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列车
字体: 16 + -

第十章 犯罪嫌疑人

    fri nov 06 19:34:59 cst 2015

    负责此次案件的是一个叫李伟的警察。

    李伟在仔细的查看了案发现场后,得出了以下结论:从案发现场留下的脚印来看,杀害周军的凶手应该是两人。在之前,死者明显与凶手有过肢体搏斗的情形。另外,从案发现场还发现死者的手里紧紧的拽着一根长头发。而死者留的是短发,由此可以推断出这根长头发就是凶手在和死者搏斗的过程中留下来的。在堪查完现场后李伟来到警戒线外的一棵树下。李伟掏出一支烟,就在自己低头点燃香烟的那一刻,李伟看到地上留下的杂乱无章的脚印,李伟蹲下身,看着地上的烟头和脚印若有所思。

    李伟回到警局,第一时间着手调查这起凶杀案。

    另外,在案发现场还留下了一把作案的匕首和死者的手机。而且从死者的手机短信里发现其最后一次短信记录为一个叫黄木子的女孩,而他在公园里要见的这个人正是这个叫木子的女孩。只是从短信内容来看,女孩并没有来见死者。那么这个女孩是否与案件有关呢?从案发现场留下的脚印和附近留下的脚印进行对比的结果来看,这两个男人就是直接杀害周军的凶手。只是从短信内容来看未免太过巧合,又或者那个叫黄木子的女孩与这两个男人认识。女孩故意将周军约出来见面,然后两个男人趁机将周军杀害。从两人的短信内容和通话次数来看,两人应该很熟悉。看来整个案子的突破口应该就是那个叫黄木子的女孩。

    李伟想到这里,点燃一支烟,狠狠的吸了一口。

    第二天上午十点,还在被窝里的木子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吵醒。这个时候谁会打电话来呢?木子从床头柜上摸索着拿起手机看了一眼,上面显示的是一个陌生电话。木子看着电话犹疑了一下,然后接听了电话。

    喂!

    你是黄木子,李伟在电话里问道。

    对,我是。

    周军你认识吧。

    认识。

    听到对方提起周军,木子内心不免紧张起来。

    请问你是?木子在电话里试探的问道。

    我是负责这个案子的警察。李伟在电话里对木子说。

    哦!听到对方说是警察,木子一下子从被窝里钻出来。

    就在昨天中午周军被人杀了,你知道吧。

    知道。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看了晚上的新闻。木子回答。

    从死者的手机里我们发现你们的交往记录,所以有些问题我想找你谈一下。你现在有空吗?

    噢!可以。木子犹豫了一下说。

    中午12点左右,两人在一家咖啡店见面。

    李伟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木子。在来之前,李伟就在脑海里想象过木子的样子,不过在看到本人后,李伟不得不承认,和自己想象的样子不一样。

    木子坐在位置上,由于紧张,木子双手紧紧的抓着自己衣服的下摆。

    你和周军是什么关系?李伟在看了木子一眼后问道。

    他是我们店里的客人。木子说。

    我们查看了你和周军之间的电话来往,就在他被害前的三十分钟以及被害后的三十分钟里,他只和你有过联系,而周军就是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被人杀害的。

    我当时找他有事。

    你当时是因为什么事情约他见面的,而且还是在中年大热天的时候。

    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当时就是想见他。

    那为什么后来又提出不见,你当时在哪里?

    我――!木子支吾着不知如何回答,对于一说谎就脸红的木子来说,在警察面前撒谎简直就是不打自招。

    当时因为一个同事找我有事,所以就没有去见面。木子心虚的说。

    那你对周军了解吗?我的意思是说他是做什么的?又或者他都和什么样的人来往。

    这些我不清楚,木子低着头回答。

    对于这次的谈话内容我希望你所说的都是实话,这上面有我的电话,你要是想到了什么,请及时给我打电话。说完,李伟递给木子一张留有自己电话号码的明片。

    好的,木子接过李伟递过来的明片说。

    接着,李伟将杯里咖啡喝完,然后起身离开。

    看着李伟离去的身影,木子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根据民警在公园附近的走访,李伟很快得知就在案发当日,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大妈在案发当天的中午时分路过公园,看到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慌忙从公园里面跑出来,在时间点上也是吻合的。这无疑是个非常重要的线索,根据老大妈的描述,电脑里很快就打印出貌似夏峰的图像。李伟拿着图像审视起来,像是在思考着什么。通过进一步的调查,第二天,李伟就了解到夏峰之前所在的具体公司。得知这个重要的信息后,李伟迅速出动警力对夏峰实施抓捕。只是当李伟来到夏峰之前所在的公司时,公司里的部门负责人告诉李伟:夏峰已于案发当日下午在没有办理任何离职手续的情况下离开了公司,至于去了哪里,也们也不知道。

