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取经门
字体: 16 + -

第15章 蟠桃大会,梅开二度 (1)

五百年前,孙悟空因为“蟠桃大会”而大闹天宫,并因此而被压五行山。然而,这场人人熟知的因为孙悟空的搅闹而失败的“蟠桃大会”并不是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单纯。它失败的真正原因绝不是什么孙悟空的搅闹。孙悟空的搅闹只是表面的原因,严格来说只能是假象,是烟幕。孙悟空在“蟠桃大会”这件案子里成了一颗被人利用的棋子,非但不是本案的罪魁祸首,而且还是本案的最大的苦主,是天庭有史以来的头号冤大头。围绕“蟠桃大会”的种种说法,使得这个大会疑云重重。

首先,我们要强调一下蟠桃的作用。前面讲过,神仙就是占有编制的妖怪,妖怪就是没有编制的神仙。但是那还只是从体制上来理解神仙,不是从政治上来理解神仙的内涵和本质。从政治上讲,神仙就是享受国民待遇的妖怪,妖怪就是没有国民待遇的神仙。有了仙籍(绿卡),就可以做神仙,就可以享受长生不老的待遇。这个待遇靠什么来实现呢?靠蟠桃。蟠桃的作用就是益寿延年。只有不断地补充蟠桃,神仙的寿命才会节节攀高。玉帝在向观音菩萨解释悟空大闹天宫的缘由时,曾有这样的原话:前面讲过,天庭内部是没有市场经济的,也没有货币。同时一切生活资料均来自凡间供奉,天庭的分配标准都是超需求分配。因此,这里玉帝所提到的禄不应当是指俸银,而应当指能够延年益寿的蟠桃、仙丹、仙酒及佳肴等。这里面最主要的是指蟠桃。因此,诸仙给玉帝卖命,玉帝再用蟠桃给诸仙买命。天庭就是在这样一个政治契约下形成的。

其次,我们还得明确,“蟠桃大会”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庸俗一点讲,“蟠桃大会”就是发薪大会;专业一点讲,因为“蟠桃大会”涉及所有神仙个体的寿命问题,而且还有阶级契约的大背景,这就具备了政治性因素。可以这么认为,“蟠桃大会”是一种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换句话说就是政体,相当于我们熟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顺便说一下,他的国体是长生不老,相当于我们熟知的“人民当家做主”。既然如此,“蟠桃大会”就应该是朝廷定制。它的召开时间、议程内容、参会人员等都应是有严格规定的,随意不得。可是,问题来了。

既然“蟠桃大会”是天朝政体,朝廷定制,那么其涉及范围就应该涵盖所有占有天庭正式编制的仙民。然而,在天庭二次围剿花果山的时候,观音菩萨见盛会荒凉,顽猴难收,当即举荐显圣真君二郎神前来助剿。于是,二郎神奉诏讨逆。换句话说,“蟠桃大会”正在热火朝天的举办过程中,显圣真君二郎神却没有应时出现。这是为什么呢?二郎神,乃玉帝亲外甥,虽然因与玉帝不和而出走天庭,见居灌江口,但是仍然占有仙家编制,而且还地位超然。一句足见其派头十足。但是,为什么“蟠桃大会”上却难觅其踪呢?难道是因为二郎神不在“蟠桃大会”参会人员之列?绝不可能。

对于二郎神的缺席,我们推测有如下两种可能。

1.“蟠桃大会”上二郎神未能应时出现只因为时候未到。“蟠桃大会”的日程原著中没有明确说明,但是从大会的级别和规模来看,此会至少需要一天。因此,我们假定“蟠桃大会”,的会期就是一天,也就是说是人间一年。所以在这一年的时间内,人间的神仙只要应时参会即可,完全没有必要全部挤在大会初期露面。根据二郎神和天庭的关系以及二郎神的性格来看,二郎神极有可能在大会临近尾声的时候才上天庭点个卯。所以,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神的时候,二郎神还没有动身上天庭参加“蟠桃大会”呢。

