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研究
字体: 16 + -

第二节 长春工业大学党建工作典型经验

第二节 长春工业大学党建工作典型经验

第十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典型经验材料:

依靠党建优势,夯实党建基础,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长春工业大学党委一直注重“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氛围,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一、注重先导性,把提升思想认识作为党支部建设的基本前提

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学校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党支部工作,把它作为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和“基础工程”。

(一)统一认识,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党委从提高和统一思想认识入手,能够从政治的、战略的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二是工作摆法到位。党委把党支部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学期专门例会研究一次党支部建设,每年进行一次党支部状况的全面检查,每年召开一次党支部建设经验交流会;三是领导投入到位。党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党委书记亲自抓,党委领导都有各自的联系点,保证了对党支部工作的强有力领导。

(二)转变观念,树立“三种理念”

一是树立党支部工作是生产力的理念。党委把党支部建设落实到科教兴国战略上,支持党员进入学校发展第一线和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使党支部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30%;二是树立党支部工作品牌的理念。党委注重党支部工作品牌的树立,设立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创建标准化党支部,使党支部工作不断出经验、出亮点,推动了党支部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三是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党委牢固树立党支部工作服从服务于学校发展建设的硬道理,用事业发展与否来检验党支部的工作成效。

(三)积极引导,建立“三项机制”

一是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党委建立健全了《基层党组织工作细则》《“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规章制度,使党支部建设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党委率先在吉林省内高校推行党支部目标管理,实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制度,把“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三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党委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和监督,党内重要事情都要通过全体党员的充分酝酿、讨论而做出决策,扩大党员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建议权,激发党员参与党支部建设的政治热情,使党支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突出关键性,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党支部建设的坚实基础

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工作的活力和生命力。学校党委注重加强党支部的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党支部工作的覆盖面,努力提高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坚持标准,选准配强党支部书记

党委在选任党支部书记时,不搞“矬子里拔大个”,不搞“顺水推舟”,不搞“轮流坐庄”,而把党性强、政治业务素质好、工作负责、联系群众、具有奉献精神的党员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实行了从青年骨干教师中选拔任用党支部书记的“双肩挑”制度,克服了党的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全校多数党支部书记积极工作,受到党员的好评。

(二)与时俱进,科学合理设置党支部

党委坚持有利于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的设置和适时调整党支部建制,把党支部建立在相对独立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工作实体上,教师党支部坚持建在教研室、学科和专业上,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做到哪里有党员,党支部就建到哪里,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三)务求实效,创建标准化党支部

党委全力推进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把开展教书育人活动作为创建活动的主线。在教师党员中开展“树师表形象”、在干部党员中开展“树公仆形象”、在工人党员中进行“为人民服务”教育,形成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良好局面。通过标准化党支部创建活动,使党支部做到了班子健全,制度落实,教育经常,管理严格,监督有效,作用明显。

三、永葆先进性,把提高党员素质作为党支部建设的有力保证

提高党员素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现实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可靠保障,事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水平。学校党委把提高党员素质作为党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一)做到“四重”,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

党委把学习理论作为提高党员素质的首要任务,一贯做到“四重”:一重安排。党委每学期都对党员的理论学习进行整体规划和部署,形成专题化、研讨化的特色;二重制度。党员的理论学习坚持不搞“一阵风”做到常抓不懈、不搞“一锅煮”做到各有侧重、不搞“花架子”做到真抓实学、不搞“两层皮”做到联系实际的学习制度,党员述职先“述学”、评议先“评学”、考核先“考学”;三重示范。党委要求党支部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带头发言、带头撰写学习体会和论文;四重实效。党委强调党员理论学习要有实在的内容、实用的形式和实际的效果,使党员联系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机制等问题进行学习,做到学而思、思而信、信而行。

(二)注重“四抓”,积极慎重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党委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环节,严把党员发展的“入口关”,注重“四抓”:一是抓源头。每年新生入学,党委都抽调专人对新生开展“知党、爱党、跟党走”的启蒙教育,激发学生的入党热情。对教师积极分子,党支部坚持定期谈话和思想汇报制度;二是抓阵地。以党校和培训班为依托,对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三是抓网络。建立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教育管理网络,将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编入不同的党支部,有的放矢地对积极分子和党员进行培养教育;四是抓质量。党委严格组织发展程序,严把发展党员的信仰关、思想政治觉悟关、专业学习关和审批关,实行民主测评制度和“票决制”,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

(三)抓好“四坚持”,切实提高党员素质

党委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的活动载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党员进行教育,着重抓好“四坚持”:一是坚持系统教育。开展“三基”教育,特别是进行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全面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的教育活动;二是坚持传统教育。结合党的生日等重大节日,开展重温誓词、理论研讨、专题座谈、事迹报告、知识竞赛、参观学习等活动,增强党员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三是坚持专题教育。开展“党组织办实事、党员做好事”“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专题活动,对党员进行党的宗旨、理想信念教育;四是坚持主题教育。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党员争先进,学校创一流”“学理论、促信念、求发展”“服务基层解难题”“帮贫扶困”“‘一帮一、手拉手’支教助学”“真诚爱心万里行”和“红色之旅”等主题活动,丰富了党内生活,赋予了党支部建设新的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党员的素质。

几年来,学校党委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广大党员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力争上游的精神,形成了奋发向上的合力,使学校得到了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2010年12月17日)

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典型材料:

贯彻落实《条例》,夯实党建基础,切实提高基层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在党建工作方面具有优良传统和自身特色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党委秉承“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精神,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形成了党建工作长盛不衰、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学校曾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党委连续多年被省市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

一、以《条例》为准则,打牢基础,发挥导向力,把基层组织建设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学校发展优势

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是学校党委的一贯指导方针,用长春工大人的话讲,就是“抓得好,基层组织也是生产力”。

(一)坚持理论武装,着眼思想建设

学校党委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坚持理论学习常态化。一是创新学习理念,推动“日常安排”向“长效规范”转变。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坚持每两周一次雷打不动,推行“日学一小时,月读一本书,一季一交流,半年一通报,每年一考核”的学习模式;二是拓宽学习载体,推动“传统方式”向“统筹多样”转变。党员的理论学习坚持做到分层分类全员学、横向联合团队学、上下联动结对学、宣传造势推动学;三是注重学习成效,推动“理论学习”向“实践成果”转变。党员近两年共承担国家、省市和学校党建研究课题212项,发表党建研究方面论文101篇,公开出版了3部理论研究著作。2011年在吉林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长春工业大学作为高校唯一代表作典型发言。

(二)实现全面覆盖,着眼组织建设

学校党委积极探索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构建严密有效的组织网络。一是针对学校实际,坚持党组织与行政单位同步、对应设置,保证每一个机构、单位都有对应的党组织;二是针对教师实际,按项目组、创新团队、科研平台等新兴学术组织设置党支部,使党支部工作与最活跃、最具有创新能力的组织单元有机结合;三是针对研究生学习实际,在班级、课题组、实验室设置党支部,使党的工作直接覆盖到研究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细胞单位;四是针对本科学生成长实际,低年级按年级设置党支部、高年级将党支部建在班(或专业)上,在学生园区、社团、社会实践团队中设立临时党支部。

