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世界之不许人间见白头
字体: 16 + -

南鹊钗

    1、



    “你到底现在在哪里呢?”



    防空警报响彻天际,李湘玉想着。



    看着南京城纷乱的态势,她担心那人是不是还回得来,可是,她还想再等等。



    日本人攻破了上海的消息引发的恐慌刚过去没多久,江阴失守的消息又传来。



    南京城也挺不了多久。



    李湘玉是大户人家的小女儿,本可以跑掉,可是她信,他会回来接她的。



    心上的那个人,从没有骗过她,从给她拉车起的那天,一次都没有骗过。



    失守了就失守了吧,无非是在别人眼皮下面过日子,可能艰难一点,但是有他在就好了。



    家人都收拾细软跑了,她那时候躲在别的地方,等着家人们不得不放弃她,也好,家人不在,她和他的事情,也就没有人能阻拦了。



    她想起来父亲,在最后那几日,冲她发火:“孽女,你不许再想着那个小子,过几日我们就走,你就断了念头罢!”



    回到大宅,只剩下一个老仆王妈,王妈老了,身体不好,跑不动,所以留下来看着老宅。



    “小姐,你快跑吧,我看着你在这里,心里不踏实啊。”



    周妈天天都会劝李湘玉,可是她又哪里听得进去。



    周妈也知道,李湘玉是在等自己的小外孙子,她也想看到孙子回来,可是她不愿意李湘玉这样等,这是个什么世道啊?一打起仗来,谁还能见得着谁呢?



    李湘玉想,总会没事的,打仗是司空见惯了,南京城要是破了,日本人也不会天天空袭了,可能日子还会安静些。



    日本人会不会满城乱杀人呢?李湘玉害怕过这个事情,可是,这可都是1937年了,打仗……是不至于会乱杀老百姓的吧?而且……这里是首都,说不定,日本人还没打进来,就会被其他部队赶走。



    2、



    周庚看到了一个不起眼的摊子。



    摊主是个年轻人,那摊子除了摆了许多饮料,还用破布摊开,上面摆了许多老物件,前面一块纸板,四个大字,旧梦金陵。



    “我看你,有些眼熟啊。”



    周庚走到摊子边上时,那年轻人说。



    “哦?我眼熟?”周庚倒是好奇地笑了。



    “哎呀?听声音又不像本地的了。”



    “你觉得我的口音有什么问题?”周庚问。



    而对方,似是没听到他这个问题,自顾自地说:



    “你们那个旅游车,你们是台湾人吧?来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吧?”



    “不不不,我是本地人。”



    他看了看摊子上的老物件,却有勾起他眼缘的东西在。



    他抬起手,指指那东西,向年轻小贩问起来。



    “那个东西是……?”



    3、



    南京城里静悄悄的,老宅的大铁门前的叩门环,被敲响了。



    “小姐,莫去看了,肯定是逃荒的。门不能开,要跑进来了糟蹋屋子,老爷太太以后回来了,可不好交代的。”



    可是,李湘玉隐隐感觉到,这敲门的是找她的,不,说不定就是周庚。



    “王妈,我看一眼就回来。”



    她举着提灯,到那大铁门前面,那身影动了动,她不敢说话。



    “是李湘玉小姐吗?还记得我吗?”



    不是周庚的声音,李湘玉有些失望。



    “你是……”



    “您从我这里,得了一块平安玉啊。”



    李湘玉靠近了那人,才发现,那人穿着一身长袍,但是面容却是认识的。那面容俊俏,有些阴柔,第一次见时,她也曾恍惚,这男子怎么如此生得清秀,就算是做女子打扮,也并不异样。



    “小道长。你怎么也到这里来了?城外还进得来?”



    “你那个平安玉,没有自己留着吧?”



    这年轻人似乎是没听到她问的事情一样,自顾自地却问起她来。



    “给了别人。”



    年轻人苦笑:“我一句多嘴,果然你送出去了,那本来是……罢了,求平安,得平安。我就告诉你,你送玉佩那个人,现在好着呢。”



    “道长,你又是怎么知道?”



    “那日我路过一个地方做生意,见到了那个玉佩,认出来啦……”



    “他在哪里?他说过他要回南京吗?”



    “他在南边呢,现在这南京城啊,进不来啦,我也是好几日前进来的。倒是他从我这里买了个钗子,说,这双燕路上,李公馆里,有个李湘玉小姐,是他的结发妻子,戴着这钗肯定好看,让我送来给你呢。”



    “他说什么?结发妻子?”



    李湘玉苦笑。



    “莫不是?要不是,那我去其他地方问问。”



    “是!是!”



    李湘玉忙接过那个钗子,她别在头上,那年轻人还没夸一声,反而问道:



    “小姐,我多事问一句,这日本兵到城下了,你怎么还不跑,就一定要等他回来?”



