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制度文明:从主体性到公共性
字体: 16 + -

第三编 创新与发展_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标

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标

周笑冰

公众的环境意识如今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今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的环境教育在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环境教育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并正发挥着积极作用。

人们对环境教育问题的关注始于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首先提出了发展环境教育的一些基本构想。1972年召开的首届“人类环境会议”上,正式将“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eation,简称ee)的名称确定下来,并明确了环境教育的性质、对象和意义,它指出:“环境教育是一门跨学科课程,涉及校内外各级教育,对象为全体大众,尤其是普通市民……以便使人们能根据所受的教育,采取简单的步骤来管理和控制自己的环境。”从此,环境教育便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地发展起来。

中国首次提出环境教育设想是在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上,这是我国环境教育的开端。1992年,全国首届环境教育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1998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教育部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我国首次范围最广、样本量最大的全国规模公众环境意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环保知识水平普遍很低。年龄增长与环保知识总体成反比,青少年的环保知识水平高于中年人,中年人高于老年人。在这次调查中有一个令人鼓舞的特点,即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自然观、环保行为等各个方面均明显高于成人。在“对世界面临问题的重要程度”、“我国面临问题的重要程度”排序中,青少年均把“环境保护”排在第一位,而成人对“环境保护”的排序则居第四、第五位。70.3%的青少年环保知识来自于学校课堂,学校课堂的教育成为他们第一位的来源途径 。这有力地说明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对提高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充分利用。

近年来,政府通过学校及媒体等途径对公众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人们的环境意识有了明显提高。2001年6月,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协办,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设计完成的“联合利华杯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被调查者有很高的环境意识, 人们对于直接影响他们生活的环境污染最为关注,中国人对于当地政府加强环境保护所采取的措施持积极的态度,人们非常支持提高中国环境意识的工作。41%的人认为公众缺乏环境意识是造成中国环境恶劣最重要的原因。62%的人认为加强环境教育是解决中国环境问题最重要的方式,有48%的人认为每个公民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是最大的,其次是政府(33%)、企业(5%)和非政府机构(2%)。调查结果是令人振奋的,但也不能盲目乐观,毕竟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环境意识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而他们的环境意识直接关系到中国环境问题的解决与否,所以环境教育在广度及深度上还远远不够。

笔者认为,现阶段在青少年中进行广泛深入的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而有效的,从1998年、2001年两次大规模较为客观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中,可以看到我国环境教育已初见成效。公众环境意识有了显著增强,尤其是青少年环境意识明显高于成年人,充分说明环境教育在提高公众素质方面功不可没。当然,环境教育的对象并非只涉及青少年,而是一个涉及全体大众的全民教育,社会应通过各种媒介对大众进行环境教育,其中对处于学习阶段的青少年进行教育应当构成环境教育的主流。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提高后,再通过他们对家长以及社会大众进行环境教育的“反哺”,也未尝不是一条可行之路。

环境教育涉及的学科众多,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应当明确一个指导思想,那就是环境教育在提供必要的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同时,还应当“鼓励形成构成自我约束基础并与保护和改善环境相协调的那些道德的、经济的和美学的价值观念”。换言之,环境教育必须有其核心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受教育者,使其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形成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生态道德规范,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审美的人。

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审美,三者相辅相成。生态意识指导人们形成对自然及其规律的认识(“真”),是其他两个理念的前提。生态道德培养人们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下对自然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善”),而生态审美则是在真和善统一的基础之上感悟“天地之大美”,从而激发人们积极主动地保护地球——这颗人类赖以生存的蔚蓝色星球。

(一)生态意识

环境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介认识自然及其规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帮助人们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系统,人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分子,应当与自然和睦相处,最终使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生态意识观。

生态意识是一种现代文明意识,它的产生建立在人类实践活动真理性追求的基础之上,是指“人与自然正确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感情、意志、知觉等的总和”。它是反映自然价值与文化价值结合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生态意识来源于对以往人类活动中违反生态规律带来严重不良后果的反省。从20世纪70年代米都斯《增长的极限》到90年代世界各国纷纷作出决策来实施可持续发展,反映了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行动。人们终于认识到,主要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严重的不和谐,全球性环境才出现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变化,为了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做出抉择,选择一种可持续的生态意识观。

生态意识来源于人对现实生态危机的觉醒。环境问题对人以及地球生态系统的危害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人类生存依赖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依赖于维护生物圈的基本生态过程。因而人类活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将人的活动自觉地控制在生态许可的限度内,以不致造成生态破坏,维护大自然平衡,保护生命支持系统。这一切对人类有着至关重要的利益。猛醒之后,人类只会变得更加聪明,更加

