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歌酒
字体: 16 + -

蜀道难 第九十七章:心生凉意

    星辰山高处,石头边上坐着一人,这人望着天,定定出神。

    “可儿……”

    听说每个人都会对应着天上的一颗星星,星辰山山如其名,每到夜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都会有满天的繁星,可此时是白天。

    “大哥会为你……”

    他正自语之时,忽然见着远处有人影掠过,其气息之充足,当举世少有。

    他眯起眼,瞧着那人所去的方向。

    “思论台?”

    他沉下心细细思索,那是何人?有此疑惑的并不止他一个,很快,由另一边屋子里跑出两道身影,当先一道是那日替他包伤的簪花宫姑娘程思瑶,再后一道是簪花宫大师姐鞠巧曼,等到两人由屋子里走出之后,再走出两道人来,一者精巧,一者丰盈。

    他这些天倒也都知道了她们的姓名,看上去精巧的名为子书菁,姓子书?他在第一次听见之时便猜到了她的身份,子书氏江湖少有,唯有南赵国最为出名,而再想到南赵与簪花宫的联系,他几乎是在听到她名字的时候便猜出了她的身份,南赵大将军的女儿,子书筠的妹妹。

    子书筠……

    林崆忽然想到他,便想到了他手上的破阵雷,如果能有子书氏破阵雷在身上,他为林可儿报仇的机会便会多上几分,什么时候前去讨要几颗,他想着,便又将目光转向了另一边,另一边走上前来的是那位与他不打不相识的西阳庐弟子——邱一善。

    .

    “我来向你讨教一个问题。”

    邱一善直白的对林崆讲道,他抱拳不起,等着林崆的回答,林崆在脑中思索着,邱一善的身手他见识过了,而且由那一次见面他能够了解到邱一善此人应该行事极端,那天只一见面出手便差点置他于死地,若不是鞠巧曼及时止下他……但是此人若是有求于我,倒也可以成为我为可儿复仇的一大助手。

    他心思如此想着,好像根本不在乎邱一善要提出什么问题一样。

    但实际上他并非不在乎,而是太过于清楚了,庐子飞升不久,邱一善这位西阳庐中绝对重要的弟子前来找他,为问何事呢?至于他为什么觉得邱一善比较重要,他想:毫无理由,这是石岵弟子的直觉,他们的直觉,也正是他们的自信。

    “我如果不回答呢?”

    林崆故意讲道,面色冷漠。

    “毕竟那日你差点杀死我。”

    “可你现在还活着。”

    邱一善回答道,还是未起身。

    林崆侧了一下脑袋,听见邱一善讲道:

    “我听师姐提起你的事了,你想为你妹妹报仇。”

    邱一善露出笑意,笑意挂在他的脸上显然分外的奇怪,令人惨得慌,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你回答我,我帮助你。”

    邱一善谈话直白,林崆亦笑道:

    “成交。”

    .

    两人相视而笑,鞠巧曼自然见了,那天夜里她离开之后他们两人之间应该发生了什么,但是她隐隐也能猜出个大概来,便也乐见其成,两人的关系总之是缓和了,她便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

    “邱道兄,你可知晓那人的身份。”

    林崆向邱一善问道,邱一善瞧了瞧那人远去的方向,回道:

    “不。”

    他摇头:

    “看他所去的方向,当是前往思论台。”

    “那人的实力远远高于我们。”

    一旁的鞠巧曼出声说道:

    “不知道又是哪里来的老前辈,这样的人物,这些天我由山下已经见到两位了。“

    鞠巧曼瞧着邱一善,邱一善点了点头,称了声是。

    “我去向问问我师父,师姐你们如何?”

    鞠巧曼说道:“我自然是要去思论台的,虽然那人实力高得有些过分了,但是在西阳庐中,我倒也是完全放心的。”

    鞠巧曼露出笑容,可惜被帘子挡下了大半,两人只见着她的眼睛在动,但也足够拨动心弦了。

    “我要先去找到我的师弟,再者也去思论台。”

    林崆出声,邱一善说道:

    “那我等便思论台前见了。”

    他与几人作别,便离开了,原地林崆亦与鞠巧曼几人抱拳,便寻他师弟去了。

    “师姐。”

    曾云唤了鞠巧曼一声,鞠巧曼哦哦然回过神来,收回了望着林崆的目光。

    “挺像的。”

    曾云亦默然发出声响。

    “走吧。”

    鞠巧曼撇开话题,向她几位师妹说道:

    “我们前去思论台。”

    .

