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羯族人有个约会
字体: 16 + -

4、我的新身份

    sat may 02 11:18:34 cst 2015

    “哇,这也太棒了!我就是喜欢大战来临的感觉。这比枯燥范围的科研考古有意思多了!”我情不自禁地喊道,“那我在这个时代的身份是什么?”

    在穿梭机给我大脑深处传递的信号继续显示:“陶公子,根据您和玉帝达成的协议您在东晋有一个很牛逼的大将军祖父——陶侃,刚刚过世近五年,而您的父亲叫陶茂,是陶侃的第八子,此时正在武昌的庾亮幕府做参军。您此时本来和两个姐姐以及三哥陶夔跟着父亲一起上庾亮将军办的儒学讲堂,学得很乏味,就偷偷跑到江边放放纸鸢,不知怎么的,一阵龙卷风把您和哥哥姐姐们吹散了,风停之时您将被扔到对岸的邾城外滩——也就是你的故乡!”

    “打住,能告诉我,作为一个乱世中的闲散人员,我有什么可以凭借的力量?”快回到古代故乡的我心情有些急切,又有些担忧。

    “这个您不用着急!玉帝和史学家们都帮您想好了,且听我慢慢讲来:您的祖父陶大帅早年出身寒族,加之又是五溪蛮的后代,长相和汉人很不一样,虽然军兴之际可以侥幸出人头地,但还是被士族瞧不起(如郗鉴在庾亮面前称呼陶侃为溪狗)。通过个人努力,他担任了荆州刺史,手握重兵,成为东晋初年一个半军阀性质的有名将军。陶大帅‘善于营置’财物,却不善于管理家庭。

    除了正妻龚太君之外,他还能够娶来几十个妻妾、生下十几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就是您的叔叔伯伯和阿姨。陶侃的十七个儿子,历史上留名的有十人,分别为陶洪、陶瞻、陶夏、陶琦、陶旗、陶斌、陶称、陶范、您的父亲陶茂和另外一个叔叔陶岱。按您父辈的排行来算,老大陶洪早死,老二陶瞻在流民帅苏峻发动的叛乱中被叛将苏铁所杀[公元328年](冯铁后来投奔了石勒,石勒让他任边将。陶侃把事情真相告诉了石勒,石勒就杀了冯铁。于是东晋荆州刺史陶侃家仇得报,派遣长史王敷向羯赵皇帝石勒前来报聘,送去江南的珍宝奇兽)。于是,老三陶夏就做了世子。而老八陶茂与刘氏结婚,生两个女儿、老三陶夔和老四您。而您祖父陶侃的第十女又与尚未到桓温府上担任长史的孟嘉结了婚。

    此外您祖父陶侃家中伺侯他以及他大小老婆的仆人,达一千多人,他家中的“珍奇宝货,富于天府”。

    在您祖父陶侃死后,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的儿子们(也就是您的伯伯叔叔们)去湘州长沙奔丧的时候,就发生了内讧。

    您祖父陶侃的诸子(也就是您的伯伯叔叔们)大体分为两种:一种从文,一种从武。其中,陶琦、陶斌、陶范、陶岱和您父亲陶茂从文;而陶夏、陶称则从武。陶侃的儿子们(也就是您的伯伯叔叔们)之间矛盾重重,且大多脾气暴躁,无法无天,如陶旗,史书称其“性甚凶暴”;陶称“性骁勇不伦,与诸弟不协”,“豺狼愈甚,不忠不孝”。 又如老九陶范,小字胡奴,为陶侃诸子中最有名之人,当文士袁宏在写《东征赋》的时候,江左重臣都一一提及,唯独对您祖父陶侃只字不提时,陶范将其诱骗到一个狭窄的密室中,亮出白刃,质问道:‘我父亲功勋那么显著,您写的《东征赋》何姑忽略了他?’ 袁宏显得十分窘迫,皱着眉头半天拿他没办法,好言将陶侃夸了一顿之后,陶范才收起刀子放他一马。袁宏此举固然有看不起出身寒门、武夫的因素,但是,您祖父陶侃以及陶氏子弟在武昌期间,专横跋扈、令人侧目,未必不是另一个原因吧。再讲一个例子,当时东晋的另一位名臣庾亮因为名望高而所辖地盘狭窄,于是出镇外地。时任南蛮校尉的陶称挑拨说:“庾亮一定会举兵向内。”劝王导暗中要提防。王导说:“我和庾元规休戚与共,这些无根无据的议论,不应当出自智者之口。如果就像你说的那样,庾元规真的领兵打进来,我就头戴角巾穿上便服回家,有什么可担忧的?”又给陶称写信,说因为庾亮是皇帝的大舅,应该尽心尽力侍奉。这样一来,挑拨的谣言就平息了。不过,这一未得逞的阴谋却被庾亮记恨在心了。

