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世追妻:夫人有点呆
字体: 16 + -

第一百零七章 世外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又是一年夏暑时。

    汾阳有一座清露山,山上有一处清露庵,酷热的阳光几乎要将万物都晒化了,然而山上绿树荫浓,却是清凉一片。

    庵内住的都是女子,年岁小的不过十岁,年岁大的已经老态龙钟,大部分都是受战火波及无家可归的人,大家在这里互为亲人,日子虽然十分清苦,但也多了分岁月沉淀后的安宁。

    一年前息氏攻入长安后称帝,定国号为晋,与公孙氏南北分治,汾阳属于并州,是息氏的辖地,在息氏的治理下开始恢复了民生,百姓们生活渐渐安定起来。

    鸟鸣幽幽,清风徐徐,树叶簌簌地摩挲着,好似梦醒时分的幽凉宁静,羊肠一般的小路上慢慢行来两个女子,皆一身青色的粗布衣衫,仿佛是清露庵的姑子,然而其中一个却青丝长发尽绾,不似寻常姑子那般光头圆脑,显然是个俗家子弟,她发间的鎏金扇面簪子微微反射着斑驳的阳光,与一身的粗布衣衫极为格格不入。

    她身边那个矮一点儿,才堪堪十岁,是庵里年纪最小的姑子,一路上牵着她的手走得蹦蹦跳跳。

    “这里刚下过雨,当心滑跤。”

    “有小许姐姐牵着,我才不怕呢。”

    “要是和静玄师太一块儿走,你也这么蹦蹦跳跳的?”

    “才不呢,我会乖乖搀着师太的!”

    小姑娘虽然骤逢家变,父母双亡,但在清露庵这一年受到姐姐婆婆们的照顾,慢慢恢复了开朗,其中与如许的关系最为亲切。一年前如许来到此处时,恰逢山贼劫掠,满庵的姑子交出了所有的财物还不够满足他们的贪欲,山贼们见其中不乏有年轻的女人,色心大动,若不是恰巧遇上了如许,怕是清露庵所有的人都要死在山贼刀下。

    如许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了大半年,羞于见云渐寒,恨于见云姬,心灰意冷之时,来到清露庵,见此处禅烟虚袅,仿佛世外桃源,便留了下来。她每日静听禅音,心底渐渐地宁静下来,连带发病次数也开始减少。

    时光荏苒便是一年过去,凡尘过往若是不去想,便如前世一般慢慢远去了……

    两人回了庵内,正巧遇上妙语师姐,妙语师姐瞧见小姑娘嘴里嘬着糖,忍不住道:“又叫你小许姐姐买糖吃,小心虫子牙!”

    “是小许姐姐硬要买给我的!”小姑娘闪着天真无辜的大眼睛,振振有词。

    如许宛然一笑,“是,是我硬要买给她的。还是孩子,山上清苦没什么好吃的,几颗糖而已,妙语姐姐就不要说她了。”

    妙语师姐斜睨了她一眼,却满是笑意:“你啊,就宠着她吧!”

    如许亦笑,“妙语师姐还说我,这庵里谁不宠她,妙语姐姐自己不也是很宠的吗?

    ”

    小姑娘闻言扑到妙语身上,将包里的糖很珍惜地拿出一颗塞进妙语的嘴巴里,“姐姐对小豆儿好,小豆儿也请姐姐吃糖!”

    就那么一个小鬼灵精,这么会讨人欢心,合庵上下有谁不喜欢呢?

    如许将采买的食粮拿到厨房,流云师姐清点了一番东西,却发现没买盐。如许想了想,想是方才给小豆儿买糖给忘了,便歉然地道:“我忘了,我这就去买。”

    流云拉住她,“罢了罢了,一来一回天都黑了,明日再去吧。”她将从蒸笼里拿出两个馒头,按着如许坐下,“又没吃饭吧,看你嘴唇都是白的。身体本就不好,还饿肚子,快吃!”说话间去盛汤,不过是青菜豆腐汤,却仿佛是人间最美味的珍馐。

    如许满心都是温暖的,抬眸说了句谢谢,低头大口大口地喝汤吃馒头。

    山上的日子乏味,听着师姐妹们诵经声,渐渐地天边红霞满天,已是傍暮了,如许帮着流云烧好了姐妹们要用的热水,有些乏力,便早早回了自己的禅房,沐浴洗漱后,便熄灯歇息了。

    雕花木窗半开着,月光皎皎,透过窗户洒在地上,仿佛镀了一层银屑。山里的蝉鸣蛙叫声声不歇地飘进来,此起彼伏,却仿佛透着一股安定人心的味道。

    如许闭目静躺,心里默念。

    “……尔来无量劫,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佛法无边,带着一股神秘的力量,渐渐带着她进入黑甜的梦乡。

    第二日清晨,天将将亮时,林子里的鸟鸣声便清脆地叫起来,如许顶着天边微光走出禅房,眼前突然有好大一团东西迎面扑来,她手臂力量下意识地一涨,却在听小豆儿一声甜滋滋的小许姐姐时猛地卸去,伸手抱住了她娇小柔软的身躯。

    “小许姐姐你是不是要下山啊?”

