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魔炉
字体: 16 + -

第四章 修真

    sat may 30 03:18:32 cst 2015

    胤清思绪万千,不自禁间行到一处谷地。远山千影重叠,一片苍翠。

    山谷中,一堆木材整齐的堆放在岩石上。山坳处一座圆形窑洞孤零零的立在那里。

    “清儿。”

    “爷爷。”

    胤清瞬间回神,向老者看去。自己居然来到了爷爷烧制木炭的地方。

    “先喝口水。”面前的枯瘦老者微微笑道。

    胤清接过老者递来的葫芦,打开瓶塞,一股淡淡的清香飘入鼻中,微抿一口,心绪顿宁。

    “清儿,爷爷今日便教你这制炭之法。”

    “真的?爷爷你终于肯教我了。”胤清不由大喜。

    胤清无父无母,由爷爷一手带大,祖孙二人的生活所需,皆由这木炭换得。自小胤清便想学习烧制木炭,一来可以给爷爷做帮手,二来这也是一技之长。对于这黑乎乎的木炭,胤清有着特殊的情感。

    老者弯腰来到窑洞边,胤清连忙跟上,生怕错过其中细节。

    这窑洞依山而建,成椭圆形,高不过五尺,长约六尺。一侧连山,一侧开有三个一尺大小的孔洞,在窑洞上方开着一个能容纳一人进出的门户,窑洞正上方几个小洞分立两侧。

    “烧炭可是这人间最高深的学问。”老者严肃的说道。

    “爷爷真会吹牛,尚不说那孔孟之道,便是行医一道就比这烧炭要高深的多。”胤清笑着反驳道。

    “酸儒之道,行医一道,皆小道尔。”

    胤清却也不去争辩,想是爷爷今日高兴,便由他去说。

    “你看着就是。”

    这窑洞乃泥土堆砌而成,中空肚腔便是放木材的地方。

    上下洞口原本有石块堵上,为了散热,那石块已被取下。

    通风完毕,老者猫着腰自上方洞口进入,胤清蹲在洞边观看着老者的动作。

    老者手中拿着一块木板,十分有节奏的将洞中的炭灰推平,原本很枯燥的事情,在老者手中隐隐出现了一种韵律。

    “爷爷我帮你。”

    胤清见老者出来搬木材,卷起衣袖便去帮忙。

    “放下,内修之道岂可借他人之手!”老者厉声训斥道。

    胤清委屈的放下手中木材,微感诧异,看向老者。

    爷爷可是从来没有发过这么大的火。

    “你仔细看着便是,无需你动手。”

    一根根木材被老者搬入洞中,整齐的树立在窑洞里。经过几百次进进出出后,终于将窑洞填满。

    老者在下方第一个窑门处放上干柴,随后便将其余几个大的洞门用石块堵上,微小的缝隙更是被稀泥堵住。

    做完这一切,老者便将下方柴禾点燃,熊熊烈火,滚滚浓烟,这一切都显得如此自然。

    “吃过晚饭,你再随我过来。”老者吩咐道。

    吃完晚饭,胤清兴奋的跟在老者身后。

    月夜寂静,因有月光,倒也不显得十分黑暗。

    此时,窑洞里只有缕缕青烟,早已不见了熊熊火光。

    胤清好奇的往窑洞里看去,洞内一片通红。

    “爷爷,爷爷,这些木头都变成木炭了。”胤清兴奋的唤道。

    “败絮而已,非有实才。”老者高深莫测的说了一句,却不做解释。自顾搬起地上的石块将最后一个洞口堵上,继而又上到洞顶将余下的小洞堵上。

    “明日你自医馆回来后,可直接来此。”

