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歌酒
字体: 16 + -

蜀道难 第一百三十三章:谁的错

    杜榆别过了林崆一行人之后,便朝着山下走,他每走一段时间便回头,对于这座养育了他近二十年的学府而言,不舍是再所难免。

    “再见了。”

    他出声,唤了一声:

    “师姐。”

    “大师兄。”

    “老师。”

    他又顿了下来,低头久久不语。

    “师父,我可要走了。”

    他笑着说出声,便抬起来再不回头。

    直到他走到那天庐子飞升的地方,那座亭子之前的山路上。

    亭子四周本也是山,但此时却已经因为那日的大战而成了平原,杜榆刚走出林子,眼前视线变得开阔之后,他一眼便见着了那座亭子,想了想,他还是止下了去那亭子的念头,便绕着亭子走。

    等到他与亭子错身而过的时候,他向那亭子里头的钟瞧去,心里想着,这钟声,明天倒也就听不见了。但是他却发现了那钟的后头有人的腿露在外头。

    “出事了?”

    杜榆自疑出声,便朝着那亭子走去。

    他小心地绕到钟后头,只见着一人靠在钟上,昏死了过去。

    杜榆见着那人胸前起伏有致,倒也放下心来,但他还是去探了探那位弟子的鼻息。

    “那人留手了。”

    杜榆出声,他观察了一下昏迷中弟子的伤势,并不重,几乎没有,看来那人只是不想让弟子见着他,倒也没有恶意,或者说是那人并不想别人发现自己。

    “是谁?”

    杜榆正思索之间,忽然感到一阵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接着便听到一道喝声:

    “何人?!”

    杜榆应声抬头,那着远处跑来一位身着紫气弟子服饰的人正疾驰而来。

    “对了,每日守钟,应该是有两人才是。”

    他便朝那弟子挥了挥手,等得他近了。

    “杜师兄?”

    那人向杜榆打了声招呼,有些疑惑。

    思论已经开场,杜榆此时就算不在思论山中,也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才是。

    “杜师兄,你如何在这里?是有什么任务要交代我们吗?”

    弟子出声询问杜榆,又忽然想起,他本来是去找鹤云卿报信的,但是却没有找到他的人,只好返身,心里想着,那两个人看上去倒也不坏,如今开始思论,山中也本就没有拦人的道理,还是回来告诉他们一声,叫他们直接上山去吧,倒也别因为自己最近心情不好就坏了山里的待客之道。

    但是此时这位弟子环顾四周,却并没有发现那两个人,反而只瞧见杜榆,以及那被杜榆放着靠坐在亭子边儿上的弟子,此时他看上去倒只是像睡着了一样。

    “嘿!这小子……”

    杜榆面前的弟子瞧见那昏迷的师弟出声说道:

    “我一走,他倒是偷起懒来了。”

    “杜师兄可是已经让那两人放行了?”

    这位匆匆赶回的弟子倒也没有怀疑其它,毕竟杜榆就在这里。

    “我倒也放心了。”

    弟子出声,却又见着了杜榆背上背着的包裹,心头疑惑了一声,便向杜榆问道:

    “杜师兄,你这是要去哪里么?”

    看杜榆背着包裹的样子,不像是只下个山而已,倒更像是要出远门。

    “那两人?什么人?”

    杜榆没有回他话,倒是心里起疑,想来便是这弟子口里的那两人,就是使他身后师弟昏

    迷的罪魁祸首了。

    “杜师兄不知道?”

    这话倒是让眼前的弟子心惊了,如果杜榆不知道的话……

    他突然朝那被杜榆扶到亭子边的师弟跑去。

    “他没事。”

    杜榆拦下了他,向他问道:

    “我已经看过他的伤势了,他只是昏迷过去了而已,你倒是先与我说说,那两个人是怎么回事,是何人?”

    这弟子在听到杜榆的话后便也放下些心来,便与杜榆将先前楚玉石和南荣立人到此地的事情讲给了杜榆听。

    杜榆听后思索了一阵,向他问道:

    “他们只说了这些?”

    “只说了这些。”

    弟子回答,杜榆想了一阵,按着这位师弟的描述,那两人他并没有印象,但是他们说是与庐子有约,在知道庐子飞升之后便又找鹤师叔……

    “无妨。”

    杜榆出声,拍了拍身边师弟的肩膀。

    “任他们去吧,只要稍后记得与老师们说一声,免得责罚。”

    “嗯。”

    师弟应了一声,有杜榆这话,他倒也放心了些。

    正待他又要问杜榆为什么背着这样一个北包的时候,他才一张嘴,倒听见远处深山里一声巨响。

    “思论台开了。”

    杜榆出声,弟子回头,倒也是见怪不怪了,他弯下腰去,就连那本昏迷靠在亭子边儿上的弟子也一下被惊醒,啊啊了两声,见着杜榆之时还有些错谔,再接着,便也走到前头师兄身边,一起面朝着那深山深响地的方。

    “弟子张德。”

    “弟子伍正。”

