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修行路
字体: 16 + -

第14章 夜柳无声

    学习文字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易的事,年龄越大越困难,倒不是说年龄大了就学习能力就退步了,恰恰相反,年龄大了之后理解能力变强,学习能力也会跟着变得更强。其实孩子从小开始学文字也需要个十年八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之所以大人反而学不进去,主要是长大了之后,就很难静下心来安心学习了,要么是被各种琐事烦扰,要么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想要坐下来好好学习,只会变成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

    元小时候没学过文字,但也深处永昼极的文化圈,理解能力已经上来了,加上他修炼《修灵卷》后,灵感优与常人,能稳定情绪静下心来,记忆力惊人,更难得的是,他现在有的是时间,而且,还有人愿意教他。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下,学习起来自然是事半功倍的,很快就掌握了常见的文字了。李老学究见他学得这么快,断定他天赋过人,教起来也挺有成就感的,就更用心地教起了元来,甚至想过将他一生所学所得都授于他。

    光学文字是不够,文字本身也只是组成文化的一种符号,元虽然处于这个文化圈中,但是他所见所闻所知所想的,也只是其中的一小点,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想要更深地了解这些文字的意义,还得看书,有的文字它有一个意思,有的有五六种甚至更多的意思,这种种意义都得到它所属的文化中去寻得理解。老学究的卧海书屋,有整整两层楼的地方放的全是书,连他自己都没有看完,有的是李家前人放置在此的,有的是他从各处搜集来的,他一生无儿无女,也没婚配,可以说是把一生都交给了这些书籍的,把这些书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很多人是受不了这种生活的,觉得枯燥无味,让他们过这样的生活,无异于把他们关在监狱里,和失去自由是一样的。但对像老学究这样的人来讲,这才是自由,他们乐在其中,对知识的渴求如同信仰,孜孜不倦,矢志不渝。所以书籍之于他,如同金钱之于商人,爱情之于少男少女,那是有无可匹敌的吸引力的。

    元开始看的书,都是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的,李老先生选的都是一些如同少儿读物一样,富有故事性的,从寓言故事到童话故事,从神话传说到鬼怪故事,应有尽有。令他惊讶的是,这些骗小孩的东西,元真的被深深吸引了,读得异常专注,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太过沉迷于这些简单的故事,以至于后来当李老先生给他选了一本较有文化深度的书籍时,元看了两页就直接扔一边了,说是看起来不过瘾,没味道。老学究明白,自己无意间给元养成了一种粗浅的阅读习惯,想要改变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他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想要暴力扭曲他的阅读习惯显然是困难的,所以李老先生只好在万千书籍中苦苦去寻找那些既富有故事性,又包含一定深度的书籍,但是,这种书实在太少了。写书的人要么是为了探究深度而作,其中的故事枯燥而无吸引力;要么就只是为了故事而故事,附带一些简单的哲理或者宣传一些价值观。基本上很少有人会去写间于前两者之间的,实在是这种书籍本身就很难驾驭,读起来也容易产生误解。在有的人看来是花里花哨,失去真实性的,不屑一看;有的看了又是截然不同的态度,说不够浪漫,看着无聊。喜欢看的也有误解,有的看其中浅显的故事,有的看这故事背后的暗藏的东西,甚至看到了过多的超出原本太多的东西,同一本书,有了千千万万的理解,也可说是误解。老学究找了几天,就找到五本有点符合自己要求的,最后不得已,自己开始写了起来。

    元的这种阅读习惯也没有绝对的价值观来评定是对是错,实际上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也是这样的,这种无需过多的洞察力,也不需读者自己苦思冥想的书籍,本身就是最广受欢迎的。老学究试图改变元的这种阅读习惯是鉴于自己的经历的,他自己也有过这样的阅读经历,只是后来当他改变了这种阅读喜好之后,内心得到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沉稳感,对元的帮助也是出于对这种感受的偏爱。

    令李老先生感到欣慰的是,改变还是慢慢发生了。从开始的富含道理的寓言故事,到讲求人文关系的文学作品,到以逻辑关系为中心的哲学书籍,元的阅读喜好慢慢变得广泛,随之改变的就是认识。元的这种改变主要还是归功于他自己写的两本书籍,第一本已经完成,第二本正在继续,他还有第三本的计划。

