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刀尖上跳舞
字体: 16 + -

3.第四章(3)

    [第4章  第四章]

    第3节  第四章(3)

    第四章(3)

    那天韩冬的情绪低落,看上去像霜打的麻叶一样无精打采。几天来他如影随形跟着风流成性的“采花大盗”般的刘耀祖彻夜不归的行为大大地激怒了原本就对婚姻疑虑重重的顾美仙,顾美仙借口他逃避家务,对他的无所顾忌、缺乏家庭责任感毫不客气地大声斥骂起来,那情形就像不留情面地斥责一个不服管教的孩子。韩冬起初一言不发听凭她绵绵阴雨般接连不断的训斥,以免多嘴多舌的邻居做出居心不良的猜测。然而她像有意要把他的隐私向全世界公开宣告出去似的,完全不顾他的名声,对他没有起码的尊重,总是用一种烈火般的羞辱来煎熬他的灵魂。他禁不住勃然大怒,完全丧失理智似的,报之以最恶毒的语言的咒骂和无所顾忌的人身攻击。最后他突然毫无预兆地伸手在她脸上甩了一巴掌。这一巴掌立即引起了两个人你一拳我一掌仇人似的对打,直到他主动撤退离家出走才结束这场漫长的激烈战斗。他一出家门便用手机联系上了刘耀祖。为了帮助他摆脱那些夫妻关系上的灾难,刘耀祖这才生拉硬扯将他带到怡悦。

    “你没有喝过咖啡吧?我带你去喝。”刘耀祖说。

    他停好车,和韩冬一同去了咖啡厅。韩冬有生以来第一次进咖啡厅,他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他好奇地东张西望,独特的环形吧台、斑马线色块组合与块状玻璃贴墙、悬挂在墙壁上欧洲各个时代著名画家的油画作品无不令他感慨不已。他们选择一个临街的位置坐了下来。透过宽敞明亮的落地大玻璃窗,户外新时代广场的热闹和繁华尽收眼底。小房厅内古朴的木地板、枣红色落地垂幔、散发着清香的原木桌椅、舒适的大沙发,伴着若即若离的爵士乐,温馨浪漫,情调十足。这里没有喧嚣,只有悠闲和从容,闭上眼睛你就会享受到一种平静的心态、纯朴而怀旧的情愫,体会到时间像受到阻挡的流水一样缓慢流逝的那种惬意怡人的意境。

    刘耀祖正要问韩冬喝什么咖啡,咖啡店一名容貌秀丽的女侍微笑着走了过来:“请问,你们来点什么?”

    “碳烧咖啡,热的。”刘耀祖说。

    韩冬从未进过咖啡店,只好问:“有咖啡品名指南之类的资料吗?”还没等那个女侍回答,他发现桌上有一本褐色塑料封面的资料,打开一看,上面标明多款纯品咖啡、花式咖啡、果汁、威士忌、鸡尾酒、冰淇凌以及小吃、套餐的名称价格。纯品咖啡有上岛咖啡、蓝山咖啡、碳烧咖啡、巴西咖啡等;花式咖啡有卡布奇诺、美式摩卡咖啡等;精致咖啡则有柳青咖啡、欧雷咖啡、皇家咖啡等;果汁有柠檬汁、西瓜汁、圣女果、柳橙汁、木瓜鲜橙等;威士忌有芝华土等;鸡尾酒有马天尼、蓝色夏威夷、天使之吻、玛格丽特等;小吃有法兰西多士、酢炸洋葱圈、泡椒凤爪、开心果、长寿果、美国特级杏仁等,大多是些闻所未闻的名称,一时间他竟不知挑什么好。

    看到他举棋不定的模样,漂亮女侍建议说:“你是第一次喝咖啡吧?要不来杯中性点的?比如巴西咖啡,酸苦适中,香味柔和,一般人都能喝得惯的。”

    “那就来杯巴西咖啡吧。”韩冬说。

    “要热的还是冷的?”

