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影天涯路
字体: 16 + -

第十九章:天蚕软甲英雄配

    sun nov 22 09:30:28 cst 2015

    青衫客道:“七十年前,黄山的黄道婆以擅蚕桑和织锦闻名。最是宠爱小女儿,小女儿待字闺中时,黄道婆派人远赴天山,于天山天池附近找到了冰蚕。这冰蚕最是奇异,是极寒之物,入手冰凉,能将物体冻住。极难养活,然而一旦养活产丝,丝质却极佳,极其坚韧,就是宝刀利刃,也难以割断。黄道婆为了养活冰蚕,于数年前就在黄山栽植了最为珍贵的紫叶桑。得到冰蚕品种后,就用这紫叶桑饲喂。可谓用心良苦啊!”

    青衫客喝了一口酒,接着说道:“南雁,父母对于子女的爱真是深重啊!然而有少数父母,却不是这样。这世间之事,复杂至极,难以说清啊!”

    段南雁心想,自己这些年可以说是没享受到什么父母之爱,大概也不必介怀了,同样的成长,只不过是走得艰难了一些。也未必毫无好处吧。

    “黄道婆苦心经营数年,终于攒够了能织一件背心的蚕丝。又花重金购得百炼乌金丝,将二者混合,织成了这件背心。真是罕见宝物,刀枪不透啊。后来小女儿嫁给镇远将军李远征李将军,这件宝衣就作为小女儿的嫁妆带到了李家。结婚后二人感情十分甜蜜,可以说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后来,李将军奉命出征,妻子坚持要李将军穿上这件宝甲,李将军推辞不过妻子的好意,只得穿着这件宝甲出征。李将军在与北方匈奴交战之中屡立战功,也是多亏了这件天蚕衣,李将军在战场上可以说是刀枪不入,让李将军多次化险为夷。自此后李将军屡战屡胜,声威日隆。受到了皇上的封赏。”

    段南雁认真的听着,不断给青衫客添酒。

    “李将军的副将张成渐渐生出妒意,地位又久居于下,对李将军渐生不服。心想,自己舍生忘死,换得的却是主将的荣华富贵,加官进爵。自己武艺、能力均不下于李远征,他只不过仗着一件宝衣就能功成名就,越想越窝囊。对这件包衣更是垂涎欲滴。于是召集谋士,商量对付李将军的办法。”

    “恰巧李将军的一个朋友自匈奴做皮草生意回来,受到了李将军的接见,二人在帐中欢饮数日方罢。张成派人秘密抓捕这个皮草商,将之屈打成招。一封奏章上到朝廷,诬陷李将军拥兵自重,欲与番邦勾结,将要引兵入关,与匈奴共分天下。皇上大为震惊,又加之谗臣蛊惑,皇帝大为震怒,于是下令捉拿李将军及其亲信。李将军一家男丁惨被诛杀,女眷发放外邦给披甲人为奴。李远征死前,自知不能幸免,于是暗中派人将宝衣送给妻子黄氏,于是黄氏穿着这件宝衣被流放外邦。”

    “自李远征被杀之后,领兵大权落到了张成手上,他被加封为镇远将军。一时意气风发,好不骄纵!更加想要得到天蚕衣,于是动用武林势力海沙帮。海沙帮势力极大,统治着整个北方武林,帮主又极想依附于军队,遂派出高手追杀李将军遗孀黄氏。黄氏一个弱质女流,自然毫无抵抗之力,惨死于大漠深处。此后天蚕衣便归张成所有。”

    “海沙帮也因此得以进入军队,帮主带着数十高手入驻军营,既是打仗的将士,更是张成的贴身护卫。”

    “黄山黄道婆得知李将军一家遇难,小女儿又丧身大漠。便在江湖上发布消息,有谁能够杀死张成,抢回天蚕衣,就将天蚕衣相赠。于是武林中众多高手纷纷出动,一时间江湖上腥风血雨,每隔一段时间就造成众多死伤。张成是万军主帅,兼之得到海沙帮数十高手的贴身守卫,要伤他绝非易事。但江湖人物觊觎天蚕衣,仍然不断派高手袭击张成,张成动用了军队的力量,大肆搜捕对他不利的江湖势力,一时间,杀伤无数人命,江湖各派也渐渐式微,渐渐淡出了抢夺天蚕衣的行列。”