(三)探索有效途径,着眼队伍建设

学校党委精心选好、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一是积极探索院级党组织工作体制,实行院级党委书记兼任常务副院长,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坚持党支部书记兼任行政职务,推行从青年教师中选拔任用党支部书记制度,做到“一岗双责”;三是把党支部书记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重要途径,选任37名优秀辅导员担任专职学生党支部书记,纳入科级干部管理序列;四是把学生党支部书记作为“党的接班人”高度来培养,对30名学生党支部书记敢于放手让他们挑担子,使他们成为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以《条例》为遵循,丰富内涵,强化凝聚力,把基层组织建设的活动资源转化为学校发展资源

学校党委不断创新党组织活动的方式方法,全力打造“三个载体”,努力实现基层组织活动资源的最大化。

(一)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实现基层组织活动鲜明化

学校党委把经常性、规范化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作为“主题党日活动”的主要依托,以浓郁的“党味”丰富基层组织活动资源。每年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基层组织开展活动,活动以基层组织为单位,有的跨部门、跨学院联合,有的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共创,有的与机关、企业、社区共建,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报告讲座、座谈交流、参观走访、调查研究、咨询宣讲、公益奉献、文艺汇演等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活动形式。

(二)以“特色活动立项”为载体,实现基层组织活动项目化

学校党委借鉴科研项目立项办法,对基层组织活动进行项目化管理。通过项目申报的方式,根据立项选题,基层组织在形式选择、人员调配、措施运用、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统筹,使工作任务工程化、工程项目化、项目品牌化。一些特色活动,如已经形成长效机制的“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党员示范岗”“真诚爱心万里行”等实践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党组织,还被纳入全校教育的总体规划,学校还坚持投入资金组织“双十佳”大学生党员开展“红色之旅”。这些特色活动项目呈现出工作覆盖面广、党员参与度高、实际效果好的格局。

(三)以“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为载体,实现基层组织活动科学化

学校党委把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作为一项动态持续的长期工作,构建了“工作规程统一到位、工作流程完善到位、考核指标量化到位、资料管理规范到位”的“四位一体”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思路。标准化党支部创建活动的考评细化为支部班子、党员队伍、活动开展、工作业绩和工作制度等5个方面、14个考评要点。通过创建标准化党支部活动,党支部达到了设置合理、制度健全、生活规范、载体鲜明、资料完备,规范化建设不断提档升级,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全校183个党支部全部达到标准化党支部的要求。

三、以《条例》为助推,注重实效,增强影响力,把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果转化为学校发展成果

学校党委坚持把党组织和党员的力量凝聚到事业发展建设上来,真正把学校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事业发展成果。

(一)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学校党委加大在中青年优秀教师,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力度,变“坐等上门”为“亲密接触”,力求把党员教师培养成学术带头人,把学术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发展学生党员做到摸底动员早、制订计划早、播种选苗早、系统教育早、培养考察早,实施全程公开、全程记实、全程审核、全程问责制度,保证了发展党员质量。广大党员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教师党员占教师总数的60%,承担了75%的教学工作量、85%的科研工作量和95%的管理工作量,党员教师已经成为高层次人才和关键岗位的主体,学生党员占学生总数的13%,考取研究生和受到校级以上表彰的70%以上是党员。在2010年抗旱抗震救灾活动中,全校党员为灾区捐款近43万元,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二)丰富完善党员服务体系,使学校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师生

学校党委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了“四大工程”:一是“惠民工程”,建造了13万平方米的住宅,全面改善了教职工的住房条件;二是“温暖工程”,每个党支部长期与一名贫困学生结对子,对263名困难党员进行了帮扶,为10983名学生发放勤工俭学补助113万元,提供勤工助学岗位1175个;三是“阳光工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健全大学生心理咨询网络,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受到了国家表彰奖励;四是“助推工程”,坚持以学生为本,全员、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3%,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成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

(三)强化智力和科技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学校党委把党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作为重要指标,把面向社会多出成果、多出生产力作为基层组织工作的落脚点,牢固树立“科技服务第一”“企业发展需要第一”和“产业发展需求第一”的工作理念,党员常年在企业蹲点,保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链、资金链、服务链“环环相扣”,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经济果实。校级“优秀共产党员”敖玉辉研发的“民用碳纤维”年产5000吨,省高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张明耀研发的“碳纤维”实现产业化并成功应用于航天领域,省级“优秀共产党员”张会轩研发的“高品质abs树脂”合成技术年产值32亿元,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自动化科研创新团队党支部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经费达到8033万元。

(2012年1月5日)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典型经验材料:

坚持在实践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吉林工学院是吉林省属重点大学。多年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科学务实的态度,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一整套成功经验,保证了学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了学校根本任务的完成,学校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学校先后荣获“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吉林省高校系统先进党委标兵”“吉林省精神文明示范校”等称号。继1993年后,1998年再次被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命名为“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

一、高校只有高举旗帜,自觉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加强理论武装,保持清醒的认识,不断解放思想,才能把握根本,加快学校改革和发展,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性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是学校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途径和首要任务。学校党委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学习制度,始终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教育广大干部师生。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学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困惑,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思潮,对改革开放日益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等问题,都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通过理论学习和深入研讨,得到正确认识、找到正确答案的,保持了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头脑清醒,坚持了正确的政治立场,保证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只有深入扎实、紧密联系实际的理论教育,才能使师生员工思想更加统一,才能增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的自觉性。学校党委把解放思想作为学习理论的重要任务,作为加快学校发展的前提条件,破除左顾右盼、安于现状的思维定式,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开阔办学思路和视野,树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发展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抓住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结构更加合理,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效益稳步提高。同1993年相比,在校学生规模从4450人增至7800人,其中研究生达到200人(不含夜大、函授生2800人);拥有2个分校区、8个分院、8个系部,教职工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达到332人,其中教授63人;师生比从1:10.8提高到1:15,硕士点从3个增加到11个,省级重点学科从零增加到5个,教师队伍中博士和在读博士生从2人增加到66人;基本建设投入超亿元,完成基建总面积114621平方米,教职工奖金从人均500元增加至1999年的2328元。学校事业超常规的快速发展,都渊源于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渊源于对邓小平理论认识的提高和深化,渊源于对邓小平理论的运用和实践。

二、高校只有研究社会转型时期利益结构调整中的教职工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勇于开拓创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

学校党委积极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运用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和精神去教育、说服、感化、激励广大教职工,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把是否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准则。

班子成员带头实践党的宗旨,把群众路线作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基础,在作重大决策时总是运用调查走访、召开座谈会和教代会等途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努力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学校积极为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教职工的心坎里,千方百计创造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坚持每年拨款45万元用于师资培训,并高度重视培养和吸收青年教师中的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建家属住宅,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青年教师张会轩在英国进修期间,学校领导对他的家庭生活非常关心,党委书记、院长杜立政同志多次到家探望,为他解除后顾之忧。张会轩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拒绝国内外的高薪聘请,回到了吉林工学院。学校中干群间的情感和真诚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上下形成了合力,促进了学校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局面的形成。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党委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制定并认真实施《吉林工学院“三育人”工作条例》,不断深化“三育人”活动,在教师中开展“树师表形象”,在干部中开展“树公仆形象”,在工人中开展“为人民服务”和“主人翁精神”教育,不断引导教职工在本职工作中积极融入思想教育内容,强化形象和责任意识,形成了爱岗敬业、尊师爱生、服务周到、忠于职守的良好风气。加强师德建设和全员育人体系的构建,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学校涌现出用科学的思想理论精心育人的全国优秀教师、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吉林省高校“三育人”标兵、先进个人等典型,培养出了以全国十佳大学生孙立刚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

