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蒲松龄
字体: 16 + -

第7章 把酒言欢(二)

    蒲松龄略为沉思,抚摸了几下胡须,道:“如此说来,他日之后,我将因《聊斋志异》而功成名就?世人皆云:读书之人,定当要考取功名方为正途。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此路上辛苦奔波。论文章功力,论所付努力,无论如何,我总该中个举人。然而,自从县、府、道三试以来,本以为火候已到,结果却屡次失意。不能说当今科举究竟有哪些不如意,只能说是命运如此吧。我作《聊斋志异》,在别人眼里属于不务正业,后人却备加赞赏。你说可笑不?”

    说完,头一仰,一杯酒顺势下了肚。我安慰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哥哥,你只管做自己想做的事便可,他人眼光又怎能束缚于你?”

    “兄弟所言甚是。不过,学而优则仕。读书之人,终究还是要考取个功名。”蒲松龄脸色稍显凝重。

    正说着,刘氏端着两盘菜进来。一盘是清炒土豆丝,另一盘是丝瓜炒蚕豆。我站起身来,说:“今天实在过意不去,让嫂子受累了。别再炒菜,这些便已足够,坐下一起吃吧。”

    刘氏道:“兄弟,不用客气。你与我家松龄尽管用膳便是,不用管我。家里没甚拿得出手的好菜,这些都是自家菜园的,你们就凑和着吃吧。”

    我说:“嫂子哪里的话,太见外了。”

    蒲松龄伸手拉我坐下来,说:“兄弟不用见外,都是自家人。若兰,你先去吧,一会儿有事再叫你。”

    刘氏笑了笑,说:“你们慢吃,兄弟千万不用客气。”

    我微笑着,目送她离开。这个袅娜身影有种别样的美,细细的腰肢,及腰的长发,摆动起来的,这种古典美是我从来不曾遇见的。世人都说蒲松龄穷苦一生,却有如此良妻。上天真是公平,少给人一样,就一定会以其他形式补偿回来。

    蒲松龄举起杯,说:“兄弟,来,干一个。”

    我也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这酒初入口倍感绵柔,现在竟觉得犯晕起来,整个人也有些发飘。先前的那份陌生带来的放不开,慢慢地,也都消失了。我说:“龄哥。其实,我与你同样满怀失意。你因未能中举而困,我因工作不顺而恼。虽然古今时代不一样,可生活的无奈却并无不同。三百年以后,社会的确发展变化很大,地上有汽车,天上有飞机,还有宇宙飞机……虽然人们物质生活宽裕了很多,但是精神却愈发得贫瘠。为了生存,每个人都在背负巨大的压力,毫无快乐可言。从这个角度说,社会的发展可以改变物质世界,但却改变不了人们的思想与内心。”

    蒲松龄说:“三百年以后,是个什么样子?”

    “简单来说,就是有很多你们这个时代所没有的东西。比如这个——”我想起兜里的iphone,便掏出来,放在桌子上,“手机,没见过吧?”

    蒲松龄赶忙放下酒杯,凑过头来,仔细观察这个陌生之物。说道:“这东西好生奇怪,不知有何用啊?”

    我拿起iphone,说:“用处非常大,2017年的人们都有手机,远在千里之外就可进行通话和视频,还可以上网、听音乐、看电影、打游戏,很多很多功能。”说着,我解锁手机屏幕,比划着给他看。

    蒲松龄瞪大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仿佛在看一个怪物。他说:“我搜集了半辈子的鬼怪故事,也见过不少异闻异事,如此稀奇之物倒是头一回看见。”

    我拍了一张他的照片,把手机屏幕冲向他,蒲松龄看到后,眼睛睁得如铜钱般大小,接着握住我的手,激动地说:“兄弟,真乃神人也!”

    “哈哈——”我笑起来,又播放了一首《小苹果》。瞬间,动感十足的旋律穿越三百年时空,回荡在聊斋之内。蒲松龄被这氛围所感染,乘着几许酒兴,笑得更得更加灿烂:“哈哈——”

    少许之后,我二人坐在桌前,端起酒杯。蒲松龄说:“兄弟,果真不是大清之人,今天我算是开了眼界。这顿薄饭暂且填饱肚皮,晚上,我喊上几位好友,咱们换个风景宜人的地方,再好好地喝上几杯,可好?这样也可介绍几位好友与你认识,顺便也让他们见识见识这一奇物。”

    来到这个世界,我反正无处可去,既然有免费的饭吃、有免费的酒喝,何乐而不为呢。道:“愿听哥哥安排。多认识些朋友,乃是人生一大乐事。”

    蒲松龄道:“好极。这顿粗茶淡饭,你暂且填饱肚皮,待晚上,我让好友备上一桌好菜,咱们不醉不休。”

    我笑起来,想不到蒲先生是一个豪爽之人,古今文人墨客在这点上真是相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