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女配:男主统统爱上我
字体: 16 + -

第113章 如果从未认识过

    这一夜,白海棠睡在榻上,尹韶秋睡在软塌上,二人分床而眠。

    翌日天刚擦亮,白海棠被一阵异响惊醒,仍有困意的她一时懵然,莫名的看着尹韶秋将软塌的被褥慌忙的扔在床榻上,然后抓起白海棠和他的衣服胡乱的丢在地上,紧接着赶紧躺在她的身边。

    不知情况的白海棠有些惊慌,忙问道,“怎么了?”

    尹韶秋警惕的看着屋外,小声道,“她们要来侍奉起身,不能让她们知晓我们昨夜是分床睡的。”

    白海棠和尹韶秋婚约之事,自然是要瞒着府邸的。

    不涉人世的白海棠平生头一次婚嫁,哪里知道这些规矩,无知的配合着。

    这时,尹韶秋方才发觉落下了什么,又匆忙起了身,开始在床榻上摸索什么东西,找了半天仍无结果,白海棠便问道,“你在找什么?”

    尹韶秋翻弄着被褥,回道,“床榻上应该放着一块丝帕。”

    白海棠顺手从枕头下面抽出一方绣着囍字丝帕,递给尹韶秋,“是这个吗?”

    尹韶秋回头瞧了一眼,“正是。”

    接过那方丝帕,尹韶秋下了塌,从针线篓里拿出剪刀划破了手指,鲜血顺着手指往外冒,他将手指按在丝帕上,丝帕染上了鲜血。

    白海棠不知尹韶秋为何要弄伤自己,好奇问道,“你这是做什么?”

    尹韶秋将染着鲜血的丝帕扔在地上,撕下一条床帐包在伤口上,躺在床榻上回道,“待会儿进来的人会找这块丝帕,若丝帕上没血迹可就证明不了你的清白之身了,按规矩你可是要被赶出府的。”

    单纯的白海棠不知为何,问道,“为什么?”

    尹韶秋看着白海棠单纯的模样,只是淡淡一笑,“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这话让白海棠有些不高兴,“我已经十六岁了,是个大人了。”

    他看着她的不甘的样子,反而觉得越发好笑,笑意越发深了些,却什么也不再说了。

    这一番折腾,天已经大亮,侍奉起身的丫鬟们走了进来,看着丢了一地的衣裳,几个丫鬟相视一笑,果然有个丫鬟拾起了那块带血的丝帕收好。

    白海棠穿好衣服起了身,丫鬟们侍奉梳妆,另一旁收拾床榻的丫鬟瞧见了被撕了一角的床帐,好奇的捏起来查看。

    偏巧被尹韶秋瞧见,生怕被人起疑,赶忙对白海棠道,“昨夜我喝醉了酒,举止有些冲动,你别介意。”

    年少不经事的白海棠莫名的看着尹韶秋,不知尹韶秋这话里何意,只瞧着一旁的丫鬟偷笑而不解。

    按规矩,新妻入门的第二日是要祭拜祠堂及给长辈敬茶,寓意从今日起白海棠便是尹家的人了。

    祭拜了尹家列祖列宗,白海棠才知道这是一家传承十几代的大门户。出了祠堂便去了前厅,早有长辈在前厅候着。

    白海棠跪在祠堂前,接过茶给老夫人、老爷以及大嫂敬了茶。尹家的长辈对白海棠的第一印象还是颇为好感的,毕竟她也算是大家闺秀,又是皇后亲指的良缘,尹家必是不能小看了她。

    尹韶秋看着前厅少了人,便问道,“大哥呢?”

    大嫂张璐瑶张氏回道,“你昨日入洞房的时候,你大哥便起身去了江南。”

    尹家的男主人尹恒,也就是尹韶秋的父亲插言道,“江南那边有要紧的生意要处理,耽搁不得。”

    尹韶秋听过了然,便也不多说什么。

    老夫人这时瞧着白海棠温润的笑着,言道,“韶秋能娶你这一位知书达理的姑娘为妻,我也就放心了。”

    白海棠得体的回之一笑,谦卑道,“老夫人言重了,能嫁到尹家来是我的福气。”

    老夫人越发喜欢白海棠,笑意渐深,“日后你唤我祖母便是,老夫人显得太过生疏。”

    白海棠听从的改了口,“是,祖母。”

    对于白海棠来说,尹家的长辈就这几位,尹恒的正妻数年前便因病过世,家里大小事皆由大嫂张氏打理,所以在尹家,张氏的地位不浅,说话颇有分量。

    不知为何,张氏头一次见到白海棠便十分亲近,面容和善的与她言道,“我给你房里派的都是伶俐的下人,日后若还觉得哪里不妥便来找我,我给你做主。”