    眼前有稻草做就的蒲团,细细列着,一共列了五行,一行五个,一行三个,再一行两个,最后一行一个,可是还有一行两个哪里去了?目光便往有寻,在最顶上的地方,在五个蒲团之上,原来还多列着两个,一共有蒲团十三个。

    “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前来初阳会。”

    有声音听着细致,温声细语,顺着声音寻人去,只见着他坐于一道大伞之下,伞两侧站着两位高高的武士,武士身前有两个人,两人坐着,左侧人年轻,穿着锦衣华服,右侧人老迈,却并不显老态,就连头发都是黑的,此时老人正把玩着一只碗,他将碗倒扣在身前,正来回拨弄呢。

    身后的武士两人互相交换了眼色,都明白对方心里在想着些什么,这老人倒是童趣得很,看来当真是心态年轻,才能显然年轻……

    “嗯。”

    西阳庐内老人黑发者,倒只有胡无一个。

    他应了一声,与他对话之人的身份倒也呼之欲出了:蜀廷三皇子——李甫。

    “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来初阳会了。”

    李甫再讲道,胡无依旧是嗯了一声作答。

    “老师就不想问问为什么会是我前来西阳庐么?”

    李甫发问,再讲道:

    “毕竟我刚到西阳庐,便引得贼人前来,倒坏了庐中的文气。”

    叮……

    李甫应声瞧去,胡无放下那只倒扣着的碗,看向李甫,讲道:

    “贼人本就是庐中家贼,何来引入一说,三皇子言重了,文人风气?”

    胡无又反问一声,自答道:

    “那种东西,鹤云扬在乎,我却并不在乎的,不要也罢。”

    “三皇子与皇家关系如何,老头子我并不感兴趣。”

    胡无起身,向山深入指了指,讲道:

    “三皇子瞧见那里了么?”

    李甫亦起身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瞧去,那里山低,低如碗盘置立,除此之外,他再也没看出来其它什么名堂。

    “老师可否详解?”

    李甫就如同一位真正的学生一般,向胡无请教着问题,谁知道胡无此时却哈哈

    大笑起来,过了好半天,李甫才听到胡无问道:

    “你当真什么也没有看出来?”

    声音里带着试探,李甫心内微动,再向刚才胡无指着的地方瞧去,他细细寻过了那个位置的每一道山,但还是一无所得,于是他便缓缓摇头,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没有。”

    胡无终于笑完了,指着刚才他所指的地方讲道:

    “本就是随意一指,什么也没有。”

    “啊!?”

    三皇子李甫惊讶出声,不知道这是何意,这时,便听见胡无再讲道:

    “江湖,便是这座群山。”

    “不过是有人站在山巅随意一指而已,便能叫当局者迷惑一辈子。”

    “三皇子,你何故要自寻牢宠?”

    胡无突然盯着李甫,李甫被那神色骇得身体陡然颤栗,心头大动,如同醍醐灌顶一般,有什么念头由脑海底升了上来。

    正在他想要去抓取的时候,听见胡无再讲了一声:

    “我约了旧友前来,三皇子也可以见上一面。”

    三皇子由那种恍然的状态当中退出来,正好瞥见天边一道小小黑点,他微加还意,没想到下一瞬间那黑点便变得大上了许多,直到很快到了他近前,他正想开口发问,这人便是老师口中所说的旧友么?没想到下一瞬间便听到那来人大喝了一声:

    “思论台在何处!?”

    那来人止下身影,行走于空中。

    “这人不是老师旧友。”

    李甫几乎一下便确定了,老师旧友怎么可能连思论台在何方都不知道呢?

    “三皇子,庐中自会来人护你周全,我去去便回。”

    胡无说完,那只倒扣在地上的碗便随着他的身影而去,向着天空那人奔行,那人瞧向胡无的方向,这时候李甫才看清了那人的脸,他微微错愕,那人居然如此年轻?

    “御空……”

    他在心头思索,何地有如此年轻的人才?能够御空而行,至少也得有真气入室的修为,更莫说眼前这人指不定已经在空中奔行了多久,李甫心头大胆猜测,这人实力,可能已经达到了得礼之境界。

    “皇子……”

    两位武士一左一右上前护住李甫,不过他们心头却是苦涩至极,他们的实力都并不算低,这当然是对于之前而言,在蜀皇城汉阙他们的实力倒已经能够完全护住李甫了,因为虽然李甫在朝中并不得势,但是毕竟也有一个皇子的名头在身,平日里倒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人敢跑到汉阙之中对他行凶,他们最多时候,做的事情便是替自己的主子挡下她那烦人的妹妹,也就是朝中当朝蜀皇帝唯一的女儿……

    如果那人向皇子出手的话……

    两位武士心头起了凉意,忽然又觉得愤懑不平,为什么同样都是蜀皇帝的儿子,三皇子身边就连个半步真气的护卫都没有,他们本以为这次替下文节使的差事前来西阳庐,皇帝陛下便会派出真正的高手保护三皇子,可是直到临行前都没有一人前来,他们还不止一次的安慰过自己,也许是在暗中保护着三皇子呢?对的,一定是。

    可是前些天发年的事情,便让他们彻底寒了心。

    三皇子身边,只有他们兄弟两个而已。

    正这时,李甫回过头,向他们二人笑了笑,说道:

    “无妨,西阳庐中,我能有何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