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境传说
字体: 16 + -

前篇_雨境篇:第二章 世末之说

雨境,作为星风雪雨霜这五个境中地幅较为辽阔,气候最温和,景色最宜人的境域,向来是为其他境域住民羡慕的。不过五境分别处在不同的空间,每两个境域之间,只有一个互通之处。为了保证每个境域的安全,在久远之前,各境就达成协议,每个境内都设有掌境,掌境的责任就在于守护着这些境与境之间的互通之处,严格核实每一个要去往他境的人。而去往其它境域的人,需要有能证明自己身份和其国家或部族批下的通境文书。

如此,百年以来,五境都各自相安无事。

雨境之内,一般也鲜少有战事。三个大国之间国土均等,成三足鼎立之态,加之雨境人民多好和平,不尚武而尚文,因此一直保持着太平局面。以往白鸢游历四方,碰到的江湖纷争居多,其余则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然而这次却大不相同。

雨境,顾名思义,是一个雨水充沛的地方,尤其是春天。每年春天,横穿三个大国的义清河都会在滞雨季涨潮,这个时候国民们会聚集到河岸边放水莲灯,并将心愿写在纸条上附于水莲瓣内,以期退潮时水莲灯被潮水带走,把心愿传到义清河神那里,让他实现。

然而,今年的滞雨季之后,本该是退潮的日子,潮水还是只涨不退。没过多久,处于义清河下游的西凌国的部分村落就爆发了水灾。西凌国国主孟琼君连忙派人疏通河道,分渠引水往他处。然而情势确实好转一时,过不了多久潮水就又会往岸上涌。更糟糕的是,水灾带来了瘟疫,疫病爆发之迅速令人措手不及,派去的御医多半在治病的时候自己也染上了疫病,有的村落瘟疫散播严重,全村人死去大半,幸存下来的几个青壮年则纷纷离开去往其它地方谋生,而这些人往往自身已经感染而未发觉,有时候到了别处才开始发病,使得瘟疫传播更广。

该派的人都派了,该回来的却一个都没有回来。国库日渐空虚,孟琼君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

后来终于来了个年轻人,说要给西凌国主出谋划策。

“此瘟疫实在难用普通的药医治,陛下何不去借东泠国的青圭呢?那可是传说中唯一一个可以寻到的五大药石之一。”

雨境一直有一个传说,讲的是数百年前药王为了医救天下苍生,淬炼出五种药石,青圭就是其中之一。其余四者,分别为紫璃、玄玉、朱璧、白璋。

传说真实性有几分暂且不明,但青圭确有其物——乃是东泠国传世之宝,存于皇室而世代由巫女守护。

“我们和钟岭国国主向来没有什么冲突,加之两国是邻国,如果陛下晓以利害,相信钟岭国主一定会为了不让瘟疫四散波及钟岭而同意我们过境去东泠国的。”

“青圭是东泠至宝,只有陛下亲自去才有借用的可能;况且此物天下觊觎者数不胜数,也只有陛下自己带回西凌才能最放心。毕竟没有谁会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劫持国主车驾。”

孟琼君次

日便赶往钟岭国,钟岭国主表示愿意派一支军队护送他们去东泠,并写了书信送交东泠国告知此事。

一切看上去十分顺利。

————————————————————————————————“陛下,东泠国皇城已到了,下车吧。”侍卫在车外说道。

孟琼君心里一紧,手心里渗出些汗来。

他不是怕东泠国那个病弱的毛头小皇帝,只是此刻,西凌上下的命运全攥在他一个人的手里了。

下一刻他又平静地掀开车上的锦缎帘,“知道了。”

他是一国之君,东泠国接待当然是丰盛的宴席和最精妙的歌舞。然而他却并不想看那些美丽的女子扭动腰肢歌喉婉转。他心下只急于一件事。

歌舞一毕,他便按捺不住了,“尧沐君,今日我来东泠,是有一事相求。想必尧沐君也已经收到了书信吧?”