    这话自是让白海棠感激,微微点头言谢道,“多谢大嫂。”

    这时,老爷站起了身,对白海棠道,“我带你在府里转转,熟悉熟悉。”

    即是老爷发了话,白海棠不能不听,应声跟着老爷出去了。

    老爷这一走,老夫人也站起了身,瞧着尹韶秋的眼神里满是宠溺,孙儿里她最得意的便是尹韶秋了,即便是教导也是柔声细语,“如今你娶了妻便好好待人家,这姑娘祖母看着不错,你父亲给你寻了门好亲事,日后别总往外跑了。”

    尹韶秋十分敬重祖母,点头应下,“是,孙儿知道了。”

    年迈的老夫人拄着拐杖缓缓离去,前厅便只剩下尹韶秋和大嫂张氏了。

    尹韶秋正想转身离开,便被张氏唤住,“你个小赤佬要去哪?”

    大哥与尹韶秋是同母所生,关系亲厚,与大嫂自然也是关系颇好,张氏把持这么大个尹家,性子自然是强势,平日里总是说教尹韶秋,但却是好心。这一点尹韶秋还是明白的,所以待张氏也是敬重,笑着回道,“我出去转转。”

    张氏一听这话脸色便不高兴了,冷道,“平日里便总在外面过夜,如今娶了妻怎么还这般顽劣?这可是皇后亲赐的婚,也算是皇家指婚了,你可别怠慢了弟妹,不然父亲那边你可不好交待。”

    张氏的话有些生硬,但却是好意,尹韶秋温润一笑,“我知道轻重,大嫂放心吧。”

    张氏却根本不放心,接着提点道,“你大哥昨夜临走的时候可是交代我了,让我告诉你收收心,家里做着这么大的生意,你总也要分担。”

    尹韶秋却无所谓的回了句,“有父亲和大哥操持家业,不必我劳心。”

    张氏更不高兴了,“你这小赤佬怎么油盐不进?你今年都二十三了,还当自己是小孩子?整日的往外跑,去见谁?我可是听了不少风声,你最好收敛点,不然让父亲知道有你好果子吃!”

    尹韶秋难免觉得张氏有些唠叨,忙敷衍道,“大嫂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说罢便要脚底抹油赶紧溜,张氏却一把抓住尹韶秋,脸色那叫一个严肃,“南院的那位你是知道的,虽然他姨娘走得早,但留下的画像你可见过,你娶的这位可是与她很是相像,父亲亲自带着她出去,只怕要领她去南院了,你留心着点。”

    尹韶秋却根本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我知道了,大嫂快去忙吧,我真的有要事要出去一趟,晚上回来再和你细说。”

    语毕,尹韶秋直接转身就走了,张氏站在前厅,看着他远去的背影,不由无奈的叹了口气。

    初次谋面,白海棠做为儿媳显得有些生涩,默默的跟在老爷身后。

    走出去好远,绕过不知多少亭台楼阁,老爷先打破了沉静,“尹家分为四个院落,分别是东西南北四院,住着家中的嫡出,正院住着我和老夫人,尹家的规矩我会让张氏告诉你的。”

    白海棠乖巧的点了点头,“是。”

    老爷回头瞧了一眼白海棠,在她眼眸的地方停顿了片刻,眼底泛起一阵涟漪,似乎在思考什么,又好像有几丝留恋。

    如今尚不知情的白海棠只觉得老爷这样看着她怪怪的,但又不敢说什么,仓促微微低下头,看向别处。

    “你娘走得早,从前在将军府的时候受了不少委屈吧?”

    老爷忽然提起白海棠的娘亲,让白海棠一阵莫名,她也只是敷衍的回着话,“将军府待我亲厚,一切都好。”

    老爷听了这番话,却无声的笑了,笑的有几分冷清,心知肚明白海棠这是敷衍之词,但却没说什么,只道,“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尹家不会亏待你的。”

    白海棠不知老爷为什么会忽然说出这番话,再想想今日敬茶的时候,每个人都待她亲厚友善,她知道这不是一面之缘那般简单,肯定还隐藏着什么她不知情的,但又不好多问,只言道,“多谢父亲照拂,我年少不懂事,日后还望父亲多多提点。”

    白海棠的知书达理令老爷满意,他的脸上也露出平日里不多的笑容,“家里一向由张氏把持,她为人聪慧伶俐,就是嘴上狠厉些,日后你多和她亲近亲近。”

    白海棠微微颔首,“好,日后有什么不懂的,我会向大嫂请教。”

    话语间,转过一处园子,便到了南院。

    白海棠这才知道尹府到底有多大,要比她住的将军府还要大,不愧是胤漓出了名的富商,的确是朱门绣户。

    踏进南院的门,映入眼帘的事茂盛的竹,即便是昨夜刚下了大雪,今日依旧绿荫葱葱,亭亭玉立的翠竹栽满两旁,只留出一条细窄的小路,只能容下一个人,穿过小路紧接着是一片假山跌宕,高过人头的假山让人瞧不见背后的风景。

