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谈国学
字体: 16 + -

第一篇 概览篇_蔡尚思:国学二字之解释

蔡尚思:国学二字之解释

蔡尚思(1905—2008),号中睿,福建泉州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历任上海大夏大学讲师,复旦大学、沪江大学、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和武昌华中大学、无锡国专教授,沪江大学副校长、代校长,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著有《中国思想研究法》、《中国历史新研究法》、《中国文化史要论》、《孔子思想体系》、《王船山思想体系》等。主要著作收入《蔡尚思 全集》。

国是一国,学是学术,国学便是一国的学术。其在中国,就叫做中国的学术。既然叫做中国的学术,那就无所不包了,既然无所不包,也就无所偏畸了。

国是一国,学是学术,国学便是一国的学术。其在中国,就叫做中国的学术。既然叫做中国的学术,那就无所不包了,既然无所不包,也就无所偏畸了。乃今之学者,或以国学为单指中华民族之结晶思想(曹聚仁),或以国学为中国语言文字学(吴文祺),还有以史学眼光去观察一切的(如章学诚、章太炎等),以及误认国学为单指国文(其人甚多,不易枚举)与中国文学的(海上一般大学多以中国文学系为国学系)。……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此皆仅得其一体,而尚未得其大全。

在吾却终始以为:凡中国的固有文化,都不能出此国学二字之范围外。乃见曹聚仁君所作《春雷初动中之国故学》一文里说:“今名之曰国学——即中国学术之简称,将与日本学术、英国学术、法国学术同为类名,吾不知其所以表独立不相混之点何在?既无以表独立不相混之性,则国学一名即难成立。”吾实在不懂得曹君说什么话!比方在一家中既是同姓,就只叫名而不必加上一个某姓;在一乡中既是同乡,就不必加上一个某乡;在一国中既是同国,就不必加上一个某国。惟有到别家去才要说出某姓,到别乡去才要说出某乡,到别国去才要说出某国。如国民政府,或革命军的在本国里,也没有加上“中华民国”四个字,虽然没有加上“中华民国”四个字,但凡中国人个个都知道他是中国的国民政府或革命军,一定不会认他为日本、英、法的国民政府或革命军,惟于国际才用得着“中华民国”的名词。而今“国学”—个名称,也是如此。在本国就简称为“国学”,到别国去才详说“中国学术”。此外我还有莫明曹君乱分的地方,就是他以“国故学”一名为对,而以“国学”一名为不对。按国故一名系出自章太炎,胡适之以为很好,而陈莲庵却说:“其实余以为国故一名,实欠精当。国而曰故,必其国已成僵石,国之文化而曰故,亦必其文化亦全不留于今日。此二者皆非我曾有之事实。”《东方文化与吾人之大任》一文据此,是名为国故反不如叫做“国学”来得光明正大。

退一步言之,曹君如必以“国学”一名为不对,则如“国故学”一名也不能独对!我现在可仿他刚才所骂“国学”一名的失处的话而对他说:“今名之曰国故学,将与日本的国故学,英国的国故学,法国的国故学,同为类名,吾不知其所以表独立不相混之点何在?既无以表独立不相混之性,则国故学一名即难成立。”曹君未免太有见于他人所用的“国学”,而独无见于自己所用的“国故学”吧!于此已经可以看出曹说的完全不能成立了。

(蔡尚思著《中国学术大纲》,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