谨慎,更加机智,这会增强人们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的能力。

生态意识来源于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再认识。人们开始把世界看作是“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在这里各种生态因素——无机的、有机的和文化的——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构成有机统一整体。人类终于明白了,我们不能不顾自然界的状况而统治自然,人在追求自己的文化价值的同时,必须保护自然价值,也就是说,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要兼顾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存利益,人和其他生命共享地球生态资源,和谐发展、共同进化。从这个意义上讲,非常有必要回过头去吸取古人的智慧,崇尚“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

生态意识来源于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关注以及对后代的责任感。这就是摒弃只顾眼前利益的观点,从长远着眼,意识到我们对后代的责任,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道德

环境教育应当培养受教育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从价值观上予以引导,使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思想。生态道德是一切环境素质的第一素质。

生态道德的建立是人类伦理学史上的一场革命,它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与传统伦理学有着根本的区别。这次革命,提出了人对生命和自然界的善,形成了有关道德的新的社会意识形成;制定出有关人类行为的生态道德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成为指导人类生活的新模式。

1982年10月2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自然宪章》,这是一个权威性文件。它宣告:“生命的每种形式都是独特的,不管它对人类的价值如何,都应当受到尊重;为使其他动物得到这种尊重,人类的行为必须受到道德准则的支配。”这个道德准则是建立在一种新的可持续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尊重各种生命形式的权利,也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生态道德倡导,(1)每一个人都是人类大家庭的一员,包括现在和未来的世代,具有同样基本和平等的权利。每一个人的权利都要受到尊重。(2)其他所有生命形式是人类的伙伴和朋友,依它的价值具有同样平等的权利。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存要受到尊重。(3)人和其他生命形式构成全部活着的世界,包括文化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人类发展要保护这种多样性,特别是不应该威胁自然的整体性和多样性。(4)保护人类权利以及其他生命形式和自然界的权利,这是世界范围的责任。每个人应该对他对自然的行为产生的影响负责。应该保护生态过程和自然界的多样性,节俭和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禁止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5)不同社会和利益集团之间、现代和将来世代之间、人类和其他生命形式之间,应公平分享地球生态资源,以保护丰富多彩和富有生命的世界 。

生态道德原则的确立,是人类道德进步的表现;生态道德规范的实施,是指导人类行为的新模式。每个国家国情不同,具体的生态道德原则和规范也会有所不同。但只要人类能自觉遵守生态道德原则,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社会就不会离我们太远。

(三)生态审美

环境教育还应当培养人们的生态审美能力。庄子说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的美需要人类去感悟,而这种感悟又来自于人们对自然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热爱。

生态学被称为关于地球之美的科学。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遵循大自然系统自身的规律,善待自然、善待人类自身,才能还人类一个优美的、可持续的生态环境来维持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生态审美是建立在“真”(客观规律)与“善”(符合生态道德)的基础之上,对生态美的一种价值认识,它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真是美的基础,善是美的灵魂,如果把这种符合客观规律的真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善,通过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表现出来,那就是符合了“美的规律”。人类只有真正掌握了“美的规律”,才能在更高的境界进行生态审美。

生态美包括两个领域,一是自然生态美,二是人工自然美。自然生态美即自然美是“由众多的生命与其生存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同关系与和谐形式”,它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一种原初的美和直接性的美,是野性的美和天真无邪的美”。自然美并非人类活动的产物,也并非只为人而美,自然美中包含着自身的价值。汉斯·萨克塞指出:“物体的美是其自身价值的一个标志,当然这是我们的判断给予它的。但是,美不仅仅是主观的事物。美比人的存在更早。蝴蝶和鲜花以及蜜蜂之间的配合都使我们注意到美的特征,但这些特征不是我们造出来的,不管我们看见还是没看到都是美的。”自然界所具有的美学价值,是自然界的价值在观念形态上表现的人的审美价值。它满足人对美的追求。自然界是人们体验美的主要对象。这时自然界作为舒适性资源,为人提供舒适性服务,实现主体的欣赏价值、娱乐价值等心理享受,或实现它的艺术价值。除自然生态美之外,人工自然美也是生态美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内,人类完全能够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创造法则的前提下,借助于高超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手段,加工和改造自然,从而进一步提高原生自然的生态美。例如,人们能借助于生物技术繁殖与全球各地理区域的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物物种,挽救濒危物种,修筑万里长城、苏州园林、埃及金字塔;修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城,在全球范围内合理规划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自然美在人的创造活动参与下更加完善和繁荣。

