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蒲松龄
字体: 16 + -

第60章 缙绅隐士(七)

    毕际有高兴地拍了一下桌面,叫了声:“好——”

    我们不禁暗暗松了口气,不管万洪山是出于什么原因考虑,此行目的总算达到了。

    万洪山举起酒杯顿了顿:“我儿死得冤,凶手到现在还在逍遥法外,我会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凶手,一定要让凶手血债血偿。毕大人也说了话,你们嫌疑虽大却也没有证据,以前的事既往不提,真相查清前我也不会再难为你们。”

    蒲松龄也举杯道:“感谢万掌柜高抬贵手,不过请放心,我们一定全力帮你查清案件真凶。”

    说完,两人仰头干了杯中酒。

    万洪山装出一副悲痛不已的样子,不知是在装给谁看,当初若不是他故意支开儿子,万启远也不会跑到青云寺,更不会有后来的事发生。这真叫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自己儿子性命。

    话说开了,酒便喝得更加畅快。酒过三巡后,屋里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段清明体格看起来偏于清瘦,没想到酒量出奇的好,大清朝官场喝酒文化估计一样强大,要不也可能熏陶出这样的好酒量。

    几杯酒下肚,万洪山酒后蛮霸本性显露出来。常言道酒品如人品,此话颇有几分道理。一个含蓄之人喝了酒才会露出真性情,一个粗鲁之人喝了酒也会加剧他的劣根性。

    俗话说酒适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其实,我们几人打心眼里不想与段清明和万洪山之流同桌共饮,想起几天前的遭遇,就感到十分的恶心和反胃,哪里还有心情喝得下酒。

    万洪山几杯酒过后,仿佛之前的事未曾发生一般,频频端起酒杯与我们喝个不停。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面对一个无赖型人才,我实在无法板下脸来拒绝,于是就一杯杯的喝下去。

    不知这顿饭究竟吃了多久,我本来就不胜酒力,已经喝得头脑混沌视野模糊。桌上摆着很多山珍海味,可惜舌头被酒精麻醉失去了感觉,吃啥已经完全不重要,嘴里所有东西都变得索然无味。

    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一人说了一通总结词,午饭到此才算是正式结束。又听到有人说:“现在秋高气爽,敝舍旁边种着一些菊花,正值开得艳的时候,大家不如一块儿赏赏吧。”然后,一群人晃晃悠悠地朝外走去。

    湖畔的微风扑面而来,夹杂着一股浓郁的清香,让人浑身清爽至极。我的酒意忽然消去大半,定眼一看,正身处于一大片美丽的花海之中。昨夜没法看得仔细,现在才真正看清楚这里的风景。

    目光所及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广袤水域,深绿的湖水泛起层层微波。不远处长着密密的芦苇,几只不知名的水鸟掠水飞过。近处水面布满碧绿的荷叶,荷花正傲然绽放,摇曳生姿。几只蜻蜓伫立在花瓣上头,翅膀微微翕动着。湖岸边种满红色、黄色、粉色、白色等多种颜色的秋菊,此刻开得鲜艳无比,斑斓色彩一直延伸到村边,形成一片景色宜人的花海,浓郁花香扑鼻而来,令人神清气爽。

    段清明面色红润,摇头晃脑,情趣十足地吟道:“昔日陶潜辞官归乡,过起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所以才留下‘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佳句。如今看到这么美丽的菊园,实在让人羡慕不已,毕先生过得简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哪里像我们这般累死累活,拿着朝廷微薄的俸禄,每天却操着全县百姓的心,做梦也希望将来有一天能过上如此惬意的生活。”

    万洪山弯腰随手掐掉一头硕大的黄色菊花瓣,捏在手里不停把玩,嬉笑道:“原来毕大人这么喜爱菊花,我家里正好也种着一些,回头我让人给捎些过来。”

    毕际有开怀大笑,指着花海,高声道:“多谢夸奖,我整天待在家里无事可做,所以才种些菊花消磨时间。不过,这么多品种的菊花聚到一起倒也费了不少心思,其中一部分还是松龄不辞劳苦跑到济南弄回来的。”

    蒲松龄小心地抚着身边的菊瓣:“那段时间,为了收集品类各异的菊花,的确花费不少心思,现在看到这么多漂亮的菊花争芳斗艳,付出那么多也是值得的。”

    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西坡村正因为有了毕先生,后人才记住了这个三百年前的村庄。

    “毕大人,择日到府上一聚吧,我生平就喜欢结交文人雅士,咱们淄川若能多些你们这样的人,那我这个知县当起来可就容易多了。”段清明一边观望花海,一边感慨无限。

    毕际有笑道:“谢谢段大人抬举,以后自然是要多多往来。”

    段清明转身道:“等到纪尧典大人来到淄川时,毕大人一定要带上蒲先生一起到县衙小叙一番。人多也显得热闹,有你们陪着,很多话说起来就方便多了。”

    毕际有笑着点了点头:“段大人愿意屈尊邀请,我们当然乐意前往。”

    一行人漫步于菊花丛中,说说笑笑,云淡风轻,感觉惬意盎然,形成一幅清代风水田园居士图。

    不觉间,日已西坠。我们告别毕际有,此次前来的目的已经达到,不想在此多耽搁时间,这件谜雾重重的案子还等待着我们揭开真相。

    回来的路上,我心里不断回味着午间的事,道:“毕先生果然名不虚传,与后世记载一模一样,的确是一位让人羡慕的高雅之士。不过,万洪山这么容易就转变态度,倒大大出乎意料。”

    张笃庆道:“万洪山看起来傻,其实在关键时刻精明的很。毫无疑问,万记商铺在缴纳朝廷税赋上肯定有问题,而且不是一点小问题。所以,当毕先生提及大哥和济南知府纪尧典是旧相识的时候,两人的脸色才会瞬间转变,因为他们心里害怕被巡查出问题。”

    李尧臣道:“这帮人平时耀武扬威,做起孙子来竟然也是驾轻就熟。”

    蒲松龄道:“他们的事咱们犯不上操心,万洪山已经把话挑明,这段时间咱们就可以专心做自己的事。这件事还真是吊足我好奇的味口,必须调查出真相。”

    李尧臣不解道:“方才在饭桌上,大哥要求万洪山放咱一马,他明知老婆谌凤莹被咱们带走,提出交还条件再合适不过,为何连提也不提就轻易答应?”

    蒲松龄笑道:“很简单,这件事一旦说开,他家里的那些丑事就包不住喽!走吧,咱们回何姑娘那里。”

    我恍然大悟,常言家丑不可外扬,他果然还算比较聪明,不然更多的人若知道那些丑事,怕是淄川人民在茶余饭后又要多了一份谈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