学校十分注重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国情、省情、社情教育,强化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广大师生员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破除了经济建设“局外人”的思想,由只注重教学向教学、科研并重转变,把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多出人才、出成果、出生产力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杜立政同志连续几年带领科研人员,主动走出校门,深入吉林省30多个县市同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了长期科技协作关系,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5%,与长春一汽集团、吉化公司、长春君子兰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合作研究开发的多个项目,创造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学校先后被吉林省及长春市政府授予“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获得了“科技进步杯”“技术市场金桥奖”等。3年来,教职工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扶贫点捐赠11.8万元,开办了黄牛和黑木耳养殖基地,使人均收入由420元增加到1400元,实现了全面脱贫。在1998年抗洪赈灾活动中,教职工向灾区共捐现金34.5万元,学校140名家庭受灾的学生无一人因生活困难而辍学。

学校常年坚持开展军民共建和科技拥军活动,向部队赠送微机30多台、图书上万册,先后投入42万元帮助部队搞科技攻关,被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被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拥军优属先进单位”等称号。

三、高校只有及时调整和改革传统的培养教育模式,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战略,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学校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建立了完整的高质量、高品位、高格调、全方位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体系,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优势,注重对学生进行精神世界的开发、引导和教化,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开设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音乐鉴赏、文学评论、历史哲学、公关文秘、艺术造型、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设计、健康教育等供全校学生选修的课程,从起步时有选择的“人文讲座”逐步深入到各个学科领域,促进了既具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精神人才的培养,顺应了当代教育的潮流,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育人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学校在1999年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团体总分全国排名第15。在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获国际比赛二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1项。学校共为吉林省输送了3万多名毕业生,成为吉林省工业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

学校始终把养成教育作为学生由知识型向素质型转化和升华的手段,注重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思想教育功能,强化管理系统的民主性、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做到属于学生认识不清的问题,不说成是品德问题;属于方法问题,不说成是思想问题;属于突发事件,不视为一贯行为,通过情感引发、情感体验、情感深化,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使学生管理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的实际,达到入情、入理,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潜力,增强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规范的主动性。学校还进一步完善学生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及减免学杂费等“五位一体联动助学”的激励保障机制,学生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没有一个学生因生活困难而辍学。

学校注重发挥“两课”的育人主渠道作用,自80年代中期开始便探索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在现代科学知识、科学理论和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增加理论的含量,增强理论教育的亲和力和穿透力。学校对学生重点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突出以“爱国敬业、求实创新”的校训为底蕴的工学院精神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主旋律,强调爱国行为和爱国实践的统一,建设好第一课堂,引导好第二课堂,组织好第三课堂,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学生认识、情感上的积累和意志上的锤炼,内化为稳定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并外化为政治、道德的自觉行为,增强了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影响的能力。学校涌现出了选送到公安战线工作仅18天,不怕牺牲、勇斗歹徒,荣立公安部一等功的优秀毕业生;毕业参军不到一个月就荣立三等功的抗洪英雄;全国十佳大学生;全国百优大学生;全国十佳班集体标兵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2000年7月)

吉林省“抓党建,促振兴”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发挥党建工作优势,培养社会适用人才

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长期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始终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切实发挥党组织优势,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使学校成为吉林省高层次应用开发型社会适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形成了党建工作长盛不衰、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学校党委连续多年被省、市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学校连续两次荣获“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称号;2009年1月,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一、发挥党建工作优势,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学校党委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加强各级党的组织与和谐校园建设,将其作为保证和促进学校科学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

不断统一认识,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学校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广大师生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质量强校、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上来。认准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过渡的发展方向,把建设国内一流的地方工业大学作为办学目标,大力加强教学和科研工作,进一步明确学校在实现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技术创新过程中负有的特殊使命和责任。始终坚持为我省工业建设服务的传统和特色,坚定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坚持面向工程、服务产业和为企业技术创新作贡献的科研方向。强化有为才有位的理念,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在发展中正确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的关系、规模和结构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和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广大教职员工在科学发展上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转变了观念,破除了左顾右盼、安于现状的思维定式,开阔了办学思路和视野,树立了正确的高等教育发展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筑牢了人才培养的思想基础。

强化各级党组织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组织保证。学校党委把各级党组织建设与更好地培养优秀人才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围绕办学宗旨抓好各级党组织建设。将推进科学发展、培养社会适用人才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工作,并以此统一思想,着力强化治校办学能力,在推进人才培养上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院级党委及党总支建设,做好领导班子的配备工作,院级党委书记兼任常务副院长,直接参与行政管理工作。在院级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在支部设置上,校党委本着有利于教学和有利于培养优秀人才的方针,提出按照“教师支部建在教研室上”“学生支部建在班级上”的原则,设置基层党支部,努力实现“支部跟着教学工作设和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支部”的工作格局。目前,学校在79个教研室和21个实验室设立了党支部,还设立了49个学生党支部。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环境。学校党委在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

,把是否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准则,从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实事,让学校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教职员工。在作重大决策时总是通过调查走访、召开座谈会等途径,广泛听取师生员工意见,努力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自筹资金提高了校内岗位津贴,全额发放了地方政府的各项补贴和绩效工资,提高了工资待遇。学校党委把改善职工住房条件作为重要任务,经多方筹措运作,教职员工的住房条件全面得到改善。通过这些人性化的关怀服务和扎实有效的工作,广大教职员工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爱护,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中,形成了齐心协力培养人才、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巨大合力。

二、发挥党建工作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党委秉承“质量强校”理念,重视学生思想教育,紧密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吉林发展的实际,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德育模式,提高科学理论水平。学校党委结合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子。他们采取“三个三进”的措施,构建宽领域、全覆盖的大学生德育工作网络。在第一课堂实施“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努力夯实学生思想理论基础。在第二课堂实施“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不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在第三课堂实施“进社区、进企业、进村屯”,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中接受教育,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升素质。组织成立“长春工业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从全校选拔200余名学员,以两年为一期,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实行定期考核、定期结业、定期总结表彰的制度。利用社区援助、暑期社会实践、军民共建等机会组织理论骨干开展理论宣讲、学习交流等活动,以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自身感受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在培养班的带动下,形成了以其为“核心层”、外加“骨干层”“全员层”三个层次的大学生理论教育培训体系。全校有近90%的学生投入到这个活动中来,对学习科学理论产生了浓厚兴趣,热情高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校先后涌现出了全国十佳大学生、全国百优大学生、全国十佳班集体标兵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成为“长春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基地”。学校党委将这些事迹汇编成《足迹》一书,还参加了全国的理论和经验宣讲。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对高校党委如何引导大学生自觉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学习活动高度重视,批示中直媒体对吉林省的典型经验进行宣传。长春工业大学成为被报道的重点高校之一。

