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可行
字体: 16 + -

第13章 、 直接的人有直接的看法

    “想报仇吗?当然想了,那个人杀了我全家。整个靖城当时都陷入绝望之中,人性中最让人恐惧恶心的一面随着绝望披露出来,当时已经有人开始吃人了。”许歌的情绪似乎被挑动了起来,平日埋藏在心底最深处不欲与人言的话此刻吐露了出来。

    “当时我才五岁!父母又死了,我根本不敢回去,便一个人拎着把发锈的柴刀投身入茫茫岭丘中。”

    “在嶙峋的松木林间饥寒交迫中我没有死,在被饥饿的狼群团团围住时候我没有死,被虎豹追击被迫跳下数丈的瀑布我没有死,在遇见黑心的猎户想要杀人劫去我千辛万苦猎杀到的猎物时我没有死,我很辛苦地拼了命地才让自己没有死。”

    “既然老天爷让我活下来了,那我总该做点什么。”

    许歌的神情逐渐冰冷漠然:“那一年靖城死了很多人,但是活下来的人似乎都不愿意再提起当年的事情了。但是我不愿意忘记,既然杳县的卷宗查不到当年的信息,那我便要去楚国都城军部总部去查。既然他是修行者,那我就想办法加入楚院成为修行者。如果真要说有什么愿望的话,那便是我要变得足够强,然后亲手杀死那个男人。”

    整个草屋都安静了下来,唯有温暖的燎炉上蹿着暖黄的火焰,发出木柴燃烧木屑卷曲时微微的“呲呲”声。

    老道士似乎经过了一番极长时间的心里斗争,随后目光落在许歌身上,身上似乎散发出一种名为“悲悯”的气息,轻声叹道:“仇恨能够让人变得强大,也能够让人失去自我。佛宗喜欢道将来说解脱,放下了仇恨便能安持自身,抵达彼岸,心灵与肉体澄澈如一。虽然我不太喜欢佛宗的某些动辄便扯出来世又喜欢用自虐手段当做苦修的做派,但终究还是有些道理的。道门也有其实类似的说法,修行之途便是领悟天道规则的阶梯,道藏有言:静心凝神,清静其体,而道以心通,心以道明,则大道可期,大道可行也。”

    许歌摇头道:“道长你错了。”

    “我错了?”

    “是!我虽然读的书不多,但总还是知道一个道理的。薄仇之人每多寡恩,薄情之人每多寡义。这些道理都是想通的,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做错了事便就要付出代价,这是乡间村妇都懂的浅显道理。若是为了领悟什么天道,连人内心深处最炽烈浓郁的情感都可以罔顾抛弃,这样的天道还有什么领悟的意义,这样的修行还不如不修。”

    许歌的声音中透露着强大的坚定。

    老道士不言不语,一副若有所思地模样。但许歌似乎感觉到了他身上的气质开始变化,双眸中的光彩于浑浊与澄澈间交相变化,脸上的表情时而神圣高远,时而悲天悯人,时而作疯魔扭曲状,时而如入定老僧般波澜不惊,身上的道袍在跃动的火焰衬托下不复油腻肮脏,显得轻柔透明了起来。

    当初我就是看不惯那几座破道观的故作清高,远离尘世喧嚣,为了领悟什么天道只知静坐冥想,万物之声不入耳,一心只闻天地音。看似遵循天道自然,实则片缕不沾蒙了双眼,故而毅然选择另外一条红尘中打滚的大道,这才悟了师尊留下道藏中的真意,怎么在上山被关了几年,觉悟反而不如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老道士仿佛一块极其透明的玻璃在灼灼阳光的照耀下,透过了清澄炙热的光芒,落在了简陋的小小草屋,让人观之便欢欣鼓舞,显得那般干净喜人。连满脸的皱纹与形渐枯槁的枯瘦双手都变得清新明亮了起来。

    许歌惊讶地看着老道士突如其来的变化:“道长…你怎么了?”

    老道士极为温和地笑了笑,身上气息平复,又恢复成了一个平静无奇的普通道人:“没什么,只是这些年丢了些东西,今天又找回来了。”

    许歌挠了挠头,有些迷糊。

    “许歌,你是对的!”老道士微微颔首:“修行者若是连一些自己的坚持都没有,又怎么可能寻觅到属于自己的大道。”

    许歌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

    夜色已经越发浓郁,时辰渐迟,今夜的谈话似乎便该就此停止了。

    因为袒露了许多心中堆积多年的话与情绪,许歌觉得自己身心变得极为舒畅,有种褪下枷锁的轻松感。

    反倒是老道士眉宇间有些疲惫与困惑,他从衣柜中抱出了厚厚的被褥,如往常一般在墙角极为干净的地方认真铺好。

    “许歌…”老道士突然开口问道:“我有一个思考多年都得不出结论的问题,你帮我想想该怎么解决。”

    许歌已经躲在被窝中,盘着脚努力让自己快速暖起来。听到老道士的话探出头来瓮声瓮气地说道:“道长你多年没想出答案的问题我哪儿有什么本事帮你解决呢。”

