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不止于王者
字体: 16 + -

第九章 青莲剑仙

    伴随着金色波纹逐渐散去,牢房中间出现了一个盘腿坐地,衣衫散乱的男子。因为男子是背对着牢门,所以李元芳只能辨认出他约莫中年,个子不算高,身材瘦弱单薄。长长的头发似乎长时间没有清洗过,蓬乱地缠在一起披在肩上。而身边全是东倒西歪的空酒坛,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酒味和汗水味混杂的刺鼻味道。



    似乎在半醉半醒之间的男子,一边摇晃着手中已经空空如也的酒坛,一边还在高声歌唱:



    “来来来!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哈哈哈!”



    “哈哈哈!欲上青天揽明月!揽明月!”



    “哪里来的妖魔鬼怪!看剑!哈哈哈!”



    “不用猜了,他是李白,曾经的青莲剑仙。”没等李元芳发问,站立一旁的狄仁杰便率先开口。



    李白!居然是李白!狄仁杰这句话对于李元芳来说不啻惊雷!



    李白!这是一个曾经在整个东土大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字!纵然那时年幼的李元芳还跟随着族人在野外漂泊,李白的传奇故事都能伴随着商客、旅人、戍卒的传颂而被他熟知:那时的李白是大唐当之无愧的第一高手,从未因外力被攻破的长安城,却三次被他一人一剑所撼动!他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多少人为了求得他的一句诗,争相去自取其辱地挑战——只因李白会给手下败将赠诗;他更是风度翩翩的白衣美男,每路过一州一府,无数怀春少女便会为之倾倒疯狂。



    是他,在众目睽睽之下,于长安南大门明德门上用剑刻下一段诗句,并高调署名,还在两万禁军的包围下,连衣袖都不曾破裂地飘然而去!



    是他,带着满腔义愤前来长安皇宫,为西域无辜死难讨公道!整个长安都因那磅礴剑气而动摇,自从墨子大师设计建造以来便一直灯火通明的大明宫,因他而第一次变得黯然无光!最终惊动女帝亲自出面后,李白方才退去。



    还是他,在讨还公道后三天,便身着一袭白衣,再次携剑直闯大明宫紫宸殿,在无数精锐禁军和大内高手的围剿下,如入无人之境。结果在女帝寝宫附近升起一道如虹剑气后,狼狈赶到的禁军却再无发现李白踪影。从此以后,青莲剑仙李白,仿佛像是人间蒸发一样,再无音讯。坊间也因此流言四起:有人说李白是去行刺女帝,却最终力竭战死于禁军之手;有人说李白是吸收了大明宫的皇者之气,成功飞升成仙;也有人说李白单纯是为了去挑战高手,排解寂寞;更有甚者还意淫出一些离奇古怪的桃色谣言……



    这个犹如流星一般璀璨的天之骄子,也犹如流星一般短暂。



    没想到杳无音信的青莲剑仙,居然被关在大理寺的天字号牢房之中!而且看着眼前之人一副污秽疯癫样子,分明是一个剑心全毁的半疯子,哪里还有一丝以前的绝世风采!



    “至刚易折,情深不寿啊……”狄仁杰的一声叹息打断了元芳的回忆。只见狄仁杰轻轻将手上的酒坛放在男子身边,紧接着一挥手,邋遢男子和高亢歌声便瞬间消失——又回复了他们刚来的样子。“元芳,无须多问,只要记得以后万一有‘什么情况’了,来这里送酒。”言罢,狄仁杰便转身离去。



    李元芳跟着狄仁杰走出了天字号牢房的大门,然而太多的疑问却缠绕在他的心间:曾经的大唐第一高手,潇洒无双的青莲剑仙为何会沦落至斯?为何会关押在大理寺牢房里?他是犯法了吗?为何狄大人会带我来这个地方?以及狄大人最后说的那句令人不明就里的话中,特意加重语气的那个“什么情况”又到底指什么?



    看着狄大人走在前面的背影,李元芳知道,自己的上司肯定不会再进一步解释了。李元芳甩了甩自己的大耳朵心道:多想无益,既然狄大人这么说了,我牢记便是! 



    与此同时,被魔道秘法封印在天字号牢房里的颓废男子,似乎对大理寺两人的到来和离去毫无知觉,只是一把将狄仁杰带来的酒坛高高举过头顶,仰头痛饮。酒水从男子的额头处倾泻而下,流过眼角,流过鼻梁,流过嘴角,带着无限的惆怅和回忆,流进了男子的心窝:



    “喂!新来的豆芽菜,你叫什么名字?!”



    “李白?不好记,我就叫你小白了!记住,以后你就是我的小弟了!姐来保护你!跟着姐混不会让你吃亏的!”



    “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不要叫我媚娘!要叫女王大人!笨死了!”



    “咦?‘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两句诗是你写的?傻笑什么啊!我才不喜欢只会吟诗写词的文弱秀才呢!气魄绝伦,武功盖世的才是真丈夫,不过你这诗嘛,本女王就勉为其难收下啦!喂!你脸红什么啊?!傻小白!”



    “小白你手上拿的是什么?一把木剑?哈,你要练剑?!哈哈哈哈哈哈,别逗了!就你这身板,连女孩子都打不过,还想练武啊?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呐,小白,爹爹说有一个很厉害很厉害的大魔导师要收我做徒弟,他答应下来了。以后我就不能保护你啦……喂喂喂,你怎么又哭鼻子了啊!哭哭啼啼像什么男子汉!”