    第一本《故事道理》,按内容应该归于文学研究类作品,但是出于对元的阅读偏好的考虑,他选择了以编造故事的方式写作,而不是以论文形式。与粗浅生动的寓言故事不同的是,他改变了寓言故事的分散性独立性,把诸多的故事有机结合到了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融合成了一个整体。他把道理放在了故事中,把故事放在了社会背景下,然后反过来用社会背景来解释道理是怎么形成的,它存在的合理性是依托于什么的,它的局限又在哪里。这些局限也好根据也罢,也都会以故事情节的方式呈现,其中总结是最不可少的。以此来增加元的阅读深度。

    这一本书对元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他的意义难以计量,以故事来吸引他的兴趣,以内涵和巧妙的结构来改变他的认识,算是颠覆了他的世界观,东离仙宗的星道果改变了他的体质,这凡间老学究的一本书正在改变他的思维。

    第二本是《文化与宗教》,这是第一本的更进一步。有了第一本的铺垫,第二本已经成功引起了元的兴趣,现在李老学究写一章他就看一章,写一页他就读一页,还不时的和李老学究交流,已然入神。

    元这段时间养成了个习惯,看了半天的书后,到院子里散散步,看看海,偶尔也会出去走走,针对他的风波现在也平静了不少,在人群中流动,也不会有谁认出他来,毕竟他的事虽影响不小,但见过他的还在少数。

    这天,元刚从藏书的小楼出来,准备去院子里散散步,就见有人朝着卧海书屋走来。书屋背临海堤,两层的藏书小楼坐落中间,两边紧挨的是两座小房子,周围有几颗苦落岛特有的夜柳和暮色杉,海堤上的夜柳下,还拴着一条小船,三面的栅栏略简陋,院子面积不小,把建筑围在中间。与远处的港口的熙熙攘攘不同,书屋外的大道上虽行人不少,但周围没什么建筑,倒也清幽。此时过来的两人走下大道,直面书屋而来。也未敲门,两人推开栅门就进来,应该是李老先生的熟人,来人一老一少,一男一女。

    元到这里也有一段时间了,还是第一次见有外人过来,期间也就李明义和王德忠来过一次,还是来看望他的。老人见元,微笑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了,旁边的姑娘也是如此,只是不同于老人的慈厚,多了几分活泼。元点点头,算是回应,然后自顾向着屋后散步去了,两人直径去了小楼。

    元走到海堤夜柳下,回头看了看小楼,心想他们熟人聊天,现在回去难免打扰。解开小船,向着海面慢慢划去。这还是他第一次独自驶船,之前也就跟随照顾李老先生的那个人短暂地出去打过一次鱼,捕了两条鱼就回来了。

    此时的海面静悄悄的,天上厚厚的云雾在慢慢地移动着,偶尔从云帐中漏下的零星星光闪烁在海中,像是这片昏浑大地仅剩的希望。他望着北方,此时的月星,应该就在那厚厚云层之上吧。自己来到这苦落岛后,见到了最亮的月星,它在昏黄的大地如同明星,只是少了那种熟悉,在东离州,月星的星光在太阳的映衬下,是如此的暗淡,不起眼,但此时回想,这种暗淡不显眼是如此地深刻,成了思念的源头,那是他生长的地方,他过往的记忆都在那暗淡的角落,此时揭开,如海潮般轻易就将自己淹没了。他停了划桨,任船漂浮在海面,任自己随波滑行。

    飘过上空的黑云开始下起了雨,雨点垂落,把海面打得零零碎碎,偶而微风扫过,斜飞几丝细雨,却也感觉不到凉意,元站在雨中,心中自问,若是真的回不去了,怎么是好?

    黑云过去了,雨停了。回头看岸上的小楼,有点熟悉,有点陌生,雨水过后的夜柳,垂条无力。元把船划回了岸边,突然感到有些疲劳,这些天忘乎所以地沉浸在书海里,那些忽略去了的疲惫,连带着客落苦落岛后的种种遭遇,终于向他重重压来,突然觉得挺累,他需要休息,走回了房间,沉沉地睡了过去。

    他的梦里,有孤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