    “小道长,你还问我呢……你也不跑,还要往城里钻,又是为什么?”



    “我啊,是个小神仙,不碍事。”



    李湘玉扑哧笑了一声,也是,忧心忡忡的日子久了,竟然好久没有听到有人讲这旧时的话。她用手绢遮了嘴巴,笑完,她又叹口气:



    “我不等他,我又能到哪里去?”



    “父母尚在的话,为何不和父母去了?”



    “父亲哪里一定要我呢,母亲又哪里顾得上我,外面的世界大,唯有他是会对我好的。”



    那年轻人也叹了口气,突然转而一笑。



    “你就在这里等着吧,等太平了,他就能回来了。”



    “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啊?”



    “快啦,快啦,我掐指一算,很快就没事了。”



    4、



    周庚的眼睛,落在了一支钗子上。



    “这跟钗子,有年头了吧?”



    他拿起钗子来端详,那年轻的店主笑了一声:



    “这个钗子,你买不买?。”



    “多少钱哪?”



    “看着给吧,给你啦,这钗子已经摆着几十年,没人瞧一眼了。”



    “我买,我买!”



    周庚拿起这钗子,捧在手里,他记得,那个人最喜欢这种样子的钗子了。



    5、



    城破那一天,日本人在南京城里杀人了,李湘玉和王妈都不知道,直到有从街的那边传来声音,大喊:日本人杀人啦!



    王妈到院子里,眼见着大铁门口,跑过许许多多的逃荒的人,枪声一响,那些人身上炸开一个个的洞,然后就倒在门边死了,活像是抽了筋的牲口一样,就躺在地上没了形。



    王妈愣在那大铁门边。



    枪声弱了,好像是日本兵走了,还有一些活着的人,在大口喘气,呛出一口口的血来。



    李湘玉也吓得不行,这时候,她反而希望他别回来了。



    别回来,别回来!



    这哪里还是南京,这是阎罗殿呐!



    “王妈,快进来。”



    王妈像是没听到一样,她对着小姐喊:“杀人了!怎么杀起老百姓来了。小姐,你快进去。”



    “你进来!王妈!别出去!”



    王妈吓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她打开门,说:“我老太太这一辈子,也没多久可活了,我不能让这些孩子也死了,这都跟我孙子一样大啊!小姐,还有几个喘气的,咱们抬进去吧。”



    还没等得及李湘玉回话。



    王妈打开铁门走了出去。



    机枪又扫了起来。



    王妈最后回头一看,那大宅子,小姐,都不见了。



    天空上有滚滚的浓烟,全是肉味。



    6、



    周庚带着钗子,颤颤悠悠地走到了以前的李公馆所在的街区。



    以前,他的儿子回来过,寻了一遍,周庚以前有外婆,有妈妈,可是在南京受难的时候,都已经不知音讯了,儿子回来,什么也没有打听到。到了周公馆的地方,儿子说,早就找不到了,那里现在是个公园。



    果然是个公园了。



    “湘玉啊,我回来了。”



    周庚老泪纵横,他拿着这钗子,不知道该放在哪里,丢在这个地方,李湘玉能收得到吗?



    “以前,你说钗子好看,我说这是穷人家的东西,配不上大小姐。我那个时候笨呀……要是就给你买了,那该多好啊。”



    可是,他走到了那一处后,发现,李公馆还在。



    那铁门后头,正是李湘玉,颤悠悠地站在那里。



    周庚慌忙揉揉眼睛,他是明明的看到了李湘玉了。



    “大小姐!”



    他喊了一声。



    李湘玉看着他,笑了。



    “六十年了,庚哥,你老了。”



    “湘玉,你怎么……”



    “你送我的钗,我一戴上,就在这里站了六十多年啊。”



    钗?什么钗?



    周庚摸摸兜里,刚才那钗,确实本来在兜里,现在却不见了。



    看看李湘玉,那钗正在她头上。



    年轻好啊,年轻的李湘玉,带着这个钗,漂亮极了。



    7、



    李国饶满面尘土,在从南京往西边跑的路上,没到重庆,全家人都散了,家财也散了。



    这时候,他见到了那张熟悉的面孔。



    “李老板。”



    “阁下是……?”虽然落魄,李国饶说话,却还是那般的有礼数。



    “我,是卖给你笔的人呀。”那人微微笑起来。



    “你是……你是卖给我笔的那个人……你怎么,一点样子都没老啊!”



    “我以前就说了,我是神仙啊。”



    那个人点点头。



    “神仙啊……”李国饶自言自语的,抽泣起来:“还是神仙好啊。”



    “当年那支笔,怎么样了?”



    李国饶想起了往事,眼睛里,放出了光来。



    “当年,你卖给我那支笔,可是真好啊。我拿那毛笔写的字,个个都来求。”



    “后来,那毛笔呢?”



