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农民有点狂
字体: 16 + -

第4话哥哥还是叔叔

    见此情景,唐宋很自然的后退了两步,一副斯文败类的腔调,自己都觉得有点装,语气颇为平和的说道:“这里是村西口老九家吧,我找他有点事。”

    “阿爸,有人找你。”

    姑娘回头看了看正在忙活的父亲,何九这个点自然是还没有睡的。为了生计,此时的他还在雨棚里烘焙一些鱼干,等着明儿赶集,好放在集市上去卖,换点女儿的营养费。

    三十好几,快奔四十的何九,天生的硬骨头,如今却成了软柿子,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女儿送上大学,离开这个穷了几辈子的地方。

    “老九哥。”

    唐宋顺势进了大院,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的土胚房。院子倒是宽敞,屋顶的青瓦早已经被风雨侵蚀,每逢下雨就如同这水帘瀑布般。着实不是不是人住的地方,要说这危房本该可以让政府救济。可他得罪的是高汉生,如今能苟延残喘的活着,已是万幸。

    唐宋的出现,让何九很是意外,要说如今发达的唐宋怎么会想起他这个瘸子。

    何九放下手里的活,一瘸一拐的走了过来,笑脸迎道:“唐大老板,可是稀客啊,怎么想起来上我这里了。”

    “老九哥,听说你刚摘了明前新茶,上你这来讨杯茶喝。”

    见唐宋客气,何九赶紧招呼起来,转而冲着何小骨说道:“小骨,赶紧去烧水,把阿爸放在神台上的那鬃龙王叶拿过来。”

    这龙王叶本就是龙王港有名的茶品,而这明前龙王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上佳极品。

    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龙王爷”之说。

    这茶虽然量小,形成不了气候,却名声在外,多少外乡人都是慕名而已。

    何九之所以这么做,一来是好久都没有贵客登门了,二来是有意巴结唐宋,如今的唐宋可是有钱的大老板。

    何小骨天真无邪的哼着小曲的烧着茶水,时不时的回头看上唐宋几眼,似乎没有烦恼,没有忧虑。

    从她那娇小的背影中流露出的那份纯真,着实让人有些怜爱。唐宋不忍也多看了几眼,就这个细微的动作,让何九看在眼里,想在心里。

    “别看这丫头天天满脸欢笑,后天就要去广东打工了。”

    何九冷不丁的冒出这么一句话,按理说这些话,理应不该跟唐宋这个外人说的,可何九掏心窝的说出了自己的苦衷,自然是别有用心的。

    而唐宋久经商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察言观色,心领神会,这十六字箴言是唐宋的立足之本。

    自然是能听出何九是话里有话,何九是他在龙王港迈出的第一颗棋子,能花钱上钩自然是水到渠成的大好事。

    唐宋来之前,就从三叔公那里打听了一些何九的情况,妻子在何小骨出生的第二天就去世了。

    这姑娘是个苦命的人,却从小就很有天赋,学习成绩优异,连续跳了两级,所以17岁就参加高考,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沙海大学。

    何九一直把这上天赐给他的小情人视为珍宝,自己不舍得吃穿,再苦再累都要把女儿培养出息了。原本的日子还算宽裕,何小骨也过着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可七年前一切都发生改变了。

    何小骨不忍看着父亲拖着老残腿而奔波劳累,即使是考上了沙市名校沙海大学,录取通知书到的那天便把它给烧了。

    可何九又怎么会不清楚自己孝顺的女儿呢,多少个日夜都能听到何小骨埋在被子里哭泣的声音。

    “这里有五万块钱,先拿去用着。”

    唐宋出手就是大方,这五万块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劳动力的残疾家庭来说,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大学本是何小骨一个遥远的梦,可有了这个五万块,那个离梦想的天文数字不再是噩梦。

    见此情景,何小骨丢下烧水壶,冲了过来,激动的带着泪花反复问道:“是真的吗?是真的吗?是真的吗?”

    重要的事情说了三遍,何小骨生怕这又是梦,见女儿如此失态,何九无奈的摇头,一脸的歉意。

    “唐老板,这……”

    正当何九一脸愧疚的准备向唐宋解释的时候,扑通一声,何小骨跪在了唐宋面前,抹了下眼角的泪花,坚定的说道:“哥哥,我保证好好读书,待我毕业,一定报答你,我……我以身相许。”

    “小骨……”

    何九见状大跌眼镜,一脸疑重,不快的说道:“小骨,别乱许承诺,何况你唐叔叔可是你我高攀的起的?”

    “还有,是叫叔叔,不是哥哥。”

    何九特别强调了一番,何九虽然比唐宋年长十来岁,可他们是一辈儿的,所以放在何小骨这辈,自然是叔侄关系了。

    “也就比我大个几岁,凭什么就成叔叔了。”

    何小骨嘟着小嘴嘀咕细语的表示不满,但她没有大声说出来,因为她认定了眼前这个男人就是她命里的引渡人。

    “知道了,谢谢宋哥哥……哦,不是,宋叔叔。”

    何小骨古灵精怪的跑去了自己的房间,早已经忘记自己泡的茶还没有上呢。

    “这死丫头,唐老板,不好意思啊。”

    何九表面上一脸的歉意,其实却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略施小计就让唐宋慷慨解囊,也算解了燃眉之急了。

    “老九哥,别一口一个老板老板的,我就是个农民,也是农民的儿子。”唐宋端起了何九刚倒上的茶碗接着说道。

    “我也是龙王港的人,乡里乡亲的都是自家人,所以别叫我老板,不习惯。”

    何九见唐宋不见外,便笑呵呵的亲近起来,说道:“成,宋老弟,这次回来,就留下来不走了吧。”

    别看这何九表面是个粗人,可心思却十分细腻。没等唐宋开口,就猜出了七八分。

    唐宋本就是个商人,生意人向来都是利字当头,更何况他一个瘸子能给唐宋带来什么好处。

    “这走火盆的事,说它事大就是大事,说他事小就是小事。我可以组个局,让我那表妹夫坐下来谈谈,不过我这表妹夫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尤其是我那表妹……”

    何九话锋一转,没有继续说下去,他深知唐宋是个聪明人,要怎么做自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