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鉴宝家
字体: 16 + -

第96章 报纸也算古董?

    村主任和陆繁阐述,粮票这种东西,在农村并不鲜见,要找的话,不少家里都能翻出来,询问能不能把消息放出去,让其他村民也参与进来。

    或许,以后也会有人进村子来收购,但绝对没有那么公道的。

    作为一名村干部,为每一位村民谋福利,这点觉悟是应该有的。

    陆繁这次来,本身就是为了老物件,所以没有拒绝村主任的建议:“嗯!可以,不仅限粮票,那些存在比较久的,都可以搬过来看一看。”

    得到陆繁的首肯,村主任马上拿出手机,给村里几个村干部打电话,把事情简单说一遍,让他们到各家各户通知一声。

    村主任的儿子凑过来,从手上摘下一串木珠子。

    “哥们,帮我看看这是古董吗?”

    陆繁接过来,没有五秒钟就送回去:“香樟木做的,还是机器弄的,不值什么钱。”

    果然,是他奢望了。村主任的儿子有点失落,那串珠子,是他结婚前,和现在的老婆出去游玩,在景区买的,两百多呢!

    ……

    他们家中,陈晓回到去,立即在家里又翻了一遍,只要看着比较旧的东西,都往蛇皮袋装,看得她老妈又气又笑。

    大约半个钟头,陆繁和村主任等人看着陈晓扛着一蛇皮进来,全都愣住。

    “帮我看看,家里还有一袋。”

    村主任眉头直跳,这丫头是要把家里所有老物件都清理一遍吗?

    “喂!回去帮我扛过来,有点重。”她轻轻踢了一下自己的弟弟。

    世界上,所有的姐姐都一个德性——指使弟弟干活!

    说着,就把蛇皮袋里面的东西,一件件掏出来。

    陆繁想了下,跟村主任说道:“一会,其他人搬东西过来,让大家放在门口的屋坪吧!不用搬进来。”

    不然的话,当马伟光家里是垃圾场吗?

    村主任也意识到这个问题,马上点头。

    “这塑料做的梳子,你也扔进来干嘛?”陆繁郁闷道。

    塑料品,就几乎没有值钱的,也没怎么听说有谁收藏。

    “那磁带,不也大部分是塑料做的吗?”

    “……”

    陆繁不想说话了,继续看陈晓从蛇皮袋拿出来的东西,越看越无语。

    “情书?晓姐,写给谁的?都差不多十年了吧?还留着呀!”马伟光捡起落在脚边的一张有颜色的信纸,看了两眼。

    陈晓慌张地抢回来,解释得有点生硬:“我妹妹的。”

    “这些硬币,有值钱的吗?”陈晓拿出一盒子的硬币,试图岔开尴尬话题。那些硬币,还是她和妹妹两个人以前的共同财产。

    只是,现在妹妹都结了婚,谁还会跟她争这么点东西?

    陆繁看了眼,有一块钱的,五毛钱的,一毛钱的,五分的。

    “一元的不用看,五角、一角、五分的,你翻出来,看年份。五角硬币,有梅花图案的才值钱。一角的,如果是2000年的,也可以拿出来;五分硬币,1979年的最值钱。”一大盒子,陆繁才不给她一枚枚地检查。

    五角硬币,通常都是梅花图案的才值钱,因为稀少。其材质为铜锌合金,颜色金黄,设计、制作精良,美观大方。这种硬币,93年的发行量最少,最有收藏价值。

    一角硬币是菊花图案的值钱,尤其是2000年发行的,目前市价是一枚七八百元。

    五分的硬币是收藏热门,硬分币收藏市场上的“五大天王”和“四小龙”最炙手可热。“五大天王”如今每枚的身价已经高达上千元,全套五枚已飙涨至万元以上。“四小龙”每枚的价格都在200元以上。

    所谓的“五大天王”,它们别离是1979年5分、1980年2分、5分、1981年1分、5分。

    这五枚硬币内里不含金也不含银,材质仅为银白色的轻金属——铝,但因为发行量很少,形成代价奇高,真用了珍藏界的一句老话——物以稀为贵!

    有了这话,刘启辉、马伟光他们也帮忙,检查那些硬币的年份、图案等等。

    马伟光的妈妈也想起硬币,谁家没有?只是刚才忘了这个。于是,她又去找。

    “看来,靠硬币发家致富不现实。”几分钟后,马伟光说道。

    将那么一大盒子的硬币检查一遍,就没发现一枚是符合陆繁要求的。

    其实,陆繁对1979年的五分硬币并没有奢望过,出现在农村的几率太小,比中彩票的几率还要小。

    首先是它的发行数量极其的稀少,发行量仅为5000枚。

    其次,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款面值为五分的硬币并没有进入过硬币的流通市场,只出现在专门售卖给外国人的装帧纪念币套册中,基本向国外发行,目的是为了国际交流和出口创汇,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改革开放的中国,在国内只有外汇商店才能买到。

    “什么来的?”刘启辉拿起用报纸包起来的一包东西。

    将报纸打开,是一些木皮。

    村主任笑道:“我说丢哪里去了呢?这是桂皮,好多年了。”

    桂皮是种香料,因含有挥发油而香气馥郁,可使肉类菜肴祛腥解腻,芳香可口,进而令人食欲大增。

    陆繁目光落在那张报纸,看到一则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他拿过来一看,是《解放日报》,新中国成立当天的报纸。

    啧啧!这种东西居然都能保存至今,还是在农村,真是不可思议。报纸本来就是很脆弱的东西,不好保存,沾了水什么的,立即就会毁掉。

    村主任跟马伟光说道:“伟光,你留一半,炖肉的时候放一点,味道很好的。”

    他这可是上乘的桂皮,没晒干之前,那可是紫红色的皮色,品质是最好的,是他年轻时在岭南带回来的。

    “这怎么好意思?”

    “还客气什么?”村主任还挺感激马伟光把这位财神爷同学带来他们村。

    陆繁见刘启辉伸手过来,立即喊道:“别动,这张报纸可值钱了。”

    此话一出,全屋子的目光集合过来,脸上都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

    “报纸也算古董?”陈晓想要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