2.并非所有的神仙都有资格亲临“蟠桃大会”领俸的。只有到了一定级别的神仙才可以出席盛会,参加发薪大典亲自领俸,级别不够的仙民只能在家安心等待着朝廷集中的薪俸派发。那么,此说原著中有没有地方加以印证呢?过黑水河的时候,黑水河神府的河神曾说过西海龙王不准他告小鼍龙的状子。河神想要面启玉帝,奈何自己神微职卑,不能得见玉帝。而玉帝是“蟠桃大会”的东道主,如果河神能够参加“蟠桃大会”他就不会说自己因为职级问题而不能面圣了。可见,黑水河河神是没有资格亲自参加“蟠桃大会”的。而二郎神的级别不算低,在仙界他身份特殊,地位不凡,可以说是有头有脸。因此,二郎神是有资格参加“蟠桃大会”的,但是他因为和玉帝的关系不睦,所以不愿上天庭参加盛会。他的薪俸是和其他不能上天庭亲自领俸的神仙(包括没有资格参会领俸的神仙和有资格参会却因意外原因不能到会亲自领俸的神仙)的薪俸一道由朝廷集中派发的。

从现实状况来看,第二种推测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如果所有岗位的神仙都要亲自参加“蟠桃大会”,似乎动静太大,朝廷压力也大,而且也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地大费周章。神仙们都去开会了,岗位谁来坚守?如果是通过换班值班的方法来统筹的,那么居间调度的压力也不小。

再次,需要弄清的是举办这届“蟠桃大会”的大致时间。想要弄清楚这一点,还有一定的难度。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开篇描述了三藏初遇悟空时的情形。太保刘伯钦回忆道:如果刘伯钦所言不虚,那么可以借此推断出这五行山的形成时间,并可以进一步推算出大闹天宫及“蟠桃大会”的时间。王莽篡汉是在公元8年左右,贞观十三年是公元631年,其间相隔六百多年。就算取整数也应该是六百年,而不是五百年。

可是,纵观全书,为什么偏偏所有的人都众口一词,执著于五百年这么个没有来由的数字呢?特别是孙悟空自己,经常拿出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英勇事迹来恐吓对手。是悟空把时间弄错了吗?有这个可能。悟空压在五行山下那么多年,还年年画杠子计数吗?不太可能。还是刘伯钦在说谎?刘伯钦是一个山野猎户,不会无缘无故地对唐僧撒谎。因此,也有可能是刘伯钦记错了。因为刘伯钦的数据来源是代代口述相传,传差了也不足为怪。但是,仔细分析也不像是刘伯钦记错了。因为,他并非是数据记忆,而是将两件同时发生的事情(天降五行山和王莽篡汉)关联在一起的记忆。这种关联事件若不是历史上真正发生过,是不会空穴来风留下历史记忆的。而且,一旦留下这种历史记忆,出错的可能性极小。

矛盾还不止这一个。还是在第十四回,龙王在向悟空解释“圯桥三进履”的时候说道:根据这句话的意思推断,这里的,应是指大圣被压五行山在先,否则说不通。“圯桥三进履”是发生在公元前208年的秦汉之交。算起来,到贞观十三年应该是八百多年。那么,时间差得就更远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事迹又提前到了八百年前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到目前为止,关于“五百年前大闹天宫”这件事,我们一直执著于“五百年前”这一数据的分析。现在,让我们来换个角度,从“大闹天宫”这件事开始分析。

谁大闹天宫了?孙悟空。不错,但不全面。五百年前,另有人大闹天宫了。而且,还是个远比悟空厉害的狠角色。第七十四回《长庚传报魔头狠行者施为变化能》中,小钻风对前来打探的悟空对于这番话,悟空并没有怀疑,我们也相信确有其事。但是,这么一场惊动天地的大战就发生在“蟠桃大会”前后,为什么之前闻所未闻呢?

另外再结合八戒和沙僧的下凡经历,可以推测五百年前的确是成功举办过一次“蟠桃大会”的。否则,卷帘大将怎么可能有机会打破玻璃盏,猪八戒怎么可能有机会醉酒戏嫦娥?而悟空在天庭的时候,那届“蟠桃大会”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举办成功。种种迹象表明,这几百年间实际上举办过两次“蟠桃大会”,前一次失败了,后一次成功了。但是,前文说过“蟠桃大会”实际上是朝廷定制,不会是年年举办的。最小的蟠桃也需三千年才成熟一次,不具备年年举办的条件。但是,为什么在这几百年间举办了两次“蟠桃大会”呢?想要解开这个谜团,必须要弄清楚那一次“蟠桃大会”失败的真正原因。不过这问题暂时放一放,我们先解开这五百年、六百年和八百年的时间矛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