    “热的吧。”

    “来点什么小吃?”

    “小吃就不要了。”韩冬不等刘耀祖说话,擅自作主说。

    一会儿女侍把两杯咖啡、两只装有砂糖和奶精的小陶罐端了上来。刘耀祖一口一口地喝着咖啡,突然问:“韩冬,你知道什么人去咖啡馆最多?”

    “有钱人吧?”韩冬嘬起嘴巴喝了一小口,咖啡苦得他直皱眉头,只好用小勺子一勺一勺往杯里加入奶精和砂糖。

    “不对。是你们这些作家、文人。在法国,咖啡馆不但是亲朋好友、同事同学聚会漫谈最重要社交场所,还是作家、画家、音乐家、演员的艺术俱乐部。据说,毕加索、斯泰因、海明威、马尔克斯、聂鲁达这些艺术家就曾经经常光顾巴黎的咖啡馆,他们一边品着咖啡,一边高谈阔论。”

    韩冬对咖啡文化一窍不通,但是巴黎作为世界各地的作家艺术家的梦幻之地,长期聚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艺术家,他们以咖啡馆为中心,雄论滔滔,燃烧艺术思想的烈焰,开创了欧美文学史上一个又一个新篇章,这一点他比谁都清楚。20世纪20年代,一批超现实主义作家甚至以他们聚会的德?马格咖啡馆的名字创设了“德?马格文学奖。”

    “是啊,坐在这里,我们可以一边品着咖啡,一边想象当年毕加索、海明威的生活呢。”韩冬说。

    “你现在还写小说吗?”刘耀祖不无轻慢地说:“现在看小说的人不多了。写小说不如去写剧本。最近很多人喜欢看韩剧,我老婆就特别喜欢看。像《蓝色生死恋》、《阁楼男女》、《大长今》、《黄手帕》、《加油,金顺》,她都看过。这些韩国电视剧故事平淡无奇,但细节真实可信。你写小说是不是可以借鉴这种写法?”

    “这可不行。小说和电视剧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门类。韩剧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娓娓道来、真实细腻的细节。我们现在看到的韩剧,节奏非常缓慢,外部矛盾冲突也不激烈,基本上通过伦理、情感、生活细节、性格矛盾来反映一些伦理道德的判断和好人受苦的故事。故事叙述自然,就像在诉说我们身边发生的事,让人忘掉时间、空间距离。”韩冬一旦谈到文学艺术就变得十分健谈,“其实,韩剧真正吸引我们的是他们在电视剧中着力宣扬的一种东方人的传统美德。满足观众久违的‘传统情结’成为韩剧征服东方观众最主要的元素。写小说则不能像韩剧那样细细道来,像过去传统小说那样简单摹拟生活、凡事都得交代来龙去脉的写法早过时了。现在的读者都缺乏耐性,他们可以花时间去看一部七、八十集的冗长的电视剧,却无法坚持读完一本三百页以上的长篇小说。写小说反而应该借鉴快节奏、略带夸张且有鲜明戏剧冲突的港台剧的叙述风格。”

    “你对韩剧还挺有研究呢。”刘耀祖对文学毫无兴趣,很快便把注意力转移到漂亮女人身上。他一边转动脖子四处觑探着漂亮女人的身影,一边用手机悄悄拨打着好些老相好的电话,询问她们的行踪。

    咖啡厅是聊天漫谈场所,然而他们却突然找不到共同的话题了。对于韩冬而言,他的天地就是单位和家,他的生活永远围绕着两点一线运行着。他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平静,他渴望精神上的滋养,却总是等待着别人靠近自己,他和很多朋友之间的友情就是在他的慢慢等待中消失了。就这样,他的生活里缺乏朋友、缺少交流、缺少活动、缺少快乐,过的是不折不扣的离群索居的“半隐式”生活。狭窄的交际面、长时间与外界的隔离使他变得木讷寡言,几乎丧失了过去那种与他人轻松自如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