    翌日,胤清辞别师傅后,便一路小跑,往窑洞赶去。

    “取炭是一门技巧,炼炭是一项秘法,你且看好了。”老者看着胤清淳淳告诫道。

    不知何时,窑洞边多了一堆炭灰,一汪清池。

    老者小心翼翼的搬开第一道石门,胤清躬身往里看去,洞中的木炭依旧红彤彤一片,却似乎又多了点什么。

    “有何不同?”老者问道。

    “似乎更加凝练了。”胤清答道。

    “一切表象,皆为虚妄。”老者微微摇了摇头。

    老者拿起一根长木棍向洞口伸去,那木棍前端镶有一柄刀刃,犹如伸长的镰刀。老者小心翼翼的将一根木炭勾出来,用铁钳夹牢,放在早已铺好炭灰的地上。如此反复几次,每遇木棍着火,老者便会用水浇灭。一旦木炭铺满一层,老者便会重新铺上炭灰,且会均匀的撒上清水

    “凡事皆应循序有度,问道之心不可偏执。”

    “爷爷,你说的好邪乎,清儿不懂。”胤清有些茫然,此刻的爷爷竟会令自己感到如此陌生。

    “呵呵,清儿,听不懂没关系,你记下爷爷说的话就行。”

    “八仙过海你听过吧。”

    “听过,听过,镇上的说书先生最喜欢说八仙的故事了。”

    “那你相信这世上有神仙妖怪吗?”

    “或许有,或许没有吧。”胤清答道。

    老者微微一愣,很是诧异的问道:“何解?”

    “敬天礼神,人之惰性。这天地不生你,不养你,你敬它,你拜它,也是枉然。这仙神不见踪,不见影,你畏他,你惧他,自是不必。”胤清答道,稚嫩的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

    “这”老者看着眼前少年稚嫩的面孔,心中却是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

    “修真之辈,逆之一字,又有几人能说得清,悟的透?”老者悠悠叹道。

    “爷爷,什么叫“修真””

    “修真即修仙,修炼之术,渊源甚古。谁也不知道,最早的修仙者是谁。”

    “那修仙的最高成就是什么呢?”

    “生道合一,长生久视。”

    “修仙者,性命双修,修性即修命,尽性而至命。性为先天之性,命为先天之躯。”

    “人心不死,道心不生。”

    “爷爷,人心若是死了,人还能活吗”胤清白痴的问道。

    修真分五阶:筑基炼己、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又可细分为十三境界:筑基、开光、融合、心动、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洞虚、大乘、渡劫、飞升。

    “烧炭之术,便为修仙之道。烧炭之前,需将窑洞之内杂物清除干净,修道者先修德,德即先天赤子之心,初生孩童未涉尘世,心中澄明,最易近道。修道之人修炼之时,斩却心中俗念,静心养性。”

    “心下宁静,方可吐纳清炁,便好比这一段段木材,只有一根根捋顺,整齐摆放,外界空气流通进入后,火势才会更旺,燃烧的才会更彻底。修道之人,感应先天之炁,纳入体内,吸入清炁,呼出浊气。”

    “木材摆放妥当后,便是燃火的时候,熊熊烈焰,火势凶猛。修真之辈,易生心魔,心魔不除,道行难进,这时便需封住窑门。而修真者需守心一处,摒弃邪念,炼化心魔,便如那木炭,未封石门前,虽看上去红彤彤一片,却是一触即碎。”

    “窑门封闭,便是修道者内修的关键所在,炼化体内浊气,修得自在身。”

    “烧炭最重要的环节,便是最后一道步骤。无数修真之辈终身修为不得寸进,便是因为目光短浅。木炭出窑,要经过通气,掩埋,水润,最终才为成品。许多修真之士,终身执着于肉体探索,只注重清修,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环。人体皆属阴,修炼只能出阴神。修真之道,在乎取虚空先天阳炁,点化自身阴神,洗净阴质,脱胎换骨,最终神炁合一,成就无上果位。”

    “爷爷,你说的这些,清儿听不懂。”胤清瞪着无辜的小眼睛说道。

    “无需听懂,记住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