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夫子
字体: 16 + -

第一部 两地巡抚 第三章 初至开封府

    于谦终于走到了河南开封府,一人一仆一匹马穿越大半个中国,早已疲惫不堪。这一日凌晨,开封大街上慢慢的有了些许人,有背着背篼去买货的,有匆匆忙忙的商人,还有一些在街角旮旯睡着的乞丐。万里零星的放着几枚铜钱,有的放着啃了半边的馒头。哒哒的马蹄声在大街想起,一身官服在路上早已在路上变得脏乱不堪。大街上得人只当是个不入流得小官刚从外地回来,也没多多注意。

    于谦抬头看了看时辰,发现还未到值班时间,就和仆人在旁边的小茶铺要了壶清茶去去风尘。只见茶铺老板熟练的泡茶,翻转茶杯,片刻一壶散发热气的茶就摆了上来。

    “两位大人,请慢用。”茶铺老板瞥了眼于谦身上能看出来是件官府的穿着说到。

    “老倌,最近生意好做吗?”于谦喝了茶,啧啧嘴说到。

    “哟,这位大人,我们开封府人抵着人,户连着户,再加上最近天气炎热,爱喝茶的人多。老汉一天也能有点小钱进腰带。”茶老汉一边倒腾这铺子里的生意,一边回答道。

    “那老倌日子过得挺滋润哈,日子好,这茶也好,你说是吧?啊哈哈哈。”于谦笑着对仆人和老汉说到。

    “是是是。哈哈哈哈”。片刻,于谦壶里的茶约莫还剩两三杯的时候,大街上突然传来阵阵喧嚣。

    “抓住他!抓住他!别让他跑咯。”只见人群哗的像四周散开,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青壮汉子发了疯一样在疯狂奔跑,嘴里还含着一个白馒头,身后跟着一群着捕快。青壮汉子不时的回头看,眼看着汉子就要逃脱追捕,突然之间一人从马路上的高墙上飞身而下,将汉子压倒在地,嘴里喊着:“小样?跑啊,你倒是跑啊。大爷正有闲工夫陪你玩。”这时周围的人员渐渐围拢,对这个汉子指指点点。

    “这人一看就不是个好人。”

    “是啊

    是啊,你看那个馒头,指不定是哪里偷来的。”

    ……

    “这人指不定犯了什么事儿,惊动这么多捕快,看来不是小事,惨咯,年纪轻轻就要顿大狱咯。”茶老汉看了远处的情形念叨到。

    于谦沉思片刻说到:“朱骥,你去看看发生了什么,所犯何罪。”

    “好的老爷。”于谦身旁这位仆人竟长得有些许英气。过了片刻,朱骥回来了说:“唉,老爷,就是那年轻小子偷了开封街上崔大户家的一件宝贝,崔大户报官说是丢了一件传家宝,捕快可是找了半个月才把这个家伙给抓住,依我看呐,这年轻小子不算什么好人,那崔大户也不是。”

    “哦?为何那年轻人偷了崔家的东西,你反倒说崔大户不是个好人呢?”于谦饶有趣的问道。

    “要是我有传家宝,我还不得把他好好藏起来,供起来,日夜找人看守他,怎么能说被偷就被偷了呢,切。”朱骥如是说。

    “哈哈哈哈,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有心算无心,被偷也没办法,朱骥啊,下次多想想。”于谦笑到。

    “是,老爷,小人受教了。”朱骥似乎也知晓自己的莽撞,谦逊的说到。

    “走吧,此间茶已毕,日上三竿,也该去衙门了。老倌,记得收钱。”说完于谦从袖口掏出几枚铜钱摆在桌面,然后让朱骥牵着马就往衙门走去。

    来到衙门,于谦从随身行囊里掏出印绶和圣谕,递给了朱骥让其前去验明身份。

    片刻,待里面的人通报之后,走出来数人连行跪拜礼到:“下官乃开封府知府崔权,不知大人今日抵达,招待来迟,望大人恕罪。”

    话说这崔权呐,字求正,永乐年间入仕,摸爬滚打三十年许,混得个知府当着,日子好不滋润。

    “起身吧,于某奉皇命巡抚河南山西两地,也希望崔大人多多配合在下。”

    “一定一定,在下一定多多配合。”说完只见于谦径直往大堂走去,这让崔知府摸不着头脑,只得招呼众人紧随其后。

    只见于谦正襟危坐,朱骥陪在一旁。可随后入堂的崔知府吃了一惊,按理说,巡抚可比他这个一府知府大得多,怎么说也得坐在主位吧。崔知府这样,更别说后面那些官员了。

    “于大人,你这是?”崔知府摸不着头脑,就问了一下。

    “本官初到任上,对地方事务不甚清楚,还要劳烦崔知府领导诸位给于某讲解一下本地的各种情况。”于谦解释到。

    这下没办法了,崔权只好坐在明镜高悬匾下的太师椅上,真可谓是如坐针毡。片刻,

    “额,这个,从何说起呢。”崔权偷瞟了一眼于谦,只见于谦闭眼不语。

    “额,那这个正好下面有几个知县正好进府汇报工作,那下官这就让他们向大人说一下各地情况。”

    “劳崔大人费心了。”于谦闭眼说到。

    崔权和他手下的知县们开始觉得不太对劲了,难道说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看来今日谁要做那出头鸟,今日便危矣。

    只见崔权扫视下方,荥阳,兰阳,汜水等多地的知县都在下方,可都默然不语,甚至有的还不敢直面崔权扫视的目光,崔权这个年纪早可以乞骸骨,卸甲归田,这个关节也不想得罪这些早已在地方站稳跟脚的县太爷,看到此番情形,也只好硬着头皮点了一位:“俞知县,劳烦你向于大人说一下你县的情况,然后按你座位左手的秩序挨个说明,让我们于大人见识一下我们开封府官员的风貌,啊?哈哈哈。”崔权尴尬的笑着。只见堂下一位显着有些年轻的官员站了起来,抖一抖衣袖,说到:“下官乃汜水知县孙原贞……”

    (本作根据史实合理进行虚构,新人作书,不足之处,多多指教,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