拓宽育人渠道,面向实际培养人才。作为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党委始终把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宗旨。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人才培养面向实际,推进学校从符合全省经济社会和重点产业的发展需求出发,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急需人才。学校设置了汽车、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光电信息产业、医药产业、生物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等学科和专业,在省内各大企业和各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技研发与服务基地。长年组织师生深入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直接针对企业技术难题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和课题研究,构建起学校与企业、师生与生产现场“零距离”对接的科研模式。实施开放式办学,探索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方式与途径。通过国家公派、校际交流、导师互聘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开辟与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合作渠道,搭建互惠互利、资源共享、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平台,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紧密联系实际,不断拓宽育人渠道,建校五十多年来,长春工业大学共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10万余名合格人才,是吉林省属高校中培养工科人才最多的学校之一。毕业生大部分工作在吉林省经济建设第一线,仅工作在一汽集团的就有4000多人,工作在吉化公司的有3000余人,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各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省市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关键岗位上从事领导工作。

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应对经济形势变化,学校党委重视加强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着力点。把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养成教育搬进课堂,列入教学计划。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建模”和“创业设计”等竞赛,每年都能获得多个奖项。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实践训练方式多种多样,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创业实践情景模拟等。还通过强化教师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使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增强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导师制”+“创新小组”的本科生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建立一个师生密切联系的机制,保障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尤其注重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肯定,被普遍评价为“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好、安心基层、踏实肯干,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就业率每年均超过90%,在同等院校中名列前茅。

三、发挥党建工作优势,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学校党委注重发挥功能优势和辐射作用,坚持“服务社会、注重实效”的人才培养和办学特色,着力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落到实处,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省委书记王珉同志曾对此作出高度评价:“长春工业大学多年来一直是省属重点大学,为我省的工业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我省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和振兴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提高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学校党委破除经济建设“局外人”的思想,把面向社会发展多出成果作为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将党员从事科技工作情况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作为“创先争优”“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条件,调动了广大党员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积极性,切实增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近年来,学校共承担科研课题500余项,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大批国家级项目。加强校地、校企合作,继续巩固并扩大与吉林省8个市(州)建立的科研联合基地,建设依托中国一汽集团、吉化公司、长春轨道客车厂、吉林铁合金、吉林化纤、吉林油田等大型企业的合作研究机构。凭借这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学校的科研成果得以应用于企业,转化成生产力。近5年来,工大研究的科研成果为吉林省带来的经济效益高达16亿元,遍布全省各地区和化工、汽车等重点支柱产业。“高品质abs树脂合成新工艺”成功应用于吉化公司年产10万吨abs树脂装置的扩建改造,增加年产值12亿元;“碳纤维”项目的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神七”火箭的壳体;研发设计制造出国产第一条“帘式气囊装配线”,成本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现已为奔驰、宝马、长城汽车生产线配套;解决了长客集团客车底盘侧梁冲压开裂、废品率高的疑难问题,使其废品率由原来的30%下降至零。学校被吉林省评为“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先进单位”,在省委、省政府表彰的20个“产学研合作”项目中,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名列省属高校第一名。

提高为企业技术进步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多年来,学校党委坚持把省市重点企业作为科技服务的基本对象,组织校内科技力量,围绕地方企业的技术与管理难题,开展科技与生产经营管理咨询与服务,增强为企业技术进步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对这些企业实行“优先、优选、优惠”的政策,并派出具有较高水平的技术与管理人员直接到企业帮助设计、安装、调试设备,培训技术和管理人员,直接参与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学校同长春化工三厂签订了长期科技合作协议,派出专家和骨干教师60多人次,帮助企业技术改造,使其一举成为国内电玉粉生产的骨干企业。在扶贫工作中,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科技扶贫为重点,精心组织科技对接,对贫困地区的经济振兴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先后承担的双辽、梨树、和龙、龙井等地的乡镇、村的扶贫点已全面实现脱贫。学校先后被省、市命名为“扶持乡镇企业先进单位”和“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提高传播先进科技与思想文化的能力。学校党委先后开展了以“改革与奋斗”“家乡与市场”“托起家乡的希望”“播文明之火 创文明乡村”等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着力增强学生向社会传播先进科技与思想文化的能力。每年组织100余支服务小分队,分赴省内农村、企业开展新政策宣讲、科技支农、科技联企、文艺演出、法律援助等活动,在农村和企业建立了百余个稳定的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基地。通过这些主题活动,为省内30多个市、县的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0余项。同时,学校党委以“服务社会 塑造自我”为宗旨,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援助活动,先后在近百个居民委实施了“委主任助理工程”和“支部书记助理工程”,覆盖3万户家庭、10万居民。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7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的表彰。学校党委为驻长春部队培养人才,免费接收营职军官和“武状元”入校学习,帮助部队解决训练和技术难题,促进了部队现代化建设。学校成为“长春市科技拥军人才培训基地”,多次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爱国拥军模范单位”“拥军拥属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9年7月11日)

吉林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典型经验材料:

强化理论武装,建立有效机制,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具有优良传统和自身特色的省属重点大学。多年来,历届党委班子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切实加强中心组和教职工的学习,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有力地保证和推动了学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学校党委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学习内容和保障措施,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建学习型党组织、做学习型党员”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高度重视,始终把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点

(一)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学校党委充分认识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措施,是在以往政治理论学习基础上的自我革命和转型;高校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同时,高校又是以学习和研究为主要任务和显著特征的教育教学阵地,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人才和引领社会发展的重任,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高校党组织承担着特殊使命。因此,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主动性、自觉性,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新成果、新经验。学校党委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建设上,以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带动全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在理论学习的组织领导方面,做到了四个到位:

1.安排部署到位。每年年初,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根据上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研究提出全年理论学习的思路和总体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安排十个专题和十次中心发言或报告,称之为“双十工程”。每学期制定一份详细的《中心组学习计划》(二级理论中心组参照执行)、《教职工理论学习计划》,除了提出统一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学习专题、资料文献、自学要求之外,突出特点是将学习的具体时间、地点、内容、形式、讨论题、发言人或考察地点、报告专家等等都确定下来,无极特殊情况不准调串,从而避免了随机性和随意性。

2.制度落实到位。多年来,校院两级中心组坚持每两周一次集中学习雷打不动,并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学习制度,包括自学制度、学习笔记制度、集中学习考核制度、签到请假制度、补课制度等。同时,对校领导轮流作中心发言和辅导报告、处级干部轮流作讨论发言、领导干部讲党课、外请领导专家作辅导报告、开展理论研究和发表理论文章、提交学习体会、领导干部述职述学等等,提出明确要求。经过多年实践,学校形成了“一不十有”的学习制度,“一不”即固定的学习时间不挪用,一旦因特殊情况占用了要补上;“十有”就是有学习计划、有学习记录、有心得笔记、有交流研讨、有中心发言、有集中辅导、有理论文章、有考核、有总结、有学习档案。

3.领导投入到位。党委中心组成员包括全体党委常委和校级领导干部(含调研员)、校长助理、校党委委员、党群各部门负责人、各基层党委(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共53人。中心组成员在学习日不能安排上课、外出及其他会议、活动,极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校级领导必须向党委书记请假,处级干部必须向主管副书记请假。每次学习均进行签到考勤,并定期通报出席情况。多年来,学校党委领导始终坚持带头学习,发挥表率作用。

