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电子工业
字体: 16 + -

第24章 相聚与不舍

    当赵家昌一家人回到南架山村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呆了,赵电生家里来了好多客人,除了赵电生的三位师傅,赵国平的十几个徒子徒孙也来了。

    

    本来赵电生只是想请三位师傅前来,大家热闹一下,顺便给张依然几人送行,那知道突然接到杨三生从港城传来的消息,莫北山去港城的手续提前办好了,原来赵电生三爷爷赵国志最近地深城搞投资,有了熟人,这办事就容易些了。

    

    既然是给张依然送行,赵电生自然要听一听她本人的意见了。

    

    “师姐,我看你也喜欢热闹,要不我多找些人,热热闹闹的,怎么样?”赵电生问。

    

    “好啊,最好是把你那些什么师傅啊,赵式烧制的师傅也叫来,我可没少听你师母说,上次你们赵式烧制立门那天好热闹。”张依然点头道。

    

    “那好啊,到时搞过几桌,让师姐你也见识一下咱们本地的特色宴席。”赵电生高兴道。

    

    见张依然喜欢,赵电生就把师傅莫北山的送别宴也加了进来,这么多人,再到镇上就不放便了,也没了赵电生给张依然承诺的乡土味了,于是赵电生就把一饭店的主厨牛代福请到了赵家湾,在赵三家里办,这样主要是怕对老爸赵家昌影响不好。

    

    说来也巧,因为这次赵电生从二峰玻璃厂揽的彩绘业务有点重,而且为了保证赵式烧制的品牌,赵电生提出了高要求,赵电生大师伯牛代贵也是第一次主事,加上工期紧,为了稳托起见,牛代贵把能召集的人,全叫来了,当然工钱也是给足了,保吃住,还给一天一块的工资,这可是城里工人的价钱,于是很快便把上次师徒聚会时联系上的师弟们给招集起来了。

    

    “妈,你看电生在那呢!”赵忆北指着赵电生道。

    

    此时的赵电生穿着一身在东望县定制的新衣,鞋上是锃亮的皮鞋,搞了一个二八分头,头发还上摩丝,油亮油亮的,身边一左一右地跟着马东和赵三,两人的衣服款式,鞋子和发型也一样,按赵三的说法,赵电生的打扮就是他的榜样。

    

    “小明,电生旁边的那个小伙不是以前你部下马东吗?”赵电生母亲张雪问。

    

    “是的,我今天来,就是来看看马东在这里过得如何,现在算是放心了。”贺小明高兴道。

    

    明天张雪有个会,今晚就必须赶回去,她现在是好几百人的主官,是可以配车,贺小明就自告奋勇地来当司机,前几天赵电生来二峰镇请,师傅向东的时候,碰到了贺小明,也一并请了贺小明,贺小明一听是周日,也想来看看马东,想当初马东还是他同意了,才来三合镇的。

    

    张雪一听还有这事,对自己这儿子,就更加的好奇了,只见赵电生在满院子里,走来走去招呼客人。

    

    “大师伯,你可要招呼好各位师叔,师兄啊,到时间咱们不醉不归。”赵电生边走边说。

    

    张雪一听这句吓了一跳,心说,“这还是我儿子赵电生吗?”

    

    “爸,妈,贺叔,大姐,二哥你们回来了。”赵电生赶忙迎了上去。

    

    他因为背对着大门,没有看到门口有人进来,多亏马东反应快,提醒了赵电生。赵电生一听老爸回了,心里就一哆嗦,刚才的话好像有点说过头了。

    

    “电生,你这搞得有点隆重啊!”赵家昌道笑道。

    

    “爸,谁叫爷爷面子大,三叔人脉广,当然还我有师傅多啊!”赵电生道。

    

    “那你还不给你爸引见一下。”赵家昌道。

    

    赵家昌与赵国平的徒子徒孙不怎么熟,又没什么交集,也就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到了赵电生的几位师傅,自然要重点介绍一下。

    

    “张教授你好,电生这孩子调皮倒蛋,让你费心了。”赵家昌尊敬道。

    

    他虽然早已经知道了,赵电生这些老师的身分,可是真正的见到,才感觉到这些老专家的气场是多么让人钦佩。

    

    “赵局长客气了,电生个性是张扬了点,但这天赋与情商却是难遇的奇才。”张平凡道。

    

    他对赵电生的评价可以说是相当高,也是说的实话。

    

    到了介绍向东的时候,赵电生就有点别的意思了。

    

    “爸,向老师可是咱们国内有名的经济学家,在咱们省内可以说在经济这块上,那是能提出建议性意见的,现在市场经济一片大好,你可要多向他请教一下,有些时候还是能看远一点比较好。”赵电生介绍道。

    

    “赵局长,你都听到了吧,我对电生的评价,他自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过他的建议也未尝不可一试,常年在一系统工作,有些时候,走着走着,路就变窄了。”向东道。

    

    向东一听赵电生是要借他之口给赵家昌指点迷津,便刻意提了一下,这系是指赵家昌所在物质系统,而这路自然是指升迁之路。

    

    “向教授客气了,你对我的教诲,我一定谨记。”赵家昌道。

    

    他没有想到赵电生会在这个场合说一下官场的事,让他有点纳闷,赵电生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

    

    这第三位,就是莫北山了,赵电生的介绍依旧很独特。

    

    “莫师傅,其实不只是擅长古玩,而是实业,他即将前去港城发展,想必数年之后,一定会回报乡梓,为三合镇乃至东望县的发展献上一分力。”赵电生说。

    

    “赵局长,我这一生最得意与最最幸运就是收了电生这个徒弟,能让我在不惑之年还能重新振作,再去打拼一番,几年后要是我侥幸成功,一定会如电生所说,回报乡梓,现在到处都在搞经济建设,赵局你可也要更进一步。”莫北山道。

    

    “莫师傅你言中了,电生那有这么大能耐,你的话我一定劳记,今后为咱们东望县的经济发展出一分力。”赵家昌道。

    

    他从向东,再到莫北山的话中,都听出了一个意思,那就是暗示他,经济建设才是将来发展的主流,叫他不要偏安一处,要走出物质系统,莫北山承诺的投资,赵家昌还能理为发展经济,这向东所指为何,赵家昌还有点看不清楚。赵家昌肯定想不到了,因为谜底只有赵电生知道。

    

    由于来人太多,大家随便聊了几句,就到了开席的时候,大家移步了赵三家的院子,那早以摆好桌椅,酒菜也都上齐了,今天的菜主要是具有鲜明本地特色的菜式,南架山村的传统菜肴主要是以蒸菜为主,食材也比较硬核,多是大块的猪肉,整鸡,整鸡等。

    

    今晚有赵电生的父母在场,不便他发挥酒桌的本领,索性跑去跟师姐他们一桌,赵三这一伙人都知道赵电生的处境,也都没人去给他敬酒,找没趣,赵电生难得在酒场上,这么清闲。

    

    “依然师姐,今天的菜还满意吧?”赵电生问。

    

    “师弟,你还别说,吃了几天重口味,今天再这吃些蒸菜,味道清淡,还真有点泸菜的感觉,而且菜的碗也很有地方特色。”张依然高兴道。

    

    她今天在菜开动前,拍了不少照片,突然有了一种对南架山的不舍,篝火下的月亮,古朴的三合镇码头,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的麻辣烫菜,最让人难道的是这个机灵古怪的小师弟了。尤其是他所说的,给自己一个兼职工作,以及那一句戏言,几年后要是她想,赵电生可以送她去欧美留学。