东泠国主尧沐君此时正下座向他敬酒,听了他的话却面露难色。

“我适才听说贵国的情况,感到非常惋惜。”尧沐君放下了举起琉璃盏的手,“我愿派东泠的三百位名医跟孟琼君去西凌,但是青圭乃国中之宝,恕我无法出借。”

好在孟琼君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尧沐君有所不知,西凌御医派出大半,却都对那疫病束手无策,不少御医甚至染上疫病,还未等回城就已死在了路上。若不是火烧眉毛,孟琼也不会远赴千里来求贵国至宝。”

尧沐君点点头,“孟琼君的难处我可以体会,但是我也有我的难言之隐……名医我可以派遣更多,但是青圭,我不能借出,请孟琼君谅解。”说罢,他举起琉璃杯敬酒。

孟琼君也捧起杯盏:“三百名医还是算了,即便去往我西凌也是朝不保夕。”

两人一饮而尽,互亮杯底。

“唉。”尧沐君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转身准备回皇座,却不妨突然被孟琼一把抓住,下一刻,一把精美的短剑就架到了他的脖子上。

训练有素的侍卫立刻包围了过去,但没有人敢轻举妄动,毕竟孟琼君是西凌国主,且其武艺也不可小觑。

尧沐君哪见过这般场面,吓得面色发白,说话也开始结巴起来:“你…你听我说…我不借予你,是因为…因为青圭不在此处…两日前就已丢失…”

这话说得很轻,轻到只有他二人才能听见。

“你说的很有道理,”孟琼君点点头,手上的剑却依然横在他脖子上半分未松,“可是我怎么知道这不是你故意而为之呢?”

眼见局势不利,突然,一个孟琼君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白首老臣大胆地上前一步,此人正是东泠丞相姜炎。

“陛下乃是一国之君,君无戏言。您身为西凌国主,若在此殿行凶,岂非让天下人都知道您是一个不讲道理的暴君!”

“我已经走投无路了!西凌国的百姓,臣子,现在就等着我去救!朝堂上的人都已经屈指可数了!如果你们不肯借青圭救我西凌国,我今日就与殿上众人同

归于尽,也比空手而归眼睁睁看着祖宗留下的江山在我手里覆灭要强!”孟琼君双目发红,手上力度加大,尧沐君本就体弱,此时吃痛越发忍受不住,两眼望着姜炎,“丞相,救我”呼之欲出。

“你们都退下,去外面守着即可。”姜炎让侍卫全部退出殿外。

“听丞相的,都出去。”尧沐君虽然心中惶恐,但还是决意听姜炎的。

待到周围人全部退出去并关上门之后,姜炎道:“陛下所说,句句属实。我东泠的青圭,虽乃皇室宝物,却是代代由东泠巫女守护的,因为只有她们才知道如何使用青圭。也正因为这一点,巫女的婚姻都由东泠国主做主,而她们在东泠受到的是如同贵族的优待。”

孟琼君疑心他故意拖延,问道:“那又如何,你以为随口说些有的没的我就会放松警惕吗?”

然,姜炎面色不改,镇定自若,直视着这个挟持着国君的人,“不,请您听我说完。陛下他先天体质有损,作为先皇独子,继承大统,对他来说相当劳心费力。故而自陛下继位以来,但凡处理政事,必要佩戴青圭。前两天,巫女擅离职守,带走青圭不知所踪,为了不使东泠人心惶惶,我们才隐瞒此事。您若不信,尽可把一把陛下的脉搏,便可知道,陛下没有骗您。”

孟琼君迟疑地把了把尧沐君的脉象,果然虚浮无力。

但,谨慎起见,他还是没有挪开短刀。

姜炎也明白这并不足以打消他之疑虑。于是接着说道:“等我拿笔墨来。”

姜炎取来殿后的笔墨,奋笔疾书,一会儿就写满一张宣纸。

他递到孟琼君跟前,“你且看看如何。”

孟琼君定睛一瞧,原来是份协约。上面写明,孟琼君可以以姜炎作为人质带回西凌国,而东泠一旦找到青圭和巫女就会派人送去西凌援助;但孟琼君要助东泠在西凌国内找寻巫女踪迹,若能找到,必须第一时间告知尧沐君。最后一点,青圭用毕,孟琼君需要将其和巫女及姜炎一并护送回东泠。

“其它都好说,可你年逾古稀,单单是从东泠赶到西凌,这一路上你都未必能受得了,万一你在半路发生什么意外,东泠岂非有了对我国宣战的理由?”孟琼君还是有些不满,并非他故意挑刺,而是事关重大,他不得不小心再小心。

“你怎如此霸道?丞相已经委曲求全,你竟还不肯相让半分!”原来尧沐君早已在他的短刀之下读完了协约,心中不满不比他少。

姜炎却字字珠玑:“我虽然年迈,却是陛下最忠心的臣子,亦是陛下最倚重者,若要论当人质,我乃是最合适的人选。若我当真半路离世,只要将我之尸体送回东泠,验尸官一验便知,作假不得!”

孟琼君不由得暗暗赞叹,心中羡慕东泠竟有如此忠肝义胆的老臣,嘴上却冷然道:“你可敢发毒誓?”

“好,那你且听好了!若我今日所言有半句虚假,或存欺瞒之心,姜氏一族无有善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