4.保障措施到位。学校党委在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方面舍得投入,每年用于购买学习材料的经费达8万余元(不包括订阅报刊),用于专家专题报告的经费3万余元,组织外出考察、进修经费约10万元(不含出国考察)。

二、狠抓落实,始终把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一)突出学习重点,不断丰富学习内容

1.坚持不懈地深化创新理论与大政方针的学习。把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作为学习的首要任务;把学习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党风党纪和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精神作为学习的经常性任务。

2.联系实际开展经典文献的学习。围绕理论热点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通过精心研读原文原著,并辅之以对党的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深入了解这些理论和实际问题产生的渊源和演进的路径,深刻把握经典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追根溯源,去伪存真,从而避免人云亦云和似是而非。

3.不断拓展对前沿文化知识的学习。把学习党的理论同学习经济、政治、科技、法律、文化、军事、社会管理等方面新知识结合起来,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运用多方面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重教育科技和学校自身发展实际问题的学习。通过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技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学习,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科技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走向,综合研判学校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环境,科学制定学校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合理解决学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领导学校发展的能力。

(二)抓好五个环节,不断活化学习形式

1.抓好自学环节。通过制订学习计划、规定自学内容、提供自学材料、确定思考讨论题目、定期检查自学笔记等方式,保证自学环节落到实处。

2.抓好集中学习环节。校院两级中心组集中学习的基本程式是:在自学的基础上,每个专题原则上组织四次集中学习:第一次精读原文原著并结合实际提炼出深入思考和研讨的题目;第二次指定几位中心组成员进行有准备的交流发言,其他成员随机讨论;第三次由一名校领导作中心发言;第四次是校院两级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邀请上级领导或校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报告。

3.抓好辅导环节。每年通过中心组学习、工大讲堂等组织二十余场专题辅导报告,除两级中心组成员外,同时吸收全校处级干部、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政工干部、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关工委负责人以及学生理论骨干参加。同时,学校要求每位校级领导每年至少作一次专题辅导报告,并承担至少一个专题的党校教学任务或本科生形势政策课教学任务。这样极大地调动了中心组成员的学习自觉性,增强了二级中心组和教职工的学习效果。

4.抓好调查研究环节。每半年组织中心组成员就当前经济社会、科教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一次集中考察活动。两年来,先后针对企业科技创新、高校内部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专题,组织全体中心组成员赴吉化集团、哈尔滨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吉林电力集团以及学校在白山市的新农村建设帮扶村镇进行了四次集中考察。今年1月15日,学校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赴通化开展了为期三天的“重走抗联路”党性教育活动。各基层党组织结合教学实践、科技服务、扶贫帮困等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民情社情。另外,中心组成员积极承担各级理论研究课题,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其中,大学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相关研究成果收录《大学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5.抓好培训环节。充分发挥学校党校的阵地熔炉作用,加大培训力度。学校党校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多年来,学校充分运用党校举办各种类型的党员干部培训班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学员12000余人次,对提高党员干部和优秀青年学生的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学校党委还注重扶持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活动,把大学生自学组织的学习与党校的入党培训结合起来,做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目前,全校有以学生党员为主体的理论社团20多个,学生党员很好地发挥了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带动作用,成为在省内高校有较大影响的社团。学校大学生自学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做法及经验得到了李长春等国家领导人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并给予推广。

(三)明确分工,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学校党委成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由宣传部牵头,负责统筹、指导、协调,形成了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基层组织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自上而下,层层组织推进。各基层党组织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党员干部的特点,把学习的普遍性要求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分别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具体安排。各项学习活动紧密结合本单位、本部门、本岗位工作实际,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务求实效,始终把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落脚点

(一)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1.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班子成员比较系统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体系,能够自觉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形势、分析问题、指导工作。

2.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班子成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增强,做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

3.提高了领导学校发展的能力。领导班子自觉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办学,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形成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顾大局、重团结、促和谐,主动谋事、踏实干事、善于成事的良好风气,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充分信任和拥护。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试点)活动中,群众对校级班子和中层班子的满意度测评均达到100%。

(二)优化了学习和工作环境,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学校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了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并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内创先争优、学校“申博”、文化年建设、全国文明单位创建等活动,大力宣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逐步实现“五个具有”,即:具有先进的学习理念,牢固确立党组织全员学习、党员终身学习、学习为本、学用结合的理念;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浓厚氛围;具有良好的学习风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通过学习解决工作和思想上的实际问题;具有完善的学习制度,保证学习的科学化、规范化、经常化;具有显著的学习成效,使党员的学习力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和知识素质不断提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三)推动了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

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干部师生刻苦学习、锐意创新,使学校多年来的工作实现了从“量”的积蓄到“质”的飞跃。办学实力不断增强。近几年,学校顺利通过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标志着学校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也成为在新的平台上谋划和推进学校未来发展腾飞的两个有力支点和强劲引擎。同时,“质量工程”全面实施,育人水平稳步提升;科研实力大幅增强,科技贡献迅速扩大;基本建设加快推进,办学条件显著改善。2009年,学校党委审时度势,在全校开展了“文化年”活动,启动了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工程,展开了继学科建设、基本建设之后的新一轮深层次大学基础性建设,为学校永续发展注入更加深厚的人文底蕴。

办学成果更加显著。“三实三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更加突出(人才培养面向实际、科研工作讲求实用、社会服务注重实效),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大幅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良好势头。科学研究规模和经费数量翻番增长,项目层次和成果质量大幅提升,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与我省支柱产业联系更加密切,在地方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和谐校园建设快速推进。学校领导班子千方百计为师生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通过全面加强制度建设、畅通民主管理渠道,营造了更加团结和谐、风清气正的办学氛围;建设了“工大家园”12万平方米住宅小区,一次性解决了上千户教职工的住房问题;全额兑现教职员工绩效工资和各项补贴,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

学校的社会声誉迅速提升。近三年来,学校党委先后被评为全省勤廉典型,并获得了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长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长春市干部理论学习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学校各项工作获得国家、省、市级表彰300余项,全校师生员工个人获得市级以上各类表彰奖励达500余人;全校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市级各类竞赛、评比活动,获得奖励420余项,获奖和受表彰人数达2500余人次(不含大型集体项目)。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吉林日报、吉林电视台在内的中直省直媒体每年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报道过百次,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学校党委抓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有利契机,通过集中深入的学习和调研活动,进一步找准了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明确了目标任务,理清了发展思路。年前,学校刚刚召开了党代会和教代会,制定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党委正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推进各项建设,实现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过度,为建设国内一流地方工业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2011年3月31日)

吉林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七一”座谈会典型经验材料:

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现有教职员工1802人,在校全日制学生1.8万人。学校党委下设25个基层党委,有党员2400多人。活动开展以来,学校着眼推动教学科研上水平、服务社会作贡献,实现高教事业科学发展的目标,在增强组织活力、发挥党员作用、深化争创效果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