    如许将她放下来,戳了戳她脑门,“昨天你非要买糖,害得我忘记买盐了,今天得去买盐。”她往厨房走去,准备随便吃点什么,就尽快下山去,昨天晚上已经连累众师姐们们吃了一顿没盐的晚饭,素斋本就清淡,她若是不早点回来,她们中午还得吃淡而无味的饭菜。

    “我同你一起去呀!”小豆儿扯着她的衣袖摇。

    如许蹲下来,轻轻捏了捏她的脸蛋,“昨日你躲了一天的课,今天静玄师太会亲自监督你,就别想了。”

    小豆儿还想缠她,恰好静玄师太迎面走来。

    如许对静玄师太行了一礼,静玄师太点点头,慈善地叮嘱她,“早去早回,莫要耽搁。”

    “是。”

    她回头对小豆儿做了个嘴型,意思是会给她带糖,这才逗得小姑娘高兴了,上去小心翼翼地搀着静玄师太,乖得像一只小兔子。

    她买好盐

    ,便去稻花香铺子买糖,这是整个汾阳最有名的糕点铺子,小豆儿最喜欢,糕点虽然贵,但是排队的人不少,如许乖乖地站在最后。

    旁边是一家茶摊,日头不早了,有些个行人走得累了,便停下来喝点凉茶。

    断断续续的交谈声飞入如许的耳朵,她本漫不经心地等待排队,却慢慢地绷直了身子。

    “……陛下才刚发兵凉州,伪帝在宫中就被国师杀了,你说是不是?老天都帮着大晋呢!”

    “我听说了,大火烧了宫殿,三天三夜都没灭呢!诶我还听说伪帝和国师是一块儿死了的,两具尸体抱在一起,分都分不开呢!下葬的时候,是一块儿葬的!”

    “要我说啊,一定是伪帝和那国师有什么风流债数不清,否则能让一个女人当什么国师么!”

    “唉……!所以我说女人就是祸水!”

    “哟嘿!这话你对你家婆娘说去,看她不打死你。”

    日头高升,晒在人身上,渐渐地有些烫皮肤,如许恍惚间站不稳,整个摇晃了一下。她的脸色本就显着一股病态的灰白,眼下骤闻月照翎的死讯,越发惨白。

    “诶姑娘,你没事吧?你要买什么?”

    掌柜的在她面前晃了晃手指,她才恍然回神,声音轻飘飘的,仍带着一丝恍惚:“半斤……豆酥糖。”

    掌柜的利索地包好糖,扬言喊下一个。

    阳光明烈,熏风无浪,暑气伴随着知了一声迭一声地高迎面而来,路两旁繁花似锦,叶茂如盖,行人们或举着伞,或躲着荫,尽快赶路。

    如许抱着盐和糖,默默地走在太阳底下,额头上冒出了一滴又一滴的汗水,脸颊两侧因过热而泛起了两团红,然而她却浑然不觉得热似的,只沉浸在涌动的悲戚中,克制不住地伤感。

    桃源境一如其名,就像一个世外桃源,极为隐秘,她自幼长在里面,没有玩伴,只有青珩和月照翎会多关照她,她们就像姐姐一样,无论她高兴还是难过,都陪伴在身边。然而这样美好温馨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她记得离开桃源境的时候,月照翎才十七岁,她们在溪水边晒月亮。月亮又大又圆,人们都说人月两团圆,可是这样的圆月之夜,却是她们互相告别的时刻。

    “我听说新朝的皇帝今年三十了,比你大上一轮还多呢。且才刚立国不久,后宫就妃子如云的,争斗极激烈。月姐姐,不如我和师父求求情,你就不要去了。”

    “这是圣主的命令,谁也不能违抗。而且我是易容成乌孙国公主的,连新帝都要给我几分面子,我不会有事的。”

    “我还是担心……月姐姐,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即便相见,怕是也物是人非了。”

    十几年前的一句物是

    人非,一语成谶。

    再见她的时候,她已从鸠占鹊巢的假贵妃成了代替云姬的假国师,她从她眼睛里可以看到爱而不得的遗憾,可是在舒康心里,她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逃犯,连真名都没有。

    她被迫留在他身边,亲手葬送他的江山,也亲手葬送她的爱情……到最后,以死赎罪。

    眼泪飞落下来,闪着晶莹的泪光,一落地便被阳光炙烤蒸发,就像月照翎一样,活着是透明,死了也无人得知。

    月照翎这三个字,从不为世人所知。

    如许用手背用力擦掉眼泪,咬着唇无声哭泣,路人频频投去奇怪的目光,看着这个走着走着就哭了的姑娘。

    回清露庵的路很长,越是靠近清露山,人烟就越是稀少。如许缓缓走在竹荫小路上,泪痕已干,唯有一双眼睛还是红扑扑的。

    她忽然停了下来。

    大片大片的竹林风摇翠浓,发出沙沙的声响,有点像嫩叶不胜寒冷的瑟瑟发抖。

    她沉下脸,“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