    段南雁听得津津有味,与青衫客不断劝酒,不知不觉就喝得有点多了。

    青衫客道:“南雁,咱俩再喝一杯,我给你把这故事讲完了。”

    “这件事在江湖上传得沸沸扬扬,惊动了赠剑山庄林中信庄主。林庄主那时候四十出头,武功盖世,剑法超卓,已然名列江湖四大高手之一。南雁,你以后在江湖上行走,一定牢牢记住下面四句话,这对你至关重要。

    中信神剑利无双,

    唯有清风争短长。

    东方一明神鬼惊,

    夏意炎炎唯长青。

    说的就是江湖四大高手的事情,这四人的故事,以后再说。这句‘中信神剑利无双’,说的就是林中信庄主,林庄主为人慷慨豪迈,最重义气。加之和黄道婆家三世世交,于是决定出面处理这件事情。他认为张成为一己之私,大坏世道人心;海沙帮为荣华富贵,助纣为孽,与江湖正义大为相悖。必须处理这一公案,并且要公开处理以达到警示武林的目的。于是发出飞燕令,公告武林,要在维护武林正义的名义之下和海沙帮比武。”

    段南雁道:“什么是飞燕令,有什么作用?”

    青衫客道:“这就说来话长了,我简单说几句。一百五十年前,飞燕庄庄主庞飞燕武功极高,在江湖上颇有声望。更难得的是为人急公好义,扶穷济困,主持公道。飞燕令就是他所创制,起初飞燕令并不具有强制效力,只是一种倡议性质。比如庞飞燕庄主认为江湖上那件事情值得关注,于是发出飞燕令,接令的人大多敬重庞庄主为人,于是便对此事加以关注处理。”

    “可是后来,随着庞庄主声望日隆,这飞燕令渐渐有了强制效力,你要是接了飞燕令,不处理事情,会受到江湖帮派的干预,受到问责。就成了半强制的令符。庞庄主死后,这飞燕令就会被交到有声望,有能力,急公好义,嫉恶如仇的下一代令主手上。这令主未必是庞庄主的亲人弟子,主要取决于江湖声望。那时候飞燕令正好由赠剑山庄林中信庄主执掌。于是发下飞燕令,管理这件事。海沙帮当然知道林庄主武功了得,但迫于武林压力,不得不出面应战。”

    “当时这场大战在泰山之巅举行,各派武林人物都有参与,但大多只是看热闹,想见识见识林庄主的武功罢了。海沙帮自知不敌,但还是派出一十三个顶尖高手应战,准备作殊死一搏。林庄主一人一剑,面对这十三人的挑战。那一战轰动震个武林,大战一整天。林庄主在一日之间,杀其六,伤其七,海沙帮自此陷入低谷,一蹶不振。”

    段南雁听着这林庄主的光辉事迹,不觉神往。

    青衫客接着说:“此事过后,镇远将军张成藏匿在城中,深居不出。加派高手保护自己,可以说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自以为固若金汤,万无一失。

    但是数日后,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镇远将军张成的头颅不翼而飞。此事当然是林庄主所为,只不过人们都想不到是如何发生的。因为这事实在是太难了!你想,张成藏匿在城中。城墙数十丈高,江湖上只有极少数几人能够上得城墙,林庄主身具上云霄的绝世轻功,自然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登上城楼。但是张成在数十高手日夜守卫之下仍然神不知鬼不觉地丢了头颅。林庄主的武功真是可敬可佩啊!”

