说道理。”

    薛烛激动地大声对道:“因为这把剑是天人共铸的不二之作。为铸这把剑,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锡,万载若耶江江水干涸而出铜。铸剑之时,雷公打铁,雨娘淋水,蛟龙捧炉,天帝装炭。铸剑大师欧冶子承天之命呕心沥血与众神铸磨十载,此剑方成。剑成之后,众神归天,赤堇山闭合如初,若耶江波涛再起,欧冶子也力尽神竭而亡,这把剑已成绝唱,区区骏马城池何足道哉……”

    勾践满意地频频点头:“说得有理,既是无价之宝,我就永远把它珍藏吧。”

    所以纯均是一把尊贵无双之剑。”

    这时说书人呷了口茶。

    “再来就是第一名剑。

    湛泸又名湛卢,湛泸是一把剑,更是一只眼睛。

    湛泸:湛湛然而黑色也。

    这把通体黑色浑然无迹的长剑让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锋利,而是它的宽厚和慈祥。它就象上苍一只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注视着君王、诸侯的一举一动。

    君贤能,剑在侧,国兴旺。

    君无能,剑飞弃,国破败。

    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

    欧冶子铸成此剑时,不禁抚剑泪落,因为他终于圆了自己毕生的梦想:铸出一把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

    相传湛泸剑出炉之后,为越王所得,后传至越王勾践。因勾践战败,无奈之下把湛泸剑进贡给了吴王夫差。然而吴王无道,湛泸剑竟自行离开,飞至当世名君楚王身边。从此,湛泸剑便化为正义与仁德的代表。

    所谓仁者无敌,湛泸就是一把仁道之剑。”

    说完,老头扬起脖子狠狠灌了几口茶,“哈”地透气。

    “不对啊,你怎么把巨阙漏掉了。”听得最认真的燕赤发现了问题。

    “哈哈,这位客官是有心人,巨阙剑和承影剑都是同时现世了。”

    “切,老头又吹牛了,每次都这样,都说得到消息什么的,不吹牛会死啊?”酒客起哄。

    “嘿嘿,不信也没办法,这样不是为了增加可信度吗?”

    “少来,我们只是来听故事的,不是来探消息的。”

    “那好,其实巨阙的故事很简单,因为它被造得短一分,宽一半,样子看了特别不习惯,有人嫌它丑,世人都爱美,于是前一种说法把它排在十大名剑之外。老夫见惯风雨,看过太多人和事,觉得凡事不能以美丑论短长,还是实用为好,我倒觉得巨阙应该在前五名之列。巨阙钝而厚重,阙:通“缺”,意为残缺。但其坚硬无比,故号“天下至尊”,其他宝剑不敢与之争锋。当年荆轲刺秦,手中徐夫人无坚不摧,兵器全被它砍断,秦始皇束手无策,后来才用巨阙剑砍杀了他,可见巨阙剑像人一样钝厚可堪大用。

    传说〔巨阙剑〕初成时,越王勾践坐于露台之上,忽见宫中有一马车失控,横冲直奔,惊吓了宫中伺养的白鹿。于是越王勾践拔出欧冶子刚铸成之剑,指向暴走中的马车,欲命勇士上前制止。但却在这拔剑一指之时,手中之剑的剑气却将马车砍为两节。当抛上了半空的车厢,坠落在地上时,越王勾践才发觉手中宝剑的剑气已砍断了马车。于是越王勾践又命人取来一个大铁锅,用此剑一刺,便将铁锅刺出了一个碗大缺口。这一剑毫不费力,就好像切米糕一样轻松容易。因此越王勾践便将此剑命名为巨阙。不折不扣的大剑。挥之,则剑气纵横。而巨阙剑,能‘穿铜釜,绝铁砺,胥中决如粢米,故曰巨阙’。

    各位客官,今天的‘十大名剑’也讲完了,下期请来听‘十大名将’。”

    同样是人散尽后,燕赤已经七壶酒下肚,他就把故事当下酒菜。

    “老先生,现在能告诉我宝剑在哪里出现了吧?”燕赤又问。

    “年轻人,我观察你很久了,就你最认真,看来你是有心人啊。”老头笑容可掬。

    “老先生,实不相瞒,我为找一把好兵器,已经花了数年时间。”

    “你随我来吧。”老头手背在后面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