    现在已经是再清楚不过了,夏峰就是犯罪嫌疑人,从公司出来后李伟就给出了答案,而现在他已经畏罪潜逃了。

    因为是凶杀案,而且还是在大白天发生的,对全市的影响都很大。市公安机关的领导非常关注这起案子,并且要求李伟所在的警局限期破案。这对于李伟及所在的辖区公安人员来说是相当大的压力。

    接着,李伟将印有夏峰图像的传单动员全市的警员和社区人员贴往市内的名个场所。酒吧,网吧,还有娱乐场所,就连十字路口的电线杆上都贴有夏峰的图像。

    回到局里,李伟通过移动公司对夏峰的手机通话和短信内容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让李伟吃惊的是夏峰和黄木子两人之间有过密切的联系。就在事发后一个小时内,夏峰还和黄木子有过电话联系。照这样来看,当时的情况应该是黄木子将周军约了出来,然后夏峰对周军实施了作案。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从一开始,黄木子就对自己撒了谎。想到这里,李伟拿起桌上的汽车钥匙离开警局,驱车直接赶往木子上班的酒吧。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了,但李伟更想马上就知道答案,他想知道黄木子还隐瞒了什么事情,整个案子是否和她有直接的关系。二十分钟后,李伟将车子停在了酒吧的门前,下了车,李伟径自进入酒吧来到黄木子身边。

    此时的木子正忙着,根本就没注意到李伟已经来到了自己身边。

    黄木子,你出来一下,李伟在木子的身后大声的说。只是还没等木子完全反应过来,李伟就已经转身离开走到了店门外。当时的木子正在为一个客人服务,李伟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差点没让木子手里的酒杯打翻在地。木子在对客人说了声抱歉后,内心紧张不安的走出酒吧。她不知道李伟这次来找自己又是为了什么?不过木子知道十有**是和案子有关。

    木子一出酒吧就看到李伟站在门口。木子小心翼翼的来到李伟面前,不知道为什么,木子现在只要一看到李伟内心就紧张起来。

    夏峰现在哪里?李伟冲着木子吼道。

    对于李伟直接提到夏峰,木子心里不免害怕起来。

    我不知道你什么意思。

    你从一开始就对我撒谎,你现在告诉我夏峰在哪里。李伟不容分说的对木子说。

    他应该在上班吧?

    还在撒谎!有人看到夏峰当日出现在案发现场,而时间点恰好就是案发时间,你和周军到底是什么关系?

    他只是我的一个客人。木子低声的说。

    真的只是客人?李伟目光灼灼的盯着木子问道。

    他时常会光顾我们的酒吧,有的时候我们也会一起外出吃宵夜。

    真的只是这些吗?李伟怀疑的问。

    真的只是这样。对于李伟的步步紧逼,木子几乎是快要哭出来了。

    那夏峰呢?

    他是我男朋友。

    那你为什么要约周军在公园见面,为什么夏峰会出现在那里?这些是不是你们事先预谋好的。

    我没有约他在公园见面,木子激动的说。

    不是你约的,那上面的短信是怎么回事?

    事到如今,自己也只能说实话了,其实从一开始木子就知道瞒不过警察,可不知为什么自己还是说了谎。现在想来,那真是再糟糕不过了。

    那是夏峰用我的手机给他发的信息。

    夏峰用你的手机发的信息,这些你为什么一开始不跟我说。他又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害怕,木子低声的说。

    你知道吗?就因为你的撒谎,我们怀疑你与这个案子有关。陈浩威胁似的对木子说。

    夏峰没有杀人。木子大声的说。

    有没有杀人不是你说了算。

    那你现在告诉我,夏峰在哪里?从案发后他就躲起来了。

    我不知道。

    你现在还打算对我们有所隐瞒吗?

    没有,我真不知道他在哪里,他也没告诉我去了哪里,木子的情绪明显有点激动,她甚至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开始变得困难起来了。

    你先不要激动,李伟稍稍缓和了一下语气。

    那最后那条短信是谁发的?

    是我发的。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当时我很害怕,只想和这件事撇清关系。

    幼稚!李伟大声叫道。

    好吧,李伟稍微平抑了一下内心的怒火继续说道。

    那你告诉我,夏峰为什么要给周军发送那个短信,是不是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夏峰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木子无奈的说。

    案发前你和夏峰在哪里?又做了些什么?现在是不是应该可以说了。

    事以至此,已经没有任何隐瞒的必要了。于是木子将案发前以及案发后自己和夏峰在一起的情景前前后后一五一十的告诉李伟。

    得知警察已经认定夏峰就是犯罪嫌疑人后,木子开始变的惊慌失措起来。现在警察正在到处寻找夏峰的下落,这让木子之前存有的一丝侥幸心理荡然无存。友云不知道,自己把事情的前前后后一五一十的告诉警察对于夏峰来说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虽说夏峰一开始就让她这么做。

    木子不安的回到酒吧,此时的木子再也无心工作了,满脑子都是李伟和自己谈话的情景。木子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觉无助,等到下班,木子回到自己的住处已经是很晚了,她连灯都懒得开,走进卧室倒在床上不醒人事的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