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残雨潇潇
字体: 16 + -

第一章 天降祥瑞

    thu feb 12 21:45:09 cst 2015

    大唐大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紫宸殿,早朝。

    文宗皇帝端坐在御座之上,竭力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冷眼看着丹陛之下的群臣。大臣们的朝议,他一句也没听进去,因为此时他正内心焦灼地等待一个时刻的到来!

    大臣们似乎发觉了皇帝今天的心不在焉,议政的积极性顿时大受打击,原本激烈热闹的朝议一时竟然停歇下来。紫宸殿内,一阵短暂而难堪的沉默。

    “陛下,臣有事要启奏!”一个洪亮的声音打破了这个沉默。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过去,只见一个身材魁伟的武将跪拜在丹陛之下。众人认得,这个武将就是金吾将军韩约。

    文宗皇帝一阵内心狂喜,脱口而出:“好,好!”

    随即,他感觉到自己有些失态,便轻轻咳嗽了一声,努力平复内心的激动。

    韩约高声道:“启奏陛下,我金吾左仗院内发生一起怪异之事,臣不敢隐瞒,特向陛下禀报。”

    “噢,有何怪异之事?”文宗皇帝已经没有了方才的激动,淡淡地问道。

    韩约有些激动,声音略有颤抖地启奏道:“陛下,臣上朝前先去了一趟金吾左仗院,发现院内的石榴树上竟然凝结着露水,这些露水晶莹剔透,十分好看。臣特地用口尝了尝,发现它们竟然甘甜无比。”

    文宗皇帝笑道:“石榴树上凝结露水,有何怪异之处,韩将军这岂不是笑谈?”

    韩约急切分辨道:“陛下,若是春秋之季,水汽凝结成露水,那自是没什么稀奇。可现在时值隆冬,天干物燥,如何会有露水凝结?况且若有水汽,也当是凝固成冰霜才对,怎么能够变成甘甜的露水呢,所以臣认为是怪异的事情,特向陛下禀奏。”

    殿上的群臣顿时议论纷纷,大家都觉得隆冬有甘露出现时一件大可怪异的事情。

    这时,一个身着一品朝服的精瘦大臣出列大声说:“天降甘露,这是祥瑞之兆啊,臣李训恭喜皇上。”

    大臣们见宰相李训出列称贺,也纷纷向皇帝道贺,紫宸殿顿时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舒元舆说道:“天降甘露,陛下应该率领百官前往观看,以便承受上天赐予的祥瑞。”其他大臣也附和舒元舆的话,欣欣然准备去金吾左仗院观看天降的甘露。

    “不可!”李训大声反对说,“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易移驾金吾左仗院。不如先派大臣前往探视,以证实消息的真伪,然后陛下在前往不迟。”

    群臣热议纷纷,独有一人却冷眼旁观,默不作声。他就是侍立皇帝身旁的大宦官,右神策军护军中尉鱼弘志。

    今天在大殿之上活跃的似乎是同一群人,他们都是新近提拔进入宰辅或近臣,他们在朝廷根基并不稳固,但却能在短时间褫夺暗中把持朝政十几年之久的大宦官王守澄的权利。他们不是一群简单的人!

    王守澄失势后,宫中大小宦官常常动辄得咎,人人自危。鱼弘志任神策军护军中尉,直接掌管宫中禁卫,位置显要,所以未曾受到任何打压。但他心里知道,朝中大臣们个个都瞧着他不顺眼,这就因为自己是个没有人根的宦官,却执掌着主管帝国核心安危的神策军。

    今天,鱼弘志似乎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一种无可察觉却足以致人于死命的危险。这让他的神经骤然紧绷起来。

    文宗皇帝欣然同意了李训的主张,说:“好,就依李爱卿所言。朕先移驾含元殿,待到消息确证后,朕就率文武百官一同前往金吾左仗院。李爱卿,你可否先替朕走一遭?”

    舒元舆忙道:“宰辅为天子重臣,不可轻动。臣以为请陛下近侍之臣和韩将军一同前往为宜。”

    文宗皇帝闻言,回头对近侍左右的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说:“二位执掌宫中禁卫之职,就先前往打探一番,如何?”

    鱼弘志顿时感到一股凉气从背后冒出,直入骨髓。

    但事已如此,他也无可奈何,只能硬着头皮说:“奴才遵旨。”

    韩约欣然上前,邀请仇士良和鱼弘志。鱼弘志示意自己的心腹亲信郗志荣近前,并对他耳边小声说:“陛下安危事关重大,你万不可离开陛下半步。若我一时不能回来,你可率领神策军先护送陛下回宫,以免外面风寒之苦。切切!”

    表面上,这是关心皇帝安危,实则是告诉郗志荣,要牢牢控制住皇帝。郗志荣当然明白鱼弘志的意思,点头道:“公公放心,我万死也会陛下守护在陛下左右。”

    韩约在前,仇士良、鱼弘志随后带领一队神策军士和众多宦官出了紫宸殿,向金吾左仗院而去。文宗皇帝率满朝文武出紫宸门移驾含元殿。

    含元殿上,文宗皇帝突然神情肃然,他站起身来道:“宰辅李训,着你替朕宣旨!”

    李训郑重地叩首道:“臣领旨!”

    整个含元殿上,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李训从地上站起来,并未宣什么旨意,而是说:“邠宁节度使郭余行、御史中丞王璠、京兆府少尹罗立言、刑部郎中李孝本,四位大人请随我殿外议事。”

    四人随李训出了含元殿。含元殿内气氛愈发萧杀,大臣们隐隐猜到了些什么。

    文宗皇帝从腰间摸出一个紫檀木片说:“忱皇叔,请上前来。”

    只见一个二十几岁,相貌丰腴和善的青年迎上前去。他就是文宗皇帝所说的忱皇叔——光王李忱。他是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的弟弟,也是当今皇上的叔叔。只是这皇叔比他的侄子文宗皇帝还小一岁。幼年间,这叔侄二人就亲近交好,直到文宗皇帝登基,二人关系依然亲密。

    文宗皇帝将手中的木片交给李忱,郑重地说:“忱皇叔,朕要托付你大事,望忱皇叔不负我望。”

    李忱接过紫檀木片,默然良久,对皇帝施礼说:“陛下,臣绝不辜负所托,请准臣先行告退。”

    文宗皇帝点头,目送李忱离去。

    一旁的颖王李瀍不由心生妒意,他认得刚才皇帝刚才给忱皇叔的是调动左右监门卫的玄武秘符。手持此符就等于掌握了京城各大城门的出入之权。颖王李瀍认为自己是文宗皇帝的弟弟,比忱皇叔更为亲近,这等兵符应该给自己才对。

    李瀍上前对皇帝说:“陛下,臣弟请命!”

    文宗皇帝轻轻地笑道:“有何命可请?皇弟稍安勿躁,一会和我一起去看天降的甘露祥瑞吧。”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