    两位弟子同时弯腰出声。

    “恭迎老师。”

    杜榆站在两人身后,瞧着那深山顶上分出一条路来,路宽坦,但落在他的眼里却如同一条天堑,这头是地,那头是天,而那人便由中间缓缓行下。

    那人便是他们西阳庐的祖师的老师,三代圣人——孟常。

    当然,此时由天路而行下的,自然不会是孟常的真身,毕竟这思论不出意外的话,每年都有一次,若是真身行下的话,倒不知会引起江湖多大的波澜了。

    毕竟先前庐子飞升一事,便几乎叫蜀西沸腾,但一来因为蜀西人对于庐子的敬重,二来,庐子飞升这个消息却也并不是百分百就确定下来的事情,倒也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所以这件事倒也被蜀西人给人为的压了下去。

    可若是孟常的真身出现在西阳庐的话,那可是真正了不得的事情了,那时候,可不是一个小小的西阳庐,或者是蜀西、蜀地了,而是整个江湖,整个天下朝廷都要沸腾。

    要知道,孟常,作为西阳庐开山祖师的老师,他的年岁,将有多长久?

    此时出现在众人面前的,不过是一道分身罢了,但是就这一道分身却也不可小视,毕竟他的主人,可是真正的飞升人物,这道分身里面,蕴含着那位老师的证理大道。

    而这也正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会不远万里的跑到西阳庐来参加这个初阳会思论的原因。

    当然,这些消息也都是杜榆所知晓的,他所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呢。

    就比如说,孟常的分身,是如何出现的?他每次问胡无,胡无总是不回他。

    “哼。”

    杜榆笑出声,这声音落入前头两位师弟耳中,倒真正成了惊雷一样,他们狐疑地回头,却见着杜榆的背打得笔直。

    “师兄……

    ”

    师弟喃喃,不可置信,杜榆身为庐子弟子,此时如此行径……莫不是要欺师灭祖么!

    “杜师兄!”

    师弟急声,杜榆瞧着他,忽然说道:

    “两位师弟,对不住了。”

    杜榆突然出手,两位师弟之一,先前出声喝止杜榆那人本已经有了些准备,但是奈何杜榆技高一筹,在那弟子动气之前,便先制下了他的咽喉。

    “杜师兄……为何?”

    师弟出声问道,杜榆出声:

    “马上就到轮班的时间了,两位师弟的安全我倒并不担心,就委屈一阵,先在这里睡一会儿吧。”

    喀。

    杜榆手起落下。

    “为什么……”

    那位弟子没能等到杜榆的回答,杜榆将他们两个的身体拖到了先前的亭子边儿去。

    “嘿,伍正这小子……”

    杜榆心里有些无奈,又有些愧意。

    “对不住了,师弟,我也不想这样做,但是我不能这么早放你们回山里,不然的话,无论是谁知道了,都不会放我出去的。”

    杜榆向他们行了一礼,最后望了一眼天际,先前行于天路中间的那道身影此时已经落到近地面的地方,杜榆远远瞧去,瞧不清那人的脸,但就算他身处这里却也能清楚的感受到由那人身上所发出的气势,温和,而悠长。

    “走了!”

    他突然轻喝一声,脸上带着笑意,朝着山下而去。

    .

    山路之间,两侧绿林,前后高山。

    “那是什么啊?”

    南荣立人指着远处深山高处的身影。

    “好像是个人诶!玉石!那好像是个人。

    南荣立人有些兴奋地扯过楚玉石,楚玉石也瞧着那里,脸上虽然没有像南荣立人那样的惊讶之色,但是却也有几分惊奇。

    “法相?”

    他出声,突然觉得这天下该有一个统一的道理了。

    因为他不知道此时天间出现的那道身影到底应该如何称呼了……他想告诉南荣立人那身影是法相,但是却又是法像,而且又被叫作真人分身,再有些其它的奇奇怪怪的称呼,若是一一统计起到,倒真是数不胜数。

    “呃……”

    楚玉石想了半响,向南荣立人出声说道:

    “那应该是他们西阳庐的开山祖师的……呃,天人分身吧。”

    “神仙的分身。”

    他再补充说道。

    没想到这时候南荣立人回过头来,先是鄙夷地瞧了他一眼,再向他讲道:

    “那哪里是西阳庐的开派祖师,那明明是西阳庐的开派祖师的老师。”

    “呃……”

    楚玉石点了点头,好像是。

    自己倒是说差了一句,不过……

    “既然你都知道,那你还问我干嘛啊!”

    楚玉石吼道,南荣立人却对他翻了个白眼,说道:

    “自然是因为我想问啊,因为本大爷现在心情好。”

    她笑嘻嘻地对楚玉石说道,又在他心上补了一刀:

    “你这个假弟子。”

    “什么啊!?”

    楚玉石反驳道:

    “什么假弟子,我本来就不是西阳庐的弟子嘛!”

    南荣立人收回目光,说道:

    “我也没说你是西阳庐的弟子啊,我说你是假弟子,假的青盟弟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