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道风云
字体: 16 + -

第三十六章、红衣大炮

    tue nov 24 18:41:11 cst 2015

    “什么事?”凌风和齐远卓关切的问道。

    佘世臣答道:“袁将军这些保境安民的举措能够顺利的实施,全仰仗蓟辽督师孙承宗的鼎力支持。孙督师为人刚正不阿,雄才大略,又官至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在朝廷上威望极高。是他力排众议,才使袁将军得以取得如此丰硕的成就,可孙督师在两月前已经辞官回家了。”

    “为什么?”齐远卓和凌风不解的齐声问道。

    “如今阉党势起,宦官魏忠贤见孙督师劳苦功高,有意攀附拉拢,被孙督师断然拒绝,因而遭到魏忠贤的记恨。在孙督师为边关防事呕心沥血之际,魏忠贤却专擅朝政,迫害朝中大臣,将杨涟、赵南星、高攀龙等驱逐出京。孙督师闻讯愤然回京弹劾魏忠贤,不想却被魏忠贤反咬一口,指示党羽李藩、崔呈秀、徐大化上书诋毁孙督师。后来又不断的派人诬陷孙督师冒领军饷,弹劾孙督师擅自离军等罪。孙督师上书罢官,皇上不准,下诏令孙督师继续督师辽东,不过却要精兵减将,减少军饷。数月前大将马世龙误信降将谗言,在耀州损兵折将数百人,魏忠贤又派人弹劾孙督师和马世龙,孙督师上书强烈请求辞官,得到皇上允许,于十月辞官回家……”

    “孙督师辞官后,高第任命辽东经略,他是魏忠贤的走狗,处处掣肘袁将军,令其才能不得施展。他还下令将士退守山海关,将收复的数百里土地和宁远城丢弃,此举令关外百姓切齿痛恨,怨声载道。眼见关外乐土宁远城将毁于一旦,百姓身遭涂炭,袁将军抗命不遵,率祖大寿、满桂坚守宁远。后金首领努尔哈赤听说孙督师辞官,宁远已成孤城,开始蠢蠢欲动,日夜操练兵马,准备出兵进犯宁远。”佘世臣越说越愤慨,双拳紧握,额头上青筋暴起。

    齐远卓气得咬牙跺脚,恨不得生撕了魏忠贤。他气呼呼的叫道:“这群断子绝孙的败类,祸国殃民,如此下去,大明江山岂不断送在他们手中?皇上就坐视不理吗?”

    佘世臣表情无奈的说道:“皇上极度宠信魏忠贤,朝中大小事全由他作主,魏忠贤又报喜不报忧,皇上只以为四海升平。朝中大臣大半是魏忠贤党羽,剩下的皆惧怕他的淫威,谁也不敢将真相奏明皇上。”

    齐远卓气得呼呼气喘,是凌风悄声劝慰,他才没再言语,凌风忧虑的问道:“宁远孤城身陷重围,岂不危在旦夕?”

    佘世臣叹道:“是啊,袁将军为保宁远,日夜煎熬,苦思退敌之策,茶饭不思,日渐消瘦。”

    “那可有良策?”凌风迫不及待的问道。

    佘世臣点头道:“有。这也正是我离开军中的原因。”

    听到佘世臣说有御敌之策,凌风喜上眉梢,忙又问道:“什么计策?”

    “后金人虽然个个骁勇善战,又兵多将广,但他们攻城略地,疆场厮杀还采用传统的人海战术,兵器主要以刀枪剑戟为主。”顿了下佘世臣接着说道:“这种战术的弊端就是防御薄弱,想要战胜他们,就得打他们最薄弱之处,而红衣大炮就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凌风没听说过红衣大炮,闻言问道:“什么是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是荷兰人造的一种火炮,可杀敌于数百丈外,威力奇大,一发炮弹即能杀伤百余人。虽然后金军队数量多,但只需数十门红衣大炮就可将他们消灭。”佘世臣侃侃而谈,目光中流露着兴奋。

    凌风和齐远卓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惊讶红衣大炮的威力。

    “可荷兰人因澎湖问题与朝廷交恶,拒绝出售红衣大炮,我们仿造的大炮既笨重,威力又小。后来听说葡萄牙人也有红衣大炮,我费尽周折才说服他们将大炮卖给我们。可是现在朝廷不拨军饷,军中银两又被阉党监军控制,我们无钱购买大炮。无奈之下袁将军只好派我秘密出来找旧友同僚,四处筹集购买大炮的银两。”佘世臣长叹一声又说道:“因袁将军不肯与阉党为伍,魏忠贤党羽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欲先除之而后快,如若被他们获悉此事,定会不择手段阻挠。况且两国交战事关重大,任何行动都要严加保密,所以佘某只得隐蔽行踪,守口如瓶,二位大侠莫怪。”说罢抱拳施礼。

    凌风和齐远卓理解佘世臣的苦心,忙起身还礼,齐远卓问道:“那筹款一事进展如何?”

    佘世臣沮丧着脸道:“如今朝廷上下皆是魏忠贤的党羽,都知道袁将军受阉党的排挤,谁还敢借钱给袁将军?我出来月余也只筹得白银五千两。葡萄牙人了解我边关战事危急,早已坐地起价,虽经多方疏通,一门大炮也要一千五百两,再加路途运资,这些银子还不够买两门大炮的。”

    凌风闻言一脸无奈,像这等耗费巨资的大事,他是束手无策。

    “现在努尔哈赤亲率金兵十余万压境,对宁远虎视眈眈,辽东形势异常严峻,我如再筹不到银两,将红衣大炮送至军中,一旦后金发兵,关外后果不堪设想啊。”佘世臣越说越悲痛,到后来双眼一片模糊。

    “不知佘将军需要购买多少大炮,所需多少银两?”齐远卓问道。

    佘世臣闻言怔住,不明齐远卓用意,但还是答道:“袁将军拟定购买红衣大炮五十门,再配备足够的火药等物,所需白银大约十五万两。”

    凌风听得咋舌,他猜想会耗资巨大,却没想到竟然有十五万两之多。

    齐远卓听完点点头,皱起眉头,口中念念有词,似在盘算着什么,片刻后开口道:“佘将军,我丐帮能拿出白银一万两,以助袁将军御敌。”

    佘世臣闻言惊呆,他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问道:“齐帮主要拿出一万两白银?”

    齐远卓郑重的点头道:“五日内,万两白银必交到佘将军手上。”

    佘世臣两行热泪刷的流下来,颤抖着起身给齐远卓行跪拜大礼,齐远卓忙伸手拦住,口中说道:“佘将军不必多礼,如今国难当头,我辈岂能置之不理?只恨我丐帮积蓄不多,不能全解袁将军之忧啊!这几日我再想想办法,争取多凑些银两。”

    “多谢齐帮主倾囊相助,佘某今生如无法报答,来世定当结草衔环相报。”佘世臣激动的说着,也顾不得擦掉脸上的泪水,因为泪水还在流。这些日子饱经风霜,尝尽人间冷暖,他所求助之人皆是挚友,个个家资颇丰,却因不敢开罪魏忠贤,都对他退避三舍,手里仅有的五千两银票是他变卖祖产所得,可对所办之事无异于杯水车薪。他已不抱任何希望,只盼尽快赶回军中陪伴袁崇焕将军与宁远共存亡。不想在心灰意冷之际遇到齐远卓,齐远卓虽然说的轻描淡写,但这是丐帮上下数万弟子的积蓄。一万两银子距十五万两还差甚远,但已令他看到了希望。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