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鉴宝家
字体: 16 + -

第121章 极度郁闷的黄文斌

    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历来为宫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奇葩。

    当老吴将整个外壳弄掉后,庐山真面目出现在大家眼前。

    “果然是鸭头绿。”老吴感叹。

    没猜错的话,这一块砚石还很可能是大河的河底捞上来的,非常贵重。

    “什么是鸭头绿?”杨茹问道。

    陆繁解释:“洮砚也分很多的品种,其中鸭头绿、柳叶青、鸊鹈血等都是最为名贵的品种。绿色中含有条纹,形成变化万端的云水;不但有其美妙,而且含有云霞风漪,下墨既快又省。”

    “更难的是,竟然还带着黄标,真是罕见。”老吴啧啧称奇。

    这种砚石带有黄标的更为名贵,故有“洮砚贵如何,黄标带绿波”之赞。

    一旁的黄文斌却听得冷汗直飚,这次诚意,好像太大了吧?大得自己都有点承受不住。老吴感叹得越多,他就越郁闷。

    “还有这雕琢,刘备三顾茅庐的场景画面,简直就是一绝。可见,雕琢这块洮砚的,是一位雕琢高手,或者说是大师。”老吴继续说道。

    到现在,老吴不得不佩服陆繁的心细。

    先抛开其他的能力,就凭这一份细心,他觉得陆繁做什么行业,应该都会有一番作为。一个人认真起来,是很牛的。

    这方砚台,放在他们拍卖行,少说也有五六年。

    这么长的时间里,就是没有人发现其中的猫腻,其中粗心就占了很大因素。这一点上,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也曾看过这方砚台。

    不过,也不能否认,这方砚台很有迷惑性。

    没有谁想过,砚台里面还包着砚台,这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只有那些脑洞大开的人,才会干出这种事情来。

    “藏这方极品洮砚的人,也是厉害,想法很有操作性。澄泥包裹洮砚,然后烧制成澄泥砚。要不是这里出现一条裂缝,或许永远没有人发现这其中的秘密。”老吴接着说道。

    所以说,他们拍卖行输得不冤。他承认,大家都疏忽大意了,但实在是情有可原,可以理解的。

    换成其他人,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同行,恐怕也看不出什么来。

    陆繁点头:“确实,我刚才也是无意间发现的。”

    老吴摇头:“陆先生,不用谦虚。你这分细心,在我们这行,非常吃香。其实,玩古玩的,我们说眼力很重要。这里说的眼力,其实就是细心观察。有些人,对古玩知识侃侃而谈,非常了解。可是,一旦自己去寻宝,却总是打眼,跟纸上谈兵没什么区别。”

    黄文斌也很服气,自从认识陆繁,一次次的捡漏,似乎验证了刚才老吴所说的。

    或许,在李修珉眼中,陆繁的运气占了很大因素。但他和老吴的观点一致,觉得运气再怎么好,也离不开眼力,也就是仔细。

    当然,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见仁见智的问题。

    杨茹看了一会那方砚台,发现砚台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刻着“玄宰”二字。

    “这里有字。”她开口提醒。

    事实上,无论是陆繁,还是老吴,早就看到了那两个字。

    黄文斌凑过去,看了眼:“玄宰?人名吗?是谁?”

    “我看,陆先生应该早就发现了吧?”老吴笑道。

    陆繁不可置否地点头:“玄宰是董其昌的字,所以这方极品砚台,应该是董其昌的私人物品。”

    “董其昌又是谁?”杨茹有点尴尬,因为这个名字对她而言,还是很陌生。

    “对呀!”黄文斌也好不到哪里。

    尽管他这段时间都在恶补知识,但古玩的知识博大精深,不是你恶补那么一两个月就能过关的。有些老前辈,究其一生,研究古代文化,都不敢说自己对历史,对文物了解透彻。

    “明朝很出名的书画家。”

    陆繁说得简单,但其实这个人一点都不简单。

    董其昌是中国书法史上颇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其书法风格与书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赵孟頫妩媚圆熟的"松雪体"称雄书坛数百年后,董其昌以其生秀淡雅的风格,独辟蹊径,自立一宗,亦领一时风骚,以致"片楮单牍,人争宝之"。

    “说起来,这个人挺有意思的。他早年,写字很烂,会考的时候,写了一篇得意之作。原本以为,肯定能拿第一的。但放榜的时候才知道,竟然让自己的堂侄拿了第一,自己只能屈居第二。原因,就是因为他写字太差。因为这件事,他受了很大刺激,才毅然下决心练书法。”老吴讲述道。

    “看这两个字,应该还是他自己写的,然后请雕琢大师帮他刻上去。”老吴接着说。

    他研究过董其昌的书法,所以对他的字体比较了解,很容易看出是不是他的墨宝。

    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对自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也相当自负。

    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

    “本身就是一方极品砚台,加上还是董其昌的私人物品,那价值岂不是……”后面的话,黄文斌都说不出来了。

    “拍卖的话,一千几百万估计是可以的。”老吴替他将话说出来。

    杨茹看向陆繁的眼神,更加开心。

    有时候,一个人开心与否,不一定是要自己遇到好事。当自己在乎的人碰到好事,或许会更加高兴。

    “这下好了,下次拍卖会的开场物品跟压轴品都不用愁。”黄文斌说道。

    不过,很郁闷,这是他们不要的东西,竟然自己又拿回来,还当成了重宝。

    “时间不早,就不打扰你们了。”陆繁开口道。

    “我让人把东西收拾好,帮你送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