    “呐,小白,我明天就要走啦。说不定以后我们就天各一方难以相见了……小白你会忘了我吗?你会来找我吗?”



    “哈哈哈,别逗了!等以后我们长大了,就长得和现在不一样啦,到时候你怎么还能认出我来找我呀!你这个傻小白!”



    “什么?你说你会成为天下第一高手,让李白这个名字传遍整个世界,这样我就能找到你了?哈哈哈,别逗我了!”



    “好好好,要是真有这么一天,我武媚娘一定会来找你的!就怕到时候李大侠你不肯认我喽?”



    “我们拉钩。拉钩拉钩,一百年不许变……”



    一坛美酒很快见底,然而男子瘦削的脸颊上还在流淌着不知道是泪水还是酒水,他保持着仰面的姿势,轻声呢喃道:“媚娘,媚娘,你为何不认得我了?我们拉过勾的啊……”



    纵使千坛美酒,都找不回,初次见你时那沉醉的感觉….



    长安远郊,一个不起眼的小客栈门口。



    年幼的伙计坐在门槛上,双手托腮,正在双眼无神得看着遥远的地平线,突然眼前的景色被一个风尘仆仆的高大身影所遮挡住了。



    “这位小哥,请问长安在哪个方向,嘿嘿。”来者操着一口极其古怪的语调。



    伙计翻个白眼,不情愿地抬起头:站在面前的是一个的高大精壮的中年男人,顶着乱蓬蓬且沾满灰尘的黑色头发。一张憨厚如老农的长脸,棕黑粗糙的皮肤,左眼附近长而深的的疤痕更是破坏了本就不英俊的脸。男人穿着一身明显不是大唐样式的短衫,一长一短两个剑鞘悬挂在他的腰间。早就练就了察言观色辨别富贵的伙计,当即作出判断——这个异域剑客不是什么有钱人,估计多半是来长安觅一份贩卖自己武艺的营生。



    “我说老兄,你都在长安门口了,还问我长安在哪?”伙计没有并没有起身。



    “嘿嘿,我不小心迷路了。”男子憨笑着。



    “要住宿吗?不住宿的话,喏,沿着这条路走到底就是城门。”伙计指了指客栈不远处的官道。



    “好好好,多谢了!我再打听一个事情,请问李白住在长安哪里?”



    “李白?我可没听说过这人!”



    “啊?我说的是青莲剑仙李白啊!”



    “这位客官,这孩子不知道很正常。李白在十年前那一次独闯大明宫后,便销声匿迹再无音讯了,这些年也越来越少被提及了。唉,当年李剑仙也是我的偶像呢!”客栈主人听到门外的动静,走出来回答道:“这位从扶桑远道而来的客人,如果你是来寻找李剑仙的话,恐怕就要失望喽!”



    风尘仆仆的异域来客听完客栈老板的叙述后,一下子愣在了原地,半晌后他低头摩挲了一下腰间佩剑,向老板抱拳道:“既然如此,我就没有去长安的必要了,多谢!”说罢转身就走。



    “宫本桑!”突然,一个矮胖的人影急匆匆地从客栈里跑了出来。



    而刚刚还一副懒散模样的伙计,一下子有了精神,急忙窜了起来,带着一脸谄媚的笑容道:“土肥圆先生您怎么出来啦?有什么要吩咐小的吗?”



    匆匆跑出来的人,正是已经在客栈入住好几天的一个贵客。伙计只记得叫土肥圆什么的,而自称是扶桑使节团的他,平日里出手阔绰,伙计也因此格外省心。



    匆忙跑出的扶桑使节对于伙计的殷勤熟视无睹,反而带着一脸和伙计极其相似的谄媚表情向着门口的高大汉子鞠躬行礼,咕噜呱啦地用伙计听不懂的扶桑方言交流着——虽然整个东土大陆所采用的文字大抵相同,而语言却有着不小的差异:大唐的方言浑厚大气,宋国多变活泼,秦魏一带慷慨悲壮,吴地则软侬细腻,至于扶桑高丽南蛮则更是迥然不同。



    在伙计诧异的目光下,两人交谈几句后,平日里目中无人的大使,保持着鞠躬的姿势,无比恭敬地引着本欲掉头离去的汉子坐上了一驾华丽的马车,扬长而去。



    “老板,这个汉子是什么来头,让这土肥圆如此郑重对待。”



    “谁知道他们扶桑的路子!前阵子不是还有一个使节调戏歌女的事闹得沸沸扬扬么……”老板叹了一口气,也转身回到了屋子里。



    大理寺监狱门口。



    狄仁杰和李元芳刚走出监狱大门,一个门卫迎面走来汇报:“狄大人,那个西方商客又来了!”



    “哦?带他来大堂。”



    “嘿!这人也是阴魂不散,每次还都要麻烦大人您去接见,也就大人您有这份耐心,要是换了别人,早就把他轰出去了!”门卫忍不住轻声抱怨。



    “呵呵,无妨。”



    果然,紧随门卫进来的,果然是那个年轻英俊的西方商客。



    “尊敬的长官大人。”来者操着字正腔圆的大唐语,恭敬地俯身施礼:“西方商客马可.波罗向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