    老道士笑笑:“我是当局者总会迷糊一点儿,你的性情足够直接也足够坚定,或许能够帮我把握到一些最直接的东西。你就随意点当故事听,不碍事儿的,得不出结论也没事儿。”

    “行!那您说吧。”许歌倒还是挺喜欢听故事的,不然也不会总和慕清去定远街大桥下听书。

    老道士沉吟了片刻缓缓说道:“有一个富可敌国的富家翁,他积攒了无数的财富。他有三个儿子,对他都很孝顺也很有出息。他弥留之际却打算将自己所有的财产都捐出去,让全天下的人都可以受益,但是极有可能引起整个大陆的动荡,若是这比笔财富使用地稍有不慎甚至会导致人类的灭亡。”

    “你也不用管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后果,反正就是会这样。”

    “富家翁死后,大儿子和二儿子将那笔财富藏了起来,不愿意捐出去。他们倒也未必是因为觊觎这笔财富,或许真的是为整个世界安定着想,宁愿将这笔财富永远地埋葬在未知之中不见天日。”

    “可是小儿子却忘不了父亲的教诲与嘱咐,将那笔财富偷了出来,偷偷地逃了出去。”

    “但是小儿子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他不敢真的将这笔财富赠予全人类,因为他知道这真的极有可能造成很糟糕的后果。而且一旦他使用了这笔财富,便很快就会被两位哥哥发现,那两位哥哥为了财富不落在外人手中,甚至会将除了小儿子之外得到这笔财富的人杀死。但他又不愿意回家,将这笔财富交给两位哥哥,违背自己父亲的遗愿,让这笔财富永远藏在家中。”

    “你觉得…这个小儿子应该怎么做?”

    老道士极为认真地看着许歌,似乎很期待对方的答案。

    许歌很困惑一份遗产怎么会引起这么严重的问题,故而说道:“我不太懂楚律,这遗产分配的问题我可不敢乱说…”

    “不不不,这与楚律无关,跟任何一个国家的律法都没有关系。”老道士摇摇头,蹙眉思忖了片刻说道:“单纯以你个人的看法与感受而言,你觉得这个小儿子做的对不对?”

    许歌见老道士严肃的神情也很认真的思考了起来,然后说道:“他做错了。”

    听了许歌的话,老道士蜡黄的脸有些发白,有些无措地双手握着,苦涩地笑了笑:“你也觉得他做错了吗?那你觉得他应该把这笔财富交还给他两位哥哥吗?”

    “交还?不不不!”许歌摇了摇头,疑惑地问:“为什么要交还,这本来就不是那两位哥哥的财富。”

    老道士有些懵了:“可是你说小儿子做的是错的啊!”

    “是啊!”许歌笑了起来:“可是我可没说那两位哥哥做的是对的啊!”

    见老道士满脸的迷惑不解,许歌耐心地解释说道:“既然那位好心的富家翁决意将这笔财富捐出去,那么那个小儿子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又为什么要犹豫呢,说到底,这份财富是属于那位富家翁的,既不属于大儿子二儿子,更不属于那位小儿子。所以我说那个小儿子错了。”

    “这……”老道士急忙说道:“你忘了我说的很重要的一点了!这笔财富如果捐出去,会引起非常糟糕的后果,甚至整个人类都随之遭殃。”

    “那又怎么样。”许歌很平静地说道:“我曾遇见一位极为善心的大老爷耗费钱财买米赈灾,但是却有流浪汉为了抢最后的一碗米粥打了起来,最后甚至出了人命。可是这难道怪那一大锅米粥吗?还是怪分发米粥的人?不,终究是怪那些贪婪的人罢了。”

    “不管会引发什么后果,那个三个儿子都不该擅自为他人做选择。因为说到底,这件事最终还是得人类自己做选择的啊。”

    老道士听完之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最终在黑暗中发出了一声叹息。有些释然、有些遗憾。

    许歌有些关心地询问道:“道长,怎么了?”

    “没事儿,只是心里有些感触吧!谢谢你了许歌,你的答案对我很有帮助……”

    “不…不用客气。”许歌答道。心里有些迷惑,难道故事里的小儿子就是道长?可是怎么看这位老道士也不是什么携带巨额财富的人吧。

    “睡吧睡吧!也不早了。”老道士说着便吹灭了油灯,躺在绵软的褥子上闭上眼睛,却没有一点睡意。

    ……

    燎炉中微弱的火苗颤抖着,似乎即将熄灭。虽然窗门紧闭,但似乎依然有一丝彻骨的凉意偷偷地钻进了小草屋。

    黑暗中,许歌蹑手蹑脚地爬起来,从衣柜中取出一件大衣袄,悄悄地盖在老道士的棉被上。然后极为小心地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取了些木柴丢入了燎炉中,让火焰不至于这么早便熄灭。

    老道士感受着厚重的棉被与空气中传递而来的温暖,心中一片温润。一缕神识顺着老道士微颤的指尖散发出去,缓缓缠绕至许歌的身上,而他却丝毫不觉…

    唉!没有修行资质……莫非这是天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