一、坚持融入中心,以创先争优为动力推进学校事业全面发展

学校党委突出“科学发展、质量强校、服务社会”主题,坚持教学以“质量工程”为抓手,科研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学生以“素质教育”为根本,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完成教学科研各项任务、破解学校发展难题上创先争优的热情和干劲。

(一)着眼提高办学水平创先争优

按照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过渡的发展目标,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教书育人评比、名师遴选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创先争优氛围,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目前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拥有35个硕士点、9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研究机构。

(二)着眼强化基层组织创先争优

坚持教师党支部建在教研室上,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建立从青年教师中选拔任用教研室党支部书记、设立专职学生党支部书记等制度,选准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广泛开展标准化党支部创建活动。

(三)着眼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创先争优

学校党委注重发扬民主,在重大决策前广泛倾听师生员工意见,自筹资金提高校内岗位津贴,全额发放地方政府的各项补贴和绩效工资,多方筹措资金全面改善教职员工的住房条件,着力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坚持突出特色,以创先争优为导向打造高素质人才群体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中心任务。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党委注重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为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提供有效服务和保证。

(一)着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成立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采取在第一课堂实施“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第二课堂实施“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在第三课堂实施“进社区、进企业、进村屯”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三进”教育模式,构建宽领域、全覆盖的大学生德育工作网络,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这一做法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的充分肯定。

(二)着力培养社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

科学设置了汽车、农产品加工、光电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学科和专业,构建学校与企业、师生与生产现场“零距离”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开放式办学,采取国家公派、校际交流、导师互聘等措施,探索适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式与途径,为我省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工科人才。

(三)着力培养富有时代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把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搬进课堂,列入教学计划;建立“导师制”+“创新小组”教育管理模式,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保障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建模”和“创业设计”等竞赛,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三、坚持服务社会,以创先争优为平台激励党员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学校党委把面向社会发展多出成果、党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目标,引导师生党员破除经济建设“局外人”的思想,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一)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学校党委紧紧依托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学校在吉林省首批“双十”工程中,获得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重大攻关项目各1项,在全省7个市(州)建立了科研基地,与中国一汽集团、吉化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9个大中型企业进行了深入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0%。

(二)充分发挥科技的服务作用

学校党委坚持把省市重点企业作为科技服务的基本对象,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科技与生产经营管理咨询与服务,增强为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在扶贫工作中,学校党委精心组织科技对接,对贫困地区的经济振兴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学校先后被省、市命名为“扶持乡镇企业先进单位”和“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三)积极推动先进科技和思想文化的传播

学校党委先后开展了以“改革与奋斗”“家乡与市场”“播文明之火 创文明乡村”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组织由党员为主体的100余支服务小分队,分赴军队、农村、企业开展科技援军、科技支农、科技联企等活动,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向社会传播先进科技与思想文化的能力。

(2010年6月28日)

吉林省人才工作会议典型经验材料:

打造校企合作平台,助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长春工业大学是吉林省属重点大学。多年来,学校始终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秉承坚持为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

宗旨,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强化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面向企业、服务地方、把科研成果落到吉林的大地上”的特色,推动了学校事业科学发展,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以校企合作为动力,构建服务桥梁,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性运行平台

学校积极主动面向企业输出成果和寻找研发课题,做到多措并举,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良性运行机制。

(一)筑巢引凤,寻求校企合作最佳点

学校始终一以贯之地突出为企业服务原则,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模式和保障机制,主动接拢企业,制定对企业优先、优惠政策,找准选好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学校与吉林省7个地区建立了8大研发基地,组建合成树脂与特种纤维技术、工业节能共性技术、中小企业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等研发平台,围绕吉林省发展汽车、石油等支柱产业大做文章,使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链、资金链、服务链“环环相扣”。

(二)主动上门,提升校企合作深度

学校把面向企业多出成果、多出生产力作为人才工作的落脚点,破除了经济建设“局外人”的思想,党政领导亲自带领科研人员走出校门,深入全省各地和数十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技术协作关系,形成了规模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学校工业节能项目落户吉林铁合金公司,成立联合体,共同制定合作规划,校企合作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专项经费和企业配套经费总计8033万元。

(三)共结连理,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内涵,坚持“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产教一体”模式,把学校研究基地搬进公司生产第一线,把公司实验室搬到学校,架构起学校与企业、师生与生产现场全方位、全过程、“零距离”的对接,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学校与吉化公司联姻多年,利用公司现有条件的深加工开展技术研发,开发的“高品质abs树脂”“汽车仪表板表皮专用abs树脂”等合成技术在公司实现了产业化,abs树脂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年产值32亿元。

二、以校企合作为阵地,开展科技研发,激励各类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学校紧密结合吉林省的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针对企业实际,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树立“科技服务第一”的理念,无偿帮助中小企业发展

学校把吉林省中小企业作为科技服务的基本对象,组织校内科研力量围绕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难题开展生产经营咨询,为长春市112家“小型巨人计划”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达到135项,建立了“长春市下岗职工培训基地”,对困难企业职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二)树立“企业发展需要第一”的理念,积极转化科研成果

学校立足企业发展实际,注重把高新技术成果“带土移植”,应用于企业生产实践,科研人员常年在企业蹲点,开展科技研究与合作,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经济果实。学校与吉化公司合作研发的“碳纤维”技术已实现产业化,产品成功应用于航天领域;与吉林化纤集团合作研发出了“民用碳纤维”原丝聚合生产技术,年产5000吨的生产装置正在建设中。

(三)树立“产业发展需求第一”的理念,不遗余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

学校根据吉林省“汽车—石化产业战略联盟”的总体规划,注重发挥机械、化工等学科的优势,针对企业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攻关。学校设计制造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气囊装配线”,成本仅为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解决了长客股份公司客车底盘侧梁冲压开裂、废品率高等技术难题,在吉化公司、吉林油田等多家高耗能企业,完成了14项节能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以校企合作为引擎,发挥功能优势,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学校注重发挥校企合作的功能优势,在为科技成果转化做出实实在在贡献的同时,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互利双赢。

(一)实现了科技经济一体化

根据吉林省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需求,学校建立了22个校级研究所、5个跨学科的研究中心,组建了10个专业性院级研究所,依托这些研究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学校的科研成果得以应用于企业,提高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0%,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研发机制。

(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拓宽了学校人才培养途径,组建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科技创新团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科技文化成为校园文化新风尚,大学生在全国“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竞赛活动中连年获得大奖,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为企业培养了大批“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

(三)推动了科研工作跨越式大发展

近五年来,学校承担企业横向课题400余项,科研经费达1.5亿元,创造经济效益16亿元,被吉林省评为“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先进单位”,在省委、省政府表彰的20个“产学研合作”项目中,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名列省属高校第一名。2009年,学校有两个项目入选吉林省“双十”工程,成为我省唯一同时承担“双十”项目的单位。

(2010年9月9日)

吉林省高校组织员培训班典型经验材料:

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做好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长春工业大学下设27个党总支,党支部140个,现有党员2126人,其中学生党员373人,占学生总数的3.51%,共配备了专职组织员2名,兼职组织员13名。几年来,学校立足工作实际,对组织员队伍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提高了组织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坚持“三个强化”,切实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

几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为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组织员队伍,长期坚持“三个强化”。