    回头望去,崎岖的小路早已挡住了南院的大门,好似与整个尹府与世隔绝一般。白海棠不知道老爷为什么带她来这里,更不知道这里住着什么神秘人。

    几十丈的小路穿过,而后便是豁然开朗的宽敞院落,三间垂花阁楼,四面抄手游廊。如今正值冬季,整个院落洁净清新,并无花草点缀,院落西角设一处清泉,开沟仅尺许,冬季泉水已冻结成冰,若是到了暖天,这里一定是一处美景。

    再看房屋,竟是金贵的琉璃墙打造,金顶朱漆,富丽堂皇,不仅让人联想,会是何等贵人居于此地。

    老爷小立于门前,朝屋里唤了声,“燕儿!”

    这道声音,老爷唤的那般温柔,满满的宠溺,看得出他很喜欢住在这里的那个“燕儿”。

    屋内有男子应了一声,不一会儿便有人推开门,只见一清秀少年立于眼前,身着淡青水墨长衫,腰间别一暗花白玉佩,一头乌黑长发冠于顶,用一玉钗挽住。看年纪不过十余岁,是老爷的小儿子吗?

    少年下了台阶,看见老爷也是舒心畅意,唇角含着温润,是那种毫无疏远感的亲昵,“父亲忙完三哥的婚事了?”

    老爷看着他的目光里带着数不尽的暖意,“昨日便完婚了。”

    少年略微一惊,“我竟不知晓,真是失礼,应该去道喜才是。”

    老爷却不介意,“你极少踏出南院,不闻院外事,礼数补上便是,无人怪罪,今日父亲带个人来见你。”

    少年早已发觉站在老爷身边的白海棠,此时瞧着她,先是穆然一惊,那种惊讶是毫无防备且唐突的,以至于令他愣在原处良久才缓过神,随即才和善的笑着,“可是这位姐姐?”

    对于少年的惊讶之情,似乎皆在老爷的预料之中,他淡淡回道,“她是你三哥的新妻。”

    睦然之间,少年有几分失落,但弹指间便散了,换做微笑道,“那我该唤一声嫂嫂了。”

    于此,老爷便道,“你们二人且聊着,我还有事要出府。”

    白海棠微微一怔,这才知道,原来老爷带她游府是假,到此地才是真。

    “父亲慢走。”,少年暖心的说着,老爷提唇含笑点头,转身离去。

    少年随即瞧向白海棠,客气道,“进去喝口茶吧。”

    白海棠找不到任何理由拒绝,只好点头应下。

    跟着少年进了屋子,一阵桃花香缠绵于鼻息,很是好闻,仔细一看屋中并无桃花踪迹,最后目光落在香炉之上,看着那袅袅轻烟才知,应是桃花香。

    少年请白海棠坐下,亲自去烹茶。

    期间,白海棠将屋内陈设收于眼中,可谓是富丽堂皇,每样陈设都是贵重物件打造,就连踩在脚下的都是夏可纳凉冻可暖脚的暖羊玉,屋内陈设皆是淡雅,虽瞧不见一样金银铜器,可皆是汝窑花囊、名人墨迹、白玉琉璃、锦被绣衾。

    待少年烹好了茶归来,亲自倒了一杯递给白海棠,含笑道,“我这地方少有人来,所以也就不备待人接客的茶果,让嫂嫂久等了。”

    少年这般不揣冒昧,让人听着舒坦,白海棠自然不会介意,喝了口茶才知竟是上好的天山云雾,这种茶平常人家是寻不见的,达官府第也是少有,可以见得少年的生活很是奢侈。

    白海棠放下茶盏,言道,“还不知你的名字呢。”

    少年柔声细语的回道,“我叫尹双燕,嫂嫂呢?”

    “白海棠。”

    “倒是有缘。”

    白海棠明白此话何意,脱口道,“未见海棠开,卷帘双燕来。”

    尹双燕略有意外,双眸一亮,“看来嫂嫂也是读过书的。”

    白海棠提唇一笑,“年少时去过几日私塾,读过几本书,上不了台面。”

    尹双燕依旧温润,“女子能识字便不易,若能出口吟诗更是不易。”

    白海棠付之一笑,不再说话,尹双燕停顿片刻,言道,“之前听说三哥娶了门好亲事,是将军府的贵家千金,只是嫂嫂好像不是将军府的人。”

    白海棠面容笑意散尽,看来她的身世已不是什么秘密,连这个很少踏出南院的少年都知晓,这段令痛心的往事她不想多提,只是无声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