    在陶侃尸骨未寒、陶侃遗体回长沙的时候,陶夏、陶斌、陶称等人就已经各带数千兵马,准备厮杀了,结果,是陶斌先到长沙,把国中的财物洗劫一空,等世子陶夏到来以后,就将陶斌杀掉了。接替陶侃的庾亮想趁机杀掉陶夏,不过,还没有等庾亮动手,很快地,陶夏也得病死掉了。庚亮曾专门为此事给晋明帝写报告,说:在陶侃死后,他的三儿子陶夏,只是因为弟弟陶斌抢了些遗产,就亲手杀掉弟弟,陶斌虽然有些错误,但自有王法制裁,陶夏做为亲哥哥,骨肉至亲,亲自拿刀锯去砍死弟弟,“伤父母之恩,无恻隐之心。”

    陶侃已死,陶氏子弟(也就是您的伯伯叔叔们)一盘散沙,这让一直压抑着的王导、庾亮等人都大大地出了一口气。就在您刚刚穿越过来的这个东晋咸康五年(公元339年)年初,东晋的新主帅庾亮以让建威将军陶称为监江夏、随、义阳三郡军事、南中郎将、江夏相名义,以其带领二千人前来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随大军准备北伐羯赵。您的这位伯伯陶称不知是计,仅率领200名亲随,来到夏口拜见庾大帅,岂料庾亮在大会幕僚接见陶称时,居然当众指责其前后罪恶,陶称忍着怨气,谢罪而出。哪里知道庾亮早已命刀斧手埋伏在屋外,将其迅速拿下,立即斩首!此时的庾亮本来是没有使持节的最高职权,没有斩杀节将的权力,他擅杀陶称的举动,当然是基于陶称构间其与赫赫有名的东晋开国头号功臣王导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诛灭异己的行为,也是为了彻底消除陶氏在荆州的势力,顺利斩杀了陶称、拿回了扬州的江西四郡。因此,这庾亮和您们陶家有一段恩怨情仇的旧账未结。但尽管如此,您父亲陶茂是个文人,跟陶琦、陶斌、陶岱没什么两样,和家族仇人庾亮一样爱好儒学,不喜欢像陶范那样动刀动枪,因此愿意委身于庾亮做他的参军。

    除了庾亮,他的手下名士王胡之也和您们陶家有一段令后人拿作谈资的往事。王胡之年轻时生活贫困,听说会稽郡物价比较低,就搬到名士聚集的会稽东山隐居。当地的乌程县令陶范(即陶侃的第九子)想讨好这位琅琊王家人,一出手送了一乌蓬船米给王胡之。王胡之不要,直接回答说:“我要是饿了,到谢尚家要米也就罢了,哪轮得上这姓陶的奴才送米!”他有权毫不掩饰地侮辱比他出身低下的任何人,而且他知道舆论还会表扬他的‘方正’、他的‘风骨’。

    总的来说,陶大帅自己事业发达,财源滚滚,却不懂得培养后代;在自己生前权力熏天,而无法让陶氏家族在自己死后跻身于东晋豪门之列。

    但是陶大帅的亲家翁周访虽然死得早,但是周访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周抚,小儿子叫周光。这两个儿子都有父亲的勇毅之气,只是周抚更加刚烈一些,周光更加圆通一些。两人在其父死后都曾被叛臣王敦重用,周抚当过武昌郡太守、江夏相等要职,周光当过寻阳太守等要职。后来王敦起兵叛乱,周抚率军从征。但王敦命不好,遇上了两晋历史上最优秀的皇帝晋明帝司马绍,他自己的寿限又不够长,局面最紧张的时候,居然病死了。王敦刚死的时候,他的身边人封锁死讯,周光正好带了一千多战士来增援,要求见王敦,却见不上。周光脑袋灵光,立即反应过来,急忙去见为王敦冲锋陷阵的哥哥周抚,说:王敦已死,你不要继续叛乱了。周抚与邓岳相约一起逃跑,周光则已决定向朝廷投降,他捕获王敦的心腹军师钱凤,给哥哥周抚送去钱,意思是让周抚一个人逃,他将邓岳抓回去。周抚不从,带着邓岳一起逃到西阳蛮。一年后,中央政府下令,取消对王敦余党的刑事追究,这两个人回到京城投案自首。后来,周抚先后担任宁远将军、南中郞将、镇西将军、江夏相、豫章太守、益州刺史、建城县公等职。周光则在平定苏峻之乱时有功,赐爵曲江男,死于任上。周抚的儿子(周访的孙子)周楚也都做到了州刺史,周光的儿子(周访的孙子)周仲孙,也做到了宁州刺史。基于被害的陶瞻,其夫人周三娘生有一子陶弘,陶家人每年都去帮周家扫墓,周家也成为后陶侃时代陶家的主要靠山。

    因此,对您来说,虽然地位不够显赫,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吃得饱,穿得暖,闲得很,就是一时半会看不到家族的前途。”

    “那样还不错?可是根据史书记载,陶家和周家都是庐江寻阳人,也就是现代的江西九江,我一个红江人怎么会他们的语言?会不会露馅呀?”我有点忧心忡忡。

    “放心吧,您祖父担任荆州刺史时,您父亲陶茂就带您们一家人在邾城躲避过一段时间战乱,至于如果有人问起您为何会北方方言,您就说为了自保,您从一个羯赵战俘那里偷学了北方渔阳方言!就这么简单,玉帝都为您想好了的!你就做好降落准备吧,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