(一)强化学习,培养坚定的政治信念

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要做好组织员工作,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过硬的业务能力。学校要求大家把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首要任务来抓。首先要坚持科学理论的学习。其次是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本领,做到业务精通,知全局,懂本行。在注重书本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向实践学、向他人学习,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使组织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强化创新,培养精湛的业务技能

新时期组织员工作将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完成好各项工作,必须要有超前意识,有新思路、新举措。学校通过组织组织员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研讨,引导他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思、行与知相结合,不断扩大知识领域,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更好地履行所承担的职责。学校要求组织员紧紧围绕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大局深入调研,通过调查研究,锻炼组织员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思维能力、洞察能力、创新能力,同时掌握新情况、新问题,找出新对策和新办法。学校要求组织员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了“组织工作无小事”观念,以“创一流工作业绩”为目标,精益求精,做到“零误差”。

(三)强化服务,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首先,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树立组工干部良好的形象。学校始终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工作的准则,把为师生员工服务作为工作的宗旨,按照“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的要求,树立“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办基层所需,解基层所忧”的思想,做到“比奉献不求回报,比责任不争权力,比实干不计名利”。其次,严明组织工作纪律。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做到严格按有关规定办,不擅作主张和随意表态,不弄虚作假,不隐瞒事实,以优良的品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组织员的道德规范严于律己。几年来,组织员队伍中没有一个人违背党纪、政纪,得到了师生员工的认可和信赖。第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提倡同志间理解、信任、支持、关心,大家都能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以对事业负责的精神,互相提醒,互相批评,在思想上互相尊重,在工作上互相支持,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发挥了整体功能,形成了一个团结、务实、想事、干事、成事的集体,营造了同心同德、励精图治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做到“三个坚持”教育,着力提高党员政治素质

要吸收政治上合格的学生入党,必须从基础抓起。几年来,学校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的活动载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党员进行教育,着重做到“三个坚持”:

(一)坚持系统教育

学校坚持开展“三基”教育,特别是进行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全面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的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党的基本知识竞赛”“党在我心中”征文、演讲比赛,邀请党务领导干部、老教授参加学生的支部生活等活动,激发学生党员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学校组织学生党员赴延安、西柏坡、浙江嘉兴、绍兴、上海、靖宇等地进行“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广大大学生志愿者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继承革命光荣传统,进一步丰富了党内生活,提高了党员的素质。

(二)坚持传统教育

学校结合党的生日等重大节日,开展重温誓词、理论研讨、专题座谈、事迹报告、知识竞赛、参观学习等活动,增强党员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使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实践中得以体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困学生、优秀共产党员王承滔同学,三年来从未向家里要过一分钱,靠自己做家教、为老师做助理维持学业,连续三年综合测评专业第一名,五学期获得一等奖学金,先后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两次荣获校“三好学生标兵”称号,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十佳自立自强大学生”、长春市“十佳大学生”、长春市“我身边的好市民”荣誉称号,获得“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九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二等奖。他累计把自己勤工俭学的钱捐给其他困难同学达到4000多元。2006年暑期他作为吉林省唯一的优秀大学生代表赴北京中央党校参加第二期全国优秀青年中共党史教育学习班。在全校掀起了“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用身边摸得着、看得见的先进典型对广大学生进行宗旨教育,激励学生争做王承滔式优秀大学生。

(三)坚持专题教育

学校坚持开展“党组织办实事、党员做好事”“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专题活动,对党员进行党的宗旨、理想信念教育。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党员的作风教育,以党风促进学风、校风建设,在此活动中,一些支部还与党员签订了“党员承诺书”,明确党员的义务和责任,要求党员在校风、学风建设中争当先锋。在创建文明寝室工作中,一些支部实行了“寝室实名制”,将寝室党员的个人情况张贴在寝室门口,既加强了群众监督的力度,又对学生党员进行了有力的促进。

学校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对20个单位进行了调研。从调研中可以看出,学校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好的,能够以较高的思想素质、优异的学习成绩、出色的社会活动能力,在同学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感召力,成为校风、学风建设的优秀代表。但也有个别学生党员加入党组织后,便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功成名就”感,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通过调研,了解到党员作用发挥好的约占85%,作用发挥一般的约占10%,作用发挥较差的约占5%。

三、严格把住“六关”,确保发展党员工作质量

保证质量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核心。在工作实践中,学校党委特别是广大组织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牢牢坚持党员标准,把保证质量放在第一位,严格做到了把住“六关”:

(一)把住信仰关

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必须信仰马克思主义,坚信共产主义,坚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于那些不相信共产主义的人决不把他吸收到党内来。有的学院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进行跟踪考察,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确保积极分子不掉队。

(二)把住政治觉悟关

要求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自觉地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一致。学校的组织员在同每一名发展对象谈话时,都突出强调这一点。学校充分利用各学院邓小平理论提高班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通过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集中大会发言、座谈讨论等形式,让更多的学生掌握党的基本知识,提高政治理论水平,确保了学生党员的政治觉悟。

(三)把住思想意识关

要求党员必须按照党员条件和八项义务要求,经得起公与私、荣与辱、得与失的考验,能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在每年义务献血活动中,党员都能踊跃报名,在献血队伍中,都是党员带头,积极分子紧跟。

(四)把住专业学习关

要求党员品学兼优,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工作中,学校始终把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业务能力作为重要的考察内容,注重考察他们的工作业绩、学习态度、勤奋程度、实际动手能力和学习成绩等情况。学校非常重视对新生同学的专业学习教育,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变,了解将要学习的专业,努力做到成人、成才、成功。

(五)把好谈话和审核关

在谈话时,组织员着重对发展对象进行理想、信念、宗旨、义务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真正起到表率作用。对下放审批权的党总支,学校不仅加强检查、指导,而且派专职组织员协助把关。不仅审核基层党总支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是否正确,而且也审核、查看年初计划、综合测评等情况。有的++学院除坚持正常的考核培养制度外,还采取交叉培养的方式,即在对预备党员采取定期谈话过程中,采取不同培养人交叉谈话方式,同时定期组织党支部间互检互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把住审批关

学校建立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层层负责的发展党员审批制度。对有争议的发展对象,党委书记亲自把关。同时,学校还坚持民主测评制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了解发展对象的群众基础,增加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

(2011年4月12日)

吉林省高校干部工作会议典型经验材料:

积极推进干部制度创新,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高校干部选任机制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并指出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这一深刻论述揭示了在改革实践中必须具备的制度条件。十六大报告还指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要贯穿其中。干部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新干部制度,为高校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是高校党的工作的一项重大的课题,也是推进高校民主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学校党委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探索高校干部制度改革的新路子,推出了五项大的改革措施,在实践基础上,出台了《长春工业大学处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培养、监督、考核的制度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干部队伍建设,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一、高校干部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一)高校干部制度创新决定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相当长时间里落后于社会的改革,被称为计划经济体制保留最长久的领域。但是,随着211工程的启动、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以及加入wto带来的高等教育竞争加剧,高校日益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进而形成了改革的内在动力。近几年来,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加快了速度,加大了力度,深化改革已经成为高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工的共识。但制约高校改革的关键在于干部制度的改革。如果干部制度没有进行整体的改革和创新,过不了多久,其他各项改革的成果最终要被干部制度改革的滞后和迟缓所蚕食,因而它决定着高校改革能否顺利进行。

