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欧陆1918
字体: 16 + -

第一百一十九章:来自英国的压力

    “欢迎您阁下。”门口的翻译礼貌地向李察行礼。

    李察现在身处的位置是一处位于迪亚巴克尔地军事基地,说是军事基地但其实是一处建造完备且防御力极强的堡垒,这座堡垒平常是用作储藏军事物资的仓库,但在开战之后,这里就暂时被奥斯曼苏丹法鲁克,征用成了一座前线指挥所。

    法鲁克不愿意学习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和他们一样,坐在高枕无忧的国都的王座山,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和年轻时在军队中的磨练,都让这位奥斯曼战士愿意呆在前线,这样才能够更加了解前线的战况。

    “苏丹那边什么情况了?”一边进入地堡内部,李察一边询问着身旁的翻译。

    翻译撇着嘴摇了摇头,“苏丹并不想做出任何让步哪怕,是放弃一寸领土都不愿意。”

    这下可难办了,这个时候英国人来找什么事。李察有些无奈,但还是绞尽脑汁思考解决方法。

    今天上午,李察本来还在指挥所中盯着前线的攻势,就突然有奥斯曼的大臣跑到自己旁边说,苏丹叫他去地堡,说是有急事,还是因为英国人。

    这般英国佬就是一群搅屎棍,李察心中暗骂,不用多想肯定是这帮英国佬看到中东的乱局,想从中分一杯羹,要知道那帮埃及人最开始就是英国人资助的。再加上现在的法国流亡政府就呆在北非,原先的殖民地上。中东就更加成为了英国人需要争夺的目标。

    英国人在东方和西方都有靠近中东和中亚的领地或盟友,除了西边的法兰西共和国,再有的就是英国的传统殖民地印度。只不过现在这个本来应该国土广袤的殖民地沦为了三方对峙的战场。

    北方的印度自治领依然按照传统的殖民秩序,听从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旨意,但南方分裂出了王公联邦、东面分裂出了印度公社。王公联邦顾名思义,从他的名字就能看出来是德国人扶持起来的以贵族为主体的君主制国家,控制着整个印度南部。

    至于东方,倒是没有出乎李察的意料,有德国人的地方就会有他们的对立者,国际工团主义扶持起来的印度公社,领导人是那个被无数印度人封为圣人的甘地,逼得英国人不得不做出让步,但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局的改变提前为这位工团主义者制造了条件。

    这三个分裂的国家都具有整个印度的宣称核心,但说白了印度人的战争只不过是些小打小闹而已,除了当事国之外没有人会在乎他们的死活,就像王公联邦还宣称印度皇帝位是一样的,谁会在乎呢。

    但处在北非的法兰西共和国是一个比较棘手的敌人,因为就算英国人再怎么叫嚣,就以他们现在的国力和陆军实力也无法直接派兵来到中东干涉战争,但是法国人确实可以直接进入的黎波里塔尼亚,因为这两个国家现在完全是路上接壤的。

    而且最让李察担心的是,这两个流亡政府在离开本土的时候是携带着大量的资本、武器离开的,也就是说现在法国人和英国人的军队保留着大量的武器装备,这些武器不管怎么去用都能够吊打奥斯曼军队的武器。就单纯逃到非洲的法国人就在从马赛逃离的时候携带着大量的坦克和火炮。

    英国人就更为夸张,几乎将整个英国的舰队全都带到了加拿大,这就意味着那些本应该在战后被拆解的军舰直到现在还是服役的,因为在从1918年-1921年这三年时间中,英国海军按理说总共拆毁了200万吨旧军舰,其中包括38艘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87艘轻巡洋舰、300艘驱逐舰和鱼雷艇以及106艘潜艇。到一战结束时,英国海军战舰总数仍然高达737艘,海军总吨位高达230.9万吨。

    战争结束时,英国海军规模比战前略有缩小,但战舰质量和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1918年,英国海军拥有新式主力战舰42艘,比战前增加将近一半。而当时排名世界第二的美国海军仅仅拥有16艘主力舰。至于航母方面,英美之比为8:0。可以说,英国海军占有绝对的优势。至于排名世界第三的日本,和英国差的就更远了。所以说,当时的英国海军仍然是世界第一海上强国。即使美国海军和日本海军加起来,也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

    现如今这些老旧的、新的战舰全部被英国人带走,给工团人留下的只是一些空无一物的海军基地和一些被拆到看不出原来样子的重型机械,这也就意味着现如今的不列颠联盟在大西洋甚至是在英吉利海峡中都没有绝对的制海权。

    这是德国人最愿意看到的,虽然英国人和德国现在可以说是血海深仇,但那也不代表英国人会抛弃阶级成见去帮助工团主义对抗德国,他们更愿意的是借各种各样的机会,甚至是德国人的帮助,重回故土。

    “陛下。”李察对法鲁克行礼。

    但法鲁克只是摆了摆手道:“战争期间,没有必要这么多礼仪,大使您有什么意见。”说着法鲁克递过来一份外交文书。

    李察接过来这份文书,仔细地阅读起来。

    这份外交文书出自英国国王,英联邦的实际统治者乔治五世之手,但对此所有都心知肚明,虽然在联合王国崩溃之后,乔治五世作为国王,拥有了比之前更强的号召力和地位,但实质上真正掌权的还是那些背后的内阁罢了。

    大概率这篇文书是出自首相或者什么大臣之手,至少是他们讨论产生的结果,乔治五世大概只是在这份文书最后确定下来之后负责在最后属个名字罢了。

    文书中督促并要求,奥斯曼帝国和开罗条约的参与国尽快结束无意义的争斗,双方的战争对于中东的发展没有任何益处,前面洋洋洒洒两大页,都是这些无用的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