    “挂在书房了,就不见了,后来开始做生意,天天用钢笔写字,毛笔就不怎么用得上咯。当年,我全部的身家,就买了那支笔。”



    “李老板,我是警告了你的,这笔,要天天都用。”



    “我……别叫我老板了……谁知道呐……”



    “当年,我哪是看中您手中那几个铜板啊。是您那想要激昂文字、捭阖逐鹿的想法,才算是让我觉得值啊!不瞒你说,那笔就两支,另一支的那个顾客,可是不得了啊,不说了不说了。”那年轻人笑笑,把一个玉佩掏了出来:“李先生,我和你有缘,这次,又要许你个东西。这次,我能送你平安,这玉佩,你愿意花多少钱买?”



    平安?李国饶有些觉得无味。



    “我这里没有其他东西了,一路上都散尽了,还有一匹骡子,你牵走吧。平不平安,其实也没什么意思了。”



    姓王的年轻人,面露难色。



    “李先生,你这出手不阔绰,我毕竟是生意人,可能还要再加点儿东西。你就没有还挂着谁?想买个平安?”



    李国饶眉头一紧!对!还有李湘玉呢,听说南京那边杀人了,李湘玉到底还好吗?



    “我要……我要我女儿,我那走散的女儿,平平安安!”



    那人笑了起来,还有呢?



    “还有,最好让我家这个女儿,能够快快乐乐,许个好人,白头到老。”



    “好好好,你还有这个梦在,算是付清了,你骡子我不要啦。至于你女儿……”



    “小神仙,我知道你神通广大,我求求你,你就把这玉佩,送去给我女儿吧。”



    8、



    青山绿水,香氲四起。



    李湘玉,顺着道观的山路,往下走着。



    拜了山,许了愿,不似平常一样的,她还会等到中午,去和观里的道士,给别人舍粥。



    可别让周庚等久了,她心里想着。



    “女施主,请留步。”



    从她身后,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来,她回头,那竟然站着一个神仙一样的小道士。



    眉目清秀,皮肤红润白皙,正用舒缓的笑容,对着李湘玉。



    “女施主,这是我家师父看女施主虔诚,送您的佩,别推辞了,这佩认了你,你可要收下。”



    “啊?这东西那么宝贵。”



    低头刚刚接过那玉佩,那小道士就跑了,留着这么一句话:



    “女施主要是还有心里头的人,送出去,也是无妨啊。”



    这小道士有意思,李湘玉想着,可是,要论好看啊,还是周庚那种阳刚之气,才能敲动女儿家的心扉啊。



    罢了,就送给周庚吧,最近他还说要去上海打拼,等两年有了出息,回来接她呢。



    李湘玉微笑着,收下了玉佩,往着山下走,远远地可以看见周庚在那黄包车前面,痴痴地往山上看呢。



    9、



    “这道门,你别进来。进来了,你可就没了。你……六十年了,你也有孩子了吧,他们会伤心的。”



    李湘玉隔着铁门,已是泪人。



    她知道,自己也不能出去,虽然这道门锁着,就是等着开的一天。



    六十年,她就在这宅子里,明明没死,却像个鬼一样,没人见得到她,她也就生生地看着南京城变了样子。



    六十年的日出日落。



    她天天和钗说话,久了,她在梦里知道了,这钗在她身上,她的时光就不见了,没有老,没有死,也没有生。她可以在这里,一直等着周庚。



    小道士是个神仙,她知道,周庚是一定会来的。



    虽然,面前这个周庚,已经老了。



    门现在是打开了,可是她要是走出去,她离了宅子,那也见不到周庚,她会死在了六十年前的南京城,死在日本兵的手上。



    但是,周庚却也不能走进来。



    她知道,周庚要是一走进来,外头的周庚也就没了,他俩会在1937年的南京……可在这阎王殿里,又怎么能活呢?



    她一咬牙,对着周庚说:“庚哥啊,我好喜欢你,好喜欢你好喜欢你啊,我等了你六十年,我这……得了你这个钗子……够了。我……可不能把你往死处里拖啊。我够了,我看到咱们南京,能变成这个好样子,我看见庚哥你活了那么老大,想来你也就够了。”



    她把钗子丢了。



    云层变换,时光又动了。



    1937年,南京,她把王妈的还热乎的身子,搬了进来,埋在了后院里。



    她睡在床上,一觉,就走了。



    10、



    公园里,周庚突然忘了,自己是怎么走到这里来的。



    可是,总觉得心里,有一种难受的感觉。



    哎,长长叹一声气,可就不能再去想了。



    他八十多岁了,膝下儿孙满堂,算是过了很好的一生吧。



    只是,当年那个大小姐,那个李湘玉,多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