(二)推进高校干部制度创新关系到人才队伍建设的成败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可靠保障,没有人才,就什么也谈不上。高校的人才队伍既包括以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同时,也包括以党政干部为主体的党政人才队伍。高校是一个学术性的社会组织,既需要高效的行政性管理,也需要科学规范的学术性管理。充分调动这两支人才队伍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积极性,使他们发挥应有的作用,是高校必须始终处理好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造就出一批高素质的既懂学术又会管理的人才队伍,以适应日益激烈的高校间的竞争?关键还是要有一套创新的干部制度做保障,因为制度建设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三)干部制度创新是高校干部工作的内在需要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是如此,一项工作也是如此。“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多年来,高校党组织认真贯彻党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按照干部“四化”方针,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从而保证了新时期高校事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校干部制度逐渐显现出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一面。在高校普遍存在的干部能上不能下的事实上的“终身制”,由少数人选人、从少数人中选人的过度集中而民主不够的僵硬体制,干部岗位之间的相对封闭状态,干部权力缺少监督和滥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官本位”意识等等,已日益成为制约高校干部队伍建设和事业发展的因素。因此,在高校新一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干部制度改革成为首要的课题。

在干部制度改革问题上,学校不仅存在着高校的共性问题,还存在着自身的特殊问题。在2000年省属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学校并入了一所成人高校和一所普通中专学校。两校的并入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资源,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能力。但同时,也加剧了原本就存在的一些矛盾,使领导干部人数过多,一些干部人浮于事的问题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党委经过认真调查研究,认为矛盾的加剧虽然是坏事,但同时也使得广大干部进一步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为干部制度改革创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从大的环境看,改革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切实可行。因此,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学校党委着手制定包括干部制度改革在内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2002年上半年,进行了第一次干部竞聘上岗。考虑到三个校区合并、人员较多而且相互缺乏了解等因素,党委决定首次聘任聘期为一年。2003年6月,学校又启动了第二次干部竞聘上岗工作。两次竞聘上岗的实践,学校党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实践基础上,制定了《长春工业大学处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办法》及相关文件,初步形成了新的干部制度。

二、学校干部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学校干部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改革方向,打破以往的单纯由党委决定的自上而下的干部任用旧体制,引入干部志愿申报岗位和级别、公开竞争的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新机制;打破少数人决定干部的过度集中和神秘化的工作模式,扩大干部任用问题上的民主;打破干部职务“终身制”,实行干部试用期制、任期制和淘汰制,最终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新的干部任用机制,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供制度和机制保证。

(一)实行干部公开竞争、民主测评与党委考察任命相结合的竞聘制

党委规定,今后处级、科级领导干部上岗,一般都要经过公开竞聘方式进行。由本人报名竞聘,经过民主测评合格后,列入党委考察对象,再经过党委考察合格后,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竞聘志愿确定岗位,公示通过后聘任上岗。学校党委在两轮的干部竞聘上岗工作中,先实行了直接岗位竞争聘任和先上干部级别平台,后定岗位的间接竞聘制。在2002年首轮改革中,学校实行的是直接岗位竞聘制,这种竞聘的优点便于组织进行鉴别比较,最终确定合适人选。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这种方式容易导致人与人的直接竞争,使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害怕引起人际关系矛盾而放弃竞聘;另一方面,由于报聘岗位人数的不同,这种方式也容易导致最终上岗的干部素质差异较大。尽管党委可以在岗位之间进行一定的调整,但是如果调整范围过大,就会影响到按岗竞聘的规则。所以,直接岗位竞聘的方式对竞聘的质量和目的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学校党委在总结第一轮竞聘的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在2003年第二轮竞聘中,实行了先上干部级别台阶、后定具体岗位的间接岗位竞聘制。即竞聘人不针对具体岗位做竞聘报告,主要谈报聘这一级别干部所具备的条件,测评委员会对其是否具备某一级别干部的基本素质进行测评,最后,党委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志愿及具体条件,在考核入围的人员中确定各个岗位人选。采取这一措施后,彻底打消了人们心中的顾虑,从而有力地调动了人们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在2003年学校第二轮干部竞聘工作中,公开正处级岗位62个,申报参加竞聘的人员77人,竞聘比率为116%;公开副处级岗位75个,参加竞聘的118人,竞聘比率为157%。由于有了比较充足的竞聘人员供组织考虑,使党委有了较充分的选择余地。事实证明,最终竞聘上岗的干部素质普遍较高,赢得了广大教职学工的普遍认可。

(二)实行正处级干部党委全委会票决制

根据中央和上级组织的有关精神,学校党委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打破党委常委会最后决定干部任免的惯例,实行各单位、各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常委会提名后的全委会票决制;常委会在考核合格的人员中,等额确定建议人选,提交党委全委会按照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从而既发挥了党委全委会在干部问题上的决策作用,扩大了党内民主,也防止了由少数人决定干部问题可能出现的偏差和问题。

(三)实行干部考核淘汰制和竞聘淘汰制,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惯例

在年度干部考核中,实行“末位+测评不达标”淘汰制。即如果一名干部在三年内的年度考核或竞聘上岗中,有两次民主测评都处于后5%,而且得票率不足70%或称职率不足40%,经组织考核不合格者,免去原有职务或高职低聘。在干部集中竞聘上岗时,得票率和称职率均达不到标准的,经组织考核不合格者,降职使用。在2003年第二次干部竞聘中,就有5位正副处级干部被高职低聘。这件事在干部中引起了震动,在全校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干部说,现在真正感到了压力,必须努力工作才能胜任职务。

(四)实行干部任期制和岗位交流与轮换制

学校党委根据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实行干部岗位任期制,每届任期为3年。每名干部在同一领导岗位上的任职年限一般不超过两届任期,特殊需要可以延至3届任期。还规定在同一单位、部门,在正、副职岗位上任职一般不超过9年,最多不超过12年。这些规定促进了干部在不同单位、不同岗位间的交流,打破干部岗位间的相对封闭状态,有利于干部的全面成长,有利于克服在一个岗位长期工作可能产生的惰性,也有利于对干部的监督和廉政建设。在去年和今年两次聘任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处级干部进行了轮岗和交流。

三、推行干部制度创新的几点体会

(一)干部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学校各项改革和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从学校的改革实践看,干部制度改革冲破了多年来的旧体制的束缚,为一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机会,学校在两次公开聘任上岗中,有20名年轻干部走上了处级领导岗位,占处级干部总数的16%,干部的年龄结构、学历职称结构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干部制度创新一方面推进了干部工作,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广大干部焕发出了极大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全校教职工的普遍拥护;另一方面,也保证和推动了学校其他改革的顺利进行,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学校实现了原属于三个不同学校的机构和人员的实质性融合,实行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学科建设、校园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学校事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如2002年,学校成功更改了校名,圆满完成五十年校庆,召开了开启新篇章的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目前,全校干部、职工积极性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上下一心,为实现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国内一流的多科性地方工业大学的目标而努力。

(二)干部制度改革要始终坚持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正确方向

在实践中,学校越来越体会到,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干部工作改革方向是一个统一...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