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程序与规范
字体: 16 + -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地方委员会工作的内在要求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地方委员会工作的内在要求

党的地方委员会是本地方工作的领导核心,对内肩负着全面从严治党的职责,对外担负着在本地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领导本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领导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的地方委员会按照中央的安排部署,担当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求,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查摆“四风”、不严不实等问题,进行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改进作风;坚持严字当头、严字打底,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老虎”“苍蝇”一起打,严惩腐败;开展学习培训,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加强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守纪律讲规矩意识,拧紧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培植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坚定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转变了党风政风,改变着社会风气,增强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密切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增强了党的群众基础,提高了地方党委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推动了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5年全年国内生

产总值(gdp)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5万吨,比上年增加1440.8万吨,增长2.4%。工业升级态势明显,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这些都体现着地方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六大纪律

2015年10月,中央颁布实施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党的纪律分为六大纪律:

政治纪律 组织纪律 廉洁纪律

群众纪律 工作纪律 生活纪律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地方党委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地方党委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管党治党不严,党内生活缺乏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有的地方党委,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有的地方党委和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有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地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有限;有的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素质不高,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把握不准、不及时,对实际情况调查研究不够、不深,缺乏现代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缺乏科学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还不善于运用智库和专家资源,科学决策水平不高;有的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意识不强,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左摇右摆,态度暧昧、不敢亮剑,甚至口无遮拦、毫无顾忌;有的党员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拉关系、找门路,拉帮结派,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

伙;有的党员干部把分管工作当成自己的禁脔,该请示的不请示,该报告的不报告,互不买账,互不服气,内耗严重;有的党员干部个人主义思想严重,老子天下第一,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主;有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不信马列信鬼神,热衷于算命看相、“问计于神”;有的地方“四风问题”树倒根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改头换面,花样翻新,以一种形式主义反对另一种形式主义的问题还不少见;有的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对群众的疾苦关心不够;有的地方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顶风作案的现象时有发生;等等。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地方党委担负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加强和改进自身工作。

作为本地的领导核心,党的地方委员会要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和国际经贸格局变化、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以及国内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改革为动力、法治为保障,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适应、把握、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紧扣调结构、转方式,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不断增加收入基础上调整收入分配机制,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社会公平,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按照《条例》的要求,加强和改进自身的工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