自然是美的,但这种美需要人的心灵去发现、欣赏、体验、沟通和呵护,使她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些伟大的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深深发现了自然之美,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这样写道,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还有一位美国物理学家在回顾现代物理学的历程时指出,对自然的考察越深入,她就越显得美,这一深刻的事实深深震撼了自爱因斯坦以来的物理学家。他还认为,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照美来设计的。当代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彭加莱甚至这样说,科学家不是因为有用才研究自然的,他研究自然是因为

他从中得到快乐;他从中得到快乐是因为它美。若是自然不美,知识就不值得去追求,生活也就不值得去过了。

生态美是充盈的生命力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所展现出的美。生态审美正是对自我生命和和谐状态以及与普遍的生命关联和交融的感悟和体认。生态审是美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的了解,以及自身审美修养提高的基础上对生态美的感受。这种感受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有着不可缺少的意义。

环境教育除了使人们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在以上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树立人们对待环境的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使他们充分认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价值,从而积极地、主动地、明智地关注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环境教育应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一)求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要使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真正和谐的关系,就必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积极主动地揭示自然界的规律。这就要求青少年必须学科学、爱科学,尤其是要学好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等一系列与环境保护紧密相关的科学。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有可能正确地利用规律,为满足人类自身需求、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目前为止,对青少年的环境教育问题离现实要求还远远不够,我们还没有真正处理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我们知道,由于环境包括社会、物质和生物三个方面,因此其内容必然涉及各个领域:社会环境涉及建筑学、计划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还应当包括哲学、伦理学;物质环境涉及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生物环境涉及生物学、生态学等领域。因此,仅仅通过生物学、地理学等某一门或几门学科来进行环境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环境教育的预期目的的。应该倡导全体教师都应给环境教育以应有的重视,从自己的学科着手、从自己做起,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帮助他们从各门学科来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当然,仅仅了解自然的本性和规律不够,还应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历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从“和谐”走向如今的不和谐,人类又应当如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再从今天的不和谐走向明天更高层次上的和谐。

(二)扬善: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环境教育中的“善”的培养,主要指:第一,尊重自然规律。对青少年进行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教育,将利益平等原则从人和社会扩大到所有生命和自然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树立起高尚的生态道德情操,以追求人类美好状态,为道德准则,实现人的精神境界在本质上的升华。使青少年明确这样一种思想,善待自然,善待其他生命形式,就是善待人类自身。第二,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虽然有矛盾,但这矛盾应该是非对抗性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所以只要人类摒弃过去那种“反自然”的生存方式,就可以做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既建设繁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又建设良好的生态,兼顾人类生存和自然界生存的利益,实现二者的统一。第三,为代内、代际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人类有关行为既要为他人承担责任,也要对后代承担责任,还要对其他生命形式乃至整个自然界承担责任。

应当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到大自然中亲眼看看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长江遭受的破坏,亲眼看看周围的沙漠化怎样一步步向我们逼近,亲眼看看过去草木茂盛、繁衍生息的居延海而今却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使他们对环境恶化有一个感性认识,从而唤醒青少年的生态意识,使他们真正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思想。使他们认识到不仅我们这一代要得到发展,还要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美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要使人类得到发展,还应使所有生命形式都能在大自然中繁衍生息,与人类和睦相处。

(三)致美:开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野

环境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在真与善的基础上,培养出“审美的人”,使青少年认识到生态美是天地之大美,自然之大美,也是人与生态环境和睦相处之大美,并在此基础上达到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高度统一。

在对青少年审美能力的培养上,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是非常值得我们今人借鉴的,他们对自然总是抱着一种崇敬或欣赏甚至万物平等之情。庄子说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中国古代美学家和艺术家将大自然不仅仅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来看待,甚至将这种对大自然的崇敬与欣赏之情当作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宁可食无肉,也不可居无竹。他们“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欺乃声,方不虚此生耳”。清初史震林则认为:“春不艺兰,夏不赏荷,秋不采菊,冬不寻梅”乃一年中可惜之事。孔子在《论语》中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后人更进而将自然万物看作是人类的朋友:“与梅同瘦,与竹同清,与桃李同笑,居然花里神仙。与莺同声,与燕同语,与鹤同吹,与鹦鹉同言,如此话中知己。”古代许多美学家、艺术家都不约而同地有一个共识:“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

这些宝贵的生态智慧在今天仍有其重要价值,古人对大自然的亲近,对大自然的感悟,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大自然的欣赏……都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但却是解决人类困境的应具备的情感。因此,培养青少年运用“美的规律”去感受美、鉴赏美,更应懂得人类只有按照生态规律和美的创造法则,深切领悟“天人合一”之道,发挥人的积极作用,克服人和自然的对立、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分裂,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创造一个生命与存在环境相融洽,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到处枝繁叶茂、鸟语花香的美好环境,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原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作者系郭湛教授2000级博士,深圳市委党校教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