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金牌主持
字体: 16 + -

第33章 确定方向

    办公室旁边的房间被简单归置了一下,就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会议室。

    得亏建台之初,市里对电视台还是报以厚望的,硬件方面绝对不亏待他们。单单是三层电视台小楼,都比很多职能部门看起来要排场儿许多,更别提引进的那些昂贵器材了。

    然而,雷声大雨点小。第三产业在黑石这个小地方半死不活,长年累月下来,上面也跟着失去了信心,很少再来过问。

    “终于打扫干净了。”

    作为台里唯一的女性,也是台花,田莺莺包揽了大部分的清扫工作。她摘下围裙,丢掉手上的扫帚,环视了一眼窗明几净的会议室。眼睛里的那团热火,比化雪后的万里晴空还要明媚许多。

    摆好最后一把椅子,顺手擦了擦几案,张宇招呼刚拖完地的刘利就坐,“时间不早了,我们尽快开会吧。”

    三人拿着笔记本儿落座,各自守着残破几案的一角儿。

    “今天由我来主持这次的工作会议,大家没意见吧?”

    虽然田莺莺跟刘利不对付,可某些时候,行动倒是出奇的一致的。就比如现在,二人连连点头,齐声说了两次“没意见”。

    “那好,今天这个工作会议很明确,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哪三个部分?”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很坚定,刘利学起了捧哏的,飞快接了一句。

    田莺莺瞪他一眼,刘利意识到在不恰当的时候多了嘴,赶紧把身子往后面缩了缩。好像这样大家就看不到他一样。

    张宇也没在意,继续说:“第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确定我们黑石电视台的发展方针,讨论出个基本方向来,以后开展工作就有了较为明确的目标。简单地说,第一要务是要找到跑道。不能看见路就胡跑瞎跑,对我们自己是一种严重的消耗不说,还很容易形成浪费。”

    田莺莺跟刘利都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关于张宇所说的,确定发展战略这一点,重生之前有个很好的例子,那就是沪南卫视。

    这家电视台在上星之初,很快就确立了“娱乐立台”的发展方针。多年来通过台内节目的不断开展,确实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如果提起地方卫视的话,很多年轻一代,首先想到的都会是它。

    沪南卫视可是响当当地一块金字招牌。

    见两人没有发言的意思,张宇无奈,挤了句套话儿出来,“这是工作会议,大家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坚决不搞一言堂那一套。要不然,也就没必要开这个讨论会了,纯属浪费时间。”

    “这个发展方向,你能大概的给我们提供一个思路吗?”

    毕竟是播音主持毕业,对制定方针目标这一套,田莺莺可并不擅长。

    刘利也一样,脑子还有点儿懵着呢,又不好意思直接说。

    “其实并不困难,根据我们台的实际情况,确定轮廓,在不超出这个范畴的情况下做节目。比如,新闻立台,又或者……着重娱乐性质。”

    新闻节目一向是中国电视节目的三大支柱之一,这也是未来很多卫视的立台根本。

    会议室响起刷刷刷地记录声,刘利边记录会议概要边嘟囔:“新闻……娱乐,对于我们黑石电视台来说都不太实用。”

    “有想法可以大胆表达。”

    刘利挠了挠头,如实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首先,新闻立台的话,条件不允许。我们台人员配置太寒酸了,哪有一个正经的摄像师?新闻讲实效的嘛,至少当天发生当天播吧,这就要求有大量的可分配新闻人才。一个采访组起码要配备一个摄像师,一个外拍记者吧。可我们台目前做实事的统共就三个人,怎么出去四处拍新闻啊。更别说能够进行信号采集的摄像机只有一台,总不能从中间劈两半儿吧。”

    刘利说的都是些很现实的问题,田莺莺的脸色不由凝重起来,落笔在新闻两个字后面画了个大大的叉。

    “娱乐立台呢……好像也不太可行。娱乐娱乐,少不了做活动。可是,咱这几个人……”

    田莺莺表情为难地环顾了一圈儿各守着几案一角的同事,人数总计——三名。

    紧接着,她又在“娱乐”两个字后面重重画了个叉儿。

    似火的热情在现实面前消退不少。整个会议室都好像浇筑了水泥,寂静沉闷。

    讨论来讨论去,他们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儿。

    人才的缺失是现实,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改变。既然如此,只能通过别的方式方法来弥补。

    思考着具体该怎么做,张宇起身,踱步走到窗户前。

    电视台附近都是错落的民居,充满杂沓的人声。归家的,遛弯儿的……行色匆匆的,悠然得意的……各异的行人穿梭在逼仄的巷弄里,行走在马路上。

    往远处继续眺望,是连着天际的田野,凌乱、枯黄。阻隔乡野小道的围墙上,刮了一层大白,特意刷上富有时代特色的标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优育花香香四野,少生雨润润千村。”

    “繁荣文化,传承文明,宣传科技,培智富民。”

    “民……人民。”

    一趟儿读过去,有什么一闪念,好像春天抽了芽的新叶,争先恐后地往外冒。

    他忽然想到了。

    张宇疾步回到自己的座位前,双臂往几案上一撑,兴奋道:“我想到了,民生,民生立台!”

    既然往那些高的、大的,远的上面靠不上,干脆因地制宜,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黑石电视台是地方台,作为职能部门的传声筒功能有所削弱,但是他们可以跟普通老百姓打好关系,贴近他们的生活,打亲民牌。

    而且,讲究民生的话。就可以踏踏实实做节目,连续的,系列的,随意发挥。而不用为了追求新闻实效,大量的耗费人力跟物力。

    如果这个方向可行,效益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想来想去,民生立台是最适合他们的发展道路!

    “民生立台……这个真的可以!”田莺莺第一个表示赞同。

    刘利仔细想了想,也觉得不错,飞速在笔记本儿上记录下来。“民生”两个字写得格外有力。

    “现在我们投票,同意民生立台的请举手!”

    齐刷刷地,三个人同时把手臂高高举了起来。他们看向彼此,开怀地笑起来。

    小小的会议室,“民生”两个字被擅长黑板报的刘利用墨汁整齐地刷到白色的墙壁上。

    此时此刻,三人内心有种难以名状的庄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