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风云录
字体: 16 + -

第八十九章 北境失守

    北境知府陈进此时正站在城头上看着城外浩浩荡荡的十万北元兵马,他派去求和的使者还没有回来。

    胖子其实早在发现野狼岭被围的第一时间,就给派人传回消息了,陈进也收到了胖子传回的消息。可只读过两本兵书,远远的看过两次北境军和北元兵马小规模冲突的知府陈进并没把胖子的消息当回事。

    大将军古安国虽然去了京城,可那七十万的征北大军还在草原上。兵书上说,首尾不顾乃兵家大忌,所有陈进认为,北元不可能放着征北军不管,而集结大规模兵马来攻打背静。他除了按照流程,将胖子送来的消息送给朝廷后,就没再多做什么。

    在他想来,北元就算拿下了野狼岭,最多也就和往年一样,派个几百人到城外的村庄劫掠一番,到时候他提前让城外的百姓进城,自己也坚守不出就好了,北境依然无忧。

    不过今天出现在他眼前的不是几百骑,而是十万骑。可如今他手上的兵马,加上自己的亲兵,也不过数千人而已,北境不是无忧,而是无法守住了。

    迫于无奈,陈进便当了高祖开国后第一个向北元求和的大乾官员,虽然他知道即便求和成功,让北元愿意退兵,自己头上的这顶乌纱帽也保不住了,将来朝堂上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死。

    可他没办法不求和,他这几千老弱病残对上外面北元整整十万的大军。不用等到大乾朝堂上的唾沫,十万北元人的口水就能把他和这北境城中的几十万百姓给一起淹死了。

    所以陈进明知道求和自己也是死路一条,何况人家北元也没有道理答应,但为了这几十万的百姓,他还是派出了使者。

    过去都快一个时辰了,陈进派出的使者还没回来,但北元倒是有人策马对着城门冲了过来,让陈进松了口气的是,策马而来的只有一人而已。

    那人很快就到了城门下,然后取出一颗人头挂在羽箭上射入了城墙内,便拍马离开了。

    亲兵们很快就把射入城里的人头给陈进送了过来,不出所料,是他派去那名使者的人头,同时送来的还有一封信。

    信是北元主帅乌世轲写的,他说战争是大乾挑起来的,所以北元不可能接受求和。而这使者在北元兵临城下的时候还敢无礼,他便替陈进教了这名使者什么叫做礼貌。乌世轲还说,只要陈进愿意开城投降,他本人可以承若,不会伤害北境城里的百姓。

    一个时辰前北境知府陈进当了大乾第一个求和的官员,如今他又要当大乾第一个开城门投降的知府了。北元的兵马终于在二十三年后,重新回到了北境。

    陈进见到了乌世轲,在乌世轲再次当面答应他不会伤害城中百姓后,陈进就拔剑自刎了。他虽然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但文人该有文人的骨气。

    作为北境的知府,他得替一方百姓负责,所以他求和投降。作为大乾在北境最高的行政长官,北境的失守,他不能说没有责任,所以他也得负责。替百姓求来个安稳后,就是他该替大乾负责的时候了。

    陈进自刎后,城中的大乾军士们也都丢下了自己的武器,等待着北元的处置。北元兵不血刃的占领了这座北境城,二十多年前的这里还没有北境城,这座城是他们北元在这输了最后一战,占下这里的大乾修建的。

    还在襁褓中的慕容鸣凰就是在这和被家中的女人们带着逃回了草原,而当时北元的皇帝她的父亲,也是在这被太宗砍下了头颅。所以再次回到这片土地的北元人,他们对这座城除了仇恨,没有任何的感情

    乌世轲带着手下们走在城内的大街上,街边如今跪满了被北元士兵们从家中赶出来迎接大军进城的百姓。

    看着这些跪着的大乾百姓,乌世轲身边的一位大将不甘的问道。

    “大帅,咱们真的不报仇了?大乾人曾经在这杀了我们多少父母亲族?如今又在草原杀了我们多少兄弟长辈?现在我们就这么放过这些两脚羊了?”

    乌世轲没有看向这名将领,而是继续往前走着,见乌世轲没有回答,那名将领眼中也出现了失望之色。不过很快,他眼中的失落就变成了期待,因为乌世轲对着前方说了一句。

    “除了我本人答应了那个浑身带着酸臭味的知府不伤害城中的百姓,你们这些人中还有人答应了吗?”

    得到乌世柯回答的那名北元将领,狞笑着回到“属下明白。”

    然后便带着士兵们杀向了如今跪在街边的北境城百姓。北境城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城中的屠杀也持续了三天三夜。北境城外的沧泠江,也被人血给染成了红色。

    等到李平收到这个消息时,北元已经将北境全境都给控制住了,如今北元的十万兵马正在关外虎视眈眈的看着京城。

    此时的李平焦躁不安的坐在龙椅之上,充满愤怒的看着站在下面的大乾重

    臣们。他很想骂人,他甚至想杀人。就是这些人,先是让父亲丢了安南,现在又让自己丢了北境,他们该死。

    可李平也知道,自己没法杀死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因为这些人都不怕他。所以他只能问让这些人害怕的人,宰相杨辅。

    “丞相,如今北境失守,七十万大军不知死活,如今北元的十万大军离京城也不过数百里,难道朕要被这群草原野人给赶跑不成?”

    皇位下的杨辅明显比皇位上的那位年轻人泰然自若的多,他用一副成竹在胸的口气回到。

    “陛下,当年太宗拿下北境后,便迁都封州,在此地建起了京城。无非就是告诉后人,大乾的国门将有天子守护。陛下怎可轻言离京?”

    李平也并非真的打算离开京城躲避兵峰,而是如今又气又急的他既不敢责骂杨辅,可又心中有气,才口不择言的问了杨辅这么一句。没成想杨辅居然真的不给他这个皇帝任何颜面,而直接质问他。这让李平,有苦难言,无话可说。

    不过这时已经坐稳兵部尚书职位的徐浩站了出来替李平解围。

    “陛下,如今十五万禁军已经赶赴关内驻防,北元暂时还入不了关。而辽王那也已经开始重新征兵,兵部也已经让西川军做好准备,他们随时能从西川走廊进入草原,从北元背后发动攻击。全国州府之兵,我们还能再紧急调动三十万。陛下不需惊慌。”

    李平感激的看了一眼徐浩,他如果不出来插话,自己被杨辅当着各级官员将这么一军可就颜面尽失了。李平也知道徐浩最后那一句不需惊慌是让他把矛头对向徐浩自己,好借机对着一些官员发难,在今日这朝堂上做一些自己想做的决定。

    于是李平虽然心中感激,可还是对着徐浩斥责到。

    “不需惊慌?就是你们这些人罢免了冯天恩,解散了黑旗军。也是你们这些人放心的把七十万大军交给那个狗屁不通的朱恒,才让如今七十万大军音信全无。你们自然不用惊慌,你们领着大乾的银子,却对北元大大的有功。北元打过来了,你们当然不用惊慌,不过你们该死。”

    台下的众臣听见皇帝把北境丢失的责任都推到了自己的身上,明白了皇帝确实生气了,也想趁着这个机会罢免几个官员,然后安排几个自己人进入中枢。

    大臣们一个个的噤若寒蝉,不敢回话,都等着看最后是谁倒霉接下这天子一怒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