    “此后,林庄主将天蚕软甲送交黄山黄道婆。黄道婆深感林庄主的仁义,坚持要将天蚕软甲相赠。林庄主一想,经此一役,天蚕软甲在江湖上早就人人皆知。放在别人手上,自然引起江湖上追夺的热潮,如此江湖永无宁日。于是就将天蚕衣留在了赠剑山庄,江湖上终于暂时平静了。江湖人物一来敬佩林庄主为人,更重要总是忌惮赠剑山庄武功了得,谁也不敢来捋虎须。”

    “据说,林庄主得到这件宝衣后,曾用多柄宝剑试过,但是都不能伤害这天蚕衣丝毫。真是天下至宝!想不到今日落到你的手上,那就像一个稚童手上握有天下至宝,不被抢了才怪。”

    看着段南雁道:“南雁,此物落到你手上,按理说当然是福缘。但是,你岂不闻‘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啊,从此要步步小心,方能逃脱危难啊!”

    段南雁听完这个血雨腥风的故事,当真惊讶无比。如此宝物,白衣姑姑竟然毫不吝惜地赠给自己。她到底是谁啊,对我这般好!

    段南雁道:“多谢前辈将此掌故讲给我听,晚辈听来,真是惊诧莫名啊!如此说来,我真是福泽深厚。这样吧,前辈救我一命,如果您不嫌弃,我便将这件宝衣送给前辈,相信在前辈手上,就如在林前辈手上一样安全。”说着解开外衣,把天蚕衣脱了下来,双手奉上。

    青衫客哈哈大笑道:“如此说来,我岂不占了你小朋友的便宜,老夫岂能在意什么天蚕宝衣!别人眼里价值千金,在老夫眼里不过一普通背心而已。老夫不要!”

    段南雁道:“小子知道前辈不稀罕,但他是晚辈身上最好的东西。晚辈拿身上最好的东西酬谢前辈之恩,虽不能报答前辈万一,也是一番心意。前辈何必讥笑于我,岂不是小看了我!”

    青衫客喝一杯酒,又一阵大笑:“难得啊,小朋友!这等气度,也难怪能得到这天下重宝。老夫小看了你,给你认错了!不过,我不会要,你还是自己收着吧!”

    段南雁道:“如此我便将这件宝衣赠给福伯,假如福伯不要,我便将它扔在江水之中,免得我一出了这条船,就被人乱刃分尸!这样的宝衣须得有德有才者得之,我不配拥有。”

    青衫客笑得十分畅快,说道:“小朋友这气度和决断,老夫喜欢莫名!阿福也不会要。他虽说是我的仆人,却也是我的朋友。也是世外高人,不稀罕什么宝物。这样吧,你仍然留着它。小朋友你气度宏伟,敢想敢为,配得上这宝衣!你要是觉得配不上,就努力学习,使自己配得上不就好了!再说了,你跟老夫在一起,还怕学不成一身惊天动地的能耐!”其意就是要他求恳收录门下。

    段南雁从他的话中,听出他是想要自己拜他为师。心中虽喜,但仍然存在疑惑。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毫无心机的男孩,备受欺骗,看透了人世苍凉,于是稍有迟疑!但眼前这前辈,自己敬佩莫名,是自己遇到的第一个使自己发自内心敬仰的人,那气质谈吐,散发出的高贵之气都使他心折,料来不会是什么圈套吧!

    青衫客含笑看着他道:“这天下几乎所有人都愿意跪在我面前,求我收他为徒,怎么,你小朋友不愿意?”

    段南雁道:“晚辈如何不愿意!只是晚辈经历奇特,已然心灰意冷!父兄在江湖上也算赫赫知名,却不愿传我一招半式武功。拜无量山净虚子为师,却原来是欺骗一场,到后来,我还下毒毒死了他。白衣姑姑对我甚好,却只传我一篇口诀,便消失不见。前辈真觉得我是可造之材啊……”

    青衫客看了他一眼,看出了他的疑虑,说道:“天下佳子弟求名师,岂不知名师亦求有佳子弟。岂不闻‘得天下英才以教之,不亦乐乎。’孩子你小小年纪却慷慨豪气,颇有气度,又兼而成熟聪慧不轻浮,甚合我意。我才想收你做个关门弟子,我只用关心你的武功长进,不用担心你的品质为人,这样的佳子弟谁不喜欢啊!”

    段南雁道:“前辈厚爱,小子怎能不铭感于心!只是陡遇大变,心痛如绞。害怕前辈看走了眼,以后灰心失望,这样的话如何对得起前辈。”

    青衫客道:“年轻人受些痛苦,也是成长的必然,不可抵抗。我既决定教你,自然会把你培养成一代英豪,你何必这样推诿!你是怕我武功低微,不配教你吗?好吧,我把自己的名号告诉你。我不是告诉过你四句诗吗,你记不记得,读出来我听。”

    段南雁念道:

    “中信神剑利无双,唯有清风争短长。

    东方一明神鬼惊,夏意炎炎唯长青。”

    青衫客道:“这第二句说的就是我,老夫名号叫做南宫清风。忝居江湖四大高手之列,虽属侥幸,教你恐怕绰绰有余吧。”

    段南雁惊喜无比,心想上天竟然待自己如此宽厚。立即跪下磕头,连叫师父。

    南宫清风哈哈大笑道:“倒像是我求你为徒一般,好了,雁儿,快起来。跟我回南海解语岛,我们好好相处,为师定然教你一身武功。”说着把他扶起来,越看越喜欢,师徒俩不由得又多喝了几杯。

    这时候阿福进来了,见两人相谈甚欢,不由大是奇怪。露出疑惑的神色。

    南宫清风道:“阿福,告诉你一件喜事,我已经答应收南雁为徒了。这是我这辈子最后一个徒弟了,你说好不好啊?”

    阿福笑道:“恭喜岛主!岛主十几年来没有收徒,我以为再也不会收徒弟,没想到今天收了南雁小兄弟。自此解语岛上又会热闹一些了。”

    有回头看着段南雁道:“恭喜小兄弟,岛主这么多年未收徒弟,今日收了你。可真是福缘不浅啊!但小兄弟慷慨豪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从此之后,我们朝夕相伴,也让老仆我甚是喜欢。”

    段南雁赶紧跪下来道:“福伯千万不能这样说,您是长辈,此后与福伯朝夕共处,也好报答福伯大恩于万一。”

    南宫清风道:“阿福你也不要客气,南雁是后辈。他尊重你也是应该的,再叫人添点酒菜,我们一起再喝几杯。”

    阿福依言下去准备,一会儿又上来,也坐下,三人相谈甚欢,也喝了不少酒。

    三人直喝到凌晨时候方散。阿福叫人给段南雁安排了床铺,段南雁睡下时,已然头晕眼花,但却不能入睡!自从服了玄元丹,内功大进,酒量也好了几倍。

    听着外面江水翻起波浪,冲击着碎木,一下一下击打着船舷,发出一阵一阵细微的响声。这声音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段南雁心潮澎湃,既感到悲伤,又感到喜悦。前日刚从百丈悬崖之上跳下,九死一生,今日却在这大船上,拜了个名师。人世变幻,谁又能说得清,生命的轨迹,谁又能把握!

    又想到木语馨,心中恨她,恨得咬牙切齿!这恨不同于对别人,别人骗他、害他、要杀他都是为了利益,他也可以冤冤相报,谁死谁生就看本事了。木语馨这样害他,他内心深处却并不想杀她。她是他第一次爱上一个人,曾经愿意把什么都给她。她却践踏了这份真情,让这份感情从一开始就染上尘埃。他好伤心啊,在酒的作用下,顿时泪流满面了!一想又觉得不值得,急忙擦干眼泪。但仍然难受得不行,眼泪便无法止歇,像两条涓涓细流,渐有汹涌之势,流得到处都是。

    他转而安慰自己,也许从此之后生命将会走上正轨,有这样的师父,还怕什么,还愁什么!人生也许将会一帆风顺。天地宽敞,任我驰骋……

    恍恍惚惚之中,沉入了梦乡。梦中苦乐相济,又梦到了宛白,宛白亭亭玉立,弱不禁风,却对他发出最温暖的